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厕所:超 越 命 运——人生因此而改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52:48
超 越 命 运——人生因此而改变 
留一点时间,让天真烂漫的微笑从心底流露出来;
专心地沏一壶茶,悠闲的品茗。
热水煮茶,香气四溢,茶好喝,
心好净,手中一壶,乾坤尽在。


                                    胤尧居士编著

==========================================

余祖传医学、易学。自幼随家父习岐黄、采药草、修符咒,弱冠之年开始研习易学,闲玩易学五载后,方知其博大精微,妙不可言。立志探其玄奥,稍后用其测事竟准之十有八九,时常预知灾祸,竟无法避免,心中疑问渐多,乃遍访名山大川。
    戊寅秋,游崆峒,遇一道人。询其道、医、易之学、相叙其畅,感吾心诚,授吾风水理气,形气秘诀,依法印证阴阳二宅,明验如神,乃叹天地之大,竟无一处逾越此道学理范畴。

    而立之年,道、医、易学知之甚深而疑问愈多。得遇高僧点化,遂潜心于佛学,入门于净土,皈依于律,明理于禅,实修于密,归于净土。诸多疑难迎刃而解。方知万物森然于心之间,佛法方是究竟圆满之学。

    为报佛恩、国恩、父母恩、众生恩,乃将佛法、易学、风水中有关改变命运、超越命运、心想事成相关资料编辑成册,祈愿阅者,能超越命运、心想事成、福慧双增、健康、平安、快乐、自在,乃吾之愿。

                                    胤尧居士
                                丁亥夏于北京金凯福艺术宾馆


序言一  我的学佛心得

余幼承家训,研习中医学。自幼随家父习岐黄、采药草,弱冠之年开始研习易学,闲玩《易经》五载后,自知命运诸多坎坷,灾运、痛苦、失败、负债、情变,一一如命中显现,时常预知灾祸,竟无法避免,心中疑问渐多,立志探其玄奥,以达知命而改命,乃遍访名山大川,穷究经典。研习易学十五年后,发现《易经》只有知命之法,仍旧寻求不到改变命运之答案,顿失人生乐趣。

随命运流转至庚辰年(2000年)时年32岁,屡遭坎坷,事业无成,家未立,衣食不周,某某为生活辛劳奔波于四方,仍有诸多不如意之事发生。一日失意之余,闲逛寺庙,偶得《了凡四训》一书,方知有立命、改命之法,细读之后,有如获至宝之感,乃发心效仿之,立志改命。

辛己年(2001年)自预测命中当有大难,乃至广东潮州开元寺祈求菩萨加被,避灾免难,得遇终南山上心下慈法师,乃皈依佛门学习戒律,问师云:“今年吾当大难,能避免否?”。师云:“好好念经、念佛,修行,神仙也算不准”。是年果然平平安安,经济境况略为好转,娶妻,生一女儿。

壬午年,学佛初见成效,越发精进阅经、读经、念佛、念咒,知袁了凡持准提咒而改命,乃求观音菩萨加被,祈求善知识授吾准提法脉传承。一月后,得遇汕头澄海莲花古寺上圆下慧法师,请授法益,师一问十答,尽解心中所惑。晚归,师嘱静坐再睡,回家坐至半小时,一道白光自头顶灌入心腑,放声痛哭,心中豁然开朗。乃知佛法不可思议,似有重见天日之感,乃发心依止。师通达三藏、智慧自在,随师学习禅、净、律、密。

癸未年,自与易经同道均预测吾命中当生二女儿,方有一儿子,乃求观音菩萨赐一儿子,果生儿子(见照片)。

《药师经》中云:“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诸根完具,利根聪明,见者欢喜。”诚如经中所言。当年为报佛恩、师恩、父母恩、众生恩,乃在北京法源寺得授菩萨戒。

甲申年春节,得师垂亲,添例门墙,亲传准提法脉,一日禅坐。略有感悟于下:

实无有法

佛本无法,强名之有,有实缘于无,无实缘于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此心非彼心,非唯物相对之唯心,佛称真如,自性,道家之无极,儒家之本体,基督之上帝。名别而实同,皆归如来性海。何以故?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心乃自性之心,非幻想之心,证得此心,会得此意,一缕藕丝牵大象,不识此心,拿根铁棒打苍蝇,不知此心,念佛亿声,喊破喉咙也枉然。若识此心,当下一念证菩提。不知此心,参禅打坐,不眠不休也徒然。若识此心,原来佛就在心间。

本无言,强为之言,言之无语,实为真语。道不在言语,不在文字,故释迦捏花,但又非语言文字无以传道,若执之为道,非真道,道不在语言文字,而又不离语言文字。道在文字语言后面,不可说,不可测,不可思议之境界,当下一念,了了分明,舍弃就是。

传法者无法可传,是名真传,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真说。一切语言文字,皆应自性般若流露,方是真说法,若有一丝思量,非说法。原来一切文字语言,皆应自然生起。

乙酉年,求菩萨加被,生意兴隆,准提菩萨有求必应,果然财源广进,也无需为经济烦恼。是年冬,久闻上佛下源老和尚之名,无缘得见,乃求准提菩萨加被,果如愿见之。有感如下:       
神目如电,一眼透澈
百般思量,顿时消灭
转眼目瞬,皆是法传
一言一语,不离般若
实无有法,妙不可宣
佛法微妙,顶礼佛源

心语几则
游内蒙草原
草原蓝蓝天,白云洁是莲,
心由天地宽,何事不开怀。

修行---修行就是超越自我,调整心灵的频率,保持一颗安详的心,向未知的领域无止境的迈进,达到心灵的至善,乃至无恶无善、无生无灭的至高境界。
艺术---是自我至真至善的情感流露,心底清净才能展示艺术的最高境界,才能引发他人的心灵共鸣,才能历久弥香,感动他人。
美------美在健康、美在自然、美在心灵,美是发自内心生命深处的微笑。
佛法----是人生的航灯,社会的航标。
养生---养生先养心,何以故?百病由心生,养心先须知天命,知天命,须明天地造化,四时五行自然规律,知之则五行相生,天人合一。而后心静怡然,心静则身康体健,生自养之。

禅修---就是老老实实找回自我。使心安定下来,种种烦恼和不安,自然剥落,愉悦之情自然浮现。
禅喜---是在修习发定慧之后,自然流露的喜悦心境。喜悦不假物欲,在行住坐卧中自然流露出来。禅喜是生命的乐章,禅喜是生命的灵魂。
发愿---发愿是成就的最好途径,苦行是消业的最好的途径。

====================================

序言二

   改变人世间不好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永远是人们最大的努力目标,也是人类文明、科学能不断进步的最大原因,只是很可惜的!能够真正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方法的人,却是寥寥可数。虽然佛菩萨慈悲,广开了八万四千法门,但是能够有缘接触修持,能到深入改善自己业障因果的法门,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现代人读书、作学问、努力工作,乃至念佛、拜忏、卜卦、算命、乩童、附身、看风水等,其实非常多的人,一直在寻求如何改变命运的方法吧了!使自己和家人能够事事顺利、财运亨通、身体健康、感情和睦。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如愿以求呢?而且这许许多多的方法中,又到底哪一种方法才是有效的!或是适合自己的呢!

   被神坛、乩童、通灵大师等,骗财又骗色的事例一再地发生层出不穷,真是如释尊佛祖所说:在末法时代,世间人连基本的正信、正念、正行,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修持的方法,都被邪魔外道和自己的利欲私心给蒙蔽了!

   虽然现在佛教所传的佛法,都是释尊佛祖和历代高僧大德,所流传和印证下来的,只是因为环境时代背景的不同,以致于许多佛门法师常在传授弘扬的法门,与许多信徒的需求和想法总是有些落差,使得一般世间人很难来接受佛法的教导而马上获得受用。

  有如许多法师喜欢不断强调“空、无”、“诸缘放下、四大皆空”的境界,或是只要信众一心一意的称念“阿弥陀佛”,不要去挂念眼前的灾厄,即能离苦得乐而到“西方极乐净土世界”。或许这些法门方法,都是非常的好,可是却很难来说入一般信众“当下”的心中来!以解决人们眼前当下的困苦和烦恼!许多时候真的令人觉得,这些师父们说的大道理,只是能听听稍微安慰一下,实在是解决不了当前的困境!

  其实这是对广博的佛法不了解,才会造成的错误观念!佛法常说“八万四千法门”,为何要有这么多的法门呢?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帮助人世间的各种人,来解决他们所面对的各种不同的烦恼、困难和痛苦,这也是佛菩萨慈悲、智慧的直接表现。当然就是从世间人所遇到的事业、家庭、财运、感情、考试、健康等等各种不同的问题来解决起,甚至从解决这些俗世间的问题,大到令人开悟、了脱生死、度化众生的大问题!

