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娱媳妇不好拐:学好语文的通用方法 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2:47:00
利用好《自读课本》
  《语文》课本都快学不过来了,为什么还要发一本《自读课本》呀?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姜鸿翔老师认为.人教社编纂的《自读课本》,旨在使同学们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巩固和扩展课外所学的内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绝不是可学可不学。而应充分利用,以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具体的自学途径有:      
其一,充分利用《自读课本》前的“说明”。“说明”指出:  “每篇文章都要逐字的读懂.把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都搞清楚.从而弄懂文章的思想内容”还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  “对关键性的词句和精彩片断等要注意识记”等等。这些都是阅读文章的最基本的“路子”。如果真正理解了这段文字,并且付诸实践。那么自学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其二,精读某些课文。精读某些课文有三个方面含义:一是以内容为出发点来指路。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科书与第一册《自读课本》,均以生活内容来组织单元的,同一单元反映的生活内容的范围是大体一致的。我们就可利用这个特点,将教科书与《自读课本》的同步单元从内容上做点比较。如在教完《背影》以后,可自学《自读课本》中的《约翰逊博士的忏悔》,从内容上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不仅能加深对精读课文的理解.而且能认识到相同题材和主题可以用不同体裁、从不同角度来表现的道理。二是以方法为出发点指路。如教科书要求会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和中心,不妨运用这些方法去自学《自读课文》。三是以能力为出发点指路。语文的能力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有的讲读课文要求  口述,自学《自读课文》中的文章时,可进行口述训练,以提高说话能力。
    事实上,《自读课本》中有些课文故事性很强,如《熊洞里的孩子》、《谁是未来的中队长》、《孤独的时候》、《吹牛大王历险记》等,都可以课文为内容,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出来。《自读课本》中的散文、诗歌文情并茂,如《秋天的怀念》、《北京的色彩》、《科学诗五首》、《寓言诗二首》等课文,皆是朗诵的好材料。
    其三,注意动笔,勤记笔记。每读完《自读课本》中一个单元,选一篇最受感动的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也可摘抄《自读课本》中精彩语句或片断做读书卡片,定期归类整理。如分风景类、人物类、名言类等等。大类之中还可分小类。如风景类还可分春、夏、秋、冬等小类。
   
    点评
    对待《自读课本》,有的同学认为“无关紧要”,可读可不读;有的同学认为“差生难读”,好学生才读;甚至还有的同学认为“增加负担”,与“减负”相违。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不全面的。正如姜鸿翔老师所指出的:“《自读课本》并非是可读可不读的‘闲书’”,  “人教社编纂的这套《自读课本》犹如一束知识、智慧之光”,对语文学习欠佳的同学而言尤为需要.
一课一字抓题眼
    如果一篇课文只记住一个字就行,那该多好啊!
    一些同学不知如何阅读语文课本,总觉得一篇课文内容太多.记不过来。山东省威海市的刘思思同学说,她当年使用过的一个方法,就是一课只记一个字,记住这个题眼,其余的内容顺着就能展开回忆起来。
    例如《草船借箭》一课,抓题眼,不妨思考以下问题:
    “题目中重点词是什么?”
    “借。”
    再从题眼引出问题:
    “作者围绕‘借’写了哪些内容?”
    “为什么借?怎样借?借的结果怎样?”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疑:
    “诸葛亮为什么会借箭成功?”“因为诸葛亮知人,他知道鲁肃会帮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雾天不敢出兵,所以借箭成功.”
    “他还知天.他算出第三天有大雾,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出兵,所以借箭成功。”“还有他的周密安排……”
    学完全课后.不妨围绕题眼再次质疑,可以提出疑问:“整篇文章都是写诸葛亮如何骗曹操的箭,课题为什么不用‘草船骗箭’呢?”
    经过思考同学们认为:用“借”好.有借有还才是“借”,借箭的目的是为了攻打曹操,还要“还”回去。
   
   
点评  
    学习上,也一定要学会抓主要矛盾。抓题眼。就是一个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每一课的题眼,就是每一课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这一课的基本内容和大体结构,都应自在其中。

读好课文题目
    常听人说课文题目是全文的眼睛。那么.应该怎样去读课文题目呢?
    一线教师在教学实验中摸索出以下9种读法:
    读法一。辨原题
    语文中的不少文章.有的是名著的节选,有的是改写缩写。《草》节选自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诗题改成了“草”。更突出了野草枯后复荣、竞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清代作家纪晓岚的《唐打猎》原是文言文,后经吴祖湘先生翻译改写成《唐打虎》,虽是一字之改,但突出了唐打虎一家的高强本领。读题时要善于把修改后的题目与原题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和编者的用意.这对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很有启发.
  读法二。辨体裁
  语文的体裁多种多样.从文章角度讲.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从文学角度讲,有诗歌、小说、散文。此外还可分为故事、寓言、童话、常识性等课文。标题往往以不同的题材内容和特定的语言形式。标示出鲜明的文体特点。阅读标题,要注意辨别它所体现的独特的文体性质.从而正确地区分出文章的体裁类别。《过秦论》、《六国论》、《论积贮疏》等都有个“论”字,一眼便可看出它们是议论文。而《天山景物记》、  《小石潭记》等,一看便知是写景散文;而《任弼时同志二三事》、《李想雪夜入蔡州》,一望而知是写人记事的文章。了解课文的体裁.就可以找出恰当的学习方法。小说,要紧紧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突出形象:常识性课文,既要突出知识性,又要注意趣味性;诗歌,要想法把跳跃性的语言变成散文语言.把画面连成片.便于理解内容。   
    读法三.辨感情
    标题往往会反映出作者的情感态度。阅读标题.就要注意体察它所流露的鲜明的情感色彩.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例如《爱国学者顾炎武》这个题目,它首先肯定了顾炎武是个爱国者.其次又说明顾炎武是位学者。正如文中第一段中说的:  “顾炎武首先是有气节的有骨头的坚强的爱国主义者,其次才是有伟大成就的学者。”再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这个题目,在“衬衫”前用了“珍贵”两个字来修饰。  “衬衫”之所以珍贵.并非是衬衫本身的经济价值,而是通过它表现出衬衫的主人具有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这个标题就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赞颂和尊敬的感情。
    读法四.辨中心
    每篇文章总有一个中心。有的中心在开头点出.有的在结尾表现,有的在标题中交代。《飞夺泸定桥》一文,从标题中“飞夺”一词。可以看出红军英勇作战、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读题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对同学们了解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段意都提供了不少方便。
  读法五。辨情节
  故事性的文章,有若干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作者为了突出文章的精彩片断,常常用故事的主要情节作为标题。  《今天我喂鸡》写了打扫鸡棚、放鸡、和食、喂鸡和捡蛋等情节,其中喂鸡写得最精彩、最详细。因此作了标题。
  读法六.辨意图
  标题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标题。要注意领会它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题目,就鲜明地告诉了我们鲁达见义勇为、为民除暴的主题。再如《药》,穷苦的城市贫民竟以革命者的鲜血作为治病的良药.而这“药”既没有治好小栓的病.更没有治好群众不觉悟的病。由此看出,群众是何等的愚昧,革命者是何等的可悲。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说的“药”是一副骗人的愚弄群众的假药。这是在揭露封建统治者镇压革命者.欺骗愚弄群众的罪行.从另一个角度讲.革命者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发动群众起来斗争:群众应该觉悟起来.不再受愚弄和欺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的“药”。又是一副进行思想教育的良药。一个“药”字作题目。它不仅简明而集中地概括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尖锐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读法七.辨修辞
  标题中的修辞,有的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沙漠里的船》,沙漠是缺水的地方,怎么会有船呢?这就是悬念。原来作者使用比喻的方法.把骆驼比喻成了运输工具中的船.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读法八。辨重点
  写文章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每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重点,有的在标题中规定了文章的重点。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标题中的“美丽”就是全文的重点。《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富饶”也是文章的重点。读题辨重点,能帮助同学们讲课文时抓住重点,分清详略。
  读法九.品意味
  有些标题,往往蕴藏着不易被人觉察的特殊意味。阅读标题.要注意品尝出它所渗透的褒贬意味.从而领悟作者的艺术匠心。例如《祝福》和《多收了三五斗》。前者以表示喜庆的“祝福”为题.衬托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嘲讽:后者以不露声色的事实表述。对丰收成灾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透露出作者忧愤的心情。这类标题寓意含蓄,耐人寻味。
   
   
点评
    读课文题目,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从中学习写作文时的拟题艺术。

把课文变成“联络图”
    从初中到高中.那么多课文。怎么记得住?
    看过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电视剧《林海雪原》的人大概都记得,匪首座山雕朝思暮想的“联络图”。实际上就是一张地图,然后在地名旁注上若干人名组成。这种形式的“联络图”,比较直观,适合文化较低的匪首使用。有无可能将这种直观、便捷的“联络图”。引入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来呢?贵州省一位一线教师认为:完全可能。
    例如大家所熟知的《东郭先生和狼》一课,用以下8个字和几条线即可概括:

    记住了这幅“联络图”,便立即回忆起《东郭先生和狼》的主要情节:东郭先生救了狼,狼却要吃掉东郭先生,最后猎人打死了狼。
    再比如,大家都熟知的《落花生》一课,也可概括如下:

    通过对“种花生一收花生一吃花生一议花生一要像……”的回忆.即可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基本脉络。
再以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为例,是以“纺车”为针线。有条不紊的把抗战时期延安军民的生活串联起来。图示如下:         
      
    又如《荔枝蜜》一文,作者由想吃荔枝而没吃上,却意外尝到了荔枝蜜。从而认识了辛勤酿蜜的蜜蜂。又由蜜蜂联想到了辛勤工作的人民.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者又由农民而梦见自己也变成一只小蜜蜂,从而表示了一个心愿:人民养育了自己。自己也要酿造荔枝蜜一般的作品回报人民。作者手拽一根线(主题),思绪就像风筝,在这根线的控制下,越飞越高,越看越远,文章的立意自然也高了。如下图所示:

   
   
点评
记忆专家认为.人的记忆。是建立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的,所以,  “联络图”有益于记忆是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用最少的字和线条概括课文,就一定要去钻研课文。这就又迫使学生去熟悉课文,并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看来,编制“联络图”的好处,还是很多的。手里有了若干幅“联络图”,心中顿觉兵强马壮,有了底气。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小黄老师 当前离线

UID
55 
帖子
577 
精华
积分
49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2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8 
最后登录
2011-8-3 

管理员

3# 小黄老师发表于 2010-9-2 14:26 | 只看该作者 课文线型分析法
    语文老师常常在课堂上讲什么“明线”、  “伏线”,怎样才能弄清楚呢?
    其实.中学语文课文再复杂。也不外以下几种“线型”:
    一、直线型
    在大部分叙事、写人、状物、绘景的文章中,思路的基本特征呈直线推进。其中又可分为单线式、双线式、多线式等。
    1.单线式。文章的思路特征是一线独进,贯穿始终。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空间顺序,也有的按情节展开顺序。如《旗手的责任》按时间顺序写成,以长征开始、挺进乌江、娄山关大战、过雪山四个时期显示文章的逻辑思路;接旗,
爱旗,护旗,交旗,从中剖明题旨: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红旗决不能倒下。这是旗手的责任。”据此,可作如下直线图:

  2.双线式。文章脉络依两条线索延伸,二者既平列又联系。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明暗两条线索:以时间顺序展开情节,明写英雄外表之情而暗地里揭示英雄内心世界之意:

  3.多线式。思路线索较多,纠葛复杂,如《凡卡》,课文将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在写信时的回忆这三条线索穿插在一起,把凡卡的悲剧生活表现得十分深沉含蓄,读来情真境切、感人肺腑。学习时如能将思路作图示,复杂的结构就显得一目了然。

    二、折射型
    有些文章的思路轨迹,其展开过程不是沿直线进行,而是呈转折状态。如《在炮兵阵地上》,彭德怀在检查炮兵阵地时的态度.由“发作”到“道歉”,情节大起大落。正是在这种起落升降中,表现了彭德怀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自己的
严格要求。课文的思路呈如下折线状:

    有些课文思路的展开,不是直线推进,而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对它的思路分析,也呈折线状态。如《田寡妇看瓜》,若抓住看瓜这个中心事件,将田寡妇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便是一条折线轨迹:

    还有些文章围绕着一个中心,分别并列地叙述几件事情,这些篇章的脉络,一般均宜用射线来表现它们横向思路的特点。如《再见了,亲人》的思路:

    三、环线型
    课文思路呈回环往复状,如《一个苹果》,全文以苹果为线索展开思路,层层渲染情感。于是自然地形成了一幅环线型的思路轨迹图:

    运用“线型”分析法,能使抽象的思路变得具体形象,容易认识文章思路的一些规律。而掌握了文章思路的客观规律.也就学得了读书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并有益于作文的立意、构思。
   
   
    点评
    “线型,,也可以说是课文的主轴,抓住了这根主轴,也就抓住了课文的核心内容。
   
语文课本的预习方法
    教材预复习法
    1.读课文.读课文四遍。第一遍了解文章大概内容;第二遍找出生字、多音字及书下注释的解词;第三遍细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第四遍精读课文。总结写作特点,找出细节。
    2.把第二遍读课文中找出的生字、多音字及解词,写在预习本上并背诵下来。
    3.把第三遍读课文时总结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在预习本上。
    4.把作者的细节描写,弄明白,记录下来。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弄会的必须弄会,不会的、不理解及有疑问的都在预习本上注明、写清,以便增强上课记笔记的针对性。这样做语文预习笔记,不但可以初步理解语文教材的基本问  题和思路.而且可以复习巩固补充旧知识;不但可以提高语文成绩.而且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可以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下面是周晓冬同学预习《小桔灯》一课的预习笔记:
    《小桔灯》
    选自《小桔灯》    冰心
    一、字词:
    仄(ze)叩(kou)薯(shu)瓤(rang)吱(zhi)
    二、解词:
    (一)仄仄:狭窄,倾斜。
    (二)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
    (三)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三、课文分析:
    (一)分段:<一>(1~4)“我”与小姑娘初次见面。
    <二>(5~10)  “我”与小姑娘再次接触,她送我一盏小桔灯。
    <三>(11-13)交待了小姑娘父亲的去向及我对小姑娘的祝愿。
    (二)文章线索:
    买桔一制灯一赠灯一赞灯一忆灯
    感情线索:
    同情一关心一赞赏一思念
    (三)“小桔灯”在文章里的作用:
    1)是文章线索。2)象征着黑暗中的光明。3)点题。
    (四)文章中心思想:
    通过叙述小姑娘一家的遭遇.反映了革命者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艰难处境和他们对光明的渴望。赞颂了他们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四、有疑问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到文章接近结束时才通过朋友的话说明白?
   
