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艾琳女主播:保障房规划设计之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38:26
保障房规划设计之问 http://csgh.hbsjst.gov.cn  2011-9-9 0:00:00

 

五年建3600万套保障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你读完这段文字之时,便有几十栋新楼刚刚打下地基。体量之大、速度之快,对于广大百姓而言是一份厚礼,但对于多年来做惯了大面积套型的建筑设计界而言,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心理准备都略显生疏。

这在中国首届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中可见一斑。在征集的500多份方案中,不乏创新与亮点,但也暴露了我国对集约型中小套型设计经验不足的问题。为此,本报对参与竞赛评审的专家进行深入采访,对当前保障房规划设计方面的突出问题与争议进行探讨,并系统归纳为三大篇章——理念篇、规划篇、设计篇,分三期陆续刊发。

之所以将策划主题定义为“问”,是因为我们提出的诸多问题目前并没有准确答案,即便在受访专家当中也存在争议。这里,我们并不期望通过几纸报道便能给出答案,我们希望在此抛出问题,引发各界的高端关注与广泛探讨,最终在研究-实践-总结的循环当中找到答案——这恐怕才是更为严谨的态度。是以为按。

套型面积如何顾全设计需求

保障房的分类及套型标准是本次参与讨论的专家最先提出的问题。虽然这涉及到我国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这本应是产品设计与研发的先导条件。但赵冠谦表示,不同的保障房类型决定了不同的居住需求,特别是套型面积的界定,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与研发的思路与方向,因此在保障制度设计之时也应“顾全产品设计的需求”。

如何将产品设计思路这一技术层面的考虑,纳入保障房制度建设的参考范畴,是为建筑设计界提出的第一个命题。

权衡家庭人员构成

“如果一户两口之家与一户五口之家,都分配到一间50平方米的廉租房,这公不公平?”张播反问道。在他看来,不同的家庭人员构成,对空间尺度和空间关系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单纯以家庭而缺乏对人员构成考虑制定的套型标准,容易在房屋分配时出现难题。

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规定,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对象均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前者的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后者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其他类型保障房,各地则规定了相应的建设标准,一般公共租赁房在60平方米以下,限价房则低于90平方米。

周静敏表示,目前保障房套型标准的划定更多是从宏观层面综合考量,如人均住房条件和支付水平、资源支持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同时也考虑了政策的可操作性。但如果从建筑设计这一微观视角来看,则首先要考虑家庭的居住需求,这包括家庭人员构成、当地居住习惯等参考条件,并以此设计不同的紧凑性空间方案。

“例如,50平方米最多只能做成两居室,如果考虑到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则对于一户三代家庭并不适用。”张播认为,应该拓展现有保障房房型,以更为多元化的组合适应不同的居住需求。

面积限定增加设计难度

在国家统一政策的基础上,各地也纷纷颁布了当地的保障房建设标准。例如许多城市,将廉租房一居室上限定为40平方米,两居上限为50平方米。但面积的限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户型设计的难度。在首届中国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征集的方案中,为了满足面积限定的要求而造成不合理的设计频频出现。

“有时候就是差那么2~3平方米的事情。”张播表示,小户型的户型设计空间本来就不大,特别在单元组合设计当中,难免会出现个别户型需要“以面积换功能”。他的建议是,应该对套型标准设定一个浮动区间,给户型设计一定的灵活性。

对此,受访专家当中并不乏反对意见。有专家提出,如果建设标准过于灵活,容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走样。“过去我们在住宅建设上的一大教训是,一旦设定套型面积的浮动空间,往往实际便会‘取上限’操作,灵活性变成了一道宽松的口子,反而不利于执行。”

王树京也表示,目前保障房设计的难点恰恰在于各地的建设标准并不统一,这造成了设计标准化、模式化的困难。“如果各地的建设标准能够相对一致,国家便可以组织专门的研究机构统一进行设计研发,以解决各地保障房设计品质良莠不一的问题。”

设计标准亟待统一厘定

对于当前各地保障房设计水准良莠不一的现状,受访专家一致认为,由于中小套型的设计难度原本就比大套型更高,一方面由于部分开发建设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多年来我国在中小套型设计研究上经验不足、总结不够所致。