    所以常有人问老师说:佛法中有帮人赚钱的方法吗?当然有!有真的可以保佑让人事业、考试皆顺利的方法吗?当然有!有可以求感情和睦、身体健康、不孕生子的方法吗?当然也是有!

    几乎世间人所苦恼的任何问题和烦恼,都是可以在“八万四千”法门中,找到适合的方法来帮助你解决一切烦恼,绝对不是只有不断的劝你要“一心念佛”、“放下一切”那样的简单,只是你还没有这个因缘遇到适合的法师和法门,来引导帮助你运用佛法的修持,进而彻底祛除你的坏运和灾厄,使你心想事成、事事顺利吧!

    在历代的流传公案故事中,其中以明代袁了凡的《了凡四训》,最详实的将“改运之道”和法门的修持,解说的最详细。其中禅师根本就没有教他,什么“放下一切”!什么“一心念佛”!什么“赶快多捐钱”!当然这些法门的修持也是很好的,也不是不对,只是跟改变命运的境况不是特别对机而以。佛陀说法的时候,是应机说法,就是你有什么样的烦恼,佛陀就告诉你对应的修持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修一个法门。如果你死执一个法门,那就成了法执,反而难以解脱。

   “了凡四训”中所传授的改运方法,是非常的有阶段性、步骤性和理念的,尤其其中有提到了“准提咒”的修持,来帮助他能确实的心想事成,因此对于“准提菩萨”所传的“准提法门”,也是我们非常需要来了解的!那有人会问:“修其他法门不是一样的吗!难道就不能改变命运吗?”。“也能,但不是很对机,为什么了?因为每个佛菩萨的愿力不同,比如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阿弥陀佛的法门最殊胜,你要消灾治病,当然药师佛最好,你要开智慧,修文殊菩萨的法门,你要心想事成、改变命运修准提最当机,因为跟准提菩萨的愿力最相应。”

     

本书分前、后两篇,前篇主要解释命运的概念、各个宗教对命运的看法、贫贱富贵的来由和改变命运的基础知识等。在后篇章中,主要详细的讲说准提法门的修持。

前篇

命运

一、命运的来由

     命:字在《诗经》中具有“命定”的意思。“命”可解作“天命”,即天神、上天的旨意。

     运:经常以“机运”、“时运”等说法出现,也能把“运”解释为一个人一生中某一段路程中的各种现象。

     人自出生之后,就在生命的运行中,历经种种的酸甜苦辣、痛苦、饥饿、生老病死的遭遇。在人生的旅途上,有各式各样的事物在等待我们。这就是所谓的命运。所以,命运就是生命运行中出现的所有现象。

     可是,在人的生命运行之前,命运早已注定,因为人在出生的同时,我们已背负着无法逃离的宿命。我们是被称为人类的动物,拥有不怎么样的肉体和抛也抛不开的欲望。我们无法选择我们所出生的环境的好坏,更不能摆脱生、老、病、以至于死亡的过程。这一切在我们出生的同时就已注定,与我们的精神、意志无关。所以,宿命就是早已注定的命的条件。 

     佛教认为每个人的命运不同,每个人的宿命也不同;有的人得天独厚,有的人生来受苦。这些都是前世业力的显现。所谓的“业力”,是一切意念和行为的结果,它会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力量,假以时日,它会反诸己身,成为因果。所以,业力就是因果。种下了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无论经过多久,因缘仍然不灭。经过数年、数十年,即使已遗忘当初种下的因,仍会结成意想不到的果。业力的显现是形形色色的。所以,也就造就了各种不同的命运。而且,今生造的业,还会报应到来生。总之,宿命就是业报的显现。人和业报一起经历命运。在命的运行里制造未来业的同时,来世的宿命和命运随之形成。因此,人不可制造恶业,也不可有害人之心。因愤怒、憎恨、嫉妒等所做的行为,都会招来不好的业力。不好的业力会让未来的命运更加苦厄,让无限延续的宿命充满痛苦,如同堕入地狱一般,无法逃离。

二、真的存在命运吗?

    哲学讲,万物均有自然规律,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乃万物之灵,更有自然规律,就好象每个人要经历生老病死、春夏秋冬一样,谁也逃不掉,这自然规律俗称命运。称自然规律为命运,大部分人都能理解,但对命运的存在却有小部分人怀疑。不相信命运 的人也只是暂时不相信,二十来岁时,大多是不相信命运的,到三十来岁时,就开始相信人有命运 了,为什么了?曾国藩说过两句名言:“二十几岁的人太相信命运,是个没用的东西,三十几岁的人,不相信命运是个蠢东西”。人在二十来岁,那是最有拼搏精神的了,什么都敢干。凡事信命,没有了那种上进心,奋斗的精神,那就没用了。三十几岁以后,发现在我们周围总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多的幸福,得到更多的人缘,享受更多的欢乐,似乎他们的所行所遇总是最好的,而许多人整日忙碌且聪慧,却与旁人一样平淡过一生。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有些人很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为什么有些人很轻易的就成功,赚大把的钱?时也,命也,运也,就会开始对人生思考,于是就信命了。

    中国几千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不信命的人很少。我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可谓学问高超,聪明盖世,但这样一个人要到“五十才知天命”,才发出“不知命不能为君子”的感叹,说明要认识并相信命运的存在是不容易的。年轻的时候,总认为自己可以掌握命运,年老的时候 ,才发现是命运掌握了自己。

三、吕蒙正的《破窑赋》

    北宋宰相吕蒙正写的《破窑赋》,对命运的认识理解独到,最为深刻,现附录于下: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北宋时期,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身历两朝,三次当宰相。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文章盖世,孔子尚困於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於渭水。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徒。尧舜至圣,却生不肖之子;瞽叟顽呆,反生大圣之儿。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孔明居卧草庐、能作蜀汉军师;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有先富而後贫,有先贫而後富。蛟龙未遇,潜身於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於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昔时也,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吾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秧,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上人宠,下人拥,人皆仰慕,言余之贵也!余曰:非吾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四、孔子的命运观

   儒家的命运观是承认儒家思想的“命运天定论”,是影响民间最深的命运理念。“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前人真实生活所累积的经验。“天命”思想牵制一般人的生活,也影响民间社会。当人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无法突破困境时,对生命的无助,就认为是“命”,是“定数”,是“劫数”;俗语说:“千算万算不如天算”,孔子也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人若得罪第一大全能者,又不悔过,就没有地方可以祈求祷告了。

   “命”是先天,生来就预定,无法改变的。也不是一般神明可以命定的。而是“天”所命定的。俗语说:“神仙难救无命人”“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意思是人的命早已定好,不可勉强,若是大限已到,就是请来一般神明、 仙、佛、圣都不能起死回生!儒家的“天命思想”虽然是人生体验的哲理,但很难带给人积极的人生,容易使人失去自信心,势如陷入消极悲观、自暴自弃“宿命学”的悲惨后果。

五、基督徒对命运的看法

   基督徒相信命吗?基督徒的信仰认为“生命”是上帝赐给的,上帝管理人的一生命运,也就是说上帝掌权,带领我们的一生。每件事的发生──若非因人触犯上帝的法则──都有上帝的旨意和安排。“人的脚步,为耶和华(真神上帝)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我未成形的体质,祢的眼早已看见了;祢所订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祢都写在祢的册上了。”认为“命”是上帝命定的;“运”则是上帝赐给人的自由意志,来运用发挥上帝赋予人的旨意、恩赐、才能和机会,在上帝安排的时间与环境中,来完成上帝的旨意。

   圣经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这是命,是人类犯罪以后逃不了的命运。但是“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也就是说,上帝要为人类扭转命运,便差遣耶稣基督降世,道成肉身,为人类的罪钉在十字架上,舍身流血,担当我们的罪。我们只要“运用”创造主给我们的自由意志,选择信耶稣,选择接受救恩,罪便得赦免,我们就与上帝和好,从死亡的命运出来,走上永生的路。因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我们信耶稣,耶稣所流宝血的“因”,便成为我们得救的“果”。这种因果关系,使我们拥有“新生命”。我们的心志更换一新,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命运。过去没有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我们的命运和一般人一样,随着宿世罪恶灭亡演变。如今,耶稣宝血洁净,赦免了我们的罪,使我们脱离“必死的命运”。现在,我们在耶稣基督里有了新的人生和命运,进入又新又活、平安喜乐的道路。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六、“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教精神

