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极 rt 键盘:新浪谁主沉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13:46


“新浪阳光”之后,“四通阳光”登场,新浪的崭新故事正在展开——就像倒下第一块牌的多米诺骨牌游戏王晓冰

 

  2001年8月初的一天,吴征应邀飞赴北京,在国际俱乐部会见了四通集团董事长也是新浪网公司(以下简称“新浪”,sina.com.cn)董事的段永基。此时,吴征、杨澜夫妇与新浪的谈判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谈判的筹码是他们名下的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29%股权,吴是阳光的执行主席,杨是董事长,他们也是阳光的创始人。

  这是吴征与段永基的第一次单独晤见。据说,当时谈判双方正在有关收购条件的一些细节上陷入僵局,新浪CEO茅道林安排吴征见了段永基,初见之后,两人又约定单独见面。

  两人显然相谈甚欢,吴征事后评价,“老段极富想像力。”这次会面后,吴坚定了加入新浪的决心。

  此后的故事为人所熟知。新浪在9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浪网已经完成了对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的(Sun Television Cybernetworks Holdings Limited,香港股票代码0307)29%股权的收购。在上市一年零五个月之后,中国领先的门户网站新浪终于完成了它的第一桩并购。其时,北京正值换季当口,夏天将去未去,秋天将来未来。

  王志东身后

  早在7月30日,王志东便正式与新浪签署了关于解除CEO职务的协议

  就在交易完成之后不久,10月2日,新浪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原在前任CEO王志东名下的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70%股份终于移交。至此,6月初王志东与新浪董事会之间戏剧化的对抗,最后在一纸协议中平淡地画上了句号。

  新浪网没有公布王志东转让新浪互联股份的详情。但在新浪向美国证监会的申报文件中查悉,王志东将名下70%的新浪互联股份转给了新浪CEO茅道林和新浪指定的其他四名员工,其中茅道林占30%,其他四名员工占40%。过去名义上由王志东和汪延私人拥有的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控制着新浪最具价值的资产国内ICP业务。这是2000年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时为规避国内政策监管的特殊安排。根据新浪公司旗下的四通利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王志东在上市前签署的协议,如果王志东不再是四通利方的雇员,他必须以账面净资产值将此笔权益转回四通利方——其实就是转回新浪。

  与股权同时转让的,还有一笔“为建立ICP公司而从四通利方借贷的总数为70万元人民币的无息贷款”,这笔贷款将由接受转让的茅道林承担30万元,而其他四名指定员工分别承担10万元。

  这是一个迟来的消息。实际上,双方在更早的时候就已选择了妥协。早在7月30日,王志东便正式与新浪签署了关于解除CEO职务的协议。双方商定的解职条件是:王志东将担任新浪的顾问,新浪将在至2002年7月29日的一年间向王支付顾问费27.5万美元。同时,新浪还同意豁免其对新浪的债务(连本带息共37万美元又5万元人民币)。王志东正式与新浪签下协议转让新浪互联股份的时间是在8月15日。

  9月间,王志东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谈到与新浪董事会的冲突,他显得心平气和,“其实我的一个感觉,就是这个事件本身到底谁错了,对对错错、恩恩怨怨,现在事实已经是这样了,也已经不重要了。对我个人来讲,新浪是我一个非常成功的故事。但是现在,我觉得更新的机会已经出现了。”

  这位与中国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新经济英雄最终接受了资本的选择。然而,王志东之后的新浪转型将如何发生?谁是这次转型的领军人物?在新浪收购阳光后,这个问题愈见复杂。

  空降新浪

  比起在新浪发展各个历史阶段曾贡献不菲的其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新近入局的吴征倘能真正执掌公司管理大印,也只能属于“空降兵”——一个以长于节流著称的空降兵

  新浪目前的掌门人是茅道林。不过熟悉茅的人都说,茅的志趣和长项都是购并,并非朝向管理的全面整合。茅道林本人也曾向人表明,他在这个位置上不会长久,“最多两三年”。新近升任总裁的汪延接近权力顶峰,但其经验和威信的局限性有目共睹。刚刚加入新浪游戏的吴征因此显得瞩目。从新浪宣布收购阳光起,人们就在猜测吴征的未来角色。

