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西边在哪:管理缺位,择校费才会放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23:02

管理缺位,择校费才会放肆

   “孩子上学了吗?上哪个学校了?交了多少钱?”家有学童,家长们的话题少不了这样三个字:“择校费”。据说这几年,行情“疯涨”;更有一种说法,这里面“水”很深,想上好学校得拼爹拼钱拼命。(《光明日报》9月5日)

    一边是义务教育,一边是高得离谱的择校费。以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名义出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从未真正停止,这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据了解,填写“自愿”协议书、“被捐资助学”、将择校费通过指定的银行交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直接交给学校专门成立的基金会等机构,是不少家长的亲身经历。

    据记者调查,目前重点中小学普遍存在三类学生:通过考试入学的“公费生”,通过交费上学的“自费生”或“交费生”,还有一类“条子生”,即通过权力获取教育机会。这些体制外进行的“权择校”、“钱择校”和“分择校”行为,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存在着大量的权力寻租,充斥着教育腐败和丑闻。

    取消择校费,实现基础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有赖于财政收支安排的政策理念以及相关制度的调整。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关注。日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政府保证了充足的义务教育经费,使各校教学条件、教学设施达到了规范化,从而实现了“平等教育”。但进入20世纪末,日本平等教育出现危机,私立学校在升学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导致公立学校在教育质量方面的信誉下降,学生不愿上公立学校,公立学校产生了生存危机。因此,在坚持教育均衡的基础上,日本教育界提出,在公立中小学实行学校选择制度,即以追求每个个体的独特个性或每一种文化自身的发展权利为特征的“多元尺度”的公平,以激发学校教育活力。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日本实施教育公平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家在对各校进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应从制度上促进各校继续保持竞争活力并办出各自特色,以适应不同学生个体的需求,从而保证学校教育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

    我们的义务教育为了一切人的成长成才,做到没有校际级别之差,也没有贫贱与高贵之分,就必须从多方面寻求突破,着力提高教育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均衡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资源,让孩子们享受公平的教育。保证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我们才能一步一步走向和谐。

郭立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06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