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阿西怎么写:常怀歉疚之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59:52

常怀歉疚之情

方银旺  

  日前,某地一位领导同志在央视一个访谈节目中说,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有敬畏之心,为民办事要常怀歉疚之情。笔者听到这话,深为感动。

  《现代汉语词典》对“歉疚”的解释是:“觉得对不住别人,对自己的过失感到不安。”《辞海》则解释为“心觉不安”。

  “为民办事要常怀歉疚之情”,体现了我是公仆、我理该尽心尽力为民办事的公仆情怀。在我们国家,党和政府的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应恪尽职守为人民办事,为群众服务。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公职人员的一贯要求。现实中,绝大多数公职人员都能按照这样的要求,履职尽责,服务人民。但也有少数公职人员,淡忘了这些要求,淡忘了自己是谁,应当为了谁。有的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不愿俯下身子为民办事;有的推诿卸责、回避矛盾,不想给老百姓解忧排难;有的私欲膨胀,不给额外的好处,就不给老百姓办事,甚至与民争利。面对这些现象,听到上述领导同志的真诚心声,着实让人感到亲切、感到心里踏实。

  事实上,干部对为民办事常怀歉疚之情,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因为这可以成为激励其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近些年,许多地方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办成了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分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改善民生和为民办事,是永远都没有止境的。然而有的干部却对取得的一些进展和成绩津津乐道,沾沾自喜,产生了自满情绪,甚至松劲懈怠。这就很不应该。其实,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与党的要求相比,与形势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老百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比,我们要为群众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因而,任何时候,我们都没有理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都应常怀歉疚之情,不懈地朝着做得更好的方向努力。

  只有常怀歉疚之情,才能“不用扬鞭自奋蹄”,激励自己持之以恒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过上更富裕、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也只有常怀歉疚之情,才能产生感恩之心,感谢人民的信任,感谢社会的支持,感谢纳税人提供的薪俸。

  当然,常怀歉疚之情,也不只是对领导者和公职人员而言。推而广之来说,我们每个企事业单位的干部,都应对社会、对他人,特别是对纳税人,常揣感恩之心,常怀歉疚之情,多做回报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