   
  点评
    不少中学一线教师常说:  “会看课本的孩子会学习。”意思是说,小学时课本不看也罢.跟着老师走就是了。上了中学,尤其是初二以后,自己不会看教材,只听老师说,已是远远不够了。一定要学会自己看教材。但不少同学确实不知如何去利用教材。教材预复习法,则为这些同学提供了一个最简便的方案。

语文预习“五步法”
    语文用得着预习吗.还居然有“五步”之多?
    云南省腾冲一中的张老师认为,语文等文科一样要预习。她还具体提出了语文预习“五步法”。这五步依次是:
    第一步,看。就是看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看完后。我们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第二步。查。就是查工具书。要求弄清字音字形,弄清词或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这“看”和“查”,是课前预习的起码要求。
    第三步,思。就是思考。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同学们根据提示、课文、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对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可适当要求高一些。
    第四步,批。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与教师的观点搞混淆了。
    第五步,记。就是记笔记,在看、查、思、批的四个环节中做好笔记。如预习《社戏》一文,看预习提示时,可把与作者相关的内容按名(作家姓名)、时(出生时间)、地(出生地点)、评(对作家的评价)、作(选自哪部作品)归纳如下:
    名:鲁迅
    时:188l~1936
    地:浙江绍兴
    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鲁迅全集》
    课堂上.把自己的预习笔记与老师的讲解对照着学,一定会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预习是要一定自觉性的,对学习比较自觉的同学来说,自然不成问题:而对学习不太自觉的同学,不妨采取“预习表格”一类的方法.帮助这些同学,或者说强迫这些同学进行预习。
    至于“预习表格”的制作.可以有多种方式,如:
  预习项目            预习内容
    生词       
    思考       
    笔记       
    备注       

    然后要求同学们将课文预习时所查、所思、所记,分别填入表中,不是一样可以达到预习的目的吗?
   
   
点评
    由此可见,预习也是很讲究的,充分运用“五步法”或“表格法”等一些好的方法,自觉地去预习课文,学习起来自然就会很轻松。
四预习语文要挖掘课文
“上课时老师老让我们提问.该怎么办才好呢?”
    对于立志学好语文.尤其是日后立志学文科的同学来说.仅仅是“课文能看懂,那标准也未免太低了”。在预习时,应“挖掘”课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这样就不愁提不出问题来。
    十分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张西海先生.曾举了两个例来说明应如何“挖掘”课文:
    例一,预习《我爱故乡的杨梅》。
    这一课是讲杨梅的,那么,杨梅是个什么东西呢?预习时不妨写下杨梅的特点:
    形状:圆圆的,桂圆一样大小,有刺。
    颜色:淡红一深红一黑。
    味道:酸、甜。
    试问,这些就是杨梅果的特点吗?所谓特点.顾名思义是特别的地方,也即类似的事物不具备的地方。在这篇课文中,杨梅果的特点是其之所以值得一说、之所以可爱的关键所在。以上几点,能够表现出杨梅果的这种不同寻常吗?得再细看课文.
    先看形状:说到“圆圆的”,圆圆的水果太多了,杏子、山楂都是:说到“桂圆一样大小”,与桂圆都“一样”了,还谈什么特点?说到“有刺”,有刺的水果也不稀罕,菠萝就是。
    细看课文才知,杨梅果形状的特点是刺能吃。因为成熟之后刺会变得平滑、柔软、细腻。
    再看颜色:颜色会变的水果太多了,苹果、枣子、桃子,哪一个不会变?这还叫什么特点?杨梅果颜色的特点是:不是真黑.是红得太深显得黑,其实还是红。
    再看味道:酸、甜。几乎成了一些水果的共性,这当然不是什么特点。杨梅果味道的特点是:不是真甜。是甜味盖住了酸味。其实它还是很酸,因为吃多了照样会倒牙。
    这样一来,才算真正“挖掘”了这一课。
    例二,预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不同寻常的地方是想象的合理与丰富。所以,预习时不妨“挖掘”想象这一块内容。
    说到底.文中的种种“幸福”景象既不是谁亲见的,当然也不可能是真实的。而是小女孩的想象。
    正如文中所言.她临死时一定看到过她十分满意的东西。于是.一切都从这里开始。作者的想象有理有据,大胆夸张又细致具体,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为什么说她看见了圣诞树?因为这是大年夜;
    为什么说她看见了火炉和烤鹅?因为她又冷又饿;
    为什么说她家屋漏不挡风?因为她宁肯露宿街头;
    为什么说她爸爸会打她?因为她手中有大把没卖掉的火柴而没有回家:
    为什么说她看到了死去的奶奶?因为她非常孤独,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活人疼爱她!
    为什么说她和奶奶一起飞上天国?因为她对尘世绝望并下决心燃起一把火柴;
    为什么说她会看到这些虚幻的景象?因为她身体极度虚弱而产生了幻觉!
    这样才算把课文梳理清楚,真正做到了刨根问底,提纲挈领,这样才对得起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编者的良苦用心!
    试问.如果每篇课文都这么下功夫去预习、去挖掘,怎么会提不出问题来呢?当然,诚如张西海先生所言,  “挖掘教材.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点评
    有不少同学预习数理化挺下功夫.一看课本能看一节课.而预习语文就没那么认真了.匆匆忙忙一翻.10分钟也用不了,还振振有词地说“语文没什么预习的”。其实.只要我们肯下功夫,似乎没什么可预习的语文.也一样大有可“挖”
之处。而只有“挖”得深。才能学得会。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觉心 当前离线

UID
4929 
帖子
精华
积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9-3 
最后登录
2010-9-3 

新手上路

4# 觉心发表于 2010-9-3 09:42 | 只看该作者 看一看,谢谢 美国超意识ESP训练系统:www.ultramindesp.cn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小黄老师 当前离线

UID
55 
帖子
577 
精华
积分
49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2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8 
最后登录
2011-8-3 

管理员

5# 小黄老师发表于 2010-9-16 16:53 | 只看该作者 课文线型分析法
    语文老师常常在课堂上讲什么“明线”、  “伏线”,怎样才能弄清楚呢?
    其实.中学语文课文再复杂。也不外以下几种“线型”:
    一、直线型
    在大部分叙事、写人、状物、绘景的文章中,思路的基本特征呈直线推进。其中又可分为单线式、双线式、多线式等。
    1.单线式。文章的思路特征是一线独进,贯穿始终。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空间顺序,也有的按情节展开顺序。如《旗手的责任》按时间顺序写成,以长征开始、挺进乌江、娄山关大战、过雪山四个时期显示文章的逻辑思路;接旗,
爱旗,护旗,交旗,从中剖明题旨: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红旗决不能倒下。这是旗手的责任。”据此,可作如下直线图:

  2.双线式。文章脉络依两条线索延伸,二者既平列又联系。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明暗两条线索:以时间顺序展开情节,明写英雄外表之情而暗地里揭示英雄内心世界之意:

  3.多线式。思路线索较多,纠葛复杂,如《凡卡》,课文将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在写信时的回忆这三条线索穿插在一起,把凡卡的悲剧生活表现得十分深沉含蓄,读来情真境切、感人肺腑。学习时如能将思路作图示,复杂的结构就显得一目了然。

    二、折射型
    有些文章的思路轨迹,其展开过程不是沿直线进行,而是呈转折状态。如《在炮兵阵地上》,彭德怀在检查炮兵阵地时的态度.由“发作”到“道歉”,情节大起大落。正是在这种起落升降中,表现了彭德怀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自己的
严格要求。课文的思路呈如下折线状:

    有些课文思路的展开,不是直线推进,而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对它的思路分析,也呈折线状态。如《田寡妇看瓜》,若抓住看瓜这个中心事件,将田寡妇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便是一条折线轨迹:

    还有些文章围绕着一个中心,分别并列地叙述几件事情,这些篇章的脉络,一般均宜用射线来表现它们横向思路的特点。如《再见了,亲人》的思路:

    三、环线型
    课文思路呈回环往复状,如《一个苹果》,全文以苹果为线索展开思路,层层渲染情感。于是自然地形成了一幅环线型的思路轨迹图:

    运用“线型”分析法,能使抽象的思路变得具体形象,容易认识文章思路的一些规律。而掌握了文章思路的客观规律.也就学得了读书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并有益于作文的立意、构思。
   
   
    点评
    “线型,,也可以说是课文的主轴,抓住了这根主轴,也就抓住了课文的核心内容。
   
语文课本的预习方法
    教材预复习法
    1.读课文.读课文四遍。第一遍了解文章大概内容;第二遍找出生字、多音字及书下注释的解词;第三遍细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第四遍精读课文。总结写作特点,找出细节。
    2.把第二遍读课文中找出的生字、多音字及解词,写在预习本上并背诵下来。
    3.把第三遍读课文时总结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在预习本上。
    4.把作者的细节描写,弄明白,记录下来。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弄会的必须弄会,不会的、不理解及有疑问的都在预习本上注明、写清,以便增强上课记笔记的针对性。这样做语文预习笔记,不但可以初步理解语文教材的基本问  题和思路.而且可以复习巩固补充旧知识;不但可以提高语文成绩.而且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可以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下面是周晓冬同学预习《小桔灯》一课的预习笔记:
    《小桔灯》
    选自《小桔灯》    冰心
    一、字词:
    仄(ze)叩(kou)薯(shu)瓤(rang)吱(zhi)
    二、解词:
    (一)仄仄:狭窄,倾斜。
    (二)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
    (三)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三、课文分析:
    (一)分段:<一>(1~4)“我”与小姑娘初次见面。
    <二>(5~10)  “我”与小姑娘再次接触,她送我一盏小桔灯。
    <三>(11-13)交待了小姑娘父亲的去向及我对小姑娘的祝愿。
    (二)文章线索:
    买桔一制灯一赠灯一赞灯一忆灯
    感情线索:
    同情一关心一赞赏一思念
    (三)“小桔灯”在文章里的作用:
    1)是文章线索。2)象征着黑暗中的光明。3)点题。
    (四)文章中心思想:
    通过叙述小姑娘一家的遭遇.反映了革命者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艰难处境和他们对光明的渴望。赞颂了他们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四、有疑问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到文章接近结束时才通过朋友的话说明白?
   
   
  点评
    不少中学一线教师常说:  “会看课本的孩子会学习。”意思是说,小学时课本不看也罢.跟着老师走就是了。上了中学,尤其是初二以后,自己不会看教材,只听老师说,已是远远不够了。一定要学会自己看教材。但不少同学确实不知如何去利用教材。教材预复习法,则为这些同学提供了一个最简便的方案。

语文预习“五步法”
    语文用得着预习吗.还居然有“五步”之多?
    云南省腾冲一中的张老师认为,语文等文科一样要预习。她还具体提出了语文预习“五步法”。这五步依次是:
    第一步,看。就是看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看完后。我们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第二步。查。就是查工具书。要求弄清字音字形,弄清词或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这“看”和“查”,是课前预习的起码要求。
    第三步,思。就是思考。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同学们根据提示、课文、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对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可适当要求高一些。
    第四步,批。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与教师的观点搞混淆了。
    第五步,记。就是记笔记,在看、查、思、批的四个环节中做好笔记。如预习《社戏》一文,看预习提示时,可把与作者相关的内容按名(作家姓名)、时(出生时间)、地(出生地点)、评(对作家的评价)、作(选自哪部作品)归纳如下:
    名:鲁迅
    时:188l~1936
    地:浙江绍兴
    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鲁迅全集》
    课堂上.把自己的预习笔记与老师的讲解对照着学,一定会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预习是要一定自觉性的,对学习比较自觉的同学来说,自然不成问题:而对学习不太自觉的同学,不妨采取“预习表格”一类的方法.帮助这些同学,或者说强迫这些同学进行预习。
    至于“预习表格”的制作.可以有多种方式,如:
  预习项目            预习内容
    生词       
    思考       
    笔记       
    备注       

    然后要求同学们将课文预习时所查、所思、所记,分别填入表中,不是一样可以达到预习的目的吗?
   