几乎所有受访专家都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设计标准,直接引导各地进行保障房建设。赵冠谦表示,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组织设计竞赛,调动各大院所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将优秀设计方案进行归纳优化并广泛推广;二是组织专门的机构进行设计标准的研发,制作成设计指导图集并公开印发,带动各地保障房设计水平的提高。复制成熟设计产品

“保障房的设计应该强调复制而非创新。”庄惟敏提出,正如国外公办学校首先不谈美观,而以安全性和功能性为主导一样,由政府主导建设的保障房更应该注重实用性。因此,保障房建设应该加强对经典产品和成熟技术的复制,因为“住宅设计技术特别是户型的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并不适用于如此大规模建设的民生工程之上”。

王树京进一步表示,既要考虑保障房建设规模之大,强调可复制性,也要考虑住宅建设的地域性差别。他的建议是,根据气候特点和居住行为差异,将全国分成几个大的区域,有针对性地研制成熟的建设设计标准模型,然后下发至各地进行批量建设,既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提高建设周期,并保障房屋品质的一致性。

“对于我国而言,做出几个经典的、成熟性的保障房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赵冠谦认为,未来在保障房规划设计领域,一定是创新、提炼、复制的循环升华过程。鉴于我国中小套型设计经验的不足,他建议可以从保障房建设较为成熟的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取经,结合中国各地的研究实践成果,统一组织设计标准图集。三大标准亟待出台

在本次保障房设计竞赛当中,各地征集的方法并不乏亮点,但是区域设计水平的落差较大,许多设计的标准也较为混乱。专家认为,这恰恰反映出当前保障房设计标准亟待完善。

“目前国家统一出台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标准和设计标准的部分还不够详尽。”李昕表示,在保障房建设上,国家制定的技术导则“越详尽越好”,这既能保障各地的建设水平,也易于地方执行操作。

“建筑设计最忌讳没有研究、没有标准、没有总结。”周静敏提出,建筑一旦落地,可改造空间便很小,所以前期的设计水平非常关键。她表示,要复制产品,必须先进行大量的研究总结,出台一个成熟的设计标准体系给予指导——这恰恰是目前保障房建设的缺失。

对于保障房设计标准的内容,赵冠谦表示有三大块亟待出台:首先是套型面积标准与户型设计标准;其次是明确的设施设备配套标准——这直接关系到被保障人群的居住生活品质;最后是装修标准,即明确保障房的全装修到底应该做到什么水平。“这些都需要先出台国家标准作为总指导,各地再视地域差异进行微调后执行。”

赵冠谦表示,从事标准设计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建筑设计师,有赖于技术能力较强的大型院所。“但目前建筑设计市场化氛围浓厚,我国从事标准设计的力量相对不足,这可能将成为未来的一大难点。”

面积与功能矛盾求解:不牺牲生活品质

“廉租房不能真的‘廉’,保障房不能仅仅‘保’。”在本次保障房设计竞赛的评审专家总结会上,王树京这句话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共鸣。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有必要从理念上明确并强调设计的基本要求:保障房也要保证人们的居住质量,“规划设计也要体现对保障家庭的尊重。”

而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面积的限定与居住功能的完善成为一对现实矛盾。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完成与商品房相当的居住品质营造,是对我国住宅设计界的一次巨大考验。

居住功能向商品房看齐

许多受访专家曾实地调研过一些保障房项目,其中为了满足面积要求,将厨房设置在阳台上、厕所面积不足1.1平方米等等不合理设计并不少见,这引起了专家们的激烈探讨。

“保障房虽然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但不能因为‘低收入’这些字眼就把住房的标准降低,特别是厨房、厕所等功能空间的设计,都应该与普通商品房标准一致。”王树京认为有必要对这一原则重新进行强调。

“保障房讲究实用性、经济性,但这应该体现在面积和造价上,不能体现在产品质量上。”周静敏说:“面积大小可有不同,但对于居住在里面的人来说,生活的品质必须一样。”

事实上,多数受访专家认为,住房面积与居住功能虽然直接相关,但其矛盾主要体现在设计难度上。李昕表示,保障房设计难点主要是如何在有限的面积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在叶耀先看来,保障房的品质应该体现在“住宅所具备的基本居住功能”上。曾在日本长期居住的他表示,日本的廉租房面积同样较小,但功能齐全,“从设计来看完全能够做到”。

