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怎么说我喜欢你:公厕应不应该按点“上下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59:21

市民记者论题:公厕应不应该按点“上下班”

   

公厕是对城市文明的“公测”

张建

    国家规定,建成区范围内标准公厕的数量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个,按照这个标准,大连市内四区至少要有400座以上的公厕,而目前大连实际在使用的公厕数量为150座。如此巨大的数量差,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如厕难!如厕难的后果就是经常看到那些内急的人,在人行路边“大行方便”,成为影响大连城市品质的一个硬伤。

    首先是认识不足。公厕是城市的衍生品,更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对公厕的认识提升不到文化的层面,而把它看作人们简单“方便”的区区小问题,只从使用角度去简单地看待公厕的价值。其实韩国水原“以厕兴市”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韩日世界杯期间,为了借世界杯的机会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水原,当地政府可谓煞费苦心,考虑到水原的文化古迹不多没有多少文化资源,最终,决定把“厕所文化”作为城市特色。于是,“美景盥洗室”成为当今厕所文化的典型,水原这个首尔的卫星城一跃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化名城。

    其次,管理不到位。有关部门早有规定,开放沿街学校、机关及宾馆饭店的厕所以补充数量上的不足,但很多单位嫌麻烦不愿执行。去过新加坡的人都有一种体会,新加坡的公厕不仅干净,而且管理也比较严,比如新加坡规定,使用厕所后不主动抽水冲洗就是违法,违犯者最高可罚5000元人民币。这种严厉的制度源于政府对公厕重要性的认识,新加坡政府认为公共厕所的卫生是一个国家“维持声誉和增加投资信心”的关键。他们将干净的公厕定为“优雅社会”的标志之一,为此,每年都要举行清洁公共厕所的运动,组织公众评选最佳厕所,还召开全国厕所研讨会,集中讨论厕所设施、设计和保养等方面的问题。有了这样的认识和管理,还能存在如厕难的问题吗?

    公厕也许仅仅是一个细节问题,但城市细节最能体现城市的品质,最能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最能彰显城市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厕是对城市文明的“公测”。

 

    孙晓蓉:公厕应随着公园开放时间同时开放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退休人员的增加,大连市民的休闲健身意识越来越强。我家离星海公园较近,这里白天游客多,早晨和晚上健身的多,有内急就一定要方便,如果公厕坏了或者锁了,一些人不得不找个灌木丛随地便溺,结果严重影响公园环境。所以公厕应随着公园的开放时间而开放。

    韩帮阔:公厕不应成摆设

    小区附近有个规模不小的公园,我习惯在晚饭后和家人去漫步,看着一处处自发组织翩翩起舞的市民,总是给自己以愉悦的心情:这就是大连,美丽文明的大连。但美中不足的是,公园的公厕门从未打开过,成了摆设。一日,正悠哉漫步,忽觉体内不适,就得赶紧奔跑回家,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因为公厕一直有“铁将军”把门。想来像我这样的遭遇绝非个案,既然是便民的公园配套设施,公厕就不应该是摆设。

    左元龙:公厕应以方便游人为首要功能

    公厕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保证不了24小时开放,岂不成了点缀,要它又有何用?尤其是景点,公厕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细节,不仅方便游客解手,更为景点甚至景点所在城市加分!服务无小事,何况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内急。

    张琳:公厕是否全天开放应“按需”而定

    卫生、干净、方便的如厕环境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但是公园公厕是否24小时开放,应取决于一定数量其服务群体的现实需求和使用效能最大化,没有必要“一刀切”。对于城市公厕来说,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常走常查,延长和加强保洁力度。新闻媒体要加强监督,明察暗访给予力度,千万别让“恶臭扑鼻,地面肮脏、洗手无水,苍蝇乱飞”等不文明现象,丢了咱大连城市的脸!张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