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当地品牌:知青大叔 : 人与民及人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2:44:44

人:人是动物,因而有自然属性;人是群居动物,因而有社会属性。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劳动的动物;在国家范围内,人是指除一人之外的全体国民。

民:是指贫苦百姓,是指官以外的所有的人。

由此可见,人的外延要比民的外延宽泛,人的外延包括了民和官。民和官组成了国家和社会,民的对应关系是官,矛盾对象是官。

在古汉语中,人和民本是相去甚远的两个概念,并不是同义词。人和民的渊源最早也只是出现在“祖国”的唐朝。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大名叫李世民。封建时代,官和民为了避皇帝或先皇的名讳,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是不能出现应该避讳的字的。为了避李世民的讳,那个时候的人就找了一个最接近“民”的意思的字“人”来代替“民”。这,人才有了民的意思。唐代以后,人们就不再理会前朝的事了,人就是人,民就是民,不再用乱。

150年前,徒弟打败了师傅,大清帝国高傲的臣民开始蜂拥到小日本去取经。洋学生回来了,白话文开始普遍流行起来,文中双音节词突然多了起来,其中有个词“人民”大约就是那时出现的。有人怀疑“人民”是舶来品,是留学东洋的洋学生带回的。也有人考证过,“人民”在中国古人的典籍里早就出现过,是中国“人民”发明的。但无论如何,中国“人民”发明的“人民”被浩瀚的典籍湮灭了,没有人对它感兴趣;从海外漂来的“人民”也因水土不服,至今人们没能给其一个恰当的定义,人们说不清其为何物。

从海外漂来的“人民”像是个怪物。

有许多的人认为“人民”与国民、公民、民众、群众是同义词。这种认识也许不对。国民、公民、民众、群众都是由个别构成的整体,而“人民”则没有个别。“人民”似乎无处不在,但您要在大街上找到一个一个的“人民”,那是不可能的,您找到的很可能是个“敌人”。一个只有整体(一般),而没有个体(个别)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是老马马博士的哲学观点。“人民”的对应词是“敌人”,国民、公民、民众、群众的对应词则都不是敌人。

“人民”是一个常常被用作表示第三人称复数的代词。例如,利比亚人民、美国人民、日本人民,这里指的都是“他们”。就是“我们中国人民”,也并不一定其中就包括“我”,“我”只不过是“他们”的代表而已。

由于“人民”并不实际存在于现实世界,所以当有人要“为人民服务”时,只要为自己服务好就可以了,“我”又不是为你服务的,没有“人民”会不满的;由于“人民”并不实际存在于现实世界,所以有人要代表“人民”时,也不会有“人民”有异议,你代表“他们”又不代表我!

没有人愿意做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敌人,觉得自己还是跟“人民”呆在一起安全些,这也是那么多的人以为自己就是“人民”的原因。要知道,敌人官府的敌人就隐藏在“人民”中间,这也是官府经常可以从“人民”中间找,并抓到敌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