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结婚契约好看吗:[经济杂谈]垄断与贫富分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22:38

垄断与贫富分化

        前面我们说到了税收和财政政策与社会贫富分化的关系,但目前贫富分化的局面的形成,绝对不仅仅是税收和财政政策所造成的,形成这种局面的成因很多,接下来我们对造成贫富分化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其中,垄断也是造成贫富分化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推手。

  一有中国特色的垄断的劫财方式
  
  垄断的危害在教科书上早就有了很多的说明,按理来说根本就无需我们在这里重复这个陈旧的话题,这也是我一直不知从何说起的原因。但我又一直隐隐感到这必须说,因为我们都是从计划经济过来的人,早就习惯了在垄断的体制下的生活,对于垄断的危害一直都只是停留在书面上,或者说早已经麻木并适应了。但是,当社会走到一种极致的状态,企业再也无法找到有效的盈利途径,投资难以持续拉动经济,出口也因为已经达到巅峰状态并难以为继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此刻比任何时候都迫切的需要对垄断势力发起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决斗。
  
  哪些方面看出我们的社会对垄断的危害认识不足呢?举个国内油价的例子,当国内的油价上涨时我们会听到截然相反的两种声音:一种是有车族对油价上涨的抱怨;而社会上没有车的人却在窃窃欢喜,“谁叫你买车,活该,有种你别开车啊”这类论调其实在论坛上也是不绝于耳的。
  
  由此我们不难感受到,有车族对油价上涨的抱怨也仅仅不过停留在开车多花了一些油费上,而不开车的人甚至产生了幸灾乐祸的窃喜。在这种舆论环境下,无疑助长了垄断集团的肆意掠夺的气焰。可大家为何不想想,所有需要运输的物资的成本因为油价的上涨而上涨了;所有以石油为燃料的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上升了;以石油为原材料的塑料、化工产品的成本也因此而上涨。这些最终也都是要我们所有的消费者来买单的,面对油价上涨、面对垄断对全社会的掠夺,我们到底有什么好欢喜的呢?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的经济成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打破行政垄断的过程,这个过程令国民经济焕发出了无限的活力。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私营经济迅速壮大,而国企却因为其腐朽的体制在自由竞争中节节败退。最终只留下少数大型国企,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靠着国家的保护政策,阻止了私营经济的介入才得以存活。
  
  但后期的形势却开始戏剧性的悄然发生了逆转,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工厂,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旺盛,此时国内的资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了,原材料市场开始由买方市场向卖方悄然转换。此时掌握着产业上游的垄断国企开始利用其垄断的地位开始了疯狂的掠夺。
  
  这个掠夺的过程到底有多疯狂,由于垄断企业的成本始终是个谜,所以社会上一直无法对其成本和利润进行详细科学的分析。我们还是以中石油为例子,因为其2001年在香港和美国上市,使得我们终于有机会来窥探一下其庐山真面目:
  
  2002年中石油在其公司的网站上的一篇《中国石油2001年净利润达468亿元人民币盈利为香港上市公司之冠》的鼓吹业绩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无意中公布了其开采原油的成本:“本公司成功降低了油气操作成本至每桶4.376美元,比二零零零年同期下降了6.6%。”按照当时的人民币美元汇率8.27,每吨原油7.33桶计算,我们有幸算出了当时中石油在国内每吨原油的开采成本为265块人民币,也就是说国内每升原油的开采成本也就是差不多2毛钱。
  
  我们先别去探讨进口原油的提炼是否存在亏损,他们总是狡猾的把原材料成本和炼油费用合并在一起,称之为“炼油成本”,这样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炼油成本也就波动,这样一来谁也搞不清石化巨头们的炼制石油的真正成本到底是多少了。同时,由于石油的提炼过程是汽油和其他附属产品同时由一整套的设备中提炼出来的,他们做帐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所有产品的提炼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都摊在汽油上,把利润注入附属产品,这样就可以制造出炼油亏损的报表问国家要补贴,而其他附属产品的利润暴增。这个特点,从上市的石化巨头的财务报表中就可以明显体现出来了。
  