    在道教看来,要想到做超越命运,首先应从爱护、保养自己的躯体和生命著手。为此,道教中人从理论上作了充分的阐述,提出了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 如此看来,对人生痛苦,对疾病、衰老、死亡发自内心的潜在的反抗意识,和不甘心对天赋命运屈服的挣扎精神,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与永不消退的意志。毫无疑问,生的欲望,死的恐惧,病的痛苦,老的悲哀,都是最基本的人性使然。同样,热爱生命,依恋生活,追求健康、长寿与幸福,亦是人类本能和天性使然。 遗憾的是,人类的这种天赋本性和生命,注定要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

其一 是来自包括我们自身在内的无情的自然规律:阴阳盛衰,生死交替,新陈代谢,山川 流迁,环境变化。
其二 是来自人类社会的自我异化:无情的剥削,彼此的伤害,血腥 的残杀,无尽的贪欲,肆意的破坏,这些较之大自然更为残酷的行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权力,往往把人类追求健康、长寿和幸福的愿望击破。

  从先秦开始,中国的文化就显现出一种重人性而非神性的思想特征。这种积极的 观念最早反映在《尚书洪范》之中:“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 修好德,五曰老终命。”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把追求人生的幸福同长寿、健康 、安宁、道德紧密相联。在他们看来,人生的幸福并非仅仅是财富与地位的占有,幸福是意味著生命的完善与圆满。

   而在其中,健康、安宁、长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甚至是第一位。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文化背景。才孕育了《太平经》提出了‘自爱’、‘自好’、‘自亲’、‘自养’的主张,去凶远害 ,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求得生命的长存。应该承认,这是一种积极的养生观,它既不同 于宿命论者那样将人的生死归结为天命或鬼神的力量,也不像虚无主义者那样宣扬四大皆空,将生命的载体视为“臭皮囊”。经中反复告诫人们,人的命运近在自己的手中,为什么要去仰呼上天呢?“有身不自清,当清谁乎?有身不自爱,当爱谁乎?有身不自成,当成谁乎?有身不自念,当念谁乎?有身不自责,当责谁乎?复思此言, 无怨鬼神。”看,这种不呼天不怨鬼神的人命观,与宿命论者与虚无论者的观点相比,充满了何等可贵的自重精神。
 
  《西升经》亦说:“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 ,与道同久。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早期道教养生家提出的这一口号 ,是道教积极逆转乾坤、参于造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包含著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

  至唐宋时期道教内丹派的形成,更加弘扬了这种思想。锺离权指出,人能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故体天地之道,为万物之最灵最贵者。但人的本性却阴阳相杂,故可以为鬼,亦可以为仙。不事修炼,恣情纵意,病死而为鬼 。知之修炼,超凡入圣,脱质而为仙。仙者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 固同得长久。”
  
  至张伯端承锺吕、陈抟的丹法,著《悟真篇》传世,对道教内丹成功的信心非常 充足。 他说:“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也由天。”进一步认为:“药逢气类方成 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充分显示了他宏大的气 魄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说明了道教的内丹思想、仙学理论并非逃避现实而是重视现 实,他们的理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跳出现实,而就身心的全面修炼,最后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从某种角度看,如果说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怀抱经世致用之愿,忽视对自然与人本身奥秘的探索,仅仅周旋揖让于朝廷王公贵族士大夫之中,只注重协调人际关系,而每每感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在自然力面前表现出一种孱弱怯懦的态度;那么,历代的道家、道教人物身处山野之地,接触自然,宁静深思,潜心修炼,窥探天人之际与生命的奥秘,公然宣称我命在我不在天,显示了一种企图控制身心、驾驭自然的大无畏气概 。这也突出了道教仙学的一个鲜明特征,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长寿,取得把握自身命运自由的途径。

 《老子》所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 ,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换而言之,修身乃是 致知合德、把握天地运化的根本手段,而神仙是炼功积德、修道成功、超越命运的典范。   


七、佛教的命运观

  有人说:“胎儿一旦离开母体,呱呱落地之时,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所谓“一朝落地命安排。”相命学家就根据这个出生的时刻,作出种种命运预言。一生的幸运与不幸,就完全靠命运的主宰所赐予。而世人的贫贱富贵之间,往往相差太远,如此而论,命运之神的赐予,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运途阻滞的人,往往会仰问上苍:“为什么他人青云直上、东成西就;而我却如此多滞多磨?”

  婚姻失意的人在辗转不寐之时;亦会反问自己:“为什么他人夫唱妇随、白头偕老,而我会遭受到抛弃?”

  病魔缠身的人,在痛苦呻吟之际,或见到他人身壮力健之时,亦会暗中自问:“为什么他人健康长寿,而我却遭受疾苦之厄?”

  甚至有人打开报纸,看到意外丧生的新闻,亦会在叹息之余,喃喃自问:“为什么他会遭到上天如此不幸的安排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般相命学家都会用阴阳五行来解释:“这是出生的八字命理某某运,某某部位的不好所致。”

  但是,有没有人再深入地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生出来就会八字好,有人生出来就八字坏?命运的主宰真的这样不公平吗?”

  要深入彻底地研究这种“宿命’的根本渊源,就必须明白佛学的“三世因果”。“三世因果”与“宿命”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宿命论”是以“因”和“果”的法则作为基础的。“三世因果”是唯一可以透过今世出生之前的时空,清楚地明了到一个很重要的循环过程——即是今世出生之前的“因”,与出生之后的“果’,这种“因”和“果”的循环往今后推而远之,形成“过去”(前世)——“现在”(今世)——“未来”(后世),如此三世的循环规律,而改善命运的唯一可行方法亦是以这个循环规律作为根本依据。


    佛教的《因果经》有四句最具原则性的经文: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意思是说:你前生种了什么因,今生就会受到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后世也会得到什么果。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里,对因果循环有较详细的著述。以下摘录数段并译其大意来阐述种种因果的报应:

  世有男子女人,心怀恶毒,持刀执杖,杀害生命,无悲悯心,不生惭愧,或自手杀,或教他人杀,同造恶业,同招苦报。待命终时,下堕地狱,受地狱苦刑,地狱报尽,纵得出生为人,亦寿命短促,或则生来多病无日无时能享安乐。由杀命之因,得短寿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心无恶毒,不持刀杖,不杀生命,具悲悯心,有大惭愧,待命终后,享天堂福,天堂报尽,来生人间,亦享长寿。由不杀命之因,得长寿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时用杖木瓦石掷打生物,或损伤触恼他人。待命终时,受地狱苦,地狱报尽,出生为人,诸多疾病缠身。由损伤恼害生物之因,得多病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常起忿恨嗔怒之心,生诸过失。待命终时,受地狱苦。地狱报尽,出生为人,相貌丑陋。由忿怒憎恨之因,得丑陋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若见他人得到利益,或听到他人有称意之事,即利用自己的方便阻碍他人,不令他得。待命终时,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出生为人,凡所求望,皆不如意,甚多阻滞。由阻碍他人利益之因,得运程阻滞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于他所应尊重者,而不尊重。所应恭敬者,而不恭敬。所应供养者,而不供养。常起傲慢自高之心。待命终时,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出生为人,亦生来下贱,不受尊贵。由傲慢自高之因,得下贱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于他人所应尊重者,即起尊重。所应恭敬者,即起恭敬,所应供养者,即乐于供养,不起傲慢自高之心。待命终后,享天堂福,天堂报尽,来生人间,亦受尊贵。由尊重恭敬他人之因,得受尊贵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其心悭吝,不愿以金钱物质救济他人之穷困,亦不愿施赠医药给贫病之人。或常起贪心,占用他人财物。待命终后,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亦贫穷困乏。由悭吝贪心之因,得贫穷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心不悭吝,常以金钱衣物救济他人,或常以医药施赠贫病,不起贪心,不占用他人财物。待命终后,享天堂福,天堂报尽,来生人间,富贵自在。由不悭不贪之因,得富贵之果。

  以上是摘译经文的数段大意而已。由此可知,善恶因果报应的原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杀害生命者短寿,贪心悭吝者贫穷。不尊重他人,所得的果报是下贱。损伤了生物,得到的是多病。阻碍了他人的利益,自己得到的是阻滞。因果的报应是很公平的,而且都自作自受。

  此外,因果报应的循环规律尚有很多复杂的部分,例如冤冤相报是复仇性的循环,答恩谢德是报恩性的循环等等。更有不少循环是“现世报”,今世所作的善或恶,今世就报应。亦有些隔二三世之后才报应的循环。这要视各人原有的积善或积恶之多少来定。

