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到沈阳大客时刻表:前苏联解体,它的精英是怎样反思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14:27

一场引人关注的会议——《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组部、中宣部、中联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国防大学、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新闻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后,世界各国纷纷对这一重大事件展开深入的研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也对此进行了颇多研究。

从1991年开始,我国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相关著述,从各个方面和不同视角分析苏联解体问题,不过,从苏共兴衰角度进行研究的著述并不多。2000年,社科院设立“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研究”这一重大课题。第二年,该课题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李慎明出任负责人,其他10余位成员也都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一位参与《居安思危》编纂工作的专家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为了写好书,我们对很多曾任苏联高级领导的人进行过访谈,内容都写进了书里。”

2011年初,经过近10年的调查、撰写,《居安思危》终于面世。该书共47万余字,从苏共基本理论与指导方针、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建设、特权阶层等方面,深刻剖析了苏共亡党的原因。山东省济南市某机关的工作人员王文恺看过此书后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我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但此前一知半解。看完这本书后,感觉惊心动魄。苏共亡党的教训太深刻了,书里的很多内容值得我们深思。”

哪些内容值得我深思?哪些现象值得我担心?就是以下内容: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和平演变”,也加速了苏共亡党。美欧国家对苏联的颠覆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长期进行“宣传战”和“攻心战”。除了“美国之音”,美国还在西欧设置“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每天用6种语言向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民众宣传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否定苏共的革命历史,无限夸大苏联的社会问题,把苏联人民的不满情绪引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利用人员交流,腐蚀苏联下一代。1956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同苏联进行大规模“人民对人民交流”的构想。事实证明,美国人通过大量吸引苏联年轻人赴美留学,成功培养了一批亲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三,利用非政府组织,在苏联内部制造破坏性力量。1984年成立的“美国争取民主基金会”,长期接受美国国会的拨款,在苏联“用于开展民主运动”。

第四,利用经济手段,使苏联陷入困境。2007年,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施瓦茨在《胜利——美国政府对苏联的秘密战略》一书中透露,为了搞垮苏联,美国政府一方面大力推进同苏联的核军备竞赛,逼迫苏联消耗大量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压低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使苏联的外汇收入大幅减少,经济陷入困境。

第五,利用“人权”、民族关系等问题,支持和扶植苏联社会内部的反对势力。

苏联解体后的20年,继承其衣钵的俄罗斯人,感受到的是无尽的灾难。俄罗斯学者根据大量数字得出结论: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使俄罗斯经济和社会发展倒退了几十年。一个权威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当今66%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76%的人认为苏联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72%和80%的人分别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李慎明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一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曾痛切地对他说:

“把苏联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个别超级大国绝对没安好心,其他国家、民族千万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苏共垮台时,我也抱着欢迎的态度。但多少年来,这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使我常怀负疚、负债、负罪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