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底分型指标公式:姚世玺--第68军31师113旅224团团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14:52
姚世玺(1903—1939),字镇宇,安徽临泉县李王楼乡大桑树庄人。幼读五经四书。民国14年(1925年)投笔从戎,到北平南苑冯玉祥部混成旅当兵,继而任班、排长。民国16年在第29军刘汝明师任通讯队长,驻防陕西省同州(今大荔县),在平剿匪首麻老九(名振武)的战斗中身先士卒,荣立战功。民国22年升任第29军143师31旅693团3营营长,在长城喜峰口战役中挥大刀与日军厮杀。

 1933年春,日军进逼长城。宋哲元率国民军第29军,于3月10日大战喜峰口,歼敌5000余人。日军在喜峰口受挫后,将作战重点转向罗文峪,企图从侧后攻击喜峰口以西的中国守军阵地。第29军暂编第2师刘汝明部,即姚镇宇所在的部队,负责扼守这一带要隘。3月17日至18日,日军对罗文峪、山渣峪等阵地连续发动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中国守军同日军展开肉搏战,“拔刀冲入敌阵,砍杀无算”,将快活林、三岔口、古山子、马道沟之敌完全肃清,罗文峪北5公里以内已无敌踪。此后,由500壮士组成的大刀队于夜间潜入日军阵地,砍毙大量日军,大刀队亦多数壮烈牺牲,仅生还20余人。18日再捷于罗文峪,在7个昼夜的激战中,杀敌3000余人,第29军威名大振。

  
  民国26年“七• 七”事变后,镇宇营被编为第68军31师113旅224团,在察哈尔省万全县长城防务战斗中,率部与日军鏖战7天7夜,痛击侵略者。在河北省成安县城阻击战中,施“空城计”,率领官兵在城墙下面挖好防御工事,把部队埋伏在战壕里,夜间指挥伏兵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获全胜。第2天夜晚,敌人从邯郸来围攻成安县城,镇宇营坚持到第3天,全营突围,掩护了抗日军队南进,姚镇宇被提升为团长。

  民国27年初,镇宇团开赴濮阳、滑县等地对日军开展游击战争,采用“布袋阵”和“牵鼻子”战术,将本团官兵和地方团队集中统一部署成布袋状,以两个连在离阵地10公里的陈寨筑工事迎敌,当敌人进入“布袋阵”时,指挥从两侧夹攻,又获全胜。接着,又参加中日台儿庄会战和九江会战。

  “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姚镇宇不负精忠报国誓言,在抗击日寇的殊死战斗中最终以身殉国。民国28年,姚镇宇率部队开往柏山区与日军进行游击战争。6月,在桐柏县固县镇花门楼子,突遭日军重兵包围,虽经奋力抗击,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36岁。初葬于花门楼子山坡,后迁葬于泌阳县高邑马谷田山。第68军军长刘汝明在追悼会上致词,表彰姚镇宇在抗日战争中精忠报国的精神,并勉励全军官兵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