八、决定命运的几大因素

    人一生的命运,是前生无限世所积的业力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易经》的大智慧就是可以透过一个人的八字、看相、摸骨、易卜、奇门、六壬、时课、纳甲易、梅花易、测字、抽签摇卦、姓名、释梦、星相等方法去推断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而且很准确。不过,既然业力是永远由因果,不停地推演下去。我们今生的因,也一样可以在今生产生果。只要我们循正确方法,努力去产生改变命运的‘因’,就会出现命运改善的‘果’,丝毫不爽,亦一样似道家的命运学一样,应验如神。

     “好丑命生成”、“三岁定八十”、“一生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这些说话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命运,仿佛是天注定的一条固定法则,人就再也无能为力可以改变。佛家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一衣一食,父母所生,姻缘子女,富贵贫贱是以往无限世的业力,今生所享的果,无论是甜是苦,是吉是凶,都是注定的了,这就是一般人所信的命运观。

其实决定命运的因素有五大方面,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明白了这几个方面也就知道怎么改变命运了。

一德,就是你的祖辈积德没有,古人讲“德泽子孙”,就是这个道理,孔子之德,德泽万世,所以孔氏子孙七十余代还很兴旺。古人还讲“你有一世之德,必有一世子孙护持,你有十世之德,必有十世子孙护持”子孙命运的好坏,跟祖辈的德性有很大关联,你的德性能留传一百年,就会出一百年的好子孙,你的德性能流传一千年就会出一千年的好子孙。还有就是本人道德水平,心地是不是很善良,有没有德性。

二命运,就是每个人出生下来以决定了的因果定数,命以是决定了的,比如出生的父母兄弟等,这是没法改变的,但运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改变后天的际遇。所以算命的人再厉害,也只能算准70%,孔子也说过“十占而七当”余下的百分之三十谁也没法算准。

三风水,风水包括阳宅(自己住的房子的环境)、阴宅(祖宗葬的地方)你可别不信,对人的影响很大的啊,风水的好坏,也是遵循“有德者而居之”心地不好,选了好风水也会变坏的。风水不好,要改变,没钱也是不行的,所以大多要有经济基础才行,不是每个人能作到的。还得要碰到真正的明师才行,改风水不是那么容易的。

四积阴功,阴功就是作了善事不让人知道。知道了叫阳善,阳善享世名,在这个世界上名声很好,这也是福报之一,别人一夸,就把你的福报消掉了,阴功就上天报答你。

五读书,是讲读古圣贤之书,明理尽性乃至于命,这是儒家所重视的。说到儒家的文化,插一句题外话:汉文章、魏晋书法、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每个朝代都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而我们现在了,跟子孙留下了什么了?需要我们去反省、去追求与复兴。在现代这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今后的发展趋势不是经济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谁的文化最灿烂,谁就能傲立世界之巅。

 

第二章  心念与命运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称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我们每起了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起了一个恶念会在心地留下坏的种子。起了无善无恶的念头也会在心中留下不好不坏的种子,将来(可能在今生或来生)遇到适当的因缘,就会开花结果。善的种子结的是快乐和吉祥;恶种子结的果实是苦恼和灾祸,不善不恶的种子结的果实是不苦不乐的中性感受。所以六祖坛经上说:‘一切福田,都离开不了心地。’(注十二)忠心经上也说:‘心念是语言和行为的根本。心是一切现象的总源头。有了恶念就会遭受苦报;有了善念,就会遭受乐报。’(注十三)

    举个简单的譬喻,起了善念就好比在心地上播种好花的种子,动了恶念好比在心地上种毒树,起了无善无恶的念头好比在心地种杂草。因为我们一般人在过去世都起了许许多多的善恶念,所以今生有苦乐、凶吉、祸福的现象。

  总而言之,善念会产生仁慈的行为,由施舍而使人产生愉快的影响力,这愉快的影响力又产生吉祥和福气。

   恶念产生破坏性的行为,由破坏而使人产生憎恨的影响力,这影响力将来会导致忧苦和凶祸。

   无善无恶的念头会产生杂七杂八的行为,由这杂七杂八的行为产生没忧没喜的影响力,造成不苦不乐的感受。
所以华严经上说:‘你应当观察世界的种种现象,都是由心念造成的。’(注十四)

二、心地的清净与污染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染的造作’(染业)两种。‘善念’、‘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于‘污染的造作’‘心不动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别心’(离念灵知)、‘行善而不执着善相’才是‘清净的造作’。换句话说,清净的造作超越了善恶的对待。这个观念也许诸君不易明白,让我举个简单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污泥就是恶业,清水就是善业,莲花不但不染污泥,也不染清水。这才是真正的清净。所以真正的清净超越染净的对待。真正的善也超越善恶的对待。这超越对待的善,我们姑且叫它‘清净’。

   为什么要超越善恶呢?因为造恶得苦固然不好,造善执着我在行善也有许多烦恼,譬如心中受了‘我啦’、‘善啦’、‘多少功德啦’这些名相的干扰。再者,行善虽然将来有福报,可是当这些福报来的时候,一个人难免被福报‘乐’昏了头,以致于物质享受太过份,起了骄傲心,忘记再继续种善因,大吃大喝种其他恶业......等。人一种了恶业就会堕落。所以佛家把行善求富责的人形容为‘三世怨’。其意义就是:今生行善求富贵,来生有钱没智慧,有钱没智慧就会造恶业,所以到了第三生便又穷苦了。这样打转总不是办法吧!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行善而不希望回报,甚至不执着善的名相和有我在行善。行善不执着我相和善相才有智慧,才有眼光。

   总括一句话:‘心地清净才是最大的福气。行善不执善相才是绝对的净业,才是超越对待的最大吉祥。’

三、一动念就有果报

   不只做坏事情才会产生报应,连一动恶念也会产生恶果。诸君如果不信,我引用两个故事来说:

(一)卖瓜的故事

    从前梁武帝在世时,有一天他看见一桩奇怪的事情。某甲在卖瓜,某乙先来向他买瓜,某甲说不卖。后来某丙来向某甲买瓜,某甲却很高兴的卖给他。梁武帝看见这种情形,他大惑不解,于是就去问志公禅师。志公禅师是得道的高僧,有了解过去世的神通智慧。志公禅师告诉梁武帝说:‘这卖瓜的某甲很多世以前是死刑犯,当他要被处死刑时,很多人都在围观,当时某乙和某丙也在场。某乙心里认为:‘这个家伙罪有应得,活该!’某丙却认为这死刑犯很可怜,因此就对他产生同情心。因为这种缘故,所以某甲今生不把瓜卖给乙,而却喜欢卖给丙。

(二)卫仲达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卫仲达,他在翰林书院里面当官。有一次被阴司的官派小鬼把他的魂引到阴间来。阴间的官,吩咐手下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事恶事的档案都送上来。等到册子送来时,那里知道他做恶的档案堆积如山,而做善的档案却只有一小卷而已。

    阴司的官吩咐拿秤来,把两种册子称称看,没想到那一大堆坏事的档案反而比这一卷善事的档案轻。

    卫仲达感到大惑不解。他问阴官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那里会有这么多过失和罪恶呢?’,那官司回答:‘只要起一个不正的念头就是罪恶了,不必等到实际行动产生。譬如看见女色动了坏念头,就已犯了天庭的法律了。’卫仲达接看又问:‘那这一卷善事的档案里面是记载那一件事呢?’阴官说:‘有一次皇帝想在福州府大兴土木,叫很多百姓去做苦工。你上书建议皇帝不要这么做。那一卷档案就是你的奏章底稿。’接着又说:‘你那次建议皇帝并没有采纳,但你这一心念,究竟是为大众着想,以免老百姓受苦,所以是大善事。如果皇上当时能依照你的建议去做,那善的力量,可比现在大多了。’(见感应笃汇编卷一)

    由上面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知道起心动念的重要性。要念念常行善事,时时为利益众生着想,我们的福德才能积得广大。诸君要行住坐卧处处不离善念,请详阅华严经的净行品!