“小空间也需要大智慧”。早在2007年举办的中国创新’90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竞赛上,“小有可为”便一度在建筑设计界蔚然成风。

推行国家住宅性能认定

童悦仲将衡量保障房品质的标准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住房的适用性,即要满足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二是室外环境及配套设施,包括出行交通、购物、教育、医疗以及老少的活动空间要齐全;三是经济性,满足建筑节能标准;四是安全性和耐久性。

事实上,这全面涵盖了应用、经济、环境、安全、耐久五大性能,恰是我国住宅性能认定的五大标准。于是,一个颇为争议的问题被提出:保障房可不可以强制推行国家住宅性能认定?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保证房屋品质,反对者则认为针对商品房的标准不适用于保障房。

“住宅性能认定是对住宅的基本要求,保障房更不能例外。”周静敏表示,政府多年来一直推广倡导这一“国标”,保障房作为政府主导建设的住房,更应该起到表率和引导作用。

叶耀先也支持这一观点。他表示,住宅性能认定适用于给家庭居住的住房产品,本身并不存在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性质差别。“商品房也有很多中小户型,住宅性能认定与面积无关。”

虽然赵冠谦也赞同对保障房进行性能认定,但考虑到可操作性,他表示,由于在套型面积等方面与商品房差别较大,保障房若要进行“国标”认定需要一定的调适。“如果贸然提出硬性要求,建设者很容易无所适从。”

“保障房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性,与商品住宅不能一概而论。”童悦仲提出的折中建议是,可以针对保障房出台性能认定标准,“这样能对保障房提出更加合适的性能要求”。细节设计不可忽视

除了卧室、餐饮、厨卫等功能空间不可或缺外,细节的设计屡屡被受访专家强调。李昕表示,小面积的户型设计,往往几个细节便能满足多个功能需求,对于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为典型的便是储藏空间的设计。孙英表示,保障房由于面积较小,原本便无法摆放过多的收纳性家具,但一个家庭的居家生活用品并不会减少,所以更应注重储藏空间的设计。“往往一个储藏空间,能够置换出更多的面积,让空间关系的调配更为灵活。”

在本次保障房竞赛当中,许多优秀方案便充分考虑了储藏空间的设计,例如在厨房或卧室入口处利用无效空间作为储藏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居住者的生活便利性。

如果一些细节考虑欠妥,则甚至会给居住者的正常生活带来麻烦。孙英便强调“提前考虑基本家具的摆放”。她曾考察过一些保障房项目,由于没有预留洗衣机的位置而影响居住者生活的案例并不少见。

此外,周燕珉提出了要“充分考虑私密性”,注意保护户与户、人与人之间必要的隐私——这恰恰是许多保障房项目为了满足面积和套型要求而忽略的重要人文关怀。

可改造设计避免房屋“短命”

“我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保障房能不能被改造。”叶耀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强调。他表示,由于短期内保障房建设体量巨大,一旦未来住房需求、人口结构及城市化发展等条件发生变化,许多保障房就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建筑垃圾。

如何增加保障房的寿命?在本次保障房设计竞赛中,多个方案提出了“可变空间”的概念,例如预留多个小户型拼成大户型的改造空间,或是提前设计好将保障房改造成老年公寓的方案,这些“可持续”的设计思路获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

保障房也要“可生长”

“如果若干年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小户型保障房没有了适用对象,是不是就只能拆掉、炸掉呢?”童悦仲提出保障房应该“可生长”的概念,即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保障房应该提前预留可改造空间。

按照规定,住宅建筑的主体结构寿命为50年以上,其间正处于快跑阶段的中国必将发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孙英认为,“虽然住房保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有存在的必要,但保障需求可能到达某个体量后便不再增长甚至下降,或是人们对居住功能有了新的要求,那么保障房在建筑寿命周期内就必然面临改造的问题。”

除了建筑主体的可持续外,周燕珉提出,室内装饰材料和部品设备的可持续性也值得关注。她表示,随着居住年限的增加,房屋内部很多装修材料及部品设备都会老化,这就需要提前考虑未来清洗和更替的便利性,减少房屋维护成本。

电梯问题则是又一个方面。王树京表示,虽然按照标准,目前多层保障房并不加设电梯,但这会对未来老年人的居住造成不便。“住房保障的人群也会变老,所以一定要预留电梯位置,以方便未来增设。”