   
点评
    由此可见,预习也是很讲究的,充分运用“五步法”或“表格法”等一些好的方法,自觉地去预习课文,学习起来自然就会很轻松。
四预习语文要挖掘课文
“上课时老师老让我们提问.该怎么办才好呢?”
    对于立志学好语文.尤其是日后立志学文科的同学来说.仅仅是“课文能看懂,那标准也未免太低了”。在预习时,应“挖掘”课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这样就不愁提不出问题来。
    十分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张西海先生.曾举了两个例来说明应如何“挖掘”课文:
    例一,预习《我爱故乡的杨梅》。
    这一课是讲杨梅的,那么,杨梅是个什么东西呢?预习时不妨写下杨梅的特点:
    形状:圆圆的,桂圆一样大小,有刺。
    颜色:淡红一深红一黑。
    味道:酸、甜。
    试问,这些就是杨梅果的特点吗?所谓特点.顾名思义是特别的地方,也即类似的事物不具备的地方。在这篇课文中,杨梅果的特点是其之所以值得一说、之所以可爱的关键所在。以上几点,能够表现出杨梅果的这种不同寻常吗?得再细看课文.
    先看形状:说到“圆圆的”,圆圆的水果太多了,杏子、山楂都是:说到“桂圆一样大小”,与桂圆都“一样”了,还谈什么特点?说到“有刺”,有刺的水果也不稀罕,菠萝就是。
    细看课文才知,杨梅果形状的特点是刺能吃。因为成熟之后刺会变得平滑、柔软、细腻。
    再看颜色:颜色会变的水果太多了,苹果、枣子、桃子,哪一个不会变?这还叫什么特点?杨梅果颜色的特点是:不是真黑.是红得太深显得黑,其实还是红。
    再看味道:酸、甜。几乎成了一些水果的共性,这当然不是什么特点。杨梅果味道的特点是:不是真甜。是甜味盖住了酸味。其实它还是很酸,因为吃多了照样会倒牙。
    这样一来,才算真正“挖掘”了这一课。
    例二,预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不同寻常的地方是想象的合理与丰富。所以,预习时不妨“挖掘”想象这一块内容。
    说到底.文中的种种“幸福”景象既不是谁亲见的,当然也不可能是真实的。而是小女孩的想象。
    正如文中所言.她临死时一定看到过她十分满意的东西。于是.一切都从这里开始。作者的想象有理有据,大胆夸张又细致具体,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为什么说她看见了圣诞树?因为这是大年夜;
    为什么说她看见了火炉和烤鹅?因为她又冷又饿;
    为什么说她家屋漏不挡风?因为她宁肯露宿街头;
    为什么说她爸爸会打她?因为她手中有大把没卖掉的火柴而没有回家:
    为什么说她看到了死去的奶奶?因为她非常孤独,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活人疼爱她!
    为什么说她和奶奶一起飞上天国?因为她对尘世绝望并下决心燃起一把火柴;
    为什么说她会看到这些虚幻的景象?因为她身体极度虚弱而产生了幻觉!
    这样才算把课文梳理清楚,真正做到了刨根问底,提纲挈领,这样才对得起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编者的良苦用心!
    试问.如果每篇课文都这么下功夫去预习、去挖掘,怎么会提不出问题来呢?当然,诚如张西海先生所言,  “挖掘教材.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点评
    有不少同学预习数理化挺下功夫.一看课本能看一节课.而预习语文就没那么认真了.匆匆忙忙一翻.10分钟也用不了,还振振有词地说“语文没什么预习的”。其实.只要我们肯下功夫,似乎没什么可预习的语文.也一样大有可“挖”
之处。而只有“挖”得深。才能学得会。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小黄老师 当前离线

UID
55 
帖子
577 
精华
积分
49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2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8 
最后登录
2011-8-3 

管理员

6# 小黄老师发表于 2010-9-17 18:03 | 只看该作者 预习语文做表填空   
    语文的预习似乎很难.总是粗略阅读一下课文了事.怎样才能全面、完整地完成预习工作呢?
    现在的功课都越来越难,越来越深。不事先预习,贸然去听课.效果不会太好,成绩也难以提高。可是不少同学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预习,大不了是粗粗翻翻课本了事。为此,江苏省一些重点学校的教师颇费苦心地创立了“图表填空预习法”。
    所谓“图表填空预习法”,就是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图表。然后同学们根据图表的要求去预习课文,并认真填空。如此.同学们只要像平常做题一样即可全面、完整地完成预习工作.使预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现以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散文”为例,予以具体说明:
    根据课文内容,可制作如下预习图表: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课文预习一览表
分析/ 课文        绘景        叙情        联想        主题        备注
《荷塘月色》                                       
《绿》                                       
《灯》                                       
《蒲公英》                                       
《故乡的榕树》                                       
散文的特点
                                       

    依照此表要求预习课文后,填写如下。说明两点:一是文字当然不要求与下表相同.意思不错即可。二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即写于“备注”一栏.在下表中一概从略。
分析/课文        绘景        叙情        联想        主题        备注


《荷塘
月色》
(1927年)
       
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那和谐、
宁馨的境界
       
不满现实的淡淡哀愁.而又
幻想超脱以至得来片刻的消
遥的喜悦        眼前荷花一采莲一西洲曲→不流水的影子一多水的南方一思乡之情.又与现实对照一复杂的心绪        在大革命前夕追求宁静的生活.表
达作家的理想
与愿望       






《绿》

(1924年)
       

以梅雨瀑
布衬托梅
雨潭的绿
       
自然美景给人欢悦轻松的感受.蓬勃向上的情怀
        眼前绿色与北京什刹海淡淡绿杨、杭州虎跑寺碧草绿叶及西湖、秦淮河明暗不同的渡影作个性化对比.领略丽山秀水       
对美的追示



       






《灯》


        黑夜中的灯(实写)黑暗中的“灯”  (虚写)
        从黑夜灯光给人指路得到启发,要做施惠的“灯”,寓指追求光明的信念        眼前的灯一风雪夜中因灯指路—灯塔与长夜孤灯→点灯的人→灯是不灭的        追求光明与希望


       




分析/课文        绘景        叙情        联想        主题        备注

《蒲公英》


        对和平与战争环境中蒲公英殊异命运的描写
        不同心境下蒲公英在作者心目中地位变化.使人思考其
原因        由蒲公英联想到“孩子似的儿子”的命运.与孩童时吹蒲公英的情趣相映照        憎恶战争.追求和平生活
       




《故乡的
榕树》

        家乡和异地榕树的不同特征的描写
        回忆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引起浓烈悠长的思乡之情        眼前自己的孩子在榕树下嬉戏联想到故乡的榕树及有关的传说与故事        思念故乡呼唤亲人       




散文的特点


        虚实结合.描绘形象而有哲理的艺术境界.使景物成为作家主观情感的载体        借景抒情.依物
思情.情感附于景物并通过它来表现
        联想丰富.虚实相生.意蕴丰美.联想是散文做到情景交融的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        从景与情的交织中提炼艺术主题
       




“图表填空预习法”是一种值得称道的预习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对于学习不太自觉、不太细致的同学来说,“图表填空预习法填不好表的。
    第二.对于学习比较自觉、比较细致的同学来说,  “图表填空预习法”又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只要认真按照表中的
要求去做.不用担心哪些地方预习到了,哪些地方没预习到,更不用考虑该去预习什么,不用去预习什么。
    如上所述.此法对于学习较自觉和学习不自觉的同学都适用。但在具体使用时对这两类同学应有所区别:
    对于学习不太自觉的同学来说,一定要加上“检查”这一环节.否则指望他们自己去按时按量地依图表进行预习是有困难的。
    对于学习比较自觉的同学来说,在检查或抽查几次之后应放手让这些同学自己去做。一般来讲,这类同学依图表要求找出课文中的特点、难点、重点并不困难。所以应逐步引导他们把时间花在“备注”上,即多想想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换句话讲.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利用此法是要强制他们弄清课文讲的“是什么”。而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利用此法是要引导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
    至于图表设计。并不困难。当然开始时最好还是由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设计。以后逐步参照老师的范例和课后作业自己设计.这也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下面试举二例:
例一,现代文预习表:
课  题        字    词        佳  句
        生字        形近字        多音字        生词        成语       
                                               
分段段意       
中心思想       
写作特点       

例二。古文预习表:
课  题        字        特  殊        重  要
        生字        异读字        通假字        活用字        句  式        虚  词
                                               
分段段意       
中心思想       
写作特点       


点评
    “图表填空预习法”只要付诸实践.就应该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那些不太会预习语文的同学来说.此法无疑是一帖良方。
自己“备课"预习课文“上课时我常想.要是我能自己‘备课’.不就和老师一样了吗?这是不是异想天开呢?”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  “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正是遵循这一思路,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潘凤湘老师决定:不仅自己要备好课,而且应教会学生自己去“备课”。这位1955年即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深有体会地谈到:  “最重要的是把读书方法交给学生,教会学生读书。” 潘凤湘老师的这套方法.可以用“一次多篇法”和“自己‘备课’法”这两个具体方法来概括。
    翻阅过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的人大概都注意到了,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每一册大致都分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则收若干篇相同类型的文章(比如都是记叙文,或都是散文,等等),最后总结此类文章的特点。是一篇一篇按部就班地讲下去,还是有重点地讲一篇,其他几篇让同学们仿照老师的讲授去自学。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做法、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潘凤湘老师选择的是后一种做法:每组课文精讲一篇,略讲一两篇.其余各篇由大家自学,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梳理.这样学一篇,带一串。精讲的这篇一定要讲透。讲一篇课文约需10课时,差不多两周的样子。潘凤湘老师解释说:“有人说这样做太慢。我认为,从读一篇课文来看,进度确实太慢.然而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初中毕业就能具有读书能力,拿到文章会分析,并能写一手较规范的字。实际上是形慢实快。”
    那么.自学的几篇,又是怎么个“自学”法呢?实际上,就是教师把自己备课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同学们依葫芦画瓢.自己去tt备课”。具体说,就是要求同学们自己去查字典、词典,先扫清文字障碍;然后再多方查找资料,弄清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最终完成包括“读书体会”一类“教案”的作业。
    下面以统编教材中《王戎识李》一文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王戎识李》一课选自《世说新语》,原文不长: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因为老师在此前已精讲过类似的文章,故而这篇文章就要求大家自学。下面我们看看一位名叫吴英的14岁女同学,是怎样自己“备课”的。
    这个女孩子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做了以下几步工作:
第一步.查找生字、难词。吴英同学查找了下列字、词:
1)诸:众,许多的意思。
    2)尝:曾经的意思。
    3)折:压弯的意思。
    4)竞走:争先恐后地朝前跑去。
    5)人:过路人。
    6)之:代词,指王戎。
    7)信然:果然如此的意思。
    第二步.查找资料,弄清作者及时代背景等问题(此处从略)。
    第三步,归纳段落大意。吴英同学把《王戎识李》一文分成四层:
    第一层.简介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背景。
    第二层.写王戎和他的伙伴们看见李树多子时的不同表现。
    第三层.写王戎不与诸小儿竞走取李的原因。
    第四层.写王戎推理的正确性。
    第四步。归纳中心思想。吴英同学归纳的本文中心思想是:记叙了小儿王戎识李的故事,表现了他遇事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第五步。在以上各步的基础上,写一篇小文章,逐段逐节进行分析.夹叙夹议进行讲解。实际上是一篇小“教案”。
下面是吴英同学所写的“教案”:
    《王戎识李》浅析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代表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三害”、  “祢衡击鼓骂曹”、  “温峤娶妇”、“望梅止渴”、“曹植七步成诗”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  “新亭对泣”、  “谢女咏雪”、  “管宁割席”、  “子猷访戴”等,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全书语言精炼,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梁刘孝标为作注释。后代仿《世说》者极多,在我国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王戎识李》一文就是摘自此书。
    王戎是《王戎识李》中的主要人物,西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字溶仲,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惠帝时,累官尚书、司徒,贪吝好货,广收八方园田,积钱无数。每自执牙筹,昼夜计算,为时人所讥。《王戎识李》这篇文章共分四层。
    第一层是“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诸”:众,许多的意思。  “尝”:是曾经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王戎识李”这件事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生的.王戎并非事先就知道旁的李子是苦的。  “七岁”:是指王戎当时的年龄。当时.年仅七岁的王戎就能正确地对事物进行严谨的推理.真不愧为名副其实的神童,作者明确地指出王戎当时的年龄.是为了突出“年龄小”,为下文打下伏笔。作者在这一层简介了人物和事情发展的背景。
    第二层是“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多子折枝”,形容李子多得压弯了李树的树枝。  “多子”,可引申为无人采摘的意思。  “竞走”,争先恐后地朝前跑去。作者在此形象地描绘出儿童嘴馋的特点——争着摘李子吃.但对于同样属于儿童的王戎来说.他却没有去争着摘李子吃,他为什么不去摘呢?是因为他不爱吃那红得发紫的李子,还是因为他的妈妈不允许他随便在外面吃李子?于是.作者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这层是写王戎和他的伙伴们看见李树多子时的不同表现。现在,让我们带着作者特意留下的不解之谜,继续阅读第三层。
    “人问之,答日: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之”:指王戎。  “人”指过路的人。我想这个过路人一定是个大人,为什么呢?因为前面我们分析了小儿嘴馋,如果他见别人摘李子吃,他必定也会跑去采摘。所以,我认为这个过路人一定是个大人。这个大人对“诸儿竞走取李,唯戎不动”这件事疑惑不解。连大人都没有想到那李子是苦的,而他却想到了,由此反衬出了王戎的智慧。这一层是写王戎不与诸小儿竞走取李的原因。阅读了这一层,作者设置的不解之谜就迎刃而解了。他不去摘李子,是因为他认为李子是苦的。为什么他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结论来自于严谨的推理.王戎的推理过程是:李树在道旁,既然果实累累,且均已成熟,为什么无人采摘呢?原因一定是因为李子是苦的.苦李子谁愿吃呢?如果是甜李子,早就会被人摘光了.怎么还会有他们的份呢?因此,他认为“此必苦李”.王戎的这种推理方法属于演绎推理中的直言三段论.他从“树在道旁而多子”这个已知的一般原理。得出关于“此必苦李”的特殊结论。在此,文章省略了大前提.即李树在道旁多子,成熟而无人采摘,必苦李。小前提是:这里的李树生长在道旁且果实已经成熟却无人采摘;于是,王戎由此得出了结论:  “此必苦李。”
    第四层是“取之,信然。”  “之”:指树上的李子。“信然”:果然之意。摘下李子一尝,果然如王戎的推理,是苦李。这层是写证实王戎推理的正确性。
    《王戎识李》这篇文章是以记叙文为体裁,记叙了小儿王戎识李的故事,表现了他遇事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王戎识李》这篇文言记叙文语言精炼、简洁.通俗易懂且辞意隽永,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王戎的智慧。全文一共49个字,却把“王戎识李,,这件事写得生动、感人。
    王戎的推理虽还严谨,但我认为还是有不足之处。儿童玩耍一般爱找没有人的地方去尽情地玩耍.因此,倘若王戎和他的小伙伴们看见的李树是长在人迹稀少的道旁,由于没有被别人发现,即使李子像蜂蜜一样甜,也不会被人采摘。所以,王戎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判断,那么他的结论就不一定正确。因此.我认为作者应当把“树在道旁’’改为“树在大道旁”才妥当些。
    《王戎识李》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例如:有一位同学做了一道题,他的做法和结果都是对的,但当他看见一位学习成绩比他好的同学的答案与他不一样时,他也不管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就立即照葫芦画瓢地把答案抄下来,这是不对的。他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这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很有益的。   
至此,《王戎识李》一课就自学完了。
看了这位初中女生自己备的课,你做何感想呢?你是不是觉得.这才真正是“主动学习”呢?由学习的客体向学习的主体的转变。对我国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在上了大学以后才开始的。本书的编者就在大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些高考分数很高、学习也很用功的学生能力不行。开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这些学生也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考上来的,如今又如此用功,似乎不应这么差。后来才明白:这些学生之所以能力稍差.是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学习的客体向学习的主体的转变过程中。在中小学时。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习,词语老师给查过了。段落老师给划好了,中心老师给归纳了……;上了大学,却要求学生迅速学会主动学习.词语得自己去查,中心得自己去想……,难免有些不适应。如果把这个转变过程往前放.比如像潘凤湘老师这样.放在初中阶段,让学生从一上中学时.便懂得学问是喂不出来的.只有靠自己去找。那才真可谓是“三生有幸”。
    诚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  “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自己“备课法”.就是这样一种“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好方法。
    这一学习方法.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老师详解一篇,自己自学其余。那么“举一”在这里就十分关键了。如果这个“一”举不好.那么学生的“三”自然也反不好。所以要想真正掌握这一学习方法.首先应在“举一”上下功夫。如果家长本人具备这个水平.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做示范当然好:如果家长本人不具备这个水平。那么只好把希望放在寻求“名师”上.为了这个目的.花点钱请个家教。倒是值得的。
    开始自学时,不要一下子就追求十全十美.这是整个学习方法的改变,应允许有一个过程。像前面吴英同学所写的“教案”,前几段多少还有点转抄的痕迹,也没有多大关系。抄就抄一点吧,关键看方法是否真正掌握了。
   
