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葆终于:早教黑洞   谁解沉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1:58:04
早教黑洞  谁解沉浮作者:无名草
    中国早教市场已过10年,市场格局基本形成,笔者深入跟踪早教行业5年,穿梭于各类型早教机构,以孩子为机,深入浅出,课课分析,从该行业经营模式、授课模式、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几个维度都有惊人的发现,在这些繁荣景象的背后,正有一个无形的黑洞吞噬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个黑洞的元凶就是早教行业规模化的利器——标准化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是继续成为无知无觉的被困之兽,还是自救,我们究竟植入孩子什么样的素质能够让孩子获得终身快乐之源,“还孩子自己”成了核心的使命;除此之外,早教行业内大量使用的一些国外背景的课程体系、课程理念真的就是无坚不摧吗,他们来自哪里,有多大的可信度,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引领着笔者求索,直到有了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  早教黑洞知多少


    一、黑洞元凶——标准化模式标准化输出千人一面:在这里,不论是认知型还是非认知型打着素质教育名义的早教机构、不论是本土品牌还是外来的和尚,均将“老师”视为程序员,“孩子”视为流水线上的工业品,在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面前,我们的家长习以为常,从未反问反思,标准化成就着早教市场规模化的扩张、但除了成就市场本身以外,也让人心生寒意——活生生的老师、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哪里去了,茫茫人海,流水化作业,千人一面。铁打的银盘流水的兵:一个老师一年四季把课程像电脑程序一样输出N遍,别人不烦,自己都烦,因为他们不是机器,是人,是有思想的人。所以大多数早教机构老师的流动性极强。标准化模式是牺牲“人”为代价的,一切让位于系统,让位于流程,以早教为名“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撼动了多少人对未来预期的选择,但标准化模式下的早教本质上吞噬着孩子的未来,在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生成的黄金年龄,我们像制作汉堡一样把孩子进行了标准化加工,这个黑洞无比之深。


标准化抹杀孩子的探索力。
    事件背景:3岁宝宝上某知名品牌亲子课,课堂自由活动时间孩子拿了相对复杂的拼版,拼版结构破坏后欲还原,需从边缘按照引导逐个嵌入,渐渐由边入芯还原。情景回放:孩子没有任何思考拿着这套拼版随意倒在地上散落一地的拼版组合片没有了任何还原的规律,孩子不假思索,随意拿起一块,眼神看着旁边的妈妈,问到,先放这片吗,妈妈点头示意并说试试,突然旁观的亲子助教老师忙说,这个需要从边上放,一个一个从边上放,接着拿起一块递到小朋友面前,并协助小朋友放到嵌板相应的位置,之后一直协助小朋友完成,妈妈无语。笔者心语:当孩子试探的问妈妈那一刻,当孩子随意将拼版结构随意散落一地的那一刻,妈妈认为这很正常,孩子正在用他的方式探索,孩子的探索过程就是从无法到有法的过程,妈妈本打算让孩子按着他自己的意图将随意拿起的那一块嵌入,妈妈知道孩子肯定嵌入不进去,没关系,遇到挫折时,妈妈打算让孩子观察一下这个嵌板的特点,之后用几种方式试试,比如妈妈会说:既然这块放不进去,那试试从边上开始放行不行?如果边上放不进去,试试从芯里放入行不行?试试,看有什么特点。当孩子自己获得经验后,妈妈会启发孩子完成整个探索过程,之后妈妈会继续启迪孩子既然放好了,那么为了下次更好的找到,试试把每个嵌板按照它们所在的位置放在嵌板外侧是不是更好寻找,或者大的放一边,小的放一边,或者边上的放一边,芯里的放一边,看看是不是更容易嵌入。孩子尝试了几遍,一个小小的嵌板游戏,妈妈从拿出到嵌入给了孩子探索的机会、总结规律的机会、反复尝试新方法的机会,但这个全过程被旁边的助教善意的剥夺了,这个助教本质上剥夺了孩子的探索力。