  我们暂时抛开进口原油提炼这个纠缠不清的问题,仅仅谈谈国内自行开采的原油存在多少利润。毕竟到2010年,中国年石油消费量突破4亿吨,国内自行开采的原油量也达到了2亿吨,而这部分的开采成本则是相对固定的,我们已经从中石油的报告中知道了,是每吨265元人民币。如果按照2001年的原油价格25美元/桶计算,每吨原油的价格是1515元人民币;而按照和国际接轨油价上涨后目前105美元/桶的价格计算(国内原油价格应按照欧佩克价格计算,而不是纽约原油价格),每吨的原油价格可达到4925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每年国内开采原油的利润竟然高达9300多亿,其中由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因素,目前每年油企从社会上掠夺走的金额达到6800亿。
  
  我现在才醒悟过来,所谓和国际接轨实际上就意味着,国家同意垄断企业从此不必为其在国内的垄断地位,而付出其所本应该承担的对市场的补贴的义务。也就是说,你可以享受垄断利益,但不必再承担垄断义务了。
  
  这仅仅是在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中,一个垄断行业靠原材料价格上涨所掠夺的社会财富,所有的垄断势力就像伸入社会的一根根吸血管道,在不断抽取着全社会的血液,不断制造着贫富的分化。我们耳熟能详的垄断行业有石油、铁路、电信、电力、金融、烟草等,但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国内的垄断行业绝对不仅仅局限于这几个行业,国内目前的垄断状况绝对要比我们所能看见、所能想象的严重得多。
  
  那么我们国内的垄断行业到底有多少呢?其覆盖面到底有多大?我们通过国内垄断的特点就不难找到隐藏在社会中的大大小小的垄断势力。国内的垄断具体都有哪些特点呢?
  
  1我们关注四个字“国计民生”,也就是说反正能和国计民生扯上关系的都存在垄断。这些垄断行业早期政策所遗留下来的,国家认为某些行业影响到了国家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掌控,于是对这些行业实施了禁入,而市场化后这些行业又利用了其独特的垄断的地位摄取社会财富。
  
  2在行政主管和监管中逐步制造出来的垄断,其共同点是利用了对市场“准入”的控制,来制造垄断局面。行政部门利用其对某个行业的主管权或者监管权限,打着规范市场的旗号,对市场的活动进行干预,排除市场竞争,帮助少数企业或个人获取高额利润的权力寻租模式。这种垄断只要行政权力和市场接触就会产生,有多少监管就会有多少的垄断,因为只有通过垄断才能获取高额的利润,又根据行业的特点不同,具体操作手法可谓花样繁多,但共同的特点是利用行政的准入,排除竞争对手。这种垄断模式,因为手段隐蔽,我们多举几个例子,好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
  
  我们先说说猪,生猪的屠宰,为了避免病猪或者死猪流入市场,就需要政府的监管,监管的途径是生猪的定点屠宰。也就是说,猪你是不能随便杀的,必须是有关政府部门指定的屠宰点进行屠宰。于是屠宰的价格就脱离了市场的竞争,以至于市场上产生了“杀一只猪比养一只猪赚的钱还多”的说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私宰生猪的人?因为私宰生猪的人赚取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有关部门声称的病猪、死猪的利润,而是屠宰垄断后所产生的高额利润。
  
  又比如铁矿石的价格。铁矿石不是哪个企业都可以进口的,而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其理由是为了提高国内对铁矿石的议价权。其造成的结果呢?没有进口权限的企业必须向有这个权限的企业购买铁矿石。那么铁矿石的价格有没有因为议价权的提高而下跌了呢?我们并没有看到。
  
