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用的ins是什么:古典音乐与豆汁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2:00:02
前几天有一位音乐爱好者对我说:我以前听古典音乐觉得很痛苦,后来一直坚持,现在终于觉得有享受的感觉了!我问她当初的痛苦感究竟是“痛苦”还是“无聊”?她肯定的说:“是痛苦,纯粹是受罪:那歌剧嗷嗷的像闹鬼;那钢琴哐哐的像打铁;小提琴吱吱的像锯钢丝;交响乐乱七八糟的像大杂烩……后来慢慢听,习惯就好了。”多可爱的音乐爱好者啊!就像是经历了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之后,仍然坚持内心崇高信念的烈士,为了古典音乐忍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终于盼到了胜利的一天。我又问她既然那么痛苦,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呢?她说:“既然是高雅音乐,我想一定是自己的问题才会觉得痛苦,后来确实发现,就像喝豆汁儿一样,习惯就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豆汁儿成了“高雅”饮料了,它是一种只有“老北京”人才能接受的怪味儿饮品,外阜的正常人不可能觉得好喝,捏着鼻子都灌不下去。音乐爱好者把古典音乐类比为豆汁儿,让我百感交集:古典音乐令初涉者觉得迷茫、晦涩、艰深乃至无聊这都很正常,就像我们初读尼采、荣格、黑格尔的著作,很可能也没有头绪,翻翻数页便合卷。但是一种传统艺术音乐能够令人觉得痛苦、百爪挠心,那一定是演奏和演唱水平低劣到相当的程度,就像我们看某些上世纪80年代的华语电影一样忍不住要呕吐,那肯定不是“古典音乐”、“电影”本身造成的,而是其低水准的从业者造成的!

现在大家都在为古典音乐市场萎靡而担忧,想起上世纪90年代直到2005年北京德云社的崛起,这期间传统相声艺术也经历了十多年没人听、没人管、专业演员纷纷改行、跨界寻求“突破”的阶段。那个时候曲艺界的说法也是:传统艺术受时代局限,再加上电视、电影等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市场萎缩是大势所趋。时调、大鼓听的人少了,其原因我同意以上的说法,但是相声,直接带给人欢笑的艺术形式,当时却只能带给人乏味的说教和没有想象力的“咯吱”,这其实并非艺术形式本身的问题,而是从业者素质的问题。后来德云社及一批小剧场相声的崛起,观众如潮粉丝千万,证明了相声本身并不需要“突破”,需要的“突破”的是说相声的人。

古典音乐从业者都是“艺术家”,但是艺术家也不应该把歌唱的像“闹鬼”、把钢琴弹的像打铁、把小提琴拉的“吱吱”的、把乐队整的“乱七八糟”。行内人听到这样的评价心里都该明白:这不是听众“听不懂”,而是自己的演奏、演唱的问题。但是出于行业自我保护,我们常常把“听不懂”的责任推给听众。这就像当年我在学校西餐厅点了一份俄式红菜汤,奇酸无比无法下咽,经理告诉我:“你不会吃西餐,红菜汤就这么酸。”如果是今天我肯定拍案而起:“你骗傻子呢!”但当时我也没吃过几顿正宗的西餐,没有资格和他理论,只能忍了,以后不再吃也就是了。古典音乐是不太好“明白”,但不让人觉得“受罪”是底线,如果这种艺术形式带给人生理上的痛苦,那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存在?像那位“历经沧桑痴心不改”,活受罪也要坚持听古典音乐的模范爱好者肯定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听一次“打铁”、“鬼叫”就再也不会听第二次了,这个时候“铁匠”和“小倩”再抱怨“生不逢时”,不该得到任何同情。

市场的繁荣与萧条的确与时代文化氛围有着极大的关系,但是作为古典音乐从业者,先把自己的业务修炼到不让人觉得受罪的的程度,是一切市场运作的前提。端着碗豆汁儿捏着别人的鼻子往下灌,还说这东西你要是觉得不好喝就是你没文化没修养,你以为全世界的人都是受虐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