标准化抹杀孩子想象力
    事件背景:某知名品牌3月音乐亲子课,主题与中国小红鼓有关,老师给每位宝宝发了鼓。
情景回放: 当鼓发到宝宝面前,宝宝们开心了,有的把鼓滚的满地跑,有的把鼓当小凳子坐在上面,有的随意敲打着,老师大吼,鼓是用来敲的,不是用来滚的,不是用来坐的,谁不听话,我没收鼓。笔者心语:当鼓或任何东西放在小朋友面前时,先充分给孩子探索和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尽情发挥,玩出与此物原本功能完全不同的功能,探索过瘾后,回归物件本身功能,进入主题,主题结束后,按照孩子们的玩法解读主题,从想象到回归再到想象。 再有创意的死计划也等于有教无思比如某品牌以什么什么式思维为名的市场扩张很快,这里孩子们不论天南海北、国内国外孩子们的作品几乎长的一个样,所有课程的环节全部被流程化,教学过程看似很有创意,每节课都花样不同,但留给孩子的极少,所有的创造力都被主办者想尽了,方法用尽了,孩子们在流程下跟着老师走,来不及反应、来不及探索、来不及体味,一切都是用分钟计算的.其它认知型学科类课程这样也就罢了,我们勉强接受,但在艺术面前这样我们还来干什么,如果是艺术的基本功训练需要我们这样,那也就算了,可是对于小小年龄的孩子们还谈不上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已然如此的程序化,孩子们无所适从、茫然、像木偶一样,你让我怎么样,我怎么样,不愿意被流程化的孩子,主意大的孩子、年龄大的孩子开始不配合了,不配合的就被放弃到一边,配合的继续跟着流程走。这里的的故事要么拖沓冗长、不论多大的孩子都是这一个故事,要么是孩子们在家里都已经熟透了的故事在这里老师又开始讲,孩子们都说早就听过了等等。不研究孩子们的成长规律适合听什么故事,在中国适合讲什么故事,在这个时代适合讲什么故事,因为是设计好的,那就流程化标准化工业化吧。餐艺课,不是西餐就是他国文化的餐,作为中国子孙,您也适当适应一下本土加点中餐吧,一概没有。服装课,做的是某国服,您作为中国子孙,要本土化也适当的来点唐装吧。有的教学点老师教了几批孩子后悄悄的内部做了调整,但再调整,也都是被标准化、流程化的,艺术能如此吗?2岁到7岁一个课程,3岁到7岁一个课程、5岁到7岁一个课程,您没经历过第一阶段课程,不论多大,都要先学第一阶段课程,否则您跟不上我们,因此,7岁的和2岁的孩子在一个教室内时有发生,美术的年龄特征发展规律在幼儿阶段是非常明显的,您为了创收,年龄可以忽略,全部从两岁课程开始,老师呢,这个班年龄偏大,孩子有小龄的,则小龄的忽略不计,有小龄的为主,大龄的少,则大龄的忽略不计,这何谈要针对孩子的认知经验或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呢。我们的家长不懂,看着好玩,最后就撂下一句话,嗨,全当来玩了,家里实现不了,就在这里玩吧,什么都有。但如果一个什么都有且让孩子有创造力的地方和一个什么都有,但留给孩子的很少,全部被流程化了,您选择哪个呢,笔者实在是看不下去现在市场上的以各种名义开办的以创造力为名的教学课,实在是不堪入目,就是哄了一个我们的家长不懂这个专业,被花里胡哨的东西遮盖了创造力的本质。


    标准化使老师无暇顾及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在流水线作业中,老师唯一关心的是时间控制、环节进展,除此之外,孩子的情绪、孩子对应课程的能力,接口老师都是没有条件去思考的,课程赶着上,一节又一节。标准化使课堂效率高了,却牺牲了人区别动物最宝贵的——智慧、思维、思想。
        除此之外,早教行业还有一个致命的软肋,我们没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完全靠拿来,或是靠挂某国际知名机构,或是导入某国际知名理论,总之一切因国民崇尚国际的心理,挂大牌成了一种不约而同的默契,但经得起推敲的适应中国儿童的少之又少,这里我们仅以使用最多的“蒙特索利”体系为例来剖析早教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