   譬如:当我们睡醒时,应常愿一切众生早日觉悟永恒的真理。当我们下床时,应常愿走路不会伤到任何小昆虫。万一有小动物无意中被我们踩死了,我们则愿它往生佛菩萨的净土。当我们步行时,应常愿一切众生都能出离生老病死的苦海。当我们出门时,应常愿一切众生能免于烦恼的逼迫。当我们大小便时,应常愿一切众生都能舍弃贪爱和憎恨。当我们洗去污秽时,应常愿一切众生身心清净,没有瑕疵或污垢。当我们开灯时,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运用智慧的光芒,照破一切幽暗迷惑。当我们就寝时,愿一切众生身体安稳,心不散乱。

    古代有一首诗偈描述:动了善恶的念头,将来遇到适当的机缘一定会产生果报,‘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欲知祸福先问自心。

‘行藏虚实自家知,      ‘湛湛青天不可欺,
祸福因由更问谁?        未曾动念已先知,
善恶到头终有报,        劝君莫做亏心事,
只争来早与来迟。’      古往今来放过谁?’

    所以陈希夷的心相篇上说:‘相貌是从内心产生的。心里头有了善恶厚薄,因此相貌也可以看出吉凶祸福。’(注十五)又说:‘心地和念头是相貌的根源,明白心念,善恶自然可以分辨得清楚。行为是由内心引发的,仔细观察一个人的行为,自然就可以知道吉凶祸福。’(注十六)正法念处经第二十卷上说:‘心能造作一切善恶业,由于心地的好坏所以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果报。’(注十七)

四、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

   就某方面来说,人实在很像电脑,譬如,电脑能贮存一切‘资料’,人心能贮藏一切‘善恶种子’。电脑依靠‘方程式’来工作。我们则依照‘习惯’来产生行为模式。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的起心动念、语言和行为一定要特别的谨慎。譬如,选购书本要特别慎重,因为一旦看了不好的书,就可能心地中播下不好的种子。看电视也要特别的谨慎,因为假如看了没有意思的连续剧,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做恶梦。

     我们时时观照自己的心念,严防恶念(损人自私的都叫恶念)的产生。因为念头重覆出现几次以后就会造成行为,行为重覆出现几次以后就会产生习惯,习惯根深蒂固以后就会变成性格,有了什么样的性格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命运。

   所以经上说:‘心地不清净、不明了’(惑)就会‘造作有善恶力的行为’(业)。善恶的行为发出影响力就会产生苦乐和凶吉的结果(果)。所以业报差别经上说:‘一切众生都被业力牵引着走,随着自己所造的善业恶业而转动,因为这种缘故,所以有上中下的种种差别。’(注十八)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的第二卷也说:‘大家千万不可轻视任何一件微小的恶业,以为做一点坏事不会受罪报。再小的罪,死后不但都有报应,而且丝毫不能幸免,也无法由别人代受果报。’(注十九)
‘心命歌’讲得非常好:
‘心命歌’讲得非常好:

心好命也好, 富贵直到老。 心好命不好, 天地终有保。
命好心不好, 中途夭折了。 心命俱不好, 贫困受烦恼
心乃命之源, 最要存公道。 命乃行之本, 穷通难自料。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不听命, 造物终须报。

 李广诛降卒, 封候事虚杳。 宋祁救蝼蚁, 及第登科早。
 善乃福之基, 恶乃祸之兆。 阴德与阴功, 存忠更存孝。
 富贵有宿因, 祸福人自召。 救困与扶危, 胜如做斋醮。
 天地有洪恩, 日月无私照。 子孙受余庆, 祖宗延寿考。
 我心与彼心, 各欲致荣耀。 彼此一般心, 何用相计较。
 第一莫欺骗, 第二莫奸狡。 萌心欲害人, 鬼神暗中笑。
 命有五分强, 心有十分好。 心命两修持, 便是终身宝。

命虽已定, 运也难改, 但积极主动的人生观和适时的趋吉避凶,是会裨益于人生的。持明居士说:裨由知命而达命,由达命而造命,由造命进而再解脱生死轮回,不再拘泥于命理,五行,而能回向上乘。”又说:“命理精深缜密,推算繁难,昔孔子罕言命,子贡叹天道不可得而闻,岂无故哉。知命最难,造命实易,但尽人事,莫问天道。先哲有云:命能使人穷,但不能使穷者不奋其志;能使人贱,但不能使贱者不砥其行;能使人富,但不能使之贷之以修德;能使人贵,但不能使其勉之以慎操,岂非人不听于命之隆污,而命实受损于人。夫闻道者,不为命之所囿,而能造乎命者也,且能断己命源之根本以出没于命所不及之处。人天三界,随意寄托,而得到真正的自由,若规规然以听天任命为宗,也将终于随业流转而已,莫之所出,徒乎奈何!”

   

第三章  风水与命运

  有不少人,见到亲戚或朋友的运程有种种阻滞之时,都会劝他(她)说:“不如看下风水啦!改下运程啦!”

  看风水是否能真正改善命运呢?

  不错,看风水是可以使贫穷的人变成富有,可以使多病的人转成健康,可以使运程阻滞的职员得到加薪或升职,亦可以使蚀本多年的公司变成生意兴隆,更甚至可以使反目的夫妇回心转意……。

  在表面上看来风水是可以改善命运的,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忽略其中一句含有深奥哲理的名言——“福地福人居”。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任何一块好风水的“福地”,都是有“福气”之人才能够居住进去。“福地”亦就是好风水的住宅。

  换句话说,没有“福气”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居住到好风水的“福地”。

  这个“福气”是如何得来的呢?前面的篇幅已经谈过了:一是有生俱来的(即前世带来)。二是今生积善修德所得的。前者是先天的运数,后者是后天之补救而得。

  事实上,风水改变命运只是表面上的现象而已,它是有一定的根源的。

  风水能够改善命运,最大的两个根源是:一、应先天之运数而改变命运。二、应后天之积善(善因)报应而改善命运(得善果)。

  归根结底,真正能够改善命运的,不是风水,而是“因果”两字。

  因为,无论是先天之运数,或是后天的修善积德,都是种下“善因”所得来的“善果”。

  我从祖传开始研究风水已近二十年。在很早以前就留意这方面的问题。有时候我很想尽力去帮助令人非常同情的穷人,义务为他勘查住宅风水,并吩咐他要如何补救,如何挡煞,而且处处想法利用最简单省钱的方法去补救,但是主人家主意不定,有的三心两意,有的偏听旁言,往往不能依法照做,结果亦令我白费心机,这是他“善因”种得太少之故。

  更有奇妙的是,有些人的住宅风水受到外环境马路或其他建筑物的煞气影响,运程多年不利。但到了他时来运转(将要得到福报)之时,住宅外面的马路也会由工务局动工改往一边,或是前面起建一座高楼将煞气挡住,因此而自然改好了住宅风水。

  当然,更有很多很多的好风水因为受到外面起建大厦或天桥或马路等等而变成了坏风水。

  这一切一切的好与坏,吉与凶的转换,在冥冥中都不能超出“因果报应”的原则之外。

  因此,“风水”是表面的枝叶,“因果”是内在的根源。

  信风水的人,都想借风水而发福,然而,风水之所以能引发过去(世)的福业,除了有形的龙、穴、砂、水的峦头配合得好,及八卦原理的催运以外,最重要的还是无形的心力。个人的心念与三元催运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方说,宽宏的心胸和安静的心智都是一种很强而又无形的力量。

一、心智安宁,可通福地
  
  安宁的心智能使人产生灵感。

  诸君如果能够把握这个原则为祖坟择穴或迁葬,会引发福力。

  风水是一门深奥而又众说纷纭的学问,一般人颇难窥其全貌,更何况要判别吉凶?

  风水这门学问没有标准的教科书,如果地理师有不同的意见时,身为主家的您,当然要自已去决定,而决定的方法是要保持清净和安宁的心智。您可以自己坐在地穴上,细细观赏山水之情,而达到忘我或无心时,便可能产生第六感(超越感官的知觉),就照虔诚挚时所引发的灵感去决定吧!

  由此可知:在宁静中所产生的灵感,也是风水学上一个无形的重要法则!一片的善心和净念能将风水逢凶化吉,并且引发福报!

二、心境不同,感受迥别

  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样的情形,住家的风水好坏,也不在於盖得很高大、华丽。屏东有一栋漂亮的别墅,占地一千多坪,游泳池、篮球、鸟园、假山样样齐全。可惜小偷来闹了三次,主人不断加高围墙,甚至还栏上铁丝网,您想:宵小之徒会因此而罢休吗?