  导致这种猜测的直接原因是吴征夫妇的股东地位。在这桩交易中,吴征与他的明星妻子兼事业伙伴杨澜一起获得了新浪10%的股票,而且在未来的18个月内还很有可能再获得6%,成为新浪最大股东的目标在望。此外,吴征雄心勃勃的特性与昔日曾执掌亚视、天地数码及阳光公司的过去,也使人预期他不会放弃在新浪大展宏图的机会。

  新浪为什么收购阳光的股权?无论是茅道林还是新浪董事长姜丰年,首先强调的是阳光的“宽带内容资源”,其次则是人。9月14日,茅道林在接受专访时说,“新浪向跨媒体转型需要有媒体方面的人才,吴征夫妇正是这样的人。”在9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姜丰年更是毫不掩饰对吴征的欣赏,甚至表示:“吴先生在亚视力挽狂澜的经历对于新浪会有特别的作用,他的经验会帮助新浪改善成本结构,缩短盈利的进程。”段永基在私下更直言不讳地表示,新浪看好阳光的人才 “主要是指吴征”。

  比起在新浪发展各个历史阶段曾贡献不菲的其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新近入局的吴征倘能真正执掌公司管理大印,也只能属于“空降兵”。新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董事表示,如果保持公司正常情况下的经营发展,新浪现管理层是完全够格的,问题是公司要动大手术怎么办?新浪在购并之后进行整合,为开源节流进行整合,都是大手术。这位董事认为,这样的手术应当由吴征这样的人操刀。一是因为吴征的以往经验显示他在这方面更有能力,二是因为吴征不是老新浪,而是“空降兵”。“企业大的转型往往需要‘空降兵’来操作。”

  当然,这只是一种看法,代表一种可能的选择。吴征能否成为新浪再创业中的“王志东第二”,归根到底还要看新浪董事会的决策,他需要的是董事会多数的认可。此次收购之后,吴征除使杨澜出面持有新浪的股份、拿到一笔现金,还使自己成了与姜丰年平起平坐的新浪联合董事长。凭过去的管理资历,他还与新浪签下管理咨询协议,顾问费是一年10万美元。

  分析普遍认为,他在新浪不会止于当一名管理顾问。

  资本行动

    如果承认段永基对新浪股权不离不弃并非意气用事,那么,对其商业理性只能做两层解释,其一,四通对去年10月至今的新浪股价不满意,而且任何套现对于四通集团当期所需的现金支持没有特别意义;其二,四通对新浪有更长远的战略意图

  吴征与新浪的购并商谈是从6月底开始的。其时,距王志东出局不过一个月,而且,王志东事件还没有正式落幕。

  就在此前后,新浪的股权结构也在悄悄发生变化。6月下旬,新浪股票就出现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大手交易。7月上旬,美国证监会公布的信息表明,此次大手交易系一次“内部人交易”(insider trading)。买家是新浪股东之一四通——从新浪另一家战略投资者戴尔手中,四通通过其香港上市公司四通电子一次买入了95万股。

  四通董事长段永基在接受问询时曾解释说,这只是为稳定新浪股权结构的有限行动。但事实表明“有限行动”并未到此为止。7月间,由于新浪要发布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规则限制着“内部人交易”的发生,四通买入暂停。而后,在八九月间,四通买入新浪股票的行动又在继续,股票总购入量为70万股左右。

  在新浪与吴征交易消息曝光的9月初,国内多数媒体都报道了吴征、杨澜夫妇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的消息。按排序算,在稀释后的新浪总股本中,吴征执10%,而四通仅占8%。可情况非一成不变。在购并消息正式公布的9月19日,阳光文化在《香港经济日报》刊登的公开材料已经表明:“于完成时,杨女士将持有新浪网已发行股本的10%,并成为新浪网之单一第二大股东。”取代吴征与杨澜夫妇成为第一大股东的正是四通。凭借连日来在市场上的连续增持,四通终于坐上了新浪股东序列的第一把交椅,持股量达到10.6%左右,比吴征夫妇多出26万股。

  四通公司没有明确解释继续增持新浪股票的直接目的。有分析认为,“历史情结”或是原因之一。四通曾经是新浪前身四通利方的原始股东,最早的500万港元投资占了公司总股本的79%。此后,四通利方经历过三轮融资和一次合并。第一轮是在1997年8月,融资额650万美元,每股作价1.6667美元,四通的投资升值23倍,但股份降至40%,失去绝对控股股东地位;第二轮是在1999年4月,与华渊网的合并及融资同期完成,融资额2500万美元,每股作价2.8美元,公司再升值5.6倍,但不仅不再姓“四通”而改名新浪,而且四通的持股比例也降至13%,并失去相对控股股东地位。第三轮是在1999年11月,融资额6000万美元,每股作价8.32美元,四通又一次经历了股本升值和持股比例下降。

