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没有秘密结局:关于明朝那些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33:13
【前言】匆匆走过贵州的屯堡,感觉平坝一带屯堡的开发与包装太多,失落,用照片记录了一下自己的行程,收集一些关于屯堡的记忆。仅此而已!关于屯堡的介绍,大多来源网络资料。只有感觉是自己的! 

   

    在贵州一带大大小小的屯堡中,平坝县以屯堡文化大做旅游文章。据《平坝县志》记载:“屯堡者,屯军驻居之地也……”。屯堡文化的形成与六百年前的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在600多年前,即洪武14年(1381年),盘踞在西南的元朝藩王梁王在贵州起兵作乱。明太祖朱元璋即派30万大军前往西南镇压,大军从南京远渡洞庭湖,到达贵州后,在安顺一带大败敌军,最后一举平乱。 

    平乱后,为了加强对西南的统治,朱元璋就把这支军队留在了云贵地区,这些官兵,多数来自江南,为了保持他们高贵的血统和生活习惯,朝廷又专门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并从中原地区挑选了一批适龄女子来与他们婚配,他们把苗蛮部落驱赶于他们的居住范围之外,与少数民族老死不相往来。因此他们在云贵高原繁衍的六百年间,仍然保持着明初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穿着,相对于600年来已经受到各方文化冲击的汉族来说,他们的确是独特的“汉族”。而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又与如今占绝大多数的汉族相去甚远, 因此他们自我冠名为“老汉族”也许是最恰当的。 
    当时,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从贵阳到安顺的途中,可以见到很多以“屯堡”为名的村镇。 

    出安顺不远就到平坝地段,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海,语言难以描述,在贵州看油菜花,龙宫老路段,平坝段,是绝佳地段,不逊色江西的婺源,难怪贵州年年办菜花节。

  

    天龙屯堡有着那一带军屯的特色,比较值得关注的是石头建筑、妇女服饰和屯堡地戏。

    走进屯堡村寨,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人将石头运用到了极至。 

    

      (远古留下来的建筑可见当时的防卫意识)

   (整个屯堡都是用石头砌起来的,连屋顶也是石块铺就。贵州盛产一种叫“耶岩’的岩石,一层一层似书页层迭着,开采回来,不用切锯,就是自然天成的砖瓦,建材其独特,号称贵州一“怪”。)

 

    天龙石头建筑的骄傲不在屯堡而在天台山伍龙寺。天台山不高,只有60多米,但是山不在高,有绝壁则险,天台山四面临壁,只有北面有台阶上到伍龙禅寺。  

 (伍龙寺周围都有厚石板横切的高墙,这些墙既是院墙,也是殿堂、房舍的围护墙,在外观上,山崖与围墙浑然一体,形如城堡,为该寺建筑的一大特点,从山上远望,景色倒也秀丽。据说明末吴三桂曾到过此寺,留下了朝服、朝芴和腰刀三件遗物。)

    因为这个伍龙寺,原来20元的票价变成60元,配给导游。导游是当地年轻未婚女子,当地习惯称为小娘娘。已婚的妇女则称为大娘娘,区别就是:未出嫁的女孩儿均留着刘海儿,而已婚妇女们前额的头发均已拔光,因此显得额头又大又亮。

    屯堡服饰特色就是体现在这些大小娘娘身上,让人一看以为是少数民族,其实是明朝的服饰的传承。顺口溜的概括就是: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

(已婚妇女剃额修面,束“三绺头”,前发高束似凤凰头,包头帕,色分青、白。这种服饰传自当年的马皇后,因为马皇后是著名的大脚皇后,所以老汉族的女人是不裹脚的,这与其他地方的汉人截然不同,这也是与当地的环境有关,一是山地多,不利于小脚行走,二是作为军事堡垒,小脚是无法胜任的。)

    (鞋头尖尖的槽口藏着防备。当时“老汉族”到达贵州后,当地盗贼常常入侵,妇女无力抵抗常被欺凌,于是“老汉族”妇女就在自已穿的鞋子前面埋上刀片作为防身之用。可见当年“老汉族”定居贵州是多么艰辛。)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地戏。地戏演员头戴“脸子”,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竹鞭为金戈铁马,桌椅象征高山要塞,展现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曹禺称之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天龙的老演武场,长期有地戏表演,头戴“脸子”、背战旗、身穿战袍、脚蹬布鞋,持戈武打,在皮鼓、铜锣等伴奏下,高唱着“戈阳高腔,再现远古战争场面。

(传统的地戏表演常常在平地进行,人们总在周围的高地或山上观看,于是所有演员就用黑纱蒙脸,而把人物面具顶在自己的额上,这样,戏剧人物的脸孔都是冲上的,观众就能看得尽兴了,而演员顶着实心的面具也可以行动自如了。)

    地戏实际上是军傩的一种演变。地戏演出,目的一是娱乐,二是纳吉驱邪,祈求五谷丰登,因此整个过程充满着傩祭活动的内容。地戏演出有剧本,演绎的是历史上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说岳》、《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薛仁贵》等等,它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地戏的屯堡文化是不完整的。地戏的奇在它的脸子,脸子就是地戏的面具,表演者扮演角色分工都是通过他的脸子反应出来,脸子是地戏的精髓。这些脸子雕刻工艺复杂而又精细,色彩绚丽明亮。造型在写实中大胆予以夸张。

    

   (地戏班子的午餐) 

     在屯堡,不得不提一位特殊居民,屯堡后人借他立庙传言,利用他增添屯堡的神秘味道,他就是沈万三。

    在屯堡的四公亭,沈万三的儿子是其中之一(上图左二),他的来头最特殊他的后代最骄傲。

    不过,走在街头,管你沈姓还是陈姓,屯堡小孩都一样的热情,他们的笑容同样的灿烂!这些“老汉族”的明天,还会执着地复制和留存着600年前的社会生活形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