  德国有一栋全世界最大的别墅,里面有近千间房间,不但有图书馆,而且有健身房及各式的球场,从卧室走到图书馆就需要二十几分钟。这栋价值数亿美元的别墅,被阿拉伯的富豪买去了,听说每年的保养费就高达数百万美元。这麽大的别墅就算送我,我也养不起。

  很多人羡慕豪华的别墅,但是忘记隐藏在背後的烦恼、孤寂和压力。很多富人因为缺乏文化水准、审美观念及宗教情操,而把房子布置得庸俗不堪。一栋花费数千万元的大别墅其风水未必比一小栋平房好。

  有的人家中各种摆设,全为了向人炫耀,因此他非常欢迎亲朋好友来参观,络绎不绝的人潮,使他自已疲於应付,弄得身心疲惫,不得安宁。有的富人却走了另一个极端,对於他人常怀戒惧之心,在他的眼中,陌生人就是不安全、不可信任的象徵,他宁可在围墙装上铁丝网、高压电和玻璃碎片,而把自己困锁在庭院深深的坚固堡垒,孤寂过日。

三、三种吉地,无德莫求
  
  地理的学说与天人的道理相应。人要看地,天要看人;人要选择好的地理,地也要选适当的人选。想要得到上好的地理,那谈何容易啊!

  地有三种等级,得到地的人也分三层。上等的地理,上应星象,下呈地舆,自然天工形成,而没有假借丝毫的人力,如果不是圣贤豪杰、孝子忠臣,或广积阴德的人,无法获得这种佳地。

  中等的地理,是八卦生成,其中的景象变化,配合金木水火土五行,而构成一团佳气。如果不是老成忠厚、肯做善事、敦守八德、略有品行的人,也无法得到这种地理。

  下等的地理,有山有水、左青龙、右白虎、水神山气、两案清秀,足可以庇荫先人的灵魂。如果不是善恶平均、不做亏心事的人,必无法得到这种地理。

  所以,上天永远不会把吉祥的地理赐给不善的人。如果我们能够虔心向善、勤修阴德,何必担心没有吉地可居住呢?奉劝下界的苍生,欲求吉地,须先培育好的心地才行!

  有些世人误听堪舆(风水)的学说,亲人逝世尚未满两年,便想迁移改葬,藉亡人的骨骸以图自己的富贵。这种做法,已经违背了天理,岂能如愿以偿呢?

  我们应当知道:上天早已命令司掌福禄的神只,查明死者生前及其後裔,依据他们的善恶功过,事先分配了上吉、中吉或下吉的地理,只有亲人死後三年以内,才准寻找吉地,一经安葬以後,不得东迁西移,以希求自己的显贵发达。假使明知故犯,即有消灭家运的顾虑。

  因此,杨公先师写了一首诗说:
  「吉穴真龙行处有,须从道德早先筹,
  龙真穴吉能招福,无德之人莫强求!」

四、有德之人,堪居福地
  
  江西有一位书生善於堪舆,到湖南的道州去旅游,遇见一块风水绝佳的土地。当他正在眺望时,有两个人来了,一个身穿华贵的衣裳,一位手里拿著罗盘,东张西望地说:「这块地风水不好!」

  书生暗中笑那位地理师胡说八道。他走来跟那两个人谈天,互相询问对方的籍贯和姓氏。穿著华丽的人是城里的富家子,手里拿著罗盘的是一位地理师。地理师听说书生从江西来,便说:「江西出了有名的地理师,你一定很高明吧!」

  书生谦虚地露了两手,地理师十分折服,告诉富家子邀书生回家。

  书生住在富家子的家中,他想说出前日看见的那一块地,心里又默想:「如果不是福德很大的人便配不上这块地!」他住了很久,看见那位富家子的行谊不太有福德,因此,就秘而不说。

  正巧富家的姻亲萧公,想要埋葬双亲,拜访居住在富家的地理师,书生也应聘前往。

  萧公是一位长者,乐善好施,乡里的人都公认他是善人。书生也以为他可能配得上前面那块土地。於是,就告诉萧公,以高价买到那块土地。书生为那块土地点穴开墓後,过几天就要安葬了。

  书生告诉萧公:「这块地不是福德很厚的人配不上,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然而天意不可知,违反天意必有大罪过,您何不预先在那墓穴住宿一晚,试验一下,如果不是您的地,应当会有奇异的徵兆!」

  萧公遵照书生的话去做,当天晚上,他跟儿子一同住进墓穴,并且盖上芦苇和草席。

  到了三更半夜,他听到呵斥声,从芦苇的空隙中窥视,看见许多旗帜、仪仗和侍从在前面引导,有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骑马过来。

  萧公心里想:「在这荒郊野外的夜晚,怎麽会有达官贵人经过呢?」当他在惶恐疑惑时,那批人马已经停在墓穴旁,勒马停住,叱责侍从人员说:「这是何孝子的地,萧某人竟然胆想占据,赶快擒他出去!」

  萧公很害怕,在墓穴中叩首大声地说:「我本来就考虑如果我占据这块不应属於我的地,可能会遭到天谴,所以我住宿在墓穴以预卜吉凶,既然您已经告诉我了,我愿意立即迁让!」

  坐在马上面的人回答:「念你是一位长者,姑且原谅你。如果你能够帮助何孝子埋葬父亲,我应当另外给你一块好的地理。你赶快把墓穴掩埋起来,以免灵气外泄!」才说完话,就像风驰电掣那麽快走了。

  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寂静。

  天亮後,萧公父子回家把经过告诉书生,将墓穴封好。他们四处寻找何孝子,可是没有人认识何孝子。

  有一天,书生独自一个人到郊外去踏青,走得稍远,来到一个小镇,突然下起大雨,他在米店的走廊下避雨。

  天色转暗後,舂米的人都休息了,只有一位年轻人还在舂米。书生觉得很奇怪,就上前询问他。他回答:「家母年纪老迈,要吃肉才会饱。我提早工作和晚一点休息,可以多赚一些钱,奉养我母亲!」

  书生问他贵姓,他回答:「敝姓何!」书生心里暗自想:「难道他就是何孝子吗?」

  书生想要暗地观察他事奉母亲是否诚敬,等到他舂完米後,书生就藉口说:「天雨路远,今晚我是否可以向你借住一宿!」

  何孝子答应後,书生拿出五锭银子交给何孝子说:「请你帮我准备晚餐!」

  何孝子很惊讶地说:「吃一顿饭,那里用得到这麽多钱呢?」

  书生回答:「剩下的钱,就供养令慈好了!」

  何孝子不肯接受,他说:「我竭力事奉家母,非常心安。无功而接受客人的银钱,义理上讲不通!」

  书生勉强他接受,他才收了一锭银子到市场买一些酒菜,和书生一齐回家。

  何孝子家只有两间房间,里面是老母亲居住的房间,何氏夫妇住在外面那一间。外面那一间房间的前半部是,虽然狭窄,可是却相当整洁。

  何孝子回到家,先进入房内禀告母亲,因为有客人借宿,母亲就召唤媳妇赶快沏茶,不要怠慢客人。不久,何孝子来了,请客人进入房间说:「我家里贫穷,没有多余的房间。我已经告诉内人跟母亲一起睡,先生跟我在同一张床,希望您不要嫌弃!」

  坐好後,何孝子又去端茶,接著又端出一瓶酒和一道菜放在桌上,对书生说:「恕我不能陪您!」说完,何孝子急忙进入。书生从门缝窥视,看见:桌上有两个盘子,一只刀子,一只汤匙。何氏夫妇两人扶起母亲坐好,母亲吃饭,夫妇两人左右侍奉,调羹进肉,非常快乐的样子。

  吃饱後,何太太收盘子,何孝子亲自侍候母亲盥洗,然後夫妇二人对坐而食,只有少许黄菜。

  书生边吃边偷看,内心更加赞叹佩服。

  不久,何孝子出来,看见客人已经吃完了,又再端茶,告诉书生说:「您的棉被和枕头都准备好了,您走远路非常辛苦,请先睡,不要等我!」

  书生点点头,何孝子又走进母亲的房间,书生又暗中窥视何孝子的行为。看见何孝子靠著母亲坐下,一五一十地叙述今天在街上所发生的趣闻,来安慰母亲,母亲表情非常高兴。过了一阵子,母亲疲倦想睡觉,何孝子便安放枕头,拂擦床席,并且亲自为母亲解衣,扶持老人家上一号(小解),何太太也在旁边侍候,丝毫没有疲倦的样子。

  等到母亲睡了,何孝子又帮她背按摩。直到听见母亲睡著的呼吸声,何孝子才离开。他走出房间时,步履非常轻,好像怕母亲惊醒。

  书生佩服他的孝顺出於至诚,而且想到神的话不错。等何孝子出来,询问何孝子说:「令尊去世多久了,已经入土了吗?」

  何孝子哭著说:「家父已经逝世四年了,何某人不孝,只有做工奉养母亲,而无力安排丧葬事宜,家父的棺木迄今仍寄放在社庙。」

  何孝子讲得非常痛心,书生看见他声泪俱下,安慰他说:「你不要伤心,我居住在萧老先生家,他老人家有一块风水非常好的土地,我应当乞求他赠送给你,而且我还可以出资帮你安葬!」