  正相反,当铁矿石谈判到了关键的时刻我们总会看到相关部门出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政策,比如突然禁止低品位的铁矿石进口,这是什么意思呢?澳洲的铁矿石品位高,印度的铁矿石品味相对低。而你在和澳洲谈判,谈到关键的时候,你告诉他,现在我禁止印度的铁矿石进口了,你说澳洲会降价么?傻瓜都知道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我们说铁矿石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利益,国外的垄断导致了我们在谈判中的被动局面,而当巴西淡水河谷要把他们的铁矿石直接运到中国的土地上来,却被我们的有关部门严词拒绝,而被迫转移到了菲律宾。这是为什么呢?日本人想方设法要把中国的煤炭拉回去填海,为的就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增加资源的储备。而巴西人自己主动把铁矿石拉到了中国的土地上,附近国家需要铁矿石得到中国来运,这是多么求之不得的事情啊,为何我们要拒绝呢?稍微有头脑的人都该明白了,人家把铁矿石运到我们家里来,就意味着铁矿石的有关部门的垄断进口权将被打破,每个企业都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而能买到铁矿石了。什么控制进口资格有利于谈判中的议价权,这种低水准的谎言,简直视听众为白痴。
  
  总之,只要有行政部门,每个部门都会以规范市场的名义,通过这种或者那种的手法,通过垄断的途径掠夺着市场最为丰厚的那部分利润。监管---垄断---掠夺---瓜分,通过这个利益链的循环,不断掠夺市场的财富,制造着国内大大小小的财富神话。
  
  3垄断上游原材料,通过对市场供应量的控制,制造供不应求的局面,并炒作拉高价格,获取暴利,这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国内也同样存在。下游产品品种丰富,可替代性强,这往往造成市场难以被有效垄断,所以想通过垄断的方式夺取社会财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产业链的最上游。而上游原材料的种类相对单一,可替代性不强,区域分布不均,为实现垄断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比如,去年的“蒜你狠”,就是因为大蒜的产地比较集中,山东鲁南是大蒜主产地,仅金乡一个县就占有了全国70%以上的大蒜出口份额,以致游资有机可趁,控制金乡一地的蒜价,就能拉抬全国大蒜的整体价格。
  
  大蒜的炒作只能算是小巫,更大的手笔应该算是山西的煤炭国进民退事件和国内的稀土价格垄断炒作。
  
  我国的煤炭储量分布及其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这6省的煤炭资源占到了全国资源的82.8%,其中山西一省的储量约占国内煤炭资源总量的1/3。掌控了山西的煤炭资源,就可以说掌握了煤炭价格的控制权。山西的国进民退,就是发生在这个背景之下。国内先是通过媒体不断造势,频繁报道煤矿的安全事故,利用人们对矿工这个弱势群体的同情心,通过对煤老板的抨击和用安全生产作为由头,试图对煤炭行业进行清洗。可没想到的是,煤炭的高额利润,促使私人煤矿为了保住利益,居然对煤矿安全也进行了整改。舆论压力灭不掉小煤窑,干脆撕下那些假面具,一张白纸便要将私人煤老板赶出山西,实现煤炭的垄断,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增加定价权,什么叫增加定价权呢?拥有煤炭的人要增加定价权,说白了不就是要大幅推高煤炭价格,以实现对下游产业的掠夺嘛。最后,私人老板被赶走了,大型国企还不是照样出事故,但媒体已经视而不见了。因为目的已然达到,山西实现了对煤炭的垄断。
  
  山西为了垄断利益可以无视所有的合同、契约,而稀土事件的发生则更为离谱了。不知何时,一夜之间媒体铺天盖地的爆出中国的稀土被贱卖的消息,在媒体大肆宣扬稀土的战略价值的炒作下,所有的国民都痛心疾首,这么重要的战略物资怎么能随便卖掉呢,怎么就没卖个好价钱呢!整个社会舆论大有守财奴那种死了都不卖的决心和气势。在此舆论之下,国家也随之实施了对这个行业的淘汰和兼并政策,试图通过垄断方式提升稀土的销售价格。
  
  在此氛围下,稀土的价格如脱缰之野马,开始了一路的狂奔,2月份,买1吨氧化镧(注:纯度99%以上的产品)的平均价格(注:含税出厂价)在3.2万左右,5月,买1吨氧化镧价格已经是15万左右,氧化钕价格由年初25万/吨涨到当前的86万/吨。巨额的价差利润给稀土行业带来一场盛宴,江西某稀土企业老板笑言今年稀土行业日进斗金,稀土买卖比一掷千金的豪赌还过瘾。他称“现在的产品价格在年初连做梦都想不到。公司这几个月的收成抵得上过去一年。这波行情诞生了不少富翁,以前认识的许多稀土小老板转眼间身价就过了千万,让人感觉不像做生意,像梦游。”
  
