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健美李承哲资料:纵横家故事——苏秦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55:00

   眼前这少年策士面有菜色,身形佝偻,毫无君子风范。不屑的目光从在座的众人眼角流出。他视而不见,从容落座。少年策士蠕动了一下细瘦的脖子,从坐榻上起身,不说话竟开始宽衣解带。四座皆惊。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苏秦从容地解开大带,解开革带上的带钩,以及腋下的缨带。他敞开衣襟,一个华丽的转身。
   原来,他的深衣里子上绘着一幅地图。满座哗然。
   众人的目光聚拢过去,这少年策士只穿着中衣高擎地图。他身形瘦削单薄,不胜寒风,却站得顶天立地。
“此处便是燕,僻处东北一隅。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北有枣栗之利……”
   燕君擦了擦额角,开始正襟危坐。

       据《史记》载,燕文公二十八年,说秦失败的苏秦又说于燕。不知为何,司马迁将苏秦的生活时代拉前了不少,大约在前332-前310前。但根据《纵横家书》,苏秦活跃在前312-前284,也就是在齐宣王五年趁燕国丧伐燕之后,到燕昭王使乐毅于济西之战伐齐之前。帛书《纵横家书》辗转流传封存于马王堆汉墓,在重见天日时已难以避免地同《孙膑兵法》一样多处打上□□□的补丁,然字里行间的气息有着史记和战国策难以比拟的生动和真实。纵横家书二十七章,其中有十二章都是苏秦写下的书信。从这些书信中,我惊讶地看到了一个与《史记》,甚至《战国策》中的苏秦都不尽相同的形象。这个苏秦也明辨善辞,但少有《史记》《国策》中说秦、燕、赵那种舌灿莲花,相反显得朴实,但字字恳切,如“智能免国,未能免身”;这个苏秦也胸有成竹,但不是料事如神,他也常涉险窘境,也常心急如焚,为奉阳君李兑困于赵国时着急地写信给燕昭王,希望他能助自己脱险;当自己从齐国以口舌之功说还十城后归燕时,因燕昭王听信谗言冷落自己而愤然,以岑参、尾生、伯夷的故事奚落燕王道:“臣是进取之臣也,不事无为之主”,声称“臣愿辞而之周负笼操臿,毋辱大王之廷!”。从纵横家书看,苏秦一生的大事,阳谋五国合纵攻秦,阴事以燕谋齐,最后以反间罪车裂于市。不过倒应和了苏秦老师的理论,《鬼谷子》要旨有:“圣人之道阴”。
       有此资料,我倒觉得,那位先后庭教过秦惠文王及燕文公的策士应该是苏秦的长兄苏代。苏代应年长苏秦十岁左右,或许是季弟苏秦的启蒙老师。在他以连横之策说秦时苏秦约八岁,当他失败“大困而归”时的窘境或许对尚幼的苏秦有了极大的触动,或许这便是苏秦决定继承兄志的原因。再说苏代,他的长策由于时运不济导致煊赫的人生与自己失之交臂,他比张仪更早提出了连横之策,可惜,时也,势也。后来,苏秦“东事师于齐,而习于鬼谷先生”,以对“捭阖”之术的悟性加上“锥刺股”的狠劲,在荒僻的燕国脱颖而出,逐渐登上战国纵横舞台。日后,苏代逐渐融入了苏秦的事业,直到苏秦死后还在为这一事业奔忙。苏氏还有一名策士,曰苏厉。苏厉似乎又比苏秦小十岁左右,自然也是苏秦的得力助手,前286年苏秦困于魏国时苏厉着力斡旋才使他顺利回到齐国。总之,苏氏三兄弟所事者相近,尤其是苏秦与苏代的事迹经常混淆。特别是编撰了《战国策》的刘向,由于受到司马迁所述的苏秦影响过甚,在编撰国策中,面对几多与纵横家书来源相同的史料,都不假思索地将苏秦皆改作了苏代。
       纵横家们都知到,连横之策相对容易操控,而合纵则要艰难许多,因为众弱之间常各怀异心,很难同心同德。公孙衍失败的前车之鉴已经充分说明,纵约国间借刀杀人者有之,趁火打劫者有之,隔岸观火者亦有之。苏氏兄弟一开始也是打算以连横策说秦的,但由于时机不对被历史拒绝,不得不走上了合纵之路,这时候正是公孙衍对决张仪而逐渐处于下风之时。
苏代说燕文公之后,苏氏兄弟的主要活动地点应是燕国,但燕文公在接见苏子的第二年就辞世,太子即位并很快称王,是为燕易王(前332-前320)。十二年后,燕易王卒,新即位的燕王被丞相子之架空并篡位,而那位倒霉的燕王连谥号都没捞到,史称燕王哙。燕国这个由当年周武王分封并存留到战国时代的唯一诸侯国,九百年的国祚不知积累了多少陈腐的暗流。燕王哙的葬礼引发了国内的动乱,内乱很快引来外患。齐军以平乱为由,率齐国常备军“五都之兵”及与燕接壤的“北地之众”,五十日攻破燕国,并在燕国肆意抢掠。尽虏燕国重器。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盯眙县南窑庄出土了一个青铜壶,刻有此次侵略战争的经过,并说明这是燕国王室重器,齐将匡章(陈璋)将其名刻于壶上勒功记名,因此这只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青铜壶被称为“陈璋壶”。