  何孝子说:「我与先生素昧平生,怎麽敢一下子接受您的大恩大德呢?况且那块地既然有主人,纵使承蒙先生哀怜,恐怕说了也没有益处!」

  书生回答:「你不必耽心!我知道萧老先生一向慷慨好施,喜欢成人之美,他明白你的孝心,一定会答应的!三天後,你不要出去,我邀他来!」

  何孝子哭著致谢:「先生所说的话如果应验了,我没齿难忘您的大德!」

  书生再度安慰他,而後就寝。

  天还没有亮,书生醒来,发现何孝子不知道跑到那里去。等到早晨起床後,看见何孝子端著碗,从外面进来。询问之後,才明白:何老母想吃汤圆,何孝子四更入城买汤圆回来,往返走了二十里。书生听了更加赞叹佩服。

  书生回到萧家後,把经过告诉萧老先生。萧老先生很高兴地说:「这是神叫我们这麽做!既已经找到人,我那敢吝啬呢?」

  隔了三天,萧老先生和书生拿著土地的所有权状(地契或地券)一齐赶往何家。才到门口,听到何氏夫妇哭得非常伤心。萧老先生和书生大吃一惊,入内询问,才知道:何老夫人在书生离开後,突然得了重病,药石无效,竟然在翌日晚上暴毙。

  何孝子看见客人来,以头叩地大哭一场。萧老先生怜悯他,出钱帮助他买棺木和安葬,拿出那块地契送给何孝子。书生为他选择日期和安葬事宜,安葬费用都由书生负担。

  安葬完毕後,何氏夫妇一齐来致谢,请求萧老先生让他俩在萧家做佣工以偿还那块土地的价值。萧老先生惊讶地说:「你的孝诚感动上苍,得到神明的庇佑,我那敢贪天的功呢?」并且把从前发生的那段事情告诉何孝子,对他说:「你是一位孝子,我想跟你做朋友,都不一定如愿以偿,那里敢叫你委屈做我家的佣人呢?我看我们家有许多空房间,如果你不嫌弃,何不携带家眷来这里与我们住在一起,你大可不必担心生活问题!」

  何孝子向萧老先生致谢,推辞不敢当。萧老先生坚持地邀请他,何氏夫妇於是就留在萧家,为萧家管理出纳的总务。

  经过一个多月,萧老先生告诉书生说:「起初神明答应我,帮助何孝子安葬双亲後,另外给我一块吉地,现在这句话应当灵验了,你何不去找找看呢?」

  书生回答:「我不是靠看风水谋生,如果不是因为你老人家的事尚未办完,我怎麽会住在异乡这麽久呢?神明已经答应您,我想一定可以找到一处好的风水,目前我尚未发现中意的,希望您再等一段时日!」

  从此以後,书生每天到田野山谷间,去寻访地气凝结的穴和山的龙脉。找了一个多月,毫无所获,身体和精神十分疲惫。

  有一天,他路过何老夫人的坟墓,徘徊远眺,忽然看见数丈外,隐隐约约又出现龙脉。书生寻迹前往,果然得到真龙,原来它是跟何老夫人的墓同源并发。书生再三仔细观察,发现这块地的尊贵虽然稍逊一些,可是财富可达百万。於是书生就禀告萧老先生去购买这块地,为他择日下葬。

  事情完毕後,萧老先生以一千两银子酬谢书生。书生坚决婉拒地说:「我从前对您说过:我不是靠看风水谋生的。希望您留下这笔款子救济贫困!」

  萧老先生不得已,摆设筵席为书生饯行,何氏夫妇也来叩头哭著致谢。

  书生回乡後,立即考中进士。萧老先生埋葬双亲後,日运昌隆,富甲一方。不久,他的儿子也考中进士,当了翰林,後来做到方伯(古代一州之长,称为方伯。东汉以後,称刺史为方伯。唐朝的采访使、观察使,明朝和清朝的布政使,也称方伯,可以说是一个行政区域的首长)。

  何孝子的孙子何文安公(凌汉),乙丑年考取探花,做了大宗伯(礼部尚书),成为当代的理学名臣。公子绍基,乙未年考取解元,当上翰林,做了数次学院的主考官。

  萧何这两家的富贵,传到今天依然不断绝。

 「孝是五常之首,百行的根源。当何孝子在当佣工和酒保中打杂时,没有奇特的才能与特殊的气节,动人听闻,而天地庇佑他,鬼神尊敬他,终於使门庭光大,子孙昌隆。孝德的感应,这麽地神奇而且迅速!那位书生尚义而忘利,萧老先生敦厚而乐善,他们都蒙受许多福报,不是很恰当吗?」


五、谦以让人,配好风水
  
  林观是福建莆田人。

  他遇到异人指点他一块风水绝佳的土地。那位异人说:「这块土地非常好,但是不知道你的福是否配得上它!」

  林观说:「我的德行很差,献这块土地与我宗族里的人共同分享,族里很多人,或许会有一位有福德的人!」

  异人回答:「即此一念,便知你的福德非常厚!」

  於是,林观便取族里二十几口棺木,与双亲一起葬在这块土地。

  後来他生了儿子元美,中了进士。孙子林翰,曾孙林廷和林廷机,以及玄孙林,三代出了四位尚书。

  异人只提到福,林观便谈及德。於是异人才同时说出「福德」这两个字。如果能够体会福德两个字合起来和分开的意思,就明白一半以上了。

六、先积厚德,遇白兔坟
  
  皇帝的教师杨少荣,是福建省建宁人。

  他的祖先累世都以操渡船为生。有一次,下雨很久,溪水高涨,横流冲毁百姓的住宅,溺水的人顺著河流而漂下。其他船夫都捞取货物,杨少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只有救人,对於财货一无所取。同乡的人都笑他愚蠢。(因为救人不但没赚钱,而且可能还要供他们吃住。)

  等到杨少荣的父亲出生,家境已经逐渐宽裕。有一位道者告诉他:「你祖父有阴德,子孙应当显贵,应该埋葬在某某地方!」於是杨家就把先人的遗体安葬在那里,这块地穴就是现在的白兔坟!

  後来生了少荣,弱冠登第,位至三公(相当於现在的首相),加封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为一品官,子孙贵盛,到了现在还有许多贤人。

七、将好风水,捐给学堂
  
  范仲淹,字希文。他小时候,父亲就过世,家境非常贫穷。每天吃一小块粥,勤奋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他时常以「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

  有一天,他问一位算命先生:「我将来可以当宰相吗?」

  算命先生回答:「不行!」

  范仲淹再问:「我能不能成为名医?」

  算命先生惊讶地说:「你刚才理想那麽高,为什麽一下子降低这麽多呢?」

  范仲淹回答:「只有宰相和名医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称赞他说:「你有这种仁心,真是当宰相人才!」

  後来,范仲淹考上进士,做了「秘阁校理」。他博通六经,许多学者都来请教他,他为他们讲解不倦。

  他拿出自己的薪俸来请四方游士吃饭。儿子们有时没衣服,便穿著游士的衣裳外出,范仲淹也觉得颇自在。

  不久,他当了「右司谏」,遇到旱灾和蝗虫害,奏请皇上派遣特使调查救济。他禀告皇上说:「假如宫中半日没有吃,会怎麽样呢?」

  宋仁宗产生恻隐之心,命令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的灾民。每到一个地方,就搬出仓库的粮食救济灾民。

  他奏请皇上除去政治上十几种弊端,後来做了「参知政事」(为宰相副职,简称「参政」)。敌军侵犯边陲,他自己请求亲赴边疆。麟州发生寇匪,许多人请他不要去,他为了修筑旧寨,招服流亡的人,免除他们的租税,并且把酒的专卖权开放给人民经营,河外从此便恢复安宁。

  他生性好施,凡是贫穷的亲戚或没亲戚关系的贤者,他都施舍。当他刚显赫时,他想照顾亲族,力不从心者长达二十年。从西陲挂帅到参大政後,他常在故乡买千亩良田,号称「义田」,以帮助族人,达到每天有饭吃,每岁有新衣,婚娶凶丧有补助的理想。他从族里选择一位年老而贤能的人,主持计划和出纳。

  有一天,他得到钱氏南园,想要搬去居住。听到风水先生告诉他:「住在那里,子孙会出公侯卿相!」

  范仲淹回答:「只有我们一家人独享富贵,不如附近的人都能在这里受教育。得到富贵的人,岂不是更多吗?」

  於是,他就把那块地捐献出来兴建学校。(注)

  他与富郑公(即富弼)共同管理朝政时,看见监司簿有不才的官员,他便一笔勾消(撤职或资遣)。宰相富弼说:「一笔勾消很容易,但恐怕被撤职或资遣者一家人会伤心?」范仲淹回答:「让一家人伤心总比让一路的人伤心好吧!」他处理这件事情非常得体,不会以小惠为仁。

  他逝世後,皇上号「文正」,并追封他「魏国公」。他的儿子纯仁也当宰相,纯佑、纯礼和纯粹都是有名的卿侍。(《德育古监》第五十九页)

  (注)范文正公曾经认为:命、运、风水、阴德、学问,这五大要素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知他本人也深信风水是确有其事。平常人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去求得风水吉宅,范文正公竟然把它捐献给学堂。如果他不相信风水,那麽捐出南园还情有可说。他明明相信风水,又能把好的风水献给大众使用,这是多麽难能可贵与高尚啊!