  可当我们回头反思,这波行情除了一夜之间又制造出了一些巨富之外,对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好处呢?稀土又不仅仅用于军工,很多领域都需要它,而且这些领域都是高科技的领域,拥有很强的价格传递能力,它的价格中非理性部分的上涨幅度,最终还是得传递到下游,由所有的消费者来买单的,包括我们中国的消费者。
  
  而且,所谓稀土,只不过是200多年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觉得稀有,实际上稀土资源并不罕见,全球都有分布,根本就不是什么宝藏,实在没必要像守财奴那样死抱着不放。对于国家,只需要对企业提出相应的环保要求,令其在开采的过程中不要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或者作出必要的补偿也就是了,让市场自然淘汰不合乎要求的产能,又何必用行政手段来人为的粗暴干预市场呢?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 赵本山的选择 加拿大移民,本山都这样选择了!!
  • 金道贵金属现货黄金平台 任达华代言 金银业贸易场74号行员,标准金成员
  • 金道投资外汇交易首选 "无跳空"外汇交易平台,任达华代言,金道集团成员
  • 更多>>

作者:夯哥 回复日期:2011-09-02 17:10:22 
回复 
  占个位置先

作者:咸聊 回复日期:2011-09-02 17:11:20 
回复 
  有人说,“你说稀土不珍贵,那为什么人家美国都把自己的稀土矿关闭,而来买我们的稀土?”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引用一段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曼关于中国稀土问题的评论,来看看人家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从稀土事件看中国的流氓经济》,其中对稀土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比较客观的描述:
  
  “以下是部分背景说明。独特的属性使稀土在油电混合汽车以至光纤的广泛产品中扮演关键角色,198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是稀土的主要生产国,中国此后取而代之。
  
  中国经改舵手邓小平曾于1992年表示:「中东有原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稀土蕴藏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此一相对丰富的藏量加上低廉的开采及加工成本充分反映中国劳工薪资及环保标准偏低的事实,并使中国的稀土生产者得以侵蚀美国稀土产业的根基。
  
  如果仅以国家安全的角度而言,为什么没人针对这种趋势提出警告?华府决策者任由美国稀土产业关门大吉。2003年的一个例子可供参考:当时,如果你相信布什政府,国家安全考虑主宰美国政策的每一个层面;这一年,中国人收拾一处美国生产设施的全部装备,把它们全数运回中国。结果是,中国取得稀土的垄断地位,程度超乎中东产油国独裁者的想象。”
  
  从中我们知道了美国关闭稀土矿的真相了,美国的稀土企业是被我们的低价倾销挤兑关门的,而不是有人说的,是为了要掠夺中国的廉价资源。美国的企业是私人企业,他们可不会为了国家的所谓长远利益,而随随便便把自己搞到破产关门的。
  

作者:咸聊 回复日期:2011-09-02 17:12:18 
回复 
  二由商品价格构成看财富流向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优势资源能卖个好价钱,当然总体上是有利于这个国家的。但是,现在的市场是个全球化的市场,当我们觉得自己的东西卖得贱了的同时,你也得想想,别人的资源是不是也卖的贱了?他们是不是也应该涨价呢?中东国家的石油、澳洲的铁矿石、美国和东南亚的粮食哪个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家都觉得自己卖得践,都搞垄断涨价,其结果又会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从商品价格中资源和人类劳动力价格之间的联系,谈谈它们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资源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之间有啥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个商品的价格,无非是由原材料价格、人类劳动价格(包含体力和脑力劳动)、固定资产价格、税收和利润所组成的。这些因子在一个商品的价格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正常的市场环境下,比例合理,市场才可以得以持续健康的循环发展。商品的价格组成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这就意味着社会的一次分配是否合理。
  