       苏子说燕文公成功之后开始为燕国谋立身之计,首先是与临近的赵国结盟。与赵国的联络时间大约在前332年左右,此时的赵国国君是赵肃侯,达成了与燕国的结盟。在这里,我充分怀疑苏代可能依附了公孙衍的合纵。
       合纵工作需要长时间积累,苏代经营下的燕赵关系对燕国命运起了很大的作用。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在位的二十多年间燕赵保持了较好的关系,因而燕易王和易王后之子公子职在燕国内乱和外患中得以到赵国为质,因而才不至于像公子平那样死于非命,燕国复国后,赵武灵王又在第一时间护送公子职归国即位,这期间的斡旋工作少不了苏秦。也许正因念及这段经历,在苏秦后半生的纵横生涯里,燕昭王对其保持了极大的信任。
       有一半秦国血统的燕昭王(前312-前278)即位后,励精图治变法强国,留下了“金台招贤”“千金市马骨”的故事以及北京地铁十号线一个叫做“金台夕照”的地名。这时间的燕国与秦国庙堂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秦惠文王的幼子公子稷与母亲芈八子也留在燕国做人质。燕秦的这重关系深刻影响了两国的命运。于秦国,尚未留下继承人的秦武王暴卒后秦国发生了一场君位之争,在燕国的干涉下,公子稷得以回国即位,是为秦昭襄王,母亲辅政,是为宣太后;于燕国来说,有了强秦做后盾,齐赵两强的夹击中觅得了艰难生存的一席之地。
       苏秦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燕昭王即位之初出使齐国,这时他虽然还不是著名的纵横家,但已是燕国的重臣。苏秦说齐王还燕城的故事见于《战国策》:
       苏秦见齐宣王,先拜贺再哀悼。齐王惊问其故。苏秦答:大王您平白得了十城所以我来庆贺,不过您要知道,燕国虽弱,却与强秦是翁婿之邦。以此与强秦结仇,我只好给您念悼词了。再说,人再饥饿也不食乌头这类毒药,您怎会愿意冒这种危险?齐宣王果然陷入犹疑。苏秦接着话题一转:圣人做事常能够转祸为福,因败取胜,您看,齐桓公虽有女色的牵连却没有损害自己的名望,韩献子虽因杀人获罪却依然有稳固的根基,皆因他们懂得转祸为福、因败建功。大王若能归还燕国十城,并用谦恭的言辞向秦国道歉。当秦王知道大王您是因为他的缘故而有此举,一定会对您感激;燕国收回城邑自然也会感念大王,如此您不就避开了强敌?燕秦都与齐交好,那么大王发号施令天下诸侯又有谁不会听从?最后的结果是,齐宣王归还十座燕城,按照苏秦的设计与秦国和燕国在一定时间内都保持了表面的友好关系。
       个人感觉,这种游说风格更接近善于揣摩人心的苏秦,苏代以精妙的辞章著称,比如在秦惠文君和燕文公面前那两次侃侃而谈,而苏秦,当年在洛阳寒舍里夤夜苦读,没干别的,“得太公阴符,伏而诵之,简练以成揣摩”,他反复练习的便是揣摩人心和处境,知道齐国君主一向喜欢“隐语”,故弄玄虚深入浅出并直入利害,故能一举成功。
       顺便提及,现存苏秦所著的《揣摩成》残篇,读来颇有意思。
       或许那次游说对齐宣王的印象很深,加上齐国一向习惯“不治而议论”的稷下先生之风,总之那次出使为苏秦在齐国日后谋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时的战国形势为:秦惠文王之后的秦国由于张仪连横政策的成功,接连夺取魏国河西、南方巴蜀等富庶土地,并成功地打击遏制了楚国,在军事和国力上都发展成一个令各战国闻之色变的强国;齐、赵两国也经过一系列变法改革,并驾齐驱不甘示弱;地广物茂的南方楚国及实力尚存的魏国也常能左右局势。
对齐国来说,若要争霸必须遏制秦国的发展,因此它选择了合纵方针来对抗强秦,这样,合纵派纵横家苏秦便受到齐国的重用。苏秦以齐相的身份连事齐宣王(前319-前301)、齐闵王(前301-前284)两代齐王。
苏秦作为当时享誉一方的纵横家,留下了大量供当时和后世人学习的精彩游说案例,但世人均未料到他的真实用意。后世注解的《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吕牙在殷,周之兴也;苏秦在齐,燕之兴也。”说明了苏秦在世的真实动机。
苏秦在齐国当了二十多年的燕国卧底,他并非潜伏深处而是赫然列位庙堂,所为之事竟却不为人知,实乃一奇;屡屡出生入死,受燕臣谗陷几为燕王所疑却矢志不渝,对于一个朝秦暮楚、择木而栖的纵横家而言,此举更不可思议。
       且看苏秦的主要策略:
       其一,离间齐赵。
       齐赵燕三国临近,离间齐赵等于加强燕赵同盟。赵肃侯、赵武灵王两代赵君都选择了亲燕,但不幸赵武灵王在“沙丘之变”中困死,幼小的赵惠文王被权臣奉阳君李兑和公子成架空后情况有所改变,这两位把持赵国朝政的权臣都是亲齐派。《战国策?燕策一》提到苏秦与奉阳君不甚融洽的事实,苏秦离间齐赵的工作也为自己招致了牢狱之灾。他曾在狱中给燕昭王写信求救,最后燕王动用国家力量才将其保释出狱。

