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速战神:创作不能骗人,更不能骗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34:00

创作不能骗人,更不能骗自己

(2011-09-14 08:13:09)转载 标签:

文化

珍妮特·温特森

中国

创作

苹果笔记本

杂谈

分类: 转贴 创作不能骗人,更不能骗自己 2011年9月13日 10:53

 

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

 

    “创作就是要写不能以GDP衡量的作品。现在的生活方式破坏的是人们的想象力。我们写作,就是要让大家获得自由。”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说。这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前不久终于来到中国。一件极普通的白色衬衣,一条牛仔裤,简单式样的着装,让这位已年逾五十的女性看起来仍富有活力且不张扬。

    走在街头,珍妮特·温特森并不会赚取多少回头率,当然这也不是她所热衷的事情。她平时喜欢在自家菜园中极利落地浇水种菜。热衷于种植蔬菜、花卉的她,双手满是茧子。“这也是我跟其他作家不同的地方。”珍妮特·温特森不无得意地说。

    珍妮特·温特森创作小说已有25年,代表作品有《激情》、《樱桃的性别》、《写在身体上》、《艺术与谎言》、《苹果笔记本》、《守望灯塔》等。1985年,其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荣获惠特布莱德首作奖。21年后,她被授予英帝国勋章(OBE)。

    而她的作品真正来到中国还是在2005年,也是她被授勋的前一年。虽然在中国,她的作品尚属“小众”,但她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8月底,珍妮特·温特森抵京,很多中国读者和作家,除了感受到她作品的独特性,也感受到她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看过珍妮特·温特森的作品后,很多读者对她的叙事方式印象至深。因为在阅读时,他们要时刻准备好体验一个新介入的故事,也要明白,这个故事随时都会戛然而止。

    “读温特森的小说,你应当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它将是一段身不由己,甚至可以说是被挟持的旅程。有些人没办法接受,在旅途之初就拂袖离去;另有一些人则是坚贞的追随者;还有一些是像我这样一边抗拒一边沉迷的人。”作家张悦然曾这样说。

    珍妮特·温特森在叙事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她认为,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学中,小说只在讲故事,而没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这些年来,珍妮特·温特森一直在尝试解放小说的语言。“当下,电影、戏剧的叙事做得相当好,对小说是一种挑战。但新的媒体,新的技术出现,倒未必是对传统表达的威胁,反而可能是一种解放。原来小说所承载的叙事功能,被电视、电影代替,小说也可以做出转变,或许会像诗歌一样去探讨人们内心的感受。”

    她反对因循守旧:“我们不是市场,也不为任何机构、跨国公司工作,创作更不是在生产产品。”在珍妮特看来,现在许多年轻作家为书的销量、口碑、名利所累,导致他们最后写成的作品,往往不是他们真正想创作的东西。

    “我们应该信任作家,让他们去尝试。小说不能是千人一面的,工厂化的创作方式并不好。”坚持这种创作理念的珍妮特·温特森,在创作中始终坚持自我。

    正因为珍妮特·温特森特立独行,也导致她毁誉参半:“有的人说我是伟大的作家,有的人就说我是垃圾作家;有人说我太喜欢这书了,有人说拿它喂狗我都不干。”经常是自己的同一本书,在读者那里会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让珍妮特·温特森讶异。

    不过,正是那些炽热地爱着珍妮特·温特森作品的读者,让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她坦言,自己不会裹足不前,依旧会坚持有灵感时再创作,不会为了市场去写作。这也是她所强调的“创作的真诚”——“创作要真诚,不骗别人,首先不能骗自己。创作有它的道德目的,所以,写小说对我的影响是,我可能比不做作家的我更道德一些。”在读者面前,珍妮特·温特森喜欢率真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且会让人觉得她的不同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果真如此。

    珍妮特·温特森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很多人并不会想到这个谈吐风趣的作者有什么特殊的人生经历,然而她的生活经历却并不简单。

    珍妮特·温特森的养父母一直坚守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也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居住的地方并不富裕,居民没有车、没有电话、家中甚至没有洗手间,然而幸运的是,这里有一座图书馆。

    “我们买不起书,但是看得着书。图书馆里有一面墙都是英国文学,从A排到Z,我都读过。走运的是简·奥斯汀排在最前面,所以我的头儿开得不错。”她说。

    家乡的图书馆成为珍妮特·温特森文学的启蒙之地,但是她的家庭无法容忍这个文学女青年在文学之外的“异常”行为。现实在珍妮特·温特森面前显现出了残酷的一面,也让她经历了别人难以想象的生活。

    1978年,对珍妮特·温特森来说,意义重大。“那一年,我和一个女孩相爱了,但是家里面不容,母亲把我扫地出门。”她说。

    珍妮特·温特森至今还记得离家出走前自己与母亲的对话。

    “为什么要这样?”

    “这样我很快乐。”

    母亲十分伤心反问她:“正常就好,为什么要欢乐?”

    母亲当年这句反问的话,如今成为珍妮特·温特森新作的名字《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正常就好,为什么要欢乐),这本书记录了她离家后的生活。

    离家后,16岁的珍妮特·温特森只得中断学业,自谋生路。她曾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留宿打工,甚至只能住在汽车后备厢中艰难度日。

    “那段时间,虽然身体上确实很苦,但我内心仍想去爱、去读书、去写作。”珍妮特·温特森认为,身体上的痛苦跟待在家中的精神上的痛苦比,算不了什么。最终,她不仅以全A的成绩考进牛津大学英语系,并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凭借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一举成名。由她亲自改编的同名BBC剧集也大获好评,获得各项国际大奖。

    那段艰难岁月给珍妮特·温特森带来的启示就是:“年轻人应该有勇气不顾后果,而不要总说自己的生涯规划和人生目标。”她最反感的就是“目标”和“生活方式”这两个词。当被问及“一年之后或五年以后会做什么”时,珍妮特·温特森只会坦率地告诉对方,“没法说,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在她看来生活一直在继续,是那些小决策把生活一步步推向前,而不是所谓的宏伟规划。“谁会知道会变成什么样?”珍妮特·温特森耸耸肩,笑了。

    此次来到中国也是珍妮特·温特森未曾计划的一部分。她对中国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中国话该怎么说?“男”和“女”两个字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很多中国广告中常有西方人的面孔?种种疑问让她对“神秘的中国”产生莫大的兴趣。

    而说起北京,颐和园让珍妮特·温特森印象深刻。参观时,导游给她两个小时的时间游览,她一脸惊诧地说,这么大的地方给我两天时间都不够。她在昆明湖远眺湖景,被美景触动,竟不自觉地潸然泪下。因为她想到“毁掉一个东西是那么容易,去恢复它却是如此之难。我不是在批评中国,而是在反思这个疯狂的世界。”

    采访珍妮特·温特森当天,恰逢她生日,她本人则是在采访中才猛然想起自己的生日。这位试图以真诚的创作去改变生活和世界的作家,在采访最后感慨道:“再过25年,我就成一个老太婆了,而你们正是我现在的年龄,我希望到时候,我们都发现自己曾经改变世界。”




选稿:芦村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张黎姣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