   
   
点评
    一旦方法真正掌握了,预习任何课文都不会感到困难了。
   
学好语文的高招
    先说积累。湖北省潜江市张金中学薛红梅、李本晟老师.曾以初中文言文中所包括的成语为例,示范大家如何积累。两位老师说,按课本顺序,各册教材中文言文课文中所包含的成语计有:
    七年级(上)
    《童趣》
    1.明察秋毫——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4.怡然称快——为之怡然称快.
    5.夏蚊成雷——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论语)十则》
    6.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lO.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死而后已——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日: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山市》
    13.历历在目——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塞翁失马》
  14.塞翁失马
  《龟虽寿》
  15.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浣溪沙》
  16.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7.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七年级(下)
  《木兰诗》
  18.扑朔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9.吴下阿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
  20.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夸父逐日》
  21.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八年级(上)
  《桃花源记》
  22.世外桃源
  23.豁然开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4.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5.与世隔绝——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6.无人问津——后遂无问津者。
  《大道之行也》
  27.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8.夜不出户——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长歌行》
    29.少壮不努办,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八年级(下)
    《五柳先生传》
    30.不求甚解——好读书,不求甚解。
    《小石潭记》   
    31.犬牙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岳阳楼记》
    32.百废俱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3.气象万千——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4.心旷神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满井游记》
    35.飞沙走石——作则飞沙走砾。
    36.汗流浃背——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流出背。
    九年级(上)
    《陈涉世家》
    37.鸿鹄之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9.披坚执锐——将军身被坚执锐。
    《隆中对》
    39.如鱼得水—_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出师表》
    40.三顾茅庐——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1.妄自菲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九年级(下)
    《(孟子)二章》
    4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44.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曹刿论战》
    45.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6.再衰三竭——再而衰,三而竭。
    47.辙乱旗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48.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愚公移山》
    平时学习时把这些成语都抄录下来,就成了一笔宝贵积累了:一是再考这些成语,不会为难;二是这些成语运用自如了.又可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说总结。如果说积累只要肯下功夫就行的话,那么总结除了肯下笨功.还得有一点巧劲。知道去总结什么,知道怎么去总结。
    河北省正定中学蔡强老师指出,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几乎均为人物传记类,文中有着大量涉及人物官职的词语。这些词语今天一般不用了,几成“死文字”.同学们很生疏,而命题者偏偏爱在这些字眼下点上个点。让你解释.以至丢分不少。为此,我们完全应该对此类词语加以总结:
    一、表示授予、提升官职的词语
    ①征:  “征,召也。”(《说文》)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征引”  (征召引用)、“征令”(征召及施令)、“征吏”(召用佐吏)、“征车”  (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  “征守”  (谓天子征召守国的诸侯)等。例如:
    王使来征聘。——《左传•宣公九年》
    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②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荐本”  (官吏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奏本)、“荐辟”(举荐)、“荐书”(推荐信)、“荐士”(推荐有才德的人);  “举孝廉”  (荐举孝子和廉洁之士)、“举保”(推荐,举荐)、“举主”  (古时推举贤者做官或参加考试,被荐者称荐者为举主)等。例如: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孟子.万章上》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左传.襄公三年》
③拜:授予官职(任命)或接受官职(上任)。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拜石”  (拜受俸禄)、  “拜邑”  (拜受邑宰)、“拜将封侯”(命为大将,封为列侯)等。例如: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语有“迁于乔木’’  (比喻升官)、  “迁除”  (指官吏的升调委派)、“迁乔’’(官吏由低职升到高职位)、“迁封”(加封爵位)、‘‘迁官”(晋升官爵)等。例如:
    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另外.“迁’’有时候也作“贬谪;降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左迁”(降职)、“迁斥”(贬斥、放逐),“迁臣,,  (指贬斥远地的官吏)、“迁削”(谪降削职)等。
    ②转:迁官转任。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转除”  (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  以补缺额)等。例如: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世说新语•方正》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 ——《晋书》
    ③调:调动、选拔或提拔官史。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调补,,(调动填补官职空缺)、“调派”(分派)、“调拨”(调遣分派)等。例如:
    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汉书》
    婿竞不调。——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④徒:调动官职:贬谪。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徙放,,  (流放)、“徙逐”  (放逐)、  “徙废”  (贬谪废弃)、“徙锢,,(贬谪禁锢)、“徙边”(将犯流放边境服劳役)等。 武帝即位.徙为内史。——《史记•酷吏列传》 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汶山。——《三国志》
    ⑤补:补充缺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  “补官”  (补授官职)等。例如:
  选补众职。——《后汉书》
  ⑥改:改任官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改授”(另行授予官职)、“改除”(另行授官)等。例如: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南吏部右侍郎。——《明史•海瑞传》
    四、表示兼职或代理官职的词语
    ①署: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署印”(代理官职)、“署任”  (暂摄原任)、“署缺”(本官出缺,由他官暂代其职)、  “署事”(官员任职。以一年为期的叫署事;代理管事)、“署院”(代理抚台)等。例如:
    署南平教谕。——《明史•海瑞传》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范晔
《后汉书.范雎传》
    ②权: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常见的与之相关的词语有“权官”  (指代理之官)、  “权署”  (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等。例如:
    韩愈吏部权京兆。——清•鼓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积官至监察御使,兼权殿中侍御史。——《宋史•李纲传》
    ③领:兼任。例如:    ,
    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五、其他
    如“知”、  “主”、  “行”等词语不表示官职的变动.但常常与官职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最后说说做表格。高才生都是做表格的“专家”。请看以下两表:
    表一.初高中古诗文表。
    把初高中古诗词基本篇目,按篇名、作者及时代、出处及命名方式、体裁、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背诵篇段等条目以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如:
篇目        作者及时代        出处及书命名方式        体裁        相应知识        名言警句
成语典故        应背篇、段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王勃  初唐        《王子安诗集》
以字命名        五律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唐        《全唐诗》        七绝                       
凉州词        王之焕  唐        《唐宋诗举要》
                               
秋浦歌
望天门山        李白  唐        《李太白全集》
以字命名        五律
七绝                       
春夜喜雨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唐        《杜工部集》
以官职命名        五律
七绝                       
江南春绝句        杜牧  晚唐        《唐宋诗举要》        七绝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白氏长庆集》
唐穆宗的年号        七律                       
卖炭翁        白居易   唐        《白氏长庆集》
唐穆宗的年号        新乐府
                       
琵琶行        白居易  唐        同上        同上                       
忆江南        白居易  唐        同上        词小令                       
渔歌子        张志和  唐        《唐宋诸贤绝妙诗选》        小令                       
雨淋铃.寒蝉        柳永  北宋        《全宋词》        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北宋        《东坡乐府》
以号命名        词
                       
扬州慢        姜夔   南宋        《全宋词》        词                       
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南宋        《稼轩长短句》以号命名        词
                       
  表二,鲁迅作品比较表。
  鲁迅作品是语文课本中选录最多的。可按文体、出处、写作时间等项列表归类,形成纵横比较。如下表所示:(说明:*的是自读课文)
作品题目        文体        出处        写作时间
1《孔乙己》        小说                  1919年3月
2《药》        小说                  1919年4月
3《阿Q正传》        小说                  20年代初
4《一件小事》        小说            《呐喊》          1920年7月
5《故乡》        小说                  1921年1月
6《社戏》        小说                    1922.10
7《祝福》        小说            《彷徨》            1924_2
8*《鲁迅自传》        记叙            《集外集》            1925.5
9《藤野先生》        记叙            《朝花夕拾》            1926.10
1O《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记叙            同上            1926.9
11《纪念刘和珍君》        记叙          《华盖集续编》            1926.4
12*《范爱农》        记叙          《朝花夕拾》            1926.12
13《为了忘却的纪念》        议论          《南腔北调集》            1933.2
14《呐喊》自序        议论            《呐喊》            1922.12
15《论雷峰塔的倒掉》        议论            《坟》            1924.10
1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议论            《坟》            1926.1
17《文学和出汗》        议论            《而已集》            1927.12
18《友邦惊诧论》        议论            《二心集》            1931.
19《答北斗杂志社问》        议论            《二心集》            193L12
20《拿来主义》        议论        《且介亭杂文二集》            1934.6
21《中人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议论          《且介亭杂文》            1934.9
22《人生识字胡涂始》        议论        《且介亭杂文集》            1935.5