改造方向:户型变化与用途转换

户型空间的变化与使用功能的转换是受访专家总结的两个可改造方向。

赵冠谦表示,保障房的户型空间应该具备更好的灵活性。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障房面积及品质的要求也会提高;另一方面,保障家庭包括单身、两口、三口等多种结构,并随时动态变化,这都要求保障房的户型必须灵活多变。

“这就要求从房屋墙体和建筑结构上留出改造空间。”周静敏说。根据受访专家的建议总结,户型的变化同样有“变大”和“变小”两个思路。

“能不能将两套小房子合并为一套大房子?这样保障对象便可以从两口之家直接过渡到三口之家。”叶耀先表示,这就要求设计师不能过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对空间进行分割。

张播则提出“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的“变小”概念,例如将公租房做成90平方米的三居室,同时租给三个单身青年使用;或是采用钢结构做成大开间,既方便建设,也具备了更多空间变化的可能性。

用途的转换则是第二个方向。孙英表示,当未来保障房体量超出需求时,便可以改造成商品住宅向社会出售,或是改造成老年公寓、青年公寓等社会功能型住宅,继续由政府持有利用。

但是,难点依然存在。张播表示,目前保障房可改造的最大问题不是设计思路,而是住宅产业化实践不足,基于传统的施工与结构形式将会加大房屋改造的难度。“这个问题处理不当的话,恐怕会重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公房、简易房的怪圈。”

住宅产业化势在必推

时间短、任务重,既要保证品质又要考虑可改造性,这些艰巨的挑战,似乎都把保障房“逼”向了一条必由之路——住宅产业化。“日本保障房品质较好,前提之一是其住宅产业化技术成熟。”孙英表示,建设保障房要求体现集约化设计理念,要求节能减排并实现高速高质的建设水平,这些都恰恰是住宅产业化的优势。

让保障对象拎包入住

是否对保障房推行全装修,在本次受访专家中并无分歧,但对于不同类型保障房采用何种装修标准,则存在较大争议。

“出售毛坯房在中国恐怕也是个‘特色’。”叶耀先主张保障房应该全面推行成品房。他认为,住户对毛坯房进行装修会造成巨大的二次污染,既不环保也不节能。“不能让中低收入家庭进行二次装修,应该让他们实现拎包入住。”

“不能沿袭毛坯房这种误区。”周静敏同样支持成品房建设。她表示,毛坯房原本就属于不合格的住房产品,由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应该积极推行全装修。

童悦仲则表示,应该考虑现实情况,对保障房区分对待。“对没有产权的租赁型保障房,应该强制规定建设为成品房;对有产权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应当鼓励建成品房。”

王树京提出,一旦针对保障房制定了相关的装修标准,加上采购制度保障,从总体投资与施工来看,反而会缩短保障房建设成本和工期,起到各类资源集约作用。

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机遇

叶耀先支持保障房全面推行住宅产业化的首要原因是成本。“实现住宅产业化后,房子能够实现部件标准化,政府可以进行规模采购和建造,不仅节约成本,还能保证质量,对当前的保障房建设而言是解决了大问题。”

对于住宅产业化将加长保障房的建设周期的说法,童悦仲给予坚决否定。他表示,住宅产业化的本质是一种住宅生产方式的改变,它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反而会缩短建造周期。

“住宅产业化属于干作业,不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在工厂批量生产后把零部件运到现场进行吊装转配和组装,几周时间便可以建好一栋房子,工期必然会缩短。”周静敏说。

所有专家均表示,从国外经验来看,由政府主导的住房建设,将是推动整个国家住宅产业化技术水平的大好时机与平台。

“保障房可以不是最贵的,但是观念一定要是最领先的。”张播表示,从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将住宅产业化技术率先应用于保障房,更具操控性也更具示范性。

然而,“由于我国住宅产业化还刚刚起步,在没有形成规模化之前难以体现其现实效益,这也使得保障房的建造者并不愿意去尝试。”李昕认为,如果政府未来强制主导,那么住宅产业化势必在政府与建设者、设计部门与建设者的博弈之间获得长足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保障房设计竞赛当中,仅有少数几个方案对住宅产业化进行了尝试,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现实状况,也蕴含着在保障房建设领域的可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