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歌王李春波那一期:夏志清误读钱钟书《围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23:19:39

  
  
  夏志清误读钱钟书《围城》
      ——悠哉看点之一
  
               作者:悠哉
  
  近日悠哉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网站搜索到:该校图书馆已经收藏悠哉长篇小说《燕园梦》,于是成为继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之后的第四所美国大学,欣悦快慰甚矣!
  Database:ColumbiaUniversityLibraries
  SearchRequest:Title=yanyuanmeng
  SearchResults:Displaying1of1entries
  Author:Youzai,1965-
  悠哉,1965-
  Title:Yanyuanmeng/Youzaizhu.
  燕园梦/悠哉著.
  CoverTitle:DreamofYangarden
  PhysicalDescription:733p.;21cm.
  Publisher/Date:BeijingShi:Jingjiribaochubanshe,2005.
  北京市: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MaterialType:Book
  Location(guide):
  EastAsian
  CallNumber:PL2972.5.O89Y362005
  于是想到:拿哥大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来作为悠哉的头一“看点”,委实合情入理。
  夏先生这部海外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开山之作,成就非凡。他力捧张爱玲与钱钟书,引领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的文学研究的学术走向,功劳不菲。例如他评《围城》:“《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乍闻让人一愣,然而细加揣摩,又由衷叹服。不过,该书也并非没有瑕疵,窃以为,夏先生对《围城》就存在一些误读。
  夏先生论及主人公方鸿渐说:
  “他是一个善良而聪明的人,但正如他后来自己领悟到,亦是一个毫无勇气的懦夫。他明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但他不能在坏环境中脱身,一来太懒,二来害怕因此伤害别人……尽管为迎合他人做了自觉耻辱的事,他实在也是书中好多骗子的一员。他怯弱的性质一直贯穿全书。”
  上述评价,大失偏颇,显然他看走眼了。本人在长篇小说《燕园梦》中也有论述,如下:
  
  上午读《围城》。王风大觉诧怪,问道:“怎么这时候你要读它?”
  “这时候才应该读它啊!”你幽幽慨叹,“《围城》这部书实际上写了方鸿渐所经历的两件大事:求职和恋爱。这正好也是我目前所亲历的。带着亲身感受来读它,我的体会才更深透啊!”你说它写得真妙哇,但是目前的中国文学史对它的评价明显偏低;夏志清的评价其实也偏低,并没有看出它的真正好处。《围城》调用了中国传统文学资源和西方文学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碰撞,和《红楼梦》一样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它写出了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进退失据、惶惶如丧家犬的精神状态。一般人喜欢将它比附为《儒林外史》现代版,这不无道理,但是有大偏颇。其实,《围城》的伟大意义,在于塑造了方鸿渐这么个典型,他和贾宝玉是一路的人物:一个情种,一个标准傻瓜。设若贾宝玉生活在方鸿渐那个年代,我想大概也是这么一副落魄相吧?换言之,方鸿渐就是个现代的贾宝玉!
  “对了,”王风笑道,“我看你真有点像方鸿渐呢!口没遮拦,动辄乱发歪论,遭人忌恨。”
  “是,是,”你点头,连声憨笑。“其实,方鸿渐说过的每句话,干过的每件事,都特像是我干的,或者说我极有可能会干的。”
  
  上述评价中,“他和贾宝玉是一路的人物”是个关键词。换言之,一个因自身性格缺陷而不适宜在中国生存的畸人。
  《燕园梦》附录一《梦断虹桥——悠哉遇害记》又发挥道:
  
  “你挺像方鸿渐。”
  “哦?哪儿像他呢?”
  他听了这话并不生气,反忻忻得意。
  “要说哪儿像,我也说不出,反正感觉有些地方相似。”
  “是不是我的自由散漫、爱掉书袋和口没遮拦?”
  “嗯……这些是,但是不止这些。反正你说话办事怪怪的,挺像方鸿渐。”
  “嘿,这你算说对了!”他兴奋起来,话匣子打开了。“在《围城》里,我顶喜欢的就是主人公方鸿渐了!其实,方鸿渐是和贾宝玉一路的人物,‘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注定是一辈子守穷贱的命。”
  “既然愚顽,他怎么又能留洋呢?”
  “还不是凭岳丈资助嘛!那年月,有钱就能出去。”
  “你说说,为什么偏喜欢他呢?”
  “嗯……他怕读正经书,好弄左性,发歪论,有时还淘气顽皮,喜欢称心傻干,这些都合我的胃口。表面看起来,方鸿渐愚顽蠢笨,实则天分高明,性情颖慧。你看他发的歪论:“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说得多精辟呀!若不是绝顶聪明,他哪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另外,他情性萧散,不干荣进,只有赵辛楣等三两个朋友和他交接。”
  我点点头。
  “但是,方鸿渐本质上是个情种。”
  “他既是情种,为什么和孙柔嘉刚结婚就吵吵闹闹,不久闹离婚?”
  “没找到自己理想的呗!贾宝玉是个情种,到头来不也出家么?换言之,在某种意义上,方鸿渐就是民国时期的贾宝玉了。”
  “那杨秋荣呢,就是当今中国的贾宝玉了。”我笑着接口道。
  “就是,就是嘛!”荣哥连连点头,说毕得意地憨笑了。
  我又问道:
  “那赵辛楣呢?我看他这人也挺不错的。他比方鸿渐会来事,在社会上更吃得开吧?”
  “对,赵辛楣后来肯定要升官发财,苏文纨也当了他的情妇。”
  “但是,我感觉你好像不大喜欢他,是吧?”
  “对。说到底,就像我和杨明中,做好朋友可以。但是,终究不是一路的人。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觉得,赵辛楣属于哪类人呢?”
  “他身材高大,神气轩昂,聪明,豪爽,讲义气,好交际,嗯,也不乏性情吧。比起李梅亭、韩学愈之流来,自然算好的了。但是,到了关键时候——比如他和汪太太的私情败露——他一下子蔫了,赶紧溜之大吉,和《红楼梦》里的潘又安一样没情意,终究是个小写的‘人’。我是很瞧不起他的。”
  “哦……”
  我点点头,心里着实佩服他的透辟分析。
  “方鸿渐则是个敢作敢为的真男子,关键时候他不逃避,而是勇于担承。你看他对孙柔嘉,不就是这样做的么?”
  我点头称是:“那你说,方鸿渐最后去重庆找出路,到底对不对呢?”
  “嗯……”荣哥思想片刻,随后双唇啧地碰了一下。“方鸿渐本质上属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种人在中国决不可能有出路的。方鸿渐只在法国邮轮上稍微得意了一下,打从一踏上中国本土,失意就像命运一样紧紧陪伴着他,甩不甩不脱了。他在上海碰壁,到三闾大学碰壁,回到上海又碰壁,再去重庆依然要碰壁,这是可以肯定的。他这种人,压根儿就不适宜在中国生存!”
  
  上述评价中,“方鸿渐则是个敢作敢为的真男子,关键时候他不逃避,而是勇于担承。”和“方鸿渐本质上属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种人在中国决不可能有出路的。”这两句是关键语。和夏志清的评论相比较,不难看出二者判然有高下之别。
  关于畸人,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显赫的地位。曹雪芹《石头记》借贾雨村之口有着精辟之论,转述如下:
  
  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写于200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