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军装:我对胡适的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4:39
我对胡适的认识

2011-09-09 00:59:08

归档在 电影读书 | 浏览 4580 次 | 评论 20 条

一,成长之中的两个胡适

在“我”18岁以前的大脑里,胡适是一个提倡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的反动文人;在“我”18岁以后的大脑里,胡适是一个追究民主、自由的学人,而胡适还是胡适,“我”依然是“我”,唯一的区别是“我”了解胡适的渠道变了。

大约在18岁之前,老师就是标准答案。这并非谁天生了一副贱骨头,而是强大的标准答案迫使每个18岁以前的我们,必须视老师为标准答案。若是18岁以前的我们不视老师为标准答案,就难以跨过考试的关卡,就难以去践行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所以,18岁前的“我们”必也须视老师为标准答案,必须把老师讲的每个标点符号都记在雪白的笔记本上,为应付考试储备所谓的“知识”。即使,这些老师很白痴,18岁之前的我们也不敢怀疑老师们的权威。怀疑权威,”我们的前途会被无情的扣留,或是改变原来的轨迹。这样,当老师拿着教科书,看着教学参考书,告诉18岁之前的我们“胡适是个反动文人”的时候,我们也就信了。甚至,我们为了表示理解的深刻,还要用鄙视的目光注视着胡适的名字。

这就是18岁之前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一样的脑里形成了一样的思维,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思维,也没有适当的怀疑精神。

大约18岁以后,我们上了大学,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我们失去了一些标准答案的规范。在猛然丧失标准答案的彷徨之中,我们沿着不同的方向,企图依靠自己的努力着去认识这个世界。当有一天,有些自由的我在图书馆里看到几本胡适的书,怀着批判的态度借了两本,拿回寝室翻开读了几篇,居然没有找可供我批判的真实依据。在胡适的文章里,我更多看到一个留美博士,是如何苦口婆心教每个人如何去行个人之善,而非行个人之恶,并未万恶的旧社会辩护。

这大约是我在18岁以后的第一个发现,而此时的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开始由整体中的一员变成独立的一个人。此时,也有人也会怀念18岁以前那种“计划体制”下的生活,而厌恶现在这种自由并缺少约束的生活。其实,这更像是一种惧怕长大的心理,好像一个要走出家庭的青年,怀念自己儿时在父母庇护之下的生活一样没有出息。为了长大,我们中的每个人倒是应该认真对待,这,自由而缺少约束的生活。或许,当我们中的每个人最终走出这个的环境,重新被纳入一个统一的运行机制之中的时候,我们中的每个人也许会发现,自己在那最自由而缺少约束的日子里只顾着放纵自己的行为,而忘记了真正的成长,将会懊恼不已。

二,浅识胡适的思想

我不是思想家也不是严谨的学者,而对胡适思想的认识,大多能算作是基于个人理解的浅识了!

胡适的文章被称之为“白开水”,可谓是一个极为精确的比喻。白开水,饮之无味,而正常的生活又离不开它。胡适的文章没有绚丽的辞藻,也不大量引用典故,只是以最为通俗易懂的词语表述自己的观点。这与那些靠绚丽的词藻和泛滥的典故堆积起来的文章相比,不用说是淡然无味的白开水了。胡适文章的味道淡到了白开水的份上,同时他阐述的观点也只有白开水的份了。因为,他讲的观点几乎全是一些被人们以及社会所已经忽视或正在忽视的常识。

记的在我所见过的中学教辅书上,一直把胡适提倡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批判的重点。其实,他所强调个人主义,更多是在强调个人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而非所谓的“利己损人”主义。他要求自由主义,不是让人无法无天的胡作非为,更多是希望每个人能够挣脱思维上的束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个人的幸福生活尽一份力,为国家的强大献一份智。这些,本来还是一点常识,但是当常识遭遇一个厌恶常识的时代,常识也会变成所谓的疯话,而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能成过街的老鼠,只是逛街的人眼睛里进了沙子,揉了几下便视觉便模糊了。