  
点评
    高才生之所以成不了高分生,就因为缺了积累的功夫,少了总结的程序和做表的归纳。如果看书又多,写作又强;平时注意积累,课后善于总结,那么语文怎么会不得高分呢?
背出好成绩
    人都说历史、地理要背的东西多.其实语文要背的东西一点不比历史、地理    少,而且更分散、细小。
    毕业于湖北黄冈中学的盛中华,高考时语文考了135分.是该地区的语文状元,现在是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她的学习方法就是一个字:背。她说:其实我的方法一点也不特别,就是两句话吧:
    “书山有路背为径,学海无涯考作舟”。或许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的方法有点不合时宜,可是我个人认为这种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学习方法在今天也并不过时。我们知道,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基础的基础,其中大量的基本知识点要想牢固地掌握.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反复的记忆。书山有路,  “背”也应该是一条捷径;学海无涯,  “考”亦可以作一叶扁舟。我认为能力和分数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高分未必低能,高分高能的学生大有人在;反过来,低分未必高能,低分低能者也确实存在。  “背为径,考作舟”只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也不能完全说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背不等于死记硬背。考也不能说完全是为了应试。所以我个人认为:  “背为径,考作舟”不应该成为高分低能的理由。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打基础,要从最基础的字、词学起,这些最基本的音、形、义就是要通过背来掌握;还有像一些优美的文章、古诗词也要需要背诵。考作舟只是强调考试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而去考试。我们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考试时有哪一个问题答不出来。对这个问题印象就会很深刻。如果记住它下次就不会再出同样的错误。以考促学.仅仅把考试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而不要过多地注意分数.这样的态度或许要好一些。平时做模拟题的时候也要像考试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做完以后认真对答案.
    查找自己遗漏的知识点,不懂就问,这样有目的的学习提高很快。
    语文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它的各个部分都是有联系的。字词的基础比较好.对阅读就会有帮助,阅读又是提高写作的必要途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要扎实的基础做支撑。如果连基础的字义、词义都搞不懂,又怎么谈得上能力的提高呢?当然。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还是靠多读多练。多读.不仅要读课本中的作品。更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多练。就是要把自己的阅读和平时生活中的感悟及时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盛中华同学说。要背.首先就要能吃苦。她说,她所在的黄冈中学有一句“名言”.就是“苦吾苦,以及人之苦;累吾累,以及人之累”.当时学校的老师也是“练人不厌,考人不倦”。她说高中的学习是相当艰苦的,不过却对一个人一生都影响巨大.如果这个阶段基础打好的话,对其一生都会有帮助。比如她当时对文言文阅读下了一番功夫,对一些基本的文言句式做了归纳总结.现在还受益匪浅。至于会不会产生厌倦心理.她觉得主要和大家的学习态度有关.如果你不把它当成负担.而是把它当作人生的一个必然阶段,当作前进的惟一途径.相信就不会厌倦。
    要背.还要有好的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学习就不会感到枯燥.就不会产生厌倦心理.学习起来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考试时同样要有良好的心态,把平时的考试当高考一样重视.认真对待每一个小题。这样不仅可以检查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起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而且也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高考时要像平时一样放松,相信自己。
    首都师范大学毛志成教授.也坚决主张中文系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想从事文学创作、成为写作大家的人,一定要背一点东西。他写道:说个底线吧:假如你是中文系的大学生,又果真打算此生能够起码地做到以文谋职、谋生、谋业,不是混日子.背下一点书总是应该的吧。当年鲁迅在与施蛰存论战时。曾大大地反对过青年学生读《文选》,乃至赌气劝说青少年“最好少读甚而不读中国书”,我看那话有一大半是气话.或是另有它意。在实际上,单就《文选》而论,我看就实在不乏应该读一些、背一些文章作品.当然指的是有志搞文的人。宋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引用过某些文人的讥讽之言:  “文选烂,秀才半。”然而《文选》作为一种文学选本,平心而论是应当给予某些肯定的。全书从七八百年中精选129名作家作者的700余篇诗文辞赋,供读者赏读,实在不无价值。作为眼下的中文系大学生、研究生,求学时间为好几年。只要求你抽出一点时间粗识129位作家的大体文绩.粗览700余篇作品的概貌,只依据你的需要背诵多少不等的若干篇,少则十几篇,多则几十篇,应当说是不过分的。即使不是大学生、博士生,只是喜欢搞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作者、作家,这要求似也不为奢。
    除了背《文选》,还不妨可以背背《古文观止》。毛志成教授写道:说到《古文观止》,我实在有一点佩服。这部书,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编者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书中从周代至明末,选文222篇,分为12卷。内容、体裁、形式、风格各异,堪称异彩纷呈.五光十色。上下卷,其中的上卷大都是文献、史料的汇编,先后选了《左战》34则,  《国语》ll则,  《公
    羊传》、  《谷梁传》计5则,  《礼记》6则,  《战国策》14则.秦文l则,楚辞2则,史记14则,西汉文12则,东汉文2则.三国文2则。我大都只要求粗览,部分精读,可背诵的总计不足10余则。但在下卷里,则另有要求。
    所收入的作家中限在两三篇以下的作品,基本上要做到背诵。对那些收篇较多的,如韩愈24则,柳宗元1l则,欧阳修13则,苏轼17则,至少要做到各自背诵四篇以上,且能牢记。
    大学生、研究生都要背,中学生就更应背了。
   
   
点评
    无论对于何种学习.背诵永远都是一个很有必要且很有效的手段。语文的学习更是离不开背诵,背的东西越多,积累得越多,才能得到好的成绩。
  把语文变成强项的秘诀
    语文是弱项.怎么办?
    杨大伟,毕业于甘肃省环县一中,2001年高考失利,复读一年后。以595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之所以能转败为胜.语文这一门为他出了不小的力,而语文原本是他的弱项。
    他写道:
    我在高中的时候不喜欢语文,这也是我当初相对薄弱的科目。高考,我是败在语文,成也在语文。第一年我高考失败,固然与心态、情绪等因素有关,但不能否认.是语文拉了我的后腿。此后,我一直苦苦寻找一种方法来弥补,幸运的是,我及时找到了。在我复读的那一年里.我的学习重点就是把语文补上去,而且成绩真的上升了.语文不再是我的弱势科目,反而成了我的强项之一。
    那么.究竟是怎样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的呢?杨大伟同学谈了他的“秘诀”:
,秘诀一,看课本。他说:  “我以前不喜欢看语文课本,高一高二也没有好好学过它.我觉得问题就出在我没有很好的积累。课本一定要认真地、再三再四地去看。”
秘诀二,摘抄本。语文考试广博浩杂。实际上就是考你平时对一些小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此,他从复读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积累。每天,看书看报(尤其喜欢看《读者》),把一些精美语句篇章记在一个专门的“摘抄本”上。很多人对此很不屑,或者有人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对此,杨大伟同学想真诚地告诉大家:这是一种很好的积累方法,或许你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提高.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的量.而且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效果也是不合实际的,只有你耐心地坚持一段时间。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秘诀三,多做题。踏踏实实跟着老师把基础知识过了一遍,很认真地做些练习。虽说语文是要积累的.但做题却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高方法。杨大伟同学.他以前做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很容易丢分,但经过很多练习,逐渐找到题感了.有的题并不能说出选择的理由.可就是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告诉你:就是这个答案。这其实就是长时间积极思维的效果.而不是所谓的运气。
    秘诀四,背课文。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课本过一下,尤其是要求背诵的篇章。一定要拿下。2002年的高考开始考背诵,大家都以为会考些名言名句.整天拿着厚厚的参考书狂背。课本上要求背诵的东西很多.所以很多人有了放弃的念头。杨大伟同学说,在高考前两天.抽空儿把高三课本上的诗歌看了一下,结果当年的高考恰恰就考到它.而他的同学,因为放弃了课本复习而白白丢了这十分宝贵而又唾手可得的四分。要知道。在高考中。每一分都非常关键,都有可能改变你的未来。
    杨大伟同学说.正是靠这几招.他的基础知识越来越扎实。他说,他正是在这些小题、小分上下功夫,一点点积累,成绩才逐渐有起色的。相信很多中学生都有这样一个体验:每次做读音、错别字、成语等基础题目时,就是靠自己临场的感觉。而这种带“蒙”的选择和语感又有所区别,它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成绩不稳定。靠蒙,一次两次可以猜对,但你能保证在高考中把它猜对吗?以前语文之所以不行,就是在这里吃了大亏。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把很多较难的题很费时地做了出来.却又在这种基础题上丢了分,是多么得不偿失!一定要很有把握地拿到这些分,一分都不能随便丢掉。把做过的练习、试卷上容易犯的错,平时常见但也容易弄错的读音、字型、词语、成语、病句类型等,统统又记在另一个“摘抄本”上.每次做完题。第一个工作不是计算自己考了多少.而是把所犯错误统统写到错题本上。看上去这种积累量特别大.但实际上。考试涉及的也就是那么一两千个,而常考的就更少.所以一定要沉住气,从点点滴滴着手。很多人又问:花这么多时间在这几分上,划算吗?答案是:划算。你能保证你把别的分稳稳拿来吗?这里的分数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得到.而那些却不知要你做多少练习才能掌握.况且在高考中也不一定会考,孰难孰易,一目了然。
    这么做。是很费时间的。那么积累的时间到哪里去找呢?杨大伟同学的做法是:在课间或者空闲的时间做,保证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复习。大概积累了两个月后,做这些题已是很有把握了.在2002年高考中。在基础题上,一分都没有丢。另外.还要重申一下语文中的语感(或在考试中直接叫“题”)。这种感觉在大量的练习中慢慢会培养出来,而你时刻在用却无法感知。
除了平时努力外,杨大伟同学还谈了一些拿分技巧: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拿分,他个人觉得做一些练习比较好。通过一些练习,逐渐找到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比如说变换概念,扩大或缩小范围等,以此来提高准确率。另外。做语文题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就坚持自己第一感觉吧。社科文的阅读理解,答案基本上就在原文里。只需你细心对照和提炼,所以做这种题一定要紧扣原文。
最后说说作文。杨大伟同学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把自己平时偶然产生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这种火花往往就是很好的构思或想法),慢慢积累,就是很好的素材。高考前。杨大伟同学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积累的话题。因为这些都是他经过较长时间思考的。自然就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每次考语文前,他只做一件事,就是把读音错题本和这个构思本(只写构思的框架。不写正文)看一遍。调动调动思维。又是在2002年高考中.作文要求的题目和他平时积累的一个话题特别相近,他就以其为蓝本.在有充分准备的心理状态下.构思出了一篇自认为很不错的文章.而后来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个方法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而且不能有投机心理.惟有平日的思考和练笔才是最重要和最保险的。
    最后。大家一定要注意在平时的考试中(尤其是语文中的作文)养成书写工整的好习惯。很多人想:平时何必这么认真呢,只要在高考中注意一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如果你平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习惯保持下来.那么在高考的环境下,你很难记起要书写工整,尤其遇到难题或时间紧张,那就更不可能了。要知道高考阅卷时间非常紧迫,教师很难有时间仔细阅读你的文章,而这时,整个卷面的印象分可就不止那么一两分了。
    通过看课本、摘抄本、多做题、背课文、构思本这几招,语文成绩稳步上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由弱项转为强项.为他最终考入北京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
    要想提高成绩,首先就要去做;不做,好成绩是不会从天而降的。古人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一定要先干起来。
    做起来后,又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做的方法对不对,要及时调整:二是能否坚持下去。这两条,一条没到位,都会变成无用功。但说一千道一万,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做,要动起来。不动起来,谈不上什么坚持,也不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什么问题。
    要想提高成绩,必须去做,立即去做!画语文“知识结构图”。
    语文的一篇课文里往往有诸多的内容,怎么进行总结复习呢?
    理科每学完一章,老师往往要求大家画知识结构图;其实,语文每学完一章,也可以画知识结构图。下面先看几个例子:
    或许有同学会问,现代文好说,文言文怎么办?文言文,也一样可以用知识结构图来总结,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点评
    不少同学反映.自从采取了画“知识结构图”的办法后,发现语文比以前好学了。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小黄老师 当前离线

UID
55 
帖子
577 
精华
积分
49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2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8 
最后登录
2011-8-3 

管理员

7# 小黄老师发表于 2010-9-26 17:48 | 只看该作者 “三限"冲刺法
    语文试卷的卷面文字就差不多近万。别说做题了,看题都看不过来。怎么办?
    所谓“三限”。系指“限时、限地、限字数”。凡经此法进行过强化训练的同学,在高考或中考最后冲刺时,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第一限,限时。提高答题速度
    高三语文复习点多线长面宽.加上语文高考试题题量越来越大.难度逐年上升,很需要具备在短时间内完成定量任务的快速作战能力。为了把“平时当战时”,  “把复习当成高考”来培养同学们的思维的敏捷性、解题的快速性,在高考强化训练阶段.江西省一些重点学校的老师提出一个口号:
  “一张试卷两节课.及时收缴及时讲。”具体做法是精选出一套比较难、足以考查同学们能力的模拟题,要求在两节课内必须完成、上交,老师及时批阅、讲解。这样的初次训练,大多同学仅完成三分之二。训练多了。便慢慢适应了,自己摸索掌握了解题技巧。
第二限,限地。营造高考气氛
不少同学因怯场而不能发挥真实水平.这与平时考时紧张有关。如果说限时是对考生们知识能力的考查,那么限地就完全是培养对紧张心理的适应。这些老师的口号是:  “教室成考场。高考不怯场。”要求必须在课堂、在教室这个特定地点完成指定任务。这样,就营造了一种高考氛围。实践证明.平时的紧张焦虑是对待考场轻松无怯场心理的必要准备。通过限地训练完成了对高考考场紧张心理的适应。以后,高考地点变动.考场紧张气氛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弱,无疑便于克服怯场心理,从而发挥考生潜在的最佳实力。
    第三限,限字数,锻炼表述能力
    现在的高考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很高,它要求考生运用尽量少的概括归纳性语言再现史实、提炼和表达观点,且做到条分缕析、要点突出。而事实上绝大多数考生总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一味罗列史实。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们推行了“限字数训练”,口号是:  “言简意赅,要点齐全。”凡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答题必不能超过限定字数,否则扣分。这样.让高考试题的“标准答案”成为学习的榜样,从而增强思维的明晰度、提高文字表述的准确能力。
    通过“三限”训练,可以明显发现不同学生解题能力的差异、特点:有的注重数量,而得分较少,有的注重质量而又未完成题量。这样就可进行个别辅导,有效引导,以全面训练.培养考生的各项能力与应试技能。
   
