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助手怎么模拟ios:寂誠: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20:17

寂誠: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二)

2011年8月13日 07:52:00 平和而嚴肅的寂誠大師少年時代的寂誠大師
寂誠大師與中華民族宗教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易道(左)探討人間佛教的話題寂誠大師和中國佛教協會名譽主席一誠長老(左)寂誠大師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右) 1957年冬海燈法師(中坐者)與弟子寂誠(後排右二)等在終南山寂誠大師為三德寺重建撒凈  舍利子,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阿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大德不德,大明不明,大勤若惰,大凈若污。 舍利子,我今授汝密咒,名曰密咒,即非密咒,是亦密咒。能除一切苦,即非能除一切苦,是亦能除一切苦。能除一切難,即非能除一切難,是亦能除一切難。何以故?成法非法,法會於心,心融于法,法忘其法,法無其法,乃為大法,得渡眾生。 舍利子,彼岸無岸,強名曰岸,岸無成岸,心止即岸。是故如來無定相,無往亦無來。 ——《佛説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下卷》 本報記者 史利偉 大寂至誠七十年參悟不輟 佛言:萬法生滅,皆由緣份;緣生緣起,一切隨緣。八歲的寂誠,在懵懂無知中,踏上了菩提道路,與佛陀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泰州城郊的馬莊花家舍善緣寺,他無法理解佛陀的慈悲和智慧,也不能體會佛法的深邃和廣闊,但在這片佛陀的天地里,他本能地感受到一種莫名的莊嚴,這種莊嚴一直伴隨他、激勵他、加持他,哪怕是在那段刻骨銘心的浩劫歲月。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幾千年來一切剝削階級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的口號,一場聲勢浩大的“破四舊”運動在中華大地蔓延開來。一九六七年,“破四舊”的烈火燃燒至江蘇蘇州石公山寺,隱居在這裡十餘年的海燈、寂誠師徒迫於形勢,不得不黯然離開。二十多年形影相照,卻一朝夢碎:上海佛學會師徒結緣,四川大廟寺循禮剃度,圓戒真如寺、接法溈仰宗、朝禮五台山,終南閉關、嵩山拜祖、天台傳經,直到隱居石公山,往事歷歷,人何以堪,情何以堪! 海燈法師親自送寂誠返回泰州老家,並留下“有緣則聚,無緣則散;一切從緣生,一切從緣滅”的無奈長嘆,但是也勉勵他“信仰源於內心,修行決於自身”,只要心到,一切皆為自然。接下來寂誠就像所有被逐出寺廟的僧人一樣,開始了一段世俗生活。雖然不能繼續惠人心靈的佛陀教育,但是他開始了惠人身體的懸壺濟世,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做了一名醫生。但是他沒有忘記恩師的教誨,白天治病救人,夜晚暗自誦經習武,十餘年未嘗荒廢。一九八四年,國家落實宗教政策,他迫不及待地重披袈裟,于廣州光孝寺在本煥、知定、本智等大和尚的三師七證之下,在頭頂燃下十二個香疤,圓具大戒。從此他更加珍惜這身袈裟,不僅承擔起溈仰宗第九代法嗣的弘法重任,並受囑雲門宗第十四代正法眼藏,繼續雲門宗第十二世虛雲禪師、第十三世佛源禪師的如來家業。 即使是今天,八十高齡的寂誠大師依然堅持每天早起,打坐誦經,從不懈怠。所以諸多經典,寂誠大師皆爛熟于胸。曾有人驚奇地發現,在《華嚴經》的誦經法會上,數日下來,三本厚厚的《華嚴經》擺在面前,寂誠沒有翻開一頁,卻完整的唱誦下來,聲音洪亮,梵音動人! 續佛慧命水陸法會弘梵音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九日,寂誠大師收到一封來自上海靜安古寺的信函,內容如下——寂誠法師道席:久聞令名殊增敬仰。我寺青年僧眾,常思學習梵唄,宣流法音,今者,殊勝因緣終於來到。我寺今年適逢建寺一千七百五十週年紀念,為籌備慶典活動,茲特馳函法師,懇請拔冗來滬,為我寺諸青年僧眾教授梵唱妙音,培養造就一代佛子,以利弘法,功德無量。務祈早日到滬,竭誠榮侯。即頌禪悅。 寂誠大師接信後,立即收拾行囊,移錫上海。在上海靜安古寺傳授梵唄數月,深受古寺上下讚嘆。一九九八年九月,靜安古寺再鄭重擬下一文聘書,誠聘寂誠大師為本寺梵唄教師,主教華嚴字母和水陸儀軌。 寂誠大師回憶説,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像這樣的信函,他每個月都要收到七八十封,有時候自己連打開信的時間都沒有。