  企业卖出一个商品,一部分钱被原材料的所有者获得;一部分作为佣金被劳动者取得;一部分支付给了固定资产的拥有者,比如店面、厂房的租金,道路、车辆的折旧,生产设备的折旧等费用;一部分缴纳税收用于社会的二次分配;还有一部分作为资本投资的利润,为企业主和提供给企业资金支持金融资本所获得。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件商品卖出去后,原材料、固定资产、利润,这些钱最终大都是流入少数人口袋的;税收是用来二次分配的,我们前面一篇文章中已经分析,此处不再重复;而劳动力价格则是支付给多数消费者的。
  
  企业生产商品,不是卖外给外星人的,那么它的消费者是谁呢?应该是大多数的劳动者。如果所有产品里面的劳动力价格占整个商品价格的比例太低,则意味着大多数的钱都流入了少数人的口袋,而那些人的消费能力终究是很有限的,不可能都拿来买你的商品,而真正会来购买你的产品的消费者却会因为他们的劳动价格太低,获得的钱太少,而买不起你的产品。于是我们所说的因为产能过剩的危机就爆发了。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原材料成本占商品价格的比例严重失衡,是造成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意识到一点常识,地球上的资源本身实际上是分文不值的,是因为人类的劳动才使得这些资源有了所谓的价值,我们人类不能颠黑倒白,过分强调资源的价值,而去忽视人类的劳动。资源每卖出一分钱,实际上都是对人类劳动的无耻掠夺,任何资源产出国声称的其他国家对他们的掠夺的说法都是荒谬的,毫无道理的。
  
  我有一个朋友,在浙江海宁做纺织的,他告诉我:最近他们的客户群产生了很大改变,俄罗斯、巴西、印度上升强劲,甚至还有新丁外蒙。新出的高端系列,客户几乎都是这几家的。以往俄罗斯客户有个特点,第一是都是黑毛子,第二是专门买便宜货。今年都是黄毛,买高档货,几十美金一米,眼都不眨。但欧美的采购力度,确实下降的厉害。山东最大的家纺出口公司艺达的老板,以往出口欧美全国第一,现在苦逼的不得了。欧美的几个老朋友采购商,今年也都苦逼的不得了。 这恰恰是资源掠夺人类劳动的结果,资源产出国获利,而商品的生产国全都成了穷光蛋。而且还有一个特点,资源产出国的需求虽然加大,但增加的都是高端产品,而不是低端产品的采购量增大,这说明即便是资源产出国,富裕起来的也只是少数人,而不是共同富裕。我们从中东近期的动荡也看出了这一点,油贵了,发财了,但只是统治者发财,下面的老百姓照样苦逼。这样的状况怎么可能不发生危机呢?
  所以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社会有必要找到一个用来衡量5种因子在社会主要的商品中所占的分配比例的一个系数,来代替基尼系数,通过跟踪社会财富的流向可以更加准确的衡量全球或者一个国家内的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而基尼系数只能通过计算对比一个国家内的居民收入来体现社会分配的不公,忽略了财富的跨国境流动和不同行业间的分配失衡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
  

作者:咸聊 回复日期:2011-09-02 17:13:11 
回复 
  三垄断是全球问题
  
  前面我们解释了原材料垄断与社会产生贫富分化的关系,那么严重的垄断状况是不是只存在于国内呢?我们说,不是的,这个状况在全球都普遍存在。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10多年前的一场官司,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公司的反垄断案件,当时美国司法部要把微软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如果当初这个案子美国司法部取得了胜利,尽管不会动摇微软公司在全球操作系统领域的霸主地位,但会使微软在继续运用其现有优势进入新市场方面受到制约。同时也会给软件产业的其他公司以喘息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也许会有有更多的公司因此脱颖而出。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这些公司无疑会更加积极地进行技术革新,并肯定会出现更为低廉的产品价格,以争夺更多的市场,这些都对消费者有利。
  