      
点评
    “三限”训练法可以用来学习语文,略加改造,也可以用来学习其他学科。一位博士生在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时,就很推崇这一方法。他说自己经常用此法训练自己,以闹钟定时做题。原来要120分钟完成的卷子,自己在10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为迎接高考做好了扎实的准备。
  从广告中学修辞、学作文
    什么叫比喻,什么叫对偶.背了半天还是一团麻绳怎么办?
    如今的标准化考试中,常有给出一段文字、然后问你其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段一类的题。不少同学虽说也背过什么叫比喻,什么叫对偶,可一面对考卷中的文字.脑子里还是一片模糊。怎么办?山东威海的一位“状元”说.他当年也曾有类似的困惑,后来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好办法——寻找广告与修辞的共通点。比如说,什么叫比喻,都背过书上的定义,可一碰上实际文字,还是犹豫。而要记住“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这一个广告,就不会忘记什么是比喻了。战斗机是飞机中性能较完备、战斗力强的机种.用它来比喻手机,突出了信号强、性能好、竞争力强的特点。记住这一点再来查看题目,很少出错。
    再请看以下的例子:
    夸张:华夏塔机——顶天立地。
    拟人:你是我的好朋友——珠江冰牛奶。
    对偶: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
    三峡天下状。美酒稻花香。
    喝遍天下酒.独恋黄山头。
    双关: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这里的“大宝”既指大宝化妆品,又指画面中的小伙子.
    还有康师傅3+2广告:  “多用一层心,创意在眼前。”这里的心也有双重含义。
    顶真:即上句之末为下句之首。如: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这位“状元”说,记住了若干旬广告,就等于记住了若干个修辞的定义,而且决不会忘,更不会混,十分扎实。
    利用广告来学习修辞,的确是一个简便可行的好办法.其实,也不妨利用广告来学习作文。可以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好的广告一般都具备几个因素:
    形象:比如“吗叮啉”的广告,画面是一只青蛙鼓着肚子,非常痛苦的样子,形象地表现出人们胃痛、胃酸、胃胀时的那种痛苦,很贴切、也很形象。
    生动:例如华夏塔机的广告,是借用了现代京剧《海港》中一段广为流传的唱段:“大吊车,真厉害。那成吨的货物哇,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通过歌曲.将华夏塔机那种力举千斤的气势表现出来,形式新颖.很吸引人。
    简洁:几乎每一条好广告中都有一句简洁好记的广告语.比如雀巢咖啡的“味道好极了”、白丽香皂的“今年二十.明年十八”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引用:像红豆衬衫的广告,引用了杜牧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雨浓洗面奶则引用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将洗面奶的特性通过诗歌来表达,很巧妙,也使广告有了更深层的内涵.
    试问。如果一篇作文具备了形象、生动、简洁等优点,再适当引用一点古典文献、名家名句,这篇作文还会差吗?
        
   
    点评
    没想到.从广告中还可以学到那么多的东西。其实,  知识不仅从课本中来,也更是来源于生活。
标点符号记忆法
    标点符号老用错,虽说扣分不多,但让人堵心。如何有效地去记忆呢?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一个中学生最起码的语文素养。但其前提,是要记住标点符号及其用法。下面两种标点符号记忆法.都是一线师生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
    方法一.提纲网络记忆法

    方法二。罗列口诀记忆法
    形式和字数。逐个将记忆对象编成口诀。编口诀时,力求整齐、对称、顺口、押韵。以记忆标点符号的用法和特征为例。可以先依据常用顺序将其用法排列如下:
    句号(。):表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逗号(,):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顿号(、):表句中并列词或词组问的停顿。
    分号(;):表一句话中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冒号(:):表句中较大的停顿。
    问号(?):表一句问话完毕之后的停顿。
    感叹号(!):表一句感情强烈的话完毕后的停顿。
    引号(”’):表文中引用的部分。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破折号(——):表示后面有个注释性的部分。
    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着重号(.):用于文字下面,表文中特别重要的部分。
    然后依据以上内容。初步确定口诀的字数,标点用法浓  缩为5个字.标点特征浓缩为5个字,接着逐个浓缩、归纳,编成口诀:
    一句话说完.写上小圆圈(。句号)
    句中有停顿,小圆点带尖(,逗号)
    并列词语间。点个瓜子点(、顿号)
    并列分句问,逗号顶圆点(;分号)
    引用原话前。上下两圆点(:冒号)
    疑惑或发问.耳朵坠耳环(?问号)
    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感叹号)
    引用特殊词,蝌蚪上下窜(”’引号)
    文中要解释,月牙分两边(()括号)
    转折或注释。直线写后面(——破折号)
    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连(……省略号)
    强调词语句.字下加圆点(•着重号)
  
  
点评
    不要小看标点符号,它是我们学好语文必需的一项,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中篇
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
中学语文的字词学习
记多音字三法
    多音字的辨析是考点.但多音字如何去记牢呢?
    汉字中有不少形同音异义不同的多音字。这些字很容易记错、读错、用错。但也正因如此,多音字又是重点、难点、考点,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口诀法、联想法和对比法来帮助自己记记多音字。
    方法一。口诀法
    下举10例,其他以此类推:
    ①三中(zh6ng)全会,正中(zh6ng)民意,
    万民称(cheng)赞,称(chen)心如意。
    ⑦发展畜(xu)牧,六畜(chu)兴旺,    ,
    调(dRto)集饲料,精心调(tiao)养。
    ③瓜蔓(wan)蔓(man)延,蔓(man)菁戏雨;
    一度(du)秋风,难度(du6)归期。
    ④民乐(yue)队,乐(le)陶陶,
    穿藏(zang)袍,藏(cang)猫猫,
    迎朝(zhao)阳,朝(chao)前跑,
    日落(lua)落(1a)不下莲花落(1ao)。
    ⑤肩膀(bang)膀(pang)肿膀(p6ng)胱烧,
    咳(hai)声咳(Ke)嗽声声高。
    ⑥骏马奔(ben)腾河奔(ben)流,
    牧民日子有奔(ben)头。
    ⑦单(shan)大侠,不简单(dan),
    抗击单(ch6n)于保江山。
    ⑧薄(bao)地种薄(bo)荷,实在太刻薄(b6)。
    ⑨常年劳累(1ei),疲劳积累(lei),
    一旦生病。便成累(lei)赘。
    ⑩正(zheng)月里,正(zheng)热闹,
    重(Ch6ng)阳(节)花鼓重(zhong)重敲。
    方法二。联想法
    所谓联想法.就是用一句有意义的话,将无意义的多音字串联起来。考虑到这些内容颇多奇思妙想,搜捡不易,我们将收集到的资料均列于此,共计100条,以省大家翻捡之劳:
    ①老师常出差(chai),造成学生成绩差(cha),不仅本班参差(ci)不齐。而且与兄弟班的差(cha)距很大。
    ②扒(pa)手扒(ba)窗户偷扒(pa)鸡。
    ③柏(bai)油马路通柏(b6)林。
    ④蚌(beng)埠河蚌(bang)味道香。
    ⑤十里堡(pu)有个瓦窑堡(bu),堡(bu)子中有个碉堡(bao)。
    ⑥背(bei)着孩子背(bei)唐诗。
    ⑦缠着绷(bring)带绷(beng)着脸,吃着绷(beng)脆的芝麻糖。
    ⑧胳臂(bei)上戴着臂(i)章。
    ⑨吃便(pi6n)宜饭吃得大腹便(pidn)便,行动不便(bian)。
    ⑩瘪(bie)嘴的瘪(bie)三老和别(bi6)人闹别(bie)扭。
    ⑨弟媳妇让孩子称大伯(bai)子为伯(b6)父。
    ⑩这件事由办事处(chu)处(chu)理。
    ⑩他创(chuang)造了治疗创(chuang)伤的好方法。
    ⑩大(dai)夫为大(da)众治病。
    ⑩肚(du)子再大也大不过肚(du)子。
    ⑩用囤(dun)子囤(tun)积粮食。
    ⑥他凶恶(e)又可恶(wu),一提他我就恶(e)心。
    ⑩请裁缝(feng)缝(f6ng)裤缝(feng)。
    ⑩袒着胸脯(pu)吃果脯(fu)。    、
    ⑩用山岗(gang)上的花岗(gang)岩建岗(gang)楼。
    ⑤自给(ji)自足以后再送给(gei)别人。
    ②自力更(geng)生的方针不但不更(geng)改,而且要更(geng)加发扬光大。
    ◎在供(驴ng)销社供(gang)职。
    ⑩参观(guan)道观(guan)。
    ⑤一骨(gd)碌,把花骨(驴)朵儿压骨(酗)折了。
    ③龟(qia)兹的乌龟(gui)背龟(jan)裂。
    ⑤爱好(hao)太多或好(ha0)高骛远都不好(hao)。
    ③他是个混(h丘n)水摸鱼混(h讧n)日子的混(h曲)蛋。
    ◎我几(ji)乎没学过几(ji)何。
    ⑦济(jY)南经济(jj)发展快。
    ⑨夹(gd)肢窝夹(jia)着夹(jia)被。
    ③假(jia)如放假(jia),我就去边卡(qia)开卡(№)车。
    ③间(jian)谍在房间(jian)睡觉(jiau0),没觉(ju6)察。
    ③先当将(jilng)领,后当将(jiang)军。
    ③老牛倒嚼(jia0)是通过咀嚼(ju6)把草嚼(jiao)碎。
    ③教(jiao)育工作者未必都教(jia0)书。
    ⑤解(xi色)大麻子被押解(ji爸)到解(ji芒)放区。
    ③尽(jin)管已经尽(jin)力了,但事情还是没办好。
    ⑩一禁(jln)止吸烟,就有人禁(jin)受不住。
    ⑩叼着烟卷(juhn)儿答卷(juan)儿。
    ◎性格倔(jue)强不等于倔(jue)头倔(jue)脑。
    ◎同拉(la)车的拉(la)家常。
    ◎宁可自己勒(le)裤带也不勒(le)索父母。
    ⑩用计量(1iang)仪测量(1iang)。
    方法三.对比法
    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还有些字不便于用口诀法和串联法记忆.因此采用对比法来记忆。这样归纳对比记忆也会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例如:
    挨①ai挨次挨近
    ②ai挨饿挨打挨时间
    艾①ai方兴未艾艾篙
    ②yi 背词典基础好
    语文基础不好,怎么办?
    毕业于重庆市育才中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黄照静同学说,她学语文.除了做了一点题以熟悉题型外,几乎没怎么做题。她想,学外语。几乎人人都背过英语单词词典,学中文,为何也不试着背背词典呢?于是,她硬是把《新华字典》和《常用成语词典》背了下来。
    有人一听背下两本词典,都吓一大跳。觉得工作量太大,其实认真分析一下,工作量并非想象的那么大。
    例如《新华字典》  (1998年修订本),收字10000余个,但背起来比背10000个英文单词省力多了。毕竟是中国字嘛。具体背法是:以“部首检字表”为准。一个一个字地背,“部首检字表”约80页.一天背11页.一周正好背完。不信请试试看。
    再如《常用成语词典》(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共收中、小学教材中出现的成语约2300多条。具体的做法.也是利用书后的“笔画索引”,一条一条地背。  “笔画索引”约30页.一天背3页.十天即可背完。
背了这两部词典.有什么好处呢?黄照静同学说,收获太大了。背过之后,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许多以前被忽略的词语被重新“发现”了,许多以前一直弄错的弄明白了。
自怨自艾
    可以购买一本编得较好的《汉语多音字字典》,这类字典基本都是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的,便于我们对比、使用。基本功扎实了,写文章文采也有了。而这或许是做多少题也做不出来的。
    黄照静同学说,她原本还打算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字典收了常用字3700多个,如能背下来.中学那点文言文简直不在话下。可惜由于背这部字典难度毕竟大一些,时间又有限,这一计划没有完成。一想起此.黄照静同学多少还感到有点遗憾呢。
    如果有时间、有条件,背一点中文词典、字典,肯定会为你打下一个坚实的语文基础。有两点意见可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词典(字典)的选择,一要权威,二要适量。如背《新华字典)是不错的,背《现代汉语词典》就大可不必了。
    第二.背中文词典(字典)与背英文词典不一样。背英文.要求一个字母不能错。而背中文,只要略知大意即可。
   