胡适讲常识却反对暴力革命,所以他不大喜欢搞的暴力革命共产党人,并希望蒋介石能够扑灭革命的火焰,能够按照常识的要求建立一个民主而自由的国家。这样,主张暴力革命的共产党人视胡适为异己,还说胡适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是“小骂大帮助”;而想搞独裁的蒋介石也不大受用胡适自由、民主、共和的常识性要求。后来,胡适跟随蒋介石政府跑到了台湾,胡适并不得志,甚至胡适死后,国民党为他编写文集的时候,将许多涉及批评国民党的文章也拿掉了。大陆的共产党政府做得更彻底,直接就把胡适给搞臭了,臭的能骂出胡适两个字。胡适因反对暴力革命而不买共产党的帐。同时,他提倡民主、自由,又看不惯国民党的独裁、专制。这样无疑是将自己放置在了夹缝之中,只会引来共产党的反对,达到国民党的白眼了。这似乎也说明胡适不是搞政治的料。他身上知识分子的天真太多了,也太“自由”、太“个人”了。政治本来是一种群体性的行为。一个人持有的政治理想上,在得不到一个坚定群体支持的时候,一个人至多只能算是一个思想家,要做了政治家,就要像毛泽东那样,把自己的政治思想与一个群体的政治思想统一在一起。

三,给胡适一个公正的评价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胡适作为中国近代以来优秀学人的代表,在政治上某些所谓“不成熟”的表现,应该被一个提倡宽容的社会所宽容。更何况胡适“不成熟”的表现,按照他所倡导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精神,也算是对自己思想的践行。如果谁真要让胡适的观点完全屈服于一党、一派,那他还能算做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吗?假如,历史上少了一个倡导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胡适,历史又会发生怎样新的偏移呢?虽然胡适不是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里的蝴蝶,抖一抖美丽的翅膀就会影响全球的气候;但是作为一个用重大影响的学者,少了他,至少在中国学术界乃至思想界,难免会出现其它有的发展状态。

胡适立足于民主、共和、自由的政治需求,提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并没有什么错误。根据《社会契约论》之中建立民主国家的基本精神:普通民众只有在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充足的自由的时候,才可能在国家机构与民众之间达成的社会契约即宪法之下,实现民权与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平衡,从而保证民主国家的建立。胡适大力提倡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目的只是为了在一个思想普遍愚昧的国度里,达到启蒙民主思想的效果,为民主国家的建立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胡适还反对共产党人的暴力革命,又该如何看待呢?

从辛亥革命的结果来看,革命的结果使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而中国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反而因为军阀混战,极大的破坏了正常社会的秩序,让老百姓流离失所,陷进饥荒、抓丁、闹土匪等各种灾难之中。后来,蒋介石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胡适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学人,在内心也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能够结束这一切,避免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从而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国家。

从胡适的求学背景来看,胡适是留美哲学博士,信赖美国式的民主,当然也希望能把中国建设成向美国一样的民主共和国。与此同时,国民党的创始人和领袖孙中山,也主张把中国建设成美式的民主共和国。这种政治思想上的相似性,也为拉近胡适与国民党的关系,提供了感情上的方便。

从中国共产党人与苏联的关系以及苏联的实际状况来看,胡适在内心要接受中国共产党非常困难。首先,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思想基本是照搬列宁和斯大林发展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革命,主张依靠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这样的主张要让一个提倡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人接受,本身就是一件极为不可能的事。其次,当时苏联,特别是进入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搞个人崇拜,动用非法的政治手段处理政治犯。这样的状况与胡适,这个美国博士所主张的民主、自由似乎相差更远了,估计他自己并不希望中国走上与苏联相似的道路吧!

历史人物要实现客观的评价,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价角度不断的变换和评价视野不断放宽而完成的。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曹操,在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影响下,一直是大奸臣的典型代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封建社会男权不断强化的形势下,被史学家刻画成了一个阴险的“妖妇”,而她掌权的半个世纪里似乎就是一段苦难的记忆。其实,历史上有许多像曹操、武则天一般的人物长期被误读着,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察角度的变换和视野的扩大,这样的历史人物终究还是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客观的评价。现在的胡适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明天或者未来的胡适会还会是一个争议的人物吗?争议,往往是为了一个被放大的错误而产生,这个被放大的错误或许存在或许根本不存在,关键还在于当事人如何面对。当事人不能正确面对,只能交给流动的时光去澄清事情的真相了。这一点,也许就是当年刘少奇被打倒的时候,为什么一直坚信“历史是有人民写的”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