       其二,合纵攻秦。
合纵攻秦是齐国长期的国策,因此为合纵奔忙成了苏秦担任燕国卧底最好的隐蔽,于是苏秦也成了合纵派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是当时各战国均敌视又惧怕的国家,正是利用了这个弱点,将各怀异心的战国“团结”在一起。苏秦曾劝赵国权臣奉阳君不要与秦国和解,那段精辟入里的说辞记载于《战国策》。
       不过,齐国对秦的政策由于庙堂意见不统一常多次摇摆,孟尝君于前300年相秦之事便是一例。《战国策》所载“孟尝君将入秦”一事,苏秦以“桃梗土偶”的比拟劝阻,曾一度打消国孟尝君的入秦计划,虽然最终没有阻止。
齐闵王二年(前300),孟尝君入秦,一年后赵国的亲秦反齐派以“结宋连秦”的连横计划说服秦昭襄王,秦以赵臣楼缓代替了孟尝君为相并将其扣留。
       齐闵王三年(前298),孟尝君以鸡鸣狗盗逃回齐国重新为相后,齐、韩、魏及宋、中山合纵攻秦,攻势很猛,大军攻至函谷关,对峙两年,迫使秦国求和,秦国归还之前攻取魏国的河外土地和封陵、攻取韩国的河外土地和武遂,联军才引兵退去。
齐闵王十三年(前28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异军突起,为了遏制赵国,秦昭襄王与齐闵王商定同时称东、西帝,并准备联合五国攻赵。苏秦劝齐主动去帝号,用以孤立秦国,在各国反秦中乘机灭宋。齐闵王采纳了这一建议,联名燕、韩、赵、魏等国西攻秦,迫使秦昭襄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部分土地。
 

       其三,弱齐强燕。
       这是一个长期的疲敌计划,需要齐军的节节胜利来实现。齐闵王在位期间,齐军取得了甚多军事上的胜利,大有当年秦国崛起时的连胜之象。
       齐闵王二年(前301),齐、魏、韩联军列于沘水,大败楚军于垂沙,杀楚将唐昧。这一年,齐国出现了日食。
       齐闵王四年至七年(前299-前296),楚怀王入秦被扣留,三年后客死秦国。时任齐相的孟尝君决定送还在齐为质的楚太子横。苏秦以利相诱,在齐、楚之间上演了一出颇有戏剧性的故事:

       “君何不留楚太子用他来换楚国的东国之土?”
   “不可,郢都定会另立新王,如此我会空留一个无用的人质而落下不义之名。”
   “那么您就对新楚王说:‘若能将东国给我,我将为大王杀掉太子,否则我将与几国共立他为王。’这样您就会得到东国之土。”
   苏秦随即请行于楚,为孟尝君斡旋此事。到了楚国,苏秦对楚王说:
   “如今齐国打算立旧太子为王,臣看薛公(孟尝君)留下太子的意思是想用他要挟贵国以换取东国之土。如今大王您不如快点将东国之土给齐国,否则太子恐怕会割让两倍的土地给齐国让他们承认自己。”
   楚王果然从命,以东国之土割让给齐国。
   苏秦完成使命回国,见到孟尝君又说:
   “看楚国的样子应该可以割让更多土地。”
   “哦,君有何高见?”
   “很简单,请让我将实情转告使太子,让他来见您,您表示忠于太子,这件事我会让楚王知道,他自然会割让更多土地。”
    苏秦又去斡旋这件事,他对楚太子说:
   “齐国打算拥立您为楚王,可是新立的楚王却以土地贿赂齐国让我们扣留太子,当然这件事还没定下来,因为齐国觉得楚王许诺的土地太少,那么太子何不以更多倍数的土地许诺于齐呢?若能如此,齐人一定会支持您。”
   太子思忖后,又在楚王许诺的土地面积上增加一倍。这个消息自然又让楚王得知,楚王甚是惊慌,便割让更多的土地,还诚惶诚恐,担心事情不能成功。
   这件事没有无限循环下去,苏秦接下来跑到楚王那里说:
   “齐人之所以敢这样要挟楚国割地,是因为他们以太子相要挟。如今虽已得到土地,可仍然纠缠不休,臣愿设法赶走太子,太子一走,齐国再无人质,必然再不敢向大王索要土地。大王趁机与齐达成一致协议,与之结交,齐人定然接受大王的要求。这样一来,既消灭了令大王寝食难安的仇敌,又结交到了强大的齐国。”
   楚王大喜:“有劳先生,寡人以国相托。”
   苏秦再次拜见太子,忧心忡忡道:
   “相对现在有国家支持的楚国来说,太子您不过空具虚名,齐人未必相信太子的许诺,而新楚王业已割地给齐。一旦齐、楚交结,太子就有可能成为其中的牺牲品,请太子早作良策!”
   太子作茅塞顿开状:
   “惟先生之命是从。”
   于是整治车马连夜遁去,不知所终。
   这时苏秦又让人到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让孟尝君认为自己是在为楚国的利益奔忙,并将自己劝太子逃跑一事泄露给孟尝君,让孟尝君充分意识到自己一个纵横家的狡猾嘴脸。孟尝君果然大怒,逐苏秦出。
苏秦于是来到楚国,对楚王说:
   “苏秦为大王谋事,所以有人以此在孟尝君那里大进苏秦的谗言,说他厚楚而薄齐如今臣才落得这样的情境。”
楚王感慨,便封苏秦为武贞君,对其封赏。
   但事情还没完,苏秦最终还是要回齐国的,他通过景鲤向孟尝君进言说:
   “阁下之所以名重天下,是因为您能延揽天下才识之士,从而左右齐国政局。如今苏秦是天下出类拔萃的辩士,阁下如果不加接纳,定会闭塞进才之道。万一您的政敌重用苏秦,阁下便会危机丛生。现在苏秦很得楚王的宠信,假如不及早结纳苏秦,就很容易与楚国结怨成仇。”
   素有揽才之好的孟尝君果然被击中软肋,他遂对苏秦示好,苏秦自然也顺水推舟。