   
  点评
背词典也许是件枯燥的事,但它毕竟可以作为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的手段。
从中文--单词入手
    老师常说要勤查字典.我字典也没少查,语文成绩仍是原地踏步,怎么回事?
    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其中语文考了143分)的田甜同学说,她语文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与她平时注重基础,注重积累有直接的关系。她的具体方法便是:从中文“单词”人手。田甜同学写道:
    汉语与英语当然是不一样的.但汉语与英语在一点上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两者都是一种语言。既然两者有一样的一面,那么在学习方法上。是不是也有共通的一面呢?我想学英语,要从单词入手。那么,学中文,是不是也可以从“单词”入手呢j当然了.英语是没有字、词之分的,只有词。而汉语是方块字,有单个的字,又有由字组成的词。
    如何由中文“单词”人手呢?田甜同学说,其实与学英语一样,勤查字典。读音拿不准,查字典;含义不清楚,查字典。不过,中文毕竟与英文不同,是母语,查字典时,应该与查英文单词还是有区别的。田甜同学说,她体会,学中文“单词”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同一个字、词,不妨多查几部辞典。中文的工具书非常多,看课文时碰上某一个字、词不懂,大部分同学都会查《现代汉语词典》,一般也都能解决问题。但最好不要到此为止(那与学英文单词实际上没什么区别),可以试着再查几部工具书。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
    头一个好处.是可以查到更详细的信息。比如学习文言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就比查《现代汉语词典》好得多。比如“持”字: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1978年修订版)第141页:    持ehi①拿着;握着:~枪。②支持;保持:坚~l~久。⑧主管:料理:操~I主~。④对抗:相~不下。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2页:持chi①拿着。洪秀全诏旨:  “男将女将尽~刀,……同心放胆同杀妖。”⑦掌握。《汉书•楚元王传》:  “王莽~政。?②保持。《韩非子.五蠹》: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国也。”成语有“持之以恒”。③支撑。《淮南子•主术》:“十围之木,千钧之屋。”⑦扶持,扶助。张衡《东京赋》:  “西朝颠覆而莫~。,,(西朝:指王莽的新朝。莫:没有人。)④控制,挟制。《史记.宁成传》:“~吏长短。”(短:指短处。)⑤对立,对峙。《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太祖与袁绍~于官  渡。”(太祖:曹操。官渡:地名。)显然,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更详尽一些,而且第四义"控制、挟制”一条,还为《现代汉语词典》所无。这是因为.不同的辞书有不同的编纂目的,详略不同、体例不一,也是很正常的事。
    那么,是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就是最详尽的呢?当然不是。田甜同学还查过一本《汉语常用字古今义对比字典》(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这本字典也收了“持”字,竟有7种含义。
    如果你还有余力,当然还可接着查。比如有一本《汉字古今形义大字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不少字都告诉你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怎么写,金文中怎么写。看了便知道当初老祖宗造这个字时是怎么回事,很有意思。
    再一个好处.便是可以发现歧义或辞书疏漏的地方。例如“梳栊”一词,明代末年的小说《型世言》,第一回中有这么一段话:
    那虔婆得知.吃了一惊,对龟子道:  “这两个女人.生得十分娇媚,我待寻个舍钱姐夫与他梳栊,又得几百金.到后来再寻个二姐夫,也可得百十两。”
    田甜同学说:这段话我看得半懂不懂,其实也就跟学英文一样.里头有几个词看不懂。比如“梳栊”一词,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开始查《近代汉语词典》(知识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725页解释说:  “梳栊,指妓女由嫖客赎身买出。”
可再查别的书.却说“梳栊当指妓女初次接客”。这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释,到底哪个对呢?后来又查了几部辞典,都说是指妓女初次接客.而不是指由嫖客赎身买出。有的辞书还说.  “梳栊。有栊发为髻,使之成人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在看另外一本明清小说《婆罗岸全传》时,第十二回中有这么一段话:
    原来青楼中女子初接客的时节,也同出阁的女子一般.妆奁等物以及床帐被褥俱是制办的齐全,这日也算个喜日子.大家总要贺她,名为梳栊,又叫做上头。
    原来如此!看来《近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错误的。后来田甜同学把查这个词的过程告诉了老师,老师说这都可以算是小考证了,可以写篇小文章。她听了十分开心。
    更进一步.慢慢会发现,有的词,不仅是《现代汉语词典》一类的中型_T具书没收,就是几十本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也没收。对这样的词,田甜同学予以特别“照顾”.专门拿个本记了F来。比如看《型世言》时,第二十四回有这么一句话:“怎这等急?一定要小饭!”什么叫“小饭,,7难道说还有"中饭”、“大饭”?又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中也有这个洞:“且请过小饭。”看来“小饭”一词,至少在明朝末年.是相当流行的一个词。可怎么查也查不到,    请教了不少老师.才知道“小饭”,大致就是便饭的意思。“一定要小饭”.就是一定要留下吃个便饭。那会的人说话真有意思。
    田甜同学最后说.她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不妨先在这透露一点。她买过一本辞书,叫《古书未释词语荟释》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这部书收录了《辞源》、  《辞海》.等主要工具书未收的词语8000多条。读后很受启发,觉得如果积累多了.自己不也可以编一本小书吗?说句玩笑话.咱编不了“辞海”,说不定也能编本“辞湖”、“辞潭”吧’
   
点评
    学语文勤用字典是对的.但也要会用。读书有时不妨“不求甚解”.在英语系的专业课中,“泛读”课大概就属此类。但读书有时又要越细越好,在英语系的专业课中,“精读”课大概就属此类。田甜同学把学英语单词的方法“移植”到学习语文上来.很有创意。值得肯定: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小黄老师 当前离线

UID
55 
帖子
577 
精华
积分
49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2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8 
最后登录
2011-8-3 

管理员

8# 小黄老师发表于 2010-9-27 17:34 | 只看该作者 重点词语“模仿秀”
    语文课本中有些词挺偏的.却偏偏要求掌握,真不知怎么办才好?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石碳井矿务局中学万吉晨老师.是一位有着近30年教龄的老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  “高中语文课本后的附录《现代汉语词语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我曾尝试着把它提到讲新课之前.让学生预习时,把词语连缀成短文。”北京市一些重点学校的教师受万老师的方案启发。结合教学加以研究.最后形成这样一套方法:
    首先,上新课前要求大家阅读课本后所附《现代汉语词语表》中收录的该课中的重点词语。
    其次,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词语的位置,并体会其用法。
    第三,凭记忆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连缀成文。这不是默写,可根据文意增、删、改或调换次序。
    例如,  《雨中登泰山》中的词语可连缀如下(划线部分即为重点词语):    ’


又如《纪念刘和珍君》一课:

    第四,模仿课文,写一段话,尽量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用上。这一步可在上新课前做,也可在上完新课后做。
  例如《纪念刘和珍君》一课:


    注意,这不是作文,个别地方不合逻辑、不符事实也无伤大局,关键看重点词语用得是否恰当。
    下面,就请你根据《雨中登泰山》一课的词语,来一段“模仿秀”如何?
    学过英文的人都知道.只有一个词语会用了.才称得上是真正掌握了。英文是如此,中文也是如此。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对一些词语会背,也会填空,但一旦脱离课文,则又不知所云。重点词语连缀成文“模仿秀”这一方  法,可以说是治此顽症的一帖良药。第一步、第二步,实际上是以《现代汉语词语表》为索引,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这些重点词语的用法。至于第三步,有些老师主张舍去,但大多数老师认为“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写一写还是有必要的。  否则不要说用法。有的连字都写不下来:而第四步则是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重点词语。
   
   
点评
    重点词语连缀成文“模仿秀”.是一个构思新巧而又确有实效的好方法。
   
成语理解五法
    考语文离不了考成语,怎么做才能少丢分呀?烦死了。
    广东省化州市二中张化兴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理解成语的方法,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方面颇见实效,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方法一,添加成分法
    成语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因此,有些成语的意思不易让人明白,以致让人误解、误用。在理解这类成语时.我们不妨在它上面添上某些成分。如:
    不可理喻——“理”和‘‘喻’’易误解为“理解”,和“明白”,以致把它当作“不可思议’’来使用。如果在它上面添上词语,变为“不可(以)理喻(之)”,那么它的正确含义“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就很好
地记住了。
    巧夺天工——这个成语指“人工的技艺精巧”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人会忽略它的使用范围,误用于“天然的东西”。如果添加主语,变为‘‘(人)巧夺天工”或“(手)巧夺天工”,就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了。
    空穴来风——它的正确意思是“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空穴”两字使人误以为是指“消息和传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若补充两个字,变成“(有)空穴(才)来风”,它的比喻义就一清二楚了。
    方法二.由点及面法
    一些成语.只要掌握了其中关键字的正确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也就一清二楚了。这里所说的“点”,就是成语中的关键字眼:“面”,即整个成语。如:    不名一钱——这个成语的关键字是“名”,其正确含义是“占有”.而非“值”。只要记住了这个字的意思,整个成语的含义也就记住了:  “一个钱也没有”  (并非“一个钱也不值”)文不加点——关键字:“点”。其含义:“涂上一点,表  示删去”。而非“标点”。成语的含义: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
    方法三。对应推断法
    有些成语可以根据其中一个比较常用、语意较为清楚的词来推断对应词的含义。这种方法适合并列结构且在词语上有对应关系的成语。如:
    戮力同心——同:共同一戮:合、同;茹毛饮血——饮:喝--茹:吃;求全责备——求:要求--责:要求;民殷国富——富:富裕--殷:富裕;广见洽闻——广:广博-洽:广博:伐功矜能——矜:自夸-伐:夸耀;繁文缛节——繁:繁琐叶缛:繁多;尔虞我诈——诈:欺诈:虞:欺骗;文过饰非——饰:掩饰-文:掩饰;登峰造极——登:登上-造:到达:听天由命——听:听从-由:听从;口诵心惟——诵:朗读-惟:记住。
    以上是同义或近义相推。我们还可以根据成语中的反义词进行“反推”。如:
  党同伐异——伐:攻击--党:偏袒;夙兴夜寐——夜:夙:早;好逸恶劳——劳:劳动-逸:安乐;否极泰来——泰:好运气-否:坏运气。
   方法四。据音定义法
    成语中有大量多音多义词字.在理解这类成语时.只要我们弄清它们正确的读音.然后再根据读音去判断它的含义.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
    久假不归(假jia:借用;而非jia,放假)——长期借用人家的东西不还(并非请了很久的假还没回来)。
    无声无臭(臭x逾:气味;而非chau,臭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并非没有声音没有臭味)。
    方法五.语法分析法
    有的成语是由两个短语组成的.有的其实就是一个压缩的单句.有的甚至是一个浓缩的复句。对于短语和单句,我们可以从结构成分入手理解其含义:对于复句,我们则可以借助分句间的语意关系来了解其含义。这又可分两层意思:其一.运用短语或单句的结构成分进行分析(符号标志:主语一,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如: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身体”是偏正结构而非并列结构.从而有助于我们掌握“身”的正确义项:  “亲身、亲自”。
    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重迁”是偏正结构,并非动宾结构“重视搬迁”的意思(“重”:不轻易。不轻率)。
喜形<于色):抑制不住的高兴表现在脸色上——“喜形”.主谓结构而非偏正结构,  “形”的正确含义应为“表现”。
    工力[悉]敌:双方的功夫和才力完全相等,不相上下——“工力”,并列结构作主语:  “功夫和才力”;  “敌”,动词作谓语“相等”。 (硕)果[仅]存:惟一留下的大果子。比喻留存下来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2.借助分句间的语意关系进行分析。如:
    耳熟能详(因果关系)——(因为)听的次数多,  (所以)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投鼠忌器(转折关系)——(虽然)想打老鼠(但)又怕打坏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见微知著(条件关系)——(只要)看到事物的隐微之外。就可以知道事物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  发短心长(并列关系)——头发稀少,心计深长。形容老年人见多识广.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假设关系)——(即使)拔下头发也难于数清。比喻罪行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张老师说.以上方法只是众多成语理解方法中的几种。要学好用好成语.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虚心学习,善于总结。勤于积累。
   
   
  点评
    平时做题时就有意识地试试这几种方法,切实掌握。中学语文如何进行阅读
   
课文概括四法
    概括课文中心内容,是每一个中学生理应掌握的技能.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令人乐观,事实上,许多学生阅读能力差的表现之一,便是抓不住大意,看了半天说不清都看了些什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自然而然地概括出来了。例如:《飞夺泸定桥》,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谁飞夺?”.“在什么情况下飞夺?”,  “怎样飞夺?”、“结果怎样?”。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起来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与敌人抢时间,胜利地夺下了天险泸定桥,继续北上抗日。    但是运用课题扩展的方法必须注意。文章的形式不同.扩展点也不同,只有抓住文题的特点。紧密联系课文。才能概括得更准确。
    方法二.问题综合法
    这种方法通常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阅读课文.提几个要害问题。以《草船借箭》为例,可提出“谁用草船借箭?”“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  “怎样借箭?”  “箭借到没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确切答案:第二步再把答案连贯起来,即可概括出《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向曹操“借箭”,取得了胜利。使周瑜自叹不如。
    要提出准确的问题.必须抓住作者的思路.紧扣全文的重点。以《草船借箭》为例,假若抛开本文“怎样借箭”的关键问题.以“周瑜妒忌诸葛亮”或“鲁肃是怎样帮助诸葛亮做借箭的准备的”为线索设问.必然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难以概括出主要内容来.
    方法三.段意合并法
    段意合并的方法是抓文章主要内容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将各段段意恰当地连接起来.进一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主要内容绝不是各段段意的简单相加。概括时。要引导学生统观全文。区别重点段和非重点段;段意连接时,要有详有略,有的甚至要舍去。在表述上也应注意意思的融合。语句的通顺,语气的连贯。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共有五个结构段,第一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第二段讲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讲五壮士准备转移.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讲五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杀敌。第五段讲五壮士英勇跳下悬崖。这样全文主要内容就可简要连接为: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英勇歼敌,壮烈牺牲。
    方法四.要素归纳法
    凡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般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能够弄清楚这几个要素,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抓住了。例如《草地夜行》,我们分析这篇文章的记叙要素具体是:时间(夜);地点(草地);人物(老红军战士和小红军战士);事件(老红军帮助小红军走出草地);结果(老红军陷进泥潭牺牲了)。抓住这些记叙要素,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概括为:文章记叙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一天夜里.一位老红军为帮助一个小红军赶上队伍而壮烈牺牲的故事。
   
   
    点评
    中学生中不善甚至不会概括段意的不在少数。有些老师对此很不耐心。说:  “都是中学生了,这还不会!”弄得学生不敢再问。有些老师虽然耐心但又太过具体,直接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中心是什么.结果学生下一次还是不会。正确的  做法.应该是像姜老师这样,告诉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和途径。掌握了方法,知道了路径,再加上适当的练习和指点,学会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也并非多么困难。

人物列表阅读法
上了中学.老师经常要讲什么“人物特征”、“人物描写”什么的,怎么也搞不清。怎么解决?
    上中学后语文课文不会和小学一样比较简单,而是人物众多。各具特色。有时也是分辨不清,记不太住。为此,不妨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例一,  《扁鹊见蔡桓公》一课人物列表:
    人物、语言、行动、神情       
    扁  鹊            蔡桓公            故事情节
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发生 (开端)
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不应.又不悦            发展
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又不应.又不悦            高潮
望桓侯而还走        使人问之            结局
  已逃秦矣          体痛  索扁鹊遂死       

例二,鲁迅小说《药》人物列表:
  作品人物          对夏瑜革命与被害的反映(直接的、间接的)            说明什么
  刑场上的看客          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冷漠麻木

    老栓夫妇

        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       
    麻木不仁.
    愚昧落后


  茶客们
          “义哥是一手好拳棍,这两下,  一定够他受用了。”  (驼背)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  (花白胡子)  “发了 疯了。”(二十多岁的人)          幸灾乐祸
  (做饭后的谈资)

    夏四奶奶        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            不理解

    康大叔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            借机诈骗


    请看,这么列出表来,原来混为一团的人物,是不是就清楚多了呢?人物清楚了,课文读起来,是不是就轻松多了呢?
        

