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牙龈龋齿:直板(生胶)推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3:03:11
介绍给直板(生胶)推挡不好的球友一项新技术, 直板---快(弹)拨技术   Post By:2007-11-11 19:21:00 [只看该乒友帖子] 

                       介绍给直板(生胶)推挡不好的球友一项新技术, 直板---快(弹)拨技术
       玩生胶之前, 我是日直(两面反胶)两面弧圈,中间推挡打法. 我是9月6号决定玩生胶的, 在土豆网看视频时,发现了BOKETT.COM网站,在网上听网友的意见选定了我现在的配置: 板---SITAK-CL-CR, 正面563-1(海棉1.3MM, 极软), 反手G666套胶. 板19日邮到, 20日开始练 .
      我的训练环境是非常好的, 球馆17张球台, 有四张是用网隔开的可进行多球训练, 还有一个练球的好球友(左手), 我的反手就是他陪出来的, 他反手技术也很好(左手的反手都很好).
                                                                                                        
       我每天上午进行30分钟多球训练, 然后就是实战. 正手快攻多球一天过, 台上练习(加步法)五天结束. 正手快拉和正手扣杀一天过, 台内挑打和太内撇打一天过, 正手很顺. 练到推挡时, 多球还可以, 实战就失误. 一周后把推挡放下开始练弹击, 弹击也很难练, 但实战中立竿见影,有成效,感觉爽, 练习也就有劲头. 第37天又回头练推挡, 还是老样, 没办法网上求助, 5天只有一人回帖. 没办法自己分析问题如下: 多球训练时没有转换,效果较好; 实战时,正手到推挡, 反手到推挡, 转换时原有的机械动作就出来了. 没办法我就自己在球台比试球拍的运行, 寻找解决的办法, 比试比试突然觉得球拍的运行, 好象横板的快拨, 马上多球开练, 五分钟,一盆多球就有手感, 之后就是一盆弧圈,那感觉太爽了, 半小时后我们又去外边球台练攻防, 当天定点攻防达到26板; 第二天练了几盆下旋, 练防弧圈; 第三天练多球半小时后, 实战中大有成效; 今天消息传到我地冠军(也是玩直板生胶)耳中, 也特意来看我防弧圈,大为赞赏. 现将我的动作描述如下:
       1, 快拨下旋球的击球动作
       引拍动作: 双脚平行站位, 重心放在左腿上(右手拍), 大臂与身体夹角30度左右, 肘向身前支出两拳左右; 球拍与小臂成135度,小臂与身体成45度角左右,下垂内收于腹前, 拍略低球台一点.
       击球动作: 几乎看不出来的蹬腿,转腰, 以肘为轴小臂向前上方外展, 以小臂发力为主, 击球时拍形大约90度(与地面).
       2, 快拨上旋球的击球动作
       引拍动作: 双脚平行站位, 重心放在左腿上(右手拍), 大臂与身体夹角30度左右, 肘向身前支出两拳左右, 球拍和小臂与地面基本平行, 小臂内收.
       击球动作: 几乎看不出来的蹬腿,转腰, 以肘为轴小臂向前下方发外展, 以小臂发力为主, 击球时拍形大约90度(与地面).
       3, 力的传递
       力的传递是通过蹬腿,挺腰,大臂不动传到肘,小臂外展发力,
       4, 以上动作, 如果加上手腕较小的内收和外展动作就是弹拨技术.
       5, 几点感受:
       第一, 虽然刚练四天, 感觉很顺手, 主要在转换时不用改变握拍方式(推挡得换), 所以很流畅.
       第二, 小臂动作总是比大臂快和灵敏, 球速和节奏都明显加快.
       第三, 大臂动的很小. 手腕还有点动作, 描绘不出来, 有点象撇,, 球友要练时自己体会吧.
       第四, 身体左边的我试了几下, 不如身前的好处理.
       第五, 我身高1.77,手臂较长,以上动作和角度是我的,要实践的球友,可根据自己条件确定自己的击球动作, 运拍方向和拍形, 以发力流畅, 失误少为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