當跟大師談起水陸法會時,大師特別的激動,平時沉默寡言、低調而平和的他語速倍增。“我八歲出家就學梵唄,海燈法師誇我嗓子好;到今天為止,我參加的水陸法會已經數不清了,幾乎全國所有的省市及香港、台灣、澳門、新加坡等地,我都去打過水陸。唱、念、誦、敲、打、拍我都會,所有的水陸儀軌我不僅記下,而且都能唱出來。”説著話,寂誠大師站了起來,當場唱起“爐香乍熱六句讚”,聲音洪亮、清凈美妙、婉轉悠揚,讓人不禁悲憫重生、肅然起敬。寂誠大師的弟子邵建國居士和照亮法師告訴我們,他們跟隨大師參加過很多水陸法會,令他們稱奇的是,無論多大的法會,有多少人頌唱,現場的人總能清楚地聽到寂誠大師的聲音。 寂誠大師跟我們講起水陸法會,熟悉備至,信手拈來。水陸法會,全稱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又稱為“水陸道場”“悲濟會”,是漢傳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所需時間最長的一種。法會壇場分為內壇和外壇。法事以內壇為主,畫像佈置、幢幡懸挂、香花供養、法器擺設等,力求莊嚴。正中懸挂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羅列香花燈燭果品供物。其前安置長方檯四隻成四方形,台上分置銅磐、鬥鼓、鐃鈸、手鈴及儀軌等,為主法、正表、副表、齋主四人所用。四圍繞以布幕,將內壇分成三間。兩側分挂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陸畫像。畫像之下列插牌竿,詳記每位聖凡名稱。牌上皆畫寶蓋,下畫蓮花,中用黃紙;下堂則用紅紙以為區別。外壇有六個壇場:大壇二十四人,專門禮拜《梁皇寶懺》;諸經壇七人,諷誦諸經;《法華》壇七人,專誦《妙法蓮花經》;凈土壇七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華嚴》壇二人,靜閱《大方廣佛華嚴經》;瑜伽壇人數由各壇臨時調用。此外監壇一人,共計四十八人。 大師還特別提醒説,參加水陸法會最重要的是心誠,如果不誠心,以為佈施就有功德,那是錯誤的想法,因為參加水陸法會主要的是發願、生起慈悲心,如果不是出自於誠心,則佈施的功德有限、慢法的罪過無窮,所以説心誠則靈,無感不通。 同體大悲大菩提善度眾生 很多人都知道,寂誠大師是個閒不住的人。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八方行走,或參拜寺廟誦經説法,或深入群眾治病救人,或遠走海外交流心得,總之他要在不斷地行走中完成自己弘法利生的事業。 中華民族宗教文化促進會執行主席易道先生,曾經跟寂誠大師就佛教問題做過深入的交流,令旁聽的我們受益匪淺。易道主席説:“佛教是以慈悲為本,方便為用,眾生的根器不一,有人因聽經得度,有人因吃素菜到佛門來,也有人因為喜歡法會唱誦的音聲而對佛教生起信心。所以出家人應該廣開法門,普渡眾生,而不能坐等有緣人。”寂誠大師深感贊同,大師説:“修行的目的在於自度度人,所以地藏菩薩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對於出家人來説,慈悲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要做個對社會對人民有好處的人,存好心、説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那麼要想做到對社會對人民有益,首先就要走向社會,走近群眾,了解群眾的身心,感受群眾的疾苦,才能隨緣度化,利樂眾生。”他們不自覺地回到了人間佛教的話題,探討佛教到底是什麼?佛教內容博大精深,幾乎無所不包。雖不是科學,但不違背科學;雖不等同哲學,但不超乎哲學;雖不是文學,但確有文學;雖不是美學,但蘊藏美學。所以佛教也不過是人世間的一種教育形式,無異於孔孟之道,只不過是“橫看成嶺側成峰”而已。 既然佛教是人間教育,就離不開教育自身的特性,行勝於言,知行合一才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出家人作為佛陀教育的傳播者,自然也要知行合一,用自己的行動普度眾生;所以寂誠大師選擇用行走的方式融入社會,用自己的佛法、醫術、武術服務社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間佛教的理想。 寂誠大師告訴我們,佛法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在人間佛教的這條修行之路上,必須靠自己體會,才能抵達澄明之境。 説到此,似乎一切明了,我們也沒有再問的必要了,僅此而已! 忠厚老實、行事低調的寂誠深得海燈法師武術真傳,默默地將海燈法師的少林武學薪火相繼,敬請關注《寂誠: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