点评
    人物是课文的“主角”,人物弄清楚了,这篇课文也就明白了大半。
问•画•用三步阅读法
    “看见同学自己读一篇课文,能很快抓住要点.我怎么就不行呢?”
    阅读能力弱,一是因为读得少,二是因为不得法。湖北省宜昌市长期坚持一线教学的胡本莉、朱正平老师创立的“问.画.用三步阅读法”。应该对同学们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步,问
所谓“问”.即是读课文前必须向自己提出两个问题: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带着“问”字去阅读会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其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要弄明白“作者写的是什么.”就必须借助工具书进行各种方式的阅读,才会形成一个明晰的结论。而整个结论要想表述就必须对文本内容进行明确的分析理解和高度概括,才可能进行口头或笔头表达。要弄明白“为什么这样写,”就需要思考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作者所选用的表达方式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结构等。在这一阅读过程中会慢慢形成写作时必须要有一个明确中心、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等写作的理性思维。
第二步。画
    所谓“画”.即根据不同课文的最本质特色去勾画文本中表现主题思想的主旨句,明晰文章结构的过渡句、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句、凝绕概括的交待句等关键句。
    如果说“问”利于我们写作中形成关于主题、结构的思维,那么“画”特别利于我们写作中语文表现力思维的清晰化。
    第三步.用
    所谓“用”,就是学以致用。既是对综合能力的拓展.又是对前两步效果的检查。比如可以是对课文中要求学生富有表现力句子的理解、表述对课文结构独到之处的理解、表述对作者怎样围绕主旨选材的理解、表述对课文的综合感受.  如读后感等等。这种表述可采用口头、批注、品评、论述等各种方式。
    总之,  “问•画•用三步阅读法”以对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为轴,串联对词语、句子、篇章的感知,以提高理解、应用文本知识的能力为目的。从而使阅读的综合素养达到更高乃至“自我教育”的层次.
    曾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好学生与差学生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在阅读能力的强弱。好学生阅读能力强.差学生阅读能力弱。而要增强阅读能力,就要讲究方法。带着问题读.边读边画下重点、精彩处,读了就要会用.这都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而两位老师又将这些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整合成环环相扣、层层相依的一套方法,令人钦佩。
    问•画•用三步阅读法也可用图表表示如下:

   
点评
    掌握了这“问、画、用三步阅读法”,再也不怕抓不住要点了.阅读能力也慢慢提高了。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海贝 当前离线

UID
4991 
帖子
精华
积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9-29 
最后登录
2010-9-29 

新手上路

9# 海贝发表于 2010-9-29 15:25 | 只看该作者 小黄老师 谢谢.

TOP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小黄老师 当前离线

UID
55 
帖子
577 
精华
积分
49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2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8 
最后登录
2011-8-3 

管理员

10# 小黄老师发表于 2010-10-20 14:55 | 只看该作者 “三本"学语文
    常听人说什么语文是慢功.要注意平时积累。可究竟怎么个积累法?
    “三本”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平时学语文的方法。三本系指摘记本、思录本和心得本。有了这三个本,我们便逐渐会读、会想、会写了。
    摘记本.主要是把书中的精华摘记下来,为我所用。如鲜明的观点、独创的手法、好的结构方式,格言、警句、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描写、别具一格的场景描写、精彩的人物语言等。
    思录本.主要是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读书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对内容深刻的书,要反复思考,也就是古人说的“俯而读、仰而思”。才能充分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思录本具体用法是: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勾出,
复读时用蓝笔勾出.再读时用黑笔勾出.目的是“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  (《学规类编》卷四)。
独立思考。必然会产生疑问。这正是读书过程不可避免的阶段。产生疑问,这是读书动脑用心的表现。经过思考,疑问得以解决。认识得到提高,智慧也就得到启迪。
读书一定要敢于和善于质疑。没有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精神是很难有所长进的。稍有疑问,就思索,思索不通,就记在本子上。每次把问题抄下来,找机会去问师长和内行人。随时记“疑点”,这是读书的一个好习惯。
    心得本.主要是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如果书太厚的话,可以先按章节分写,待全书读完后再总写。待有一定基础后,也可以过渡到写书评。 从不读书到想读书是一个飞跃,而从想读书到会读书则又是一个飞跃。显而易见,第二个飞跃比第一个飞跃要困难得多。而“准备三个本”的做法,确实为我们帮助自己实现第二个飞跃,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思路:
  其一.  “三个本”的办法,解决了只看不记的问题。成年人都知道.只看不记,那不成了狗熊掰棒子,捡了后头的丢了前头的。可不少同学不懂得这个道理,再加上中学生自认为记忆力好.总觉得自己记得住,动笔太麻烦。有了第一个本本——摘记本,慢慢就会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只看不记的问题.就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
    其二.  “三个本”的办法,解决了只记不思的问题。知道看书.也知道摘记些东西了。然而第二个问题又来了:不会思考。而读书贵在思考,思考这本书都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说,自己从中学到了些什么?等等。能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受到的启发也就越大,从而收获也就越大。有了第二个本本——思录本,会促使我们逐渐学会如何读书想问题。尽管刚开始很可能是“为赋新诗强说愁”,为了有的写而“思考”,只记不思的问题,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也会解决的。
    其三.  “三个本,,的办法,解决了只思不写的问题。如果说.读书是为了“输人信息”。思考是为了“处理信息”,那么归根到底.还应该有一个“输出信息”的程序才对。否则只进不出.人脑岂不成了储存器?有了第三个本本——心得本,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动笔的习惯。实际上,也是前两个本本的综合和提高。为了写好心得,必然会不停地翻阅第一个本本上的笔记和第二个本本上的思考。如此一来,三个本本也就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三个本”的办法。简便易行,朴实无华,却真正能解决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看了“三个本”的方法.觉得如将这一方法与“记账”读书法结合起来.效果或许就更为理想了。
    所谓“记账”读书法.就是把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像家庭记财务账一样一笔笔记下来。江苏省的张明先生,就是这么做的。他介绍说,他喜欢读书,他的业余时间有60%花在读书上。他自豪地说.他现在已是读书“亿字户”——这是他
的“读书账”告诉他的。
    张明先生读书有个习惯——记账。这账目分:读毕日期、书名、作者国籍或朝代、字数等几个栏目。读完一本书,就记下一笔账。他的读书账目从1976年9月1日开始记起(他参加工作之日),至今从未间断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小账本儿已显得越来越珍贵了.每当感到无聊之时.翻开小账本儿玩玩。心中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现在仔细想想,他的“流水账读书法”至少有如下四点好处:
    第一、它可以促使你勤奋读书。每年年底,他翻开小本子,数一数这一年读了几本书,读了多少字,同前年比一比,是读多了还是读少了,如读少了,则想想为什么少了,来年准备读多少书,读哪些书。这不但总结了上年,还有一个规
划来年的意义。   
    第二、它可以给你无比的闲暇无聊或心情不快之时.翻开小本子看看.心理上就有一种满足感、自豪感。比起张明先生.别人是万元户、亿元户,他却是个“亿字户”。数一数。近二十年来,他读书1251册,计1.1亿多字。这不也是他的财富吗?当学生向他询问杂七杂八的问题时,他能深入浅出、滔滔不绝地解答,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时.张明的心里自然也得到了满足和平衡。于是,他告诫自己:还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
    第三、它可以记录下你读书的轨迹。从账本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哪本书是属有计划地读的,哪本书是顺手读的;哪个时候读的是专业书。哪个时候读的是娱乐性的闲书;古今中外名著已读多少.还有哪些没读。比如,从账本上可以看到.张明从1976年至1983年,读的是专业书占多数;1984年至1987年.读的气功学方面的书不少;1988年至1991年,主要读的是文学名著:1992年以后,主要读的是地方史书。纵观一千二百多本书中.又是文学书占多。
    第四、它可以使你警惕骄傲之心。读了一千多本书,有时不免暗暗自喜.但翻开小本子数数,古今中外在文学史上排得上号的书.已读的尚不足一半。于是,张明常常警告自己:书的海洋是广阔无限的,还有好多书正在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接见呢.骄傲之心不可有啊!
    张明先生的“记账”法,是每书记录“读毕日期”、“书名”、“作者”和“字数”等几个项目。其实,也可以多设几个本.一个本记专业书,一个本记非专业书。再进一步,可以如中国古代的“题跋一样,将买书的心情,阅读的感想等也可简单注慢慢地不就由“记账”变成一篇篇读书笔记了吗?  
   
   
  点评
  “抄写法"不过时
    都上高中了。老师还老让我们抄生    词、抄课文,这都是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了,高中还拿来用,行不行?
    抄写法.就是通过抄书的方法来学习。这一方法一向只在小学.至多是初中使用。而北京市第四中学的顾德希老师却发现.高中也完全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抄书不是小学生用的方法吗,怎么在中学,而且是高中,而且是全国闻名的北京四中也用了起来呢?其实,顾德希老师也是通过一个偶然的事例,发现让高中生抄抄书,很有好处。
    那还是在1974年,高中刚刚恢复上课的时候,有个学生数学、物理学得都不错,但作文差,只会写些干干巴巴的空话套话。他很着急,希望顾老师帮他补习作文。顾德希老师觉得他的问题实在不是讲作文知识所能解决的,于是建议他  试着下点抄写的功夫。抄什么呢?那时很难找到什么合适的作品。于是便让他抄《解放军文艺》上的小说。这个学生很用功.每天中午别人去打球,他便在教室抄小说。大约两个月吧.他的作文居然有了十分明显的改进。比较复杂的意思能够写得具体了。会进行描写了,句式多了,有变化了,词汇也丰富了。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反复辟”、“反回潮”,那届高中生的文化课没能上下去,这个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之事也不得不搁浅。但这件事却深深地启示了顾老师:抄写的办法也是可以适用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
    或许有人会说:那时的情况跟现在不一样.那会儿没有书看,抄抄书当然可以。现在书这么多,还抄它做什么?顾老师却不这么认为,他此后仍坚持使用这一办法.因为不论什么年代,都有不少是与上面类似的学生——有的学生读到高三,作文仍十分困难,45分钟只能写出二、三百字.病句错字还颇不少,于是让他抄写范文,一般二、三个月便大有改观。也有并非补课性质的——有的学生作文已相当不错.但还希望写得更好些,同样可以用这办法施教。只不过选材要恰当,要选既为抄写者所喜爱又确实适宜他学习的文章来抄写。才会收到显著效果。
    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这个办法也很管用。学过的文言课文,内容确实明白了,也能够诵读了.那么再认认真真抄一遍,对常用词认知的准确度必会大大提高。顾老师曾让一部分文言阅读能力较差的高三学生这样做过:每天抄写500~700字,这样大约用不了一个学期,高中三年学过的文言文便抄完了一遍。一学期下来。其中大部分人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相当显著.
    事实证明,抄写的办法完全适用于高中。顾老师最后说:“我深感抄写法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可用之法,同时也坚信一定会有更多的老师把这种方法用得更好。”
    当然,顾老师也指出:无论多么管用的方法.也完全有可能变得无用甚至有害,抄写法也不例外。倘若“一刀切”.不管每个学生母语应用的实际状况如何.通通让他们抄写一样的东西。恐怕就难以行得通。如果不管学生是怎么抄写的,以为只要收上抄写本子就达到目的了。大约最终也难免事与愿违。要想使抄写收到实效,必须有明确的训练规格,必须加强具体指导。比如先诵读后抄写,这一要求就必须反复强调:又如力争做到整句整句地抄写,而不可看一个字抄一个字.这对保证效果也至关重要。当然,材料的选择也必须同时慎重考虑。
    诚如顾老师所言:抄写正是一种模仿。模仿诚然有很大局限.但模仿实在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不仅儿童的母语学习自模仿始.任何年龄的人要提高自己的母语应用水平,都不可能绕过模仿这一关。但在高中阶段,怎样保证“模仿”的落实.一直是个难题。而‘‘抄写”,恰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一种模仿方法。它可以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便于落到实处,随时可以抓反馈。顾老师自问:  “既符合母语学习的规律,又切实可行.为什么不让它发挥更大作用呢?”
   
        
点评
只要是适用的方法,它就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