  2000年4月,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6790万美元,每股作价17美元,四通的持股比例已降至9.29%。而当初由四通扶持的“人力资本”代表王志东虽然持股比例在融资过程中逐渐下降,但总量又在期权的推动下屡屡增加,至2000年底已达6.8%。王志东作为创始人和CEO,牢牢控制着新浪。

  四通的投资理所当然地升值了,即使按现下新浪每股1美元计算,也比原始投入的600万港元多出若干倍。然而,即使在新浪上市半年后战略投资者可以出售股票时,四通从未选择在相对高位抛出股票以套现。

  如果承认段永基对新浪股权不离不弃并非意气用事,那么,对其商业理性只能作两层解释,其一,四通对去年10月至今的新浪股价不满意,而且任何套现对于四通集团当期所需的现金支持没有特别意义;其二,四通对新浪有更长远的战略意图。

  信心并不建立在王志东身上。段永基在王志东被免职后曾在公开场合承认,四通董事会早已确定不再支持王志东担任新浪CEO,换句话说就是让王志东出局。据了解,四通董事会作出此秘密决定是在2000年底。信心也无法建立在纳斯达克很快冬去春来的预期上,因为事实冷酷异常,足以使任何正常人打消幻想。

  因此,以某种方式更大程度地影响新浪格外重要。四通不可能不看重在新浪的大股东地位。

  四通阳光

    倘四通与吴征的联手计划得以实现,未来新公司“四通阳光”在新浪的股份必然在20%强。如果再计入上吴征出售阳光股份时预期将于明年3月有条件获得的6%,进而再计入双方的进一步收购,未来段吴联盟对新浪的控股比例有希望达到30%以上

  谁都明白,四通目前接近11%的持股量不可能实现对新浪的控制,恰如吴征10%的股份只是名义上的次大股东。段永基和吴征在新浪董事会各占一票。然而,如果两家联合,成立一家新公司,情况可能会很不一样。

  这正是本文开始时所提及的给吴征留下深刻印象的段永基的“想像力”。

  在最终公布的新浪/阳光交易中,吴征一方付出了手中29%的阳光权益,而得到的是790万美元现金和10%新浪股权,此外,还有6%的新浪股权将在明年3月阳光实现一定的净利润后兑现。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交易,事后曾有不少专业分析倾向于认为吴征占了新浪的便宜。但据了解,吴征最初的要求要高得多。他的要求是1350万美元现金和16%新浪股份一步到位。在新浪的财务顾问大大压低现金额,并坚持股份两次增发后,他曾十分犹豫,是否将交易进行下去。

  茅道林正是在这个时候安排吴征与段永基见面的。在两人私下的晤见中,段永基明确地表示,四通可以与吴征合作成立一家新公司。长于“资本运作”的吴征大喜,立即同意放弃原来坚守的谈判底线,迅速签署了协议。

  自9月吴征决定完成阳光与新浪的交易以来,吴段二人曾有多次密商,新的结盟行动进展迅速。在“十一”长假以后,两家合作已取得关键性进展。

  吴征与段永基屡屡交谈的结果,便是一家名之为“四通阳光”的新公司行将问世。据知情人透露,协商中的四通阳光公司将由香港上市的四通电子为一方,吴氏夫妇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BEST UNIVERSE GROUP LIMITED为另一方组成,两家分别持股51%和49%。在新公司中,四通电子一方注入的资产有希望包括四通在新浪的全部股权和四通在两家宽带网络公司的权益等,而吴征一方的资产则有其在新浪的股权和部分现金等。

  由于新浪将在10月底公布2001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新浪董事会已经宣布自2001年10月10日起暂停各项交易。据说主要是因为这样的背景,吴段两大新浪股东联手的计划仍无法最后敲定并公之于众,时间被推迟至11月初。

  倘四通与吴征的联手计划得以实现,未来新公司“四通阳光”在新浪的股份必然在20%强。如果再计入上吴征出售阳光股份时预期将于明年3月有条件获得的6%,进而再计入双方的进一步收购,未来段吴联盟对新浪的控股比例有希望达到30%以上。这是有关键性意义的数字,在股权结构分散的美国上市公司中,这个数字几乎等于控股,它意味着多年来股东分散、各执一词的新浪已经有了决定性的当家人。

