顺丰速运电脑版:东方木匠:人还在 心不死 要争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0:16:12

东方木匠:人还在 心不死 要争论

发布时间:2011-09-15 09:27 作者:东方木匠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70次

  三角债的主要源头是部门、地方和企业为追求产值和速度而盲目上建设项目,因而固定资产投资缺口严重,造成对生产企业设备、材料货款和施工企业工程款的大量拖欠。总的根源,是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不到位,地方争取体制内资源的动力甚于自身出资的动力。在计划体制下,往往贪心不足,一女多嫁。将有限的贷款额度反复使用,无形中透支了自身的偿债能力。其结果是,中央资金到位,但自筹资金短缺。于是只有进一步向生产单位、建设单位拖欠。


  三角债的形成,也与计划体制下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有关。企业领导人缺乏经营管理技能,在市场转轨过程中仍然靠一股蛮力,无怪乎朱镕基时隔两年视察东北的大型国企时,悲叹那些厂长经理两年来没有任何进步,仍然是伸手要钱,确信只要资金注入,企业就能起死回生一般。


  三角债的形成,还与企业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又太大而不能倒或意识形态束缚而不愿倒,陷入恶性循环,只要开工便注定亏损。


  所以朱镕基解决三角债的方式一是注资清理固定资产项目拖欠,国家四两拨千斤施加第一推动,调整信贷结构,理顺借贷关系。二是把死钱变活,类似后来的债转股。把积压欠款变成技术改造投资,引进设备升级技术,打新产品。三是限产压库、压贷挂钩:压缩基建规模与产成品库存。而他对流动资金的三角债是比较谨慎的。


  清理三角债是朱镕基由上海初入中央,“受李鹏总理委托”接手的第一大棘手难题。在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中,他注意到几个关联问题:1、国家投融资体制的重大缺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放款“不解渴”、不到位、不及时。2、中央财力匮乏,地方财政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中央财政比重则一路下滑到20以下。对重大建设项目心有余力不足。3、对流动性的控制一刀切,难以有保有压,收缩银根严肃财经纪律的同时,使粮食收购也资金匮乏,导致粮食丰产却无机构、无资金积极收购,甚至用打白条的方式收购,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使粮食供应产生波动,加剧物价上涨。


  所以,在法律上确立央行的位置并专事宏观调控,设立政策性银行保证对特殊行业和重大基建项目的资金到位(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行),南征北战与财政包干制条件下的既得利益大省讨价还价进行分税制改革,推动粮食购销体制的可控市场化改革,所有这些清理三角债之后几年发生的事情,逻辑上也就显得理所当然。


  朱镕基对于农业问题固然也很重视,但其角度与04年以后还是有不同。朱时代仍然强调的是物价稳定,在这个大前提下,考虑粮价的消长。朱时代也每年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但主旋律是“稳产、增产”。1995年后开始预判,中国可能出现粮食过剩的局面,尽管同年发生了布朗的提问:谁来养活中国?而到了1998年,粮食产量突破五亿吨后,朱在多个场合可以底气十足地讲“中国人民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接下来搞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强调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强调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强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开始提“农民增收”的目标了,换言之,这是在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提出的新目标。到04年以后的目标是,食品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化,等等。


  朱选这四卷中,前两卷是其任副总理(1991-1997)期间的讲话,这一时期被公认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奠基的最重要阶段(80年代的很多探索是反复失败,进一步退两步的)。此间确立的基本框架,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当然,朱的自负和自傲很是得罪了一批人,特别是得罪了一批知名学者,而他本人又一贯本着低调的述而不作原则,退休之后一语不发,任凭后人议论。吴敬琏先生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是国内关于中国经济改革最权威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严肃学术论著之一,先后修订再版三次。吴先生据说也是被朱镕基批评过的学者,所以在吴著中基本寻不见关于朱的任何描述,而关于其他领导人的决策作用的描述是不少的。如果朱镕基不是此番出了四卷朱选,对其影响中国经济的12个年头详细梳理,恐怕没有多少学者会对他作全面公允的评价。


  朱的副总理任期是当下体制中少有的颇具实权的副总理,其分管领域之广,为历届常务副总理(兼常委)所不及,一系列体制奠基性重大决策的出台,都有他在背后牵头。他当然有资格为自己辩护,在老迈衰朽之前,抛出朱选四卷抵挡攻击。今天的人民日报第六版整版发表《一部记录中国改革和发展历程的著作——学习《朱镕基讲话实录》》的评论文章,就颇有一股盖棺论定的味道。


  人还在,心不死,要争论。92年的小平如是,11年的镕基亦如是。每当老人们以衰朽残躯冲到第一线呼吁推动改革和为改革正名的时候,就到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历史节点了。

 


来源: 共识网 | 责任编辑:邵梓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