  对比当年的洛克菲勒,虽然保证他的垄断企业会给美国国民更廉价的产品,但美国人还是坚持将他的公司给拆解了。现在我们回头来看比尔盖茨的这个案子,很遗憾,微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反垄断斗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那时起,社会开始了严重的倒退。此后垄断企业,尤其是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彻底绑架了美国,为这一轮的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垄断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我们目前的社会暂时还没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我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争夺层面上,什么《货币战争》啊,什么美国阴谋论啊等论调。我认为上面的认识这都是错误的,搞错了矛盾的焦点,金融垄断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争斗,而是金融资本的对全球的掠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是受害者,美国、欧洲同样也是受害者,无论在哪个国家金融垄断都同样在制造着贫富分化。我们的眼光绝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狭隘的国与国之间利益的争夺上。
  
  金融资本对社会财富掠夺的严重性,及其所造成的贫富分化,我们目前很难具体的解析,但从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来试着管中窥豹。
  
  首先,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金融资本通过入股上游原材料企业,并通过金融游戏的方式掌控资源的定价权,来拉高资源价格获取暴利。例如铁矿石的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据日本媒体披露的 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这三大矿山公司的股东构成,发现除淡水河谷的由本国养老基金控股外, 力拓、必和必拓都已经被国际金融资本控制。其中力拓前五大股东分别是力拓控股、汇丰、摩根大通、澳大利亚的一只投资基金(National Nominees Ltd)、花旗,5家公司分别持股28.19%、14.12%、10.59%、8.79%和2.29%。必和必拓的股东与力拓非常相近,前五大股东分别是汇丰、摩根大通、澳大利亚的一只投资基金(National Nominees Ltd)、Citicorp Nominees Pty Limited 、花旗,5家分别持股16.08%、11.62%、9.41%、8.42%和4.81%。
  
  这里大家要问,为啥我们的垄断性国企就不能也投资这些企业呢?我在这里附带说明下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垄断性国企是带有主权性质的资本,国际上为了防止某些国家利用主权资本来实现对全球资源的掌控、破坏,阻止这些资本进入国际市场是完全合理和必要的。人家并没有阻止我们的私企海外的发展,阻止我们的私企海外发展的是我们的国家,而国企海外发展又受到了国际上的抵制,以至于中国干脆就谁都别想走出去了。手上的大量外汇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花,只能拿来买人家的国债或者在国际上无度的挥霍,而民间想花却根本拿不到钱,这个悲剧正在无休止的上演。这个状态在未来的十年内必须改变。
  
  很可惜,国际上虽然意识到了主权资本的危害,但目前还没有对私有的金融垄断资本的危害产生足够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必然会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而深入。
  
  我们回过来继续例举金融垄断资本对社会的掠夺。前几天看了一个节目访谈,是对蒋经国的孙子蒋友柏的访谈节目,其中他谈到他人生的第一桶金的时候,引起了我的兴趣。记得他大概是这样描述的:他的父亲死后,他孤身一人来到纽约,2年没有和家人联系,他拼命赚钱,19岁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多万美金,他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呢?投行。他说他之所以能赚到那么多钱,是因为运气好,其实不然,金融行业的确存在这样的巨额利润。我在美国有一个表妹,几年前回国的时候记得还是个孩子、学生。去年,他的父亲又回国的时候,很欣喜的告诉我,她现在已经工作了,在银行工作,一年可以赚100万美金。可见,在垄断的金融系统里,的确存在着非常大的利益。所以有人说择业很重要,你选择对了行业,你的人生可以从此改变,这不仅仅在中国是这样,美国亦是如此。
  
  我们来看看国内外金融系统的利润吧:
  
  根据今年的A股半年报,A股金融板块所实现的利润是整个A股所有行业的一半,也就是说,银行业一个行业就掠夺走了,而这些金融业者根本就不需要负责辛苦的经营,他们只是投资,然后获取暴利。
  
  再来看美国,我找到这么两段数据,一段是“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利润总增长额的80%来自于金融部门(只占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一样,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毛利增加值都下降了。”;另一段是2011年初的“摩根大通率先公布201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收入和盈利状况:全年利润上升48%;第四季度的收入环比增加47%,每股盈利1美元。”而同时美国的“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金融垄断所造成的社会财富的分配失衡有多么的严重。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清楚了,人类制造了商品,而在卖出商品的过程中,由于垄断造成了人类劳动在此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导致贫富分化。由此经济危机将不可避免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