  有一个事实对段、吴在新浪的进军相当有利——一些重要股东正在从新浪撤出。随着新浪股价节节下跌,当初新浪第三次私募时引入的重要战略投资者戴尔公司已将所有股票抛出,而一度具有新浪第一大股东地位的美国华登投资公司也将持股量从13%降至5.9%。

  有消息说,华登公司的董事长陈立武在“十一”前后曾来过中国,晤见段永基和吴征,商谈内容之一就是转让手中的新浪股票和董事席位。这一消息未能得到证实。

  未定之天

    除了吴征与段永基的个人力量可能影响新浪的命运,新浪所处的行业本身也至关重要。这是一个仍然处于冬季的行业,仅凭故事已不再能打动人

  现在还无法预测,段吴联手的新格局会给新浪带来什么。只有一点可以确信,这家中国第一门户网站的命运将有根本性改变。

  吴征在加入新浪时曾对媒体表示,他对于新浪的兴趣,一是品牌,二是现金——新浪手上至今仍有1亿多美金。不过,吴征和段永基也很容易懂得,他们通过联手对于新浪所获得的控制只能是很相对的控制。在更透明也严格的美国资本市场,新浪的游戏规则与吴征的阳光或是段永基的香港四通电子都会很不相同。哪怕获得比现在更多的股份,吴征与段永基在新浪的董事会仍只有两票,争取董事会多数支持的努力需要继续下去。根据新浪章程,每一年有四名董事任职到期,继续留任须经股东大会重新选举。用手投票的方法相当严格。虽然市场上现在流传着茅道林甚至汪延可能离任的消息,但也有一种分析认为,目前新浪的管理层在形式上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四通阳光”以大股东身份对公司进行的管理权控制可能以其他方式实现——而这一切,还需要经过董事会同意,会是一个过程。

  除了吴征与段永基的个人力量可能影响新浪的命运,新浪所处的行业本身也至关重要。这是一个仍然处于冬季的行业。

  到目前为止,新浪的收入中仍有87%来自广告,而公司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北美的四大网站支出巨大,远胜于广告收入。新浪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无论新浪收购阳光,还是四通与吴征联手,故事的落脚点都是宽带。让新浪成为窄带、宽带和电视频道的内容供应商,让新浪在稳定的宽带资源上驰骋,都是可以展开想像翅膀的故事。但清醒的分析家们还是指出,宽带业务的利润前景目前并不清晰。今年以来,国内宽带诸侯的跑马圈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用户对宽带的应用程度却远远赶不上建设的速度。在市场的需求、收费的模型都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宽频的盈利在很多业内观察家看来还缺少充分的证据。阳光互动的总经理包云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阳光目前在宽频上仅仅在宁波、广州谨慎地做一些市场,进行收费模式的试验,每个地区大约几百个用户。

  对于类似的怀疑,吴征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在宽带领域,真正赚钱的不会是网络,而应该在增值服务上,即宽带的内容提供商和技术支持上,而新浪阳光未来的方向和拟议中的四通新媒体都致力于成为这样的增值服务提供商。当然,观点仅仅是观点。

  2001年9月18日,新浪公布了截至2001年6月30日的最新财务数字,新浪在2001财年净亏损总额为209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0.52美元,较之2000财年每股亏损0.78美元看上去稍有进步,但业绩并不令人满意。

  阳光/新浪的交易正式完成,正逢美国“9·11事件”之后,股市的下滑已成大势所趋。至9月17日,新浪的股价已从9月10日的每股1.32美元跌至1.17美元,一星期后又跌至1.08美元,交投清淡,回升乏力。目前绝大多数投资人已经对新浪股票没有兴趣,在华尔街庞大的分析师队伍中,看新浪股票的只有三人。我们看到,三名分析家平均预期,新浪到明年6月的亏损仍在每股0.71美元;至后年6月,只有一人作出预期,为每股亏损0.22美元。

  纳斯达克已不再听信“故事”,无论“故事”多么精彩。除非,“故事”能够从演义变为现实的利润,而且利润在不断增长。未来的挑战十分巨大,新浪的命运仍在未定之天。■

  

此文原载于《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