       这件记录于《战国策》的连环故事将苏秦的高明与狡诈体现得淋漓尽致,与苏秦早年在东周洛阳利用西周与东周种稻放水矛盾诈骗酬金的故事略有相似,但相较之下,几十年的历练让他老辣了许多,当年的斡旋多少会有后患,但这件事上,他游刃有余,各方都安排得极好。苏秦之所以被时人和后世所推崇,不仅在于其辞章,更在对人心的参透。苏秦认为,了解对方的情况,在于内外考察。内,就是容、行、言,外就是势,是人身外的人和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见于苏秦《揣摩成》残篇)。
       不过,凡经过几番这样的折腾,最后必然削弱齐国的信义。
       苏秦弱齐之策之所以不为觉察在于他首先使之看起来更强。
       齐闵王八年(前294),苏秦劝说齐闵王伐宋,大破之,三年后宋王死于温地。
       前面提到齐闵王十三年(前288)劝齐去东帝之号,合纵攻秦,迫使秦昭襄王废帝号并割地请服,这次合纵的胜利洗刷了合纵派纵横家的耻辱,更让齐在诸侯面前提升了形象。
       齐闵王十五年(前286),齐闵王灭宋,此时齐国的武功大盛,已然引起三晋和楚的不安。
       这时燕国的时机到了。《战国策?燕策一》里记述了苏秦对燕昭王的话:
       “齐虽强国也,尽西劳于宋,南罢于楚,则齐军可败而河阳可取。”
       而这一策略,在帛书《纵横家书》第五章“苏秦谓燕王章”便已经提出。

       苏秦没有看到自己用一生布下的棋局最精彩的收官,因为他在齐灭宋后不久被刺杀于齐。他受伤后并没有立即殒命,但苏秦却要求齐王对自己处以车裂之刑。齐王答应了这个要求,按苏秦的布局,宣称苏秦以叛国罪死,刺杀他的那位刺客以功臣身份前来领赏之时被轻松逮捕处死。
       就这样,苏秦以一个纵横家的方式在自己死后为自己复了仇。
       燕昭王二十七年(前285),燕王亲自入赵,联络各国准备攻齐。此时,二十四岁的赵惠文王成功地从把持朝政十年的亲齐派权臣手中夺回实权,又行起父亲和祖父的亲燕疏齐政策。这年,赵国似乎为了表明自己伐齐的决心,将赵国相印亲授于燕臣乐毅。
       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燕以乐毅为上将军,领兵伐齐,与赵、魏、韩、楚、秦联军会共灭齐师于济西。齐军大溃,主将逃走,副将慌忙驰援临淄。乐毅使赵军攻河间,使魏军南下攻彭城,自己帅中军直扑临淄,烧毁齐室宗庙,齐闵王仓皇外逃。乐毅连续攻伐,十几日下齐七十余城,远甚于当年齐国伐燕的激烈。
       此役之后,齐国虽在田单的八年抗战之后勉强复国,但从此一蹶不振,再没有参与到战国的纷争之中。
燕昭王说过:“孤未尝一日忘报齐也。”苏秦以一生的经营了却了他的夙愿。世人或许这才明白苏秦的用意。世人只念策士乃强逞口舌、背信弃义之流,但战国这个充满了谋略的时代毕竟还流行着这样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
       也许在他一手造成的战国大动荡中,人们会想到,这个以合纵而著称的纵横家一生中讲过很多故事,其中不经意提到了尾生抱柱之事。还是在帛书《纵横家书》第五章,个人认为是最凸显苏秦个性的一章。
       苏秦对燕昭王说:“假使臣孝如曾参,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即有恶臣者,可毋惭乎……”
      我曾多次穿越到这个场面:

     临淄大市,齐闵王十七年,临淄左市中设起了刑场。辇上抬来一个羸弱却纤直的身躯。白发,白冠,一袭白绨深衣纤尘不染,踉跄于风中如汀州飞霜。在人群的唏嘘中那具虚弱的、同尸体已没有多少分别的身躯被抬起,双手双脚和头颅被绑缚连于五匹蒙着眼睛的马上。马蹄刨地,显得焦躁不安,麻绳轻轻地吃了一些力道,让那身躯舒展得像一个“大”字。
    “还有何言?”
    他嘴唇嗫嚅,是动听的洛阳雅言:
    “我未必廉如伯夷,未必孝如曾参。然……终信如尾生……”
    说完,如吐出一缕长长的游丝,脸上绽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眼睛望着天空,眼瞳里映出彤云和天光。而此时,他胸前的白帛正不断渗出殷红的血。

       苏秦践诺而死,何等快意。他成为战国纵横家的里程碑而无人能够超越。之后的战国故事变得简单起来,秦国扫除了齐国的障碍,在一统天下的道路中,最后只剩下赵国一个阻碍。
       通过轰轰烈烈的两番纵横较量,秦国两次都谋得了利益,从此天下莫敢当也;而齐国,两次都亏损,最后一次几乎赔了本,于是成为战国中最后一个死亡却是第一个丧失逐鹿之心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