八、葬以安亲,孝思为重
  
  宋徽宗大观初年(西元一一○七年),罗巩就读於太学,曾向神祈祷自己的前程。梦到神告诉他:「令尊和令慈逝世很久了,你不安葬他们,已经得罪阴间的官吏,希望你赶紧回家,不必再问自己的前程!」

  罗巩抗议说:「我尚有兄长,为什麽惟独我有罪呢?」

  神回答:「因为你是读书人明白礼义,令兄才学平庸不足责怪!」

  那一年,罗巩果然逝世。

  (评)葬就是藏放的意思,骨肉得所藏则平安。我曾见世俗有兄弟数人,迷惑於各房风水的理论,以致相互阻挠,拖延岁月,甚至看见子孙苟且丢弃而後才作罢。

  葬是让父母得到平安,父母安则他所生的子女都会平安。青龙白虎、明堂分管的理论,我考查古代的葬经,并没有这种说法。如果一方偏枯太厉害,则此处风吹水走,也绝非吉地。对某一房不利,别房又怎能得到利益呢?

  我希望安葬双亲的人,只一心以安父母为主,则下葬自然容易而且快速。阴地不如心地好,如果我们能尽孝心,又何必担心子孙不会显贵和昌隆呢?但对於吝惜钱财和花费的人,随便草率地处理双亲的遗体,妄假速葬的藉口,而轻率地把父母的遗体丢弃在水泉和蚁穴之中,这乃是更加不孝,这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九、乐善好施,乃获吉地
  
  苏洵、苏轼和苏辙是宋朝文坛的三位巨匠。相传他们文章会那麽出名,跟苏轼(东坡居士)曾祖母坟墓的风水有关。

  苏东坡的祖父端正道人,乐善好施。曾经有一位异人,接受他许多恩惠。那位异人因此告诉端正道人说:「你对我这麽好,我无法报答,我有两个穴地,一个会致富,一个会尊贵,希望你选择一个穴!」

  端正道人回答:「我希望子孙读书,而不愿他们有钱!」

  於是,那位异人便邀他去眉山,指示穴地後,叫他拿著一盏灯,在穴地上点燃,虽然有风,灯火仍不会熄灭。端正道人便把自己母亲的遗体下葬在那块地。

  端正道人生了苏洵,苏洵又生了苏轼和苏辙,文章名震天下。

  苏洵遇到大家饥荒或收成欠佳时,便卖田地来救济乡里的灾民。等到稻谷成熟,别人要偿还时,他却坚辞不接受。甚至,家产弄光了好几次,仍然毫不後悔。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後来却成为一代名儒。

十、宅心仁厚,自然得福
  
  宣城的沈少参,选择了一块风水绝佳的葬地,挖土一看,发现是古代的坟冢,里面写著这是上个朝代某位有名长者的坟墓。

  沈少参急忙用土把它掩盖好,他怕别人再度挖到这个坟墓,所以又立了一块墓碑,以让别人有所识别。

  那一天夜晚,他梦到一位峨冠博带的长者来向他致谢,并且说:「你掩盖我的坟墓,我受你的恩德已经很厚了,何况又再立碑,我没什麽好报答你的恩德,就送一位状元郎做你的儿子好了!」

  不久,他的儿子沈少林诞生,年轻时就考取功名。

十一、济人利物,欣逢佳穴
  
  吴诚的父亲,济人利物,孳孳不倦。

  同乡里有一百户人家,欠官府银两,无法缴纳。他们共同商议:卖妻子来偿还。

  吴老先生听了,感叹地说:「夫妻半途拆散,是多麽难受的事啊!我庆幸自己不致饥寒交迫,而且尚有能力想办法解决,怎麽能袖手看人夫妻离散呢?」

  因此,老先生便代他们缴纳欠款。

  数年後,他找地埋葬双亲,找到百户产那块地,他便出一倍的价钱买下该地。当时他本来把父母葬得太高,忽然雷雨交加,送下一处绝佳的地穴。

  不久,就生了吴诚兄弟四人,个个都登科,大振家声。

十二、常存善念,地灵人杰
  
  喜马拉雅山附近的村落里有一座寺院,自从建寺以来,人们在寺里只许谈论生命、慈悲、安详、和谐、真理等语言。日子久了,这座寺院便酝酿了一股很强的念波,许多病人走进这座寺院,疾病便告痊愈。由此可见:心念对於风水和环境的影响。

十三、不砍树木,正合天意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陈,请地理师来监定祖坟。看见坟墓前面有一棵大树,是种植在别家坟墓的旁边。

  地理师告诉陈:「那棵大树会闭塞天心,一定要把这一棵除掉,你才可以考取功名。我劝你买一只鱼刺暗中毒死这一棵树!」

  陈不肯,他说:「别人跟我一样,都想讨得吉利,何况这棵大树长得这麽茂盛,我怎麽忍心砍掉它呢?」

  不到一年,那一棵大树突然被大风拔去,天心豁然开朗,他的儿子陈,考试连连奏捷,当了御史。

十四、心地善良,阴地转吉  

  唐朝的温大雅,生性非常孝顺,他与彦博、大有这两位弟弟都颇负盛名。

  当大雅转任礼部侍郎黎国公时,正好要改葬他的祖坟。堪舆家观看那一块地以後,说:「这块地对你弟弟吉祥,却不利於你!」

  温大雅答道:「如果像您所说的,我将可以含笑而终了!」

  彦博当到中书令、虞国公,掌管军机政务,终生清廉为政。

  大有出任中书侍郎,清河郡公。

  大雅的第五世孙温造,也当上礼部尚书。(《唐书》温大雅传)

  (评)许多人说:「阴地即是心地,温大雅心地善良,所以阴地也随著改变了。」

十五、以坏风水,砥砺自己
  
  费长房跟随一位有道的老翁进入深山学法。老翁让他独自生活在一群老虎中,费长房不感到恐惧。然後,老翁又叫他卧在一间空屋子里,有一根朽旧的大绳索悬挂了千斤大石对准费长房的心脏上,好几条蛇咬著绳索,他仍不移动身子。

  老翁又叫费长房吃很臭的便,费长房感到厌恶。老翁告诉他说:「你快要得道了,只可惜功亏一篑!」(《後汉书》方术传)

  (评)照堪舆学的说法,大门对著别人的柱子、屋角,或者睡在横梁下,都属於凶煞而且不吉利的现象,没想到那一位老翁竟然以凶险的处境来考验费长房的道行。说实在的,那一座家宅能样样吉祥呢?当我们家宅的某一部份风水不好时,如果花小钱即可改善,那就改一改。万一,经济或其他因素不允许我们改变风水,那就必须面对坏风水,把它当做一种考试,利用它来砥砺自己多积阴德,用它来警惕自己不可放逸造恶,或者把它当成化解业障的逆增上缘,那岂不是很妙吗?


超 越 命 运——人生因此而改变 超 越 命 运——人生因此而改变 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总有那么一句话,令你的人生因此而改变! 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职场物语(认真看看,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勇敢而自信,人生必改变 []自动自发(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自动自发(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自动自发(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 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自动自发(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自动自发(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1改变) 自动自发(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自动自发(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自动自发(绝对的好文,有点长,耐心点,说不定你的人生因此改变) 有图有真相!生活因此而快乐! 一句话的激励,学生会因此而自信 不是谁的错,因此———— 改变人生的一堂課—智者必读 改变你的财务人生—理财 给照片在线制作边框,生活因此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