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仙子和紫霞:刘云山:辩证全面地看?科学求实地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3:48:20

刘云山:辩证全面地看 科学求实地办

2011年09月02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刘云山:辩证全面地看 科学求实地办--中国共产党新闻

  推进理论大众化,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举措,也是党的思想理论工作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历着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增强社会活力、加快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前进中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热点难点增多势所必然,人们思想困惑增多也在所难免。这迫切需要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阐释,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架起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热点难点,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化解热点难点。

  近年来,根据中央要求和部署,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加大理论大众化工作力度,积极探索理论走向大众的有效形式和载体,编写出版一大批通俗理论读物。今年推出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聚焦人们普遍关注的八个热点难点,在以往重点阐述怎么看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怎么办,突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向、政策措施、途径办法,增强了思想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召力,赢得读者广泛欢迎。根据该书摄制的同名电视专题片播出后,也产生热烈社会反响。总结近几年编写出版通俗理论读物特别是《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的实践,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紧紧围绕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辩证全面地分析“怎么看”,科学求实地阐明“怎么办”,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

  1.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树立全局视野、增强大局意识,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理论工作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只有认清大局、把握大局,理论大众化才能找准坐标、明确定位,才能展示价值、发挥作用。编写出版《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着眼的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个大局,阐述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根本目的是汇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全局视野、大局意识贯穿于全书始终,也正因如此,才受到各个方面高度关注,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现在,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体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历史选择,是最大的大局,是最根本的方向和导向。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紧紧围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前进,结合改革发展历史进程,结合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抓住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加强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深入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创新创造,推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大众化提供坚实学理支撑。要着眼凝聚思想共识,科学策划选题、主动设置议题,扎实有效地进行引导,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动态动向,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把握方向,旗帜鲜明地阐明原则立场、划清重大界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2.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站稳群众立场、贴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百姓关切。为谁立论、为谁著说,是原则问题、立场问题。让理论走进群众,就是一个坚持群众立场、服务人民大众的实践过程。只有站在群众立场上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理论工作才能做到群众心坎上。《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所以受到人们欢迎,就在于从深入调研、把握民意中提出问题,以大众的视角观察社会现实,以朴素的感情关照百姓生活,以鲜明的态度维护群众利益,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

  为了群众才能赢得群众,贴近群众才能打动群众。远离群众生产生活的繁琐论证,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和前途。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永恒不变的法则。站稳群众立场首先是感情问题,要树立大众情怀,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做群众的贴心人,把真切的感情融入到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之中。站稳群众立场还应当深入群众,到基层一线,了解百姓的生活状态、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体验社会实践、感悟生活真谛,找准理论宣传与群众需求的契合点,找准理论服务人民的着力点。站稳群众立场最终要体现到维护群众利益上,关注民生冷暖,反映群众诉求,人民群众关心什么就聚焦什么,广大百姓困惑什么就解答什么,为人民立言、为百姓谋利,在服务群众、满足群众中更好地实现理论的价值。

  3.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坚持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科学回答实践中的问题。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科学理论的基本品格。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每个社会都有自己面临的问题。理论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彻底,关键就看它直面问题的程度、解决问题的深度。只有及时有力地回应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理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客观分析问题、揭示矛盾,以坦诚打动人心,靠真话赢得读者。

  理论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回避矛盾问题只会适得其反。推进理论大众化,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现实的勇气、唯物辩证的方法,在回应实际问题中展示理论的力量。要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有一说一、实话实说,不夸大其辞,也不文过饰非,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就讲什么原因。即使是一些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要如实讲清楚长期性复杂性,争取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分析问题的方法极为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要善于用全面、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坚持“两点论”、注重“两分法”,区别主流与支流,认清有利与不利,把握机遇与挑战,避免片面性、简单化,引导人们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把问题置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作出阐释,讲背景成因、讲现实状况、讲未来前景,帮助人们在把握发展趋势中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4.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更好地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给人解决问题的思路,给人推动实践的力量。方向路径阐述得越明确,越能给人以激励;措施办法阐述得越清楚,越能给人以信心。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果只回答“怎么看”,不深入到“怎么办”,不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就不彻底,就不会落地生根,就不可能真正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怎么看”与“怎么办”很好结合起来,既讲成因、又开良方,既摆问题、更指出路,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呈现在人们面前,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做到了知与行的统一。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其生命力深深植根于实践之中。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把理论宣传与推动实践结合起来,把帮助人们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统一起来,展示理论的实践魅力。党的方针政策是理论通往实践的基本环节。要深入学习掌握中央的各项政策,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讲清楚政策出台的依据和目的,讲清楚政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讲清楚政策的作用和影响,更好地推动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注重了解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充分反映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举措,反映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保障改善民生的好经验好做法,有力推动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人民群众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的实践、新的创造,许多好点子、好办法来自基层一线。要善于从基层群众中获真知、取真经,总结人民群众勇于开拓、积极创造的典型做法,展示人民群众克服困难、破解难题的大胆实践,汇聚起推进改革建设的强大合力。

  5.推进理论大众化,必须运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语言,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传播形式,是增强理论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保证,是理论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再好的理论,如果不符合人们的接受习惯,不为人们喜闻乐见,也难以走进群众、深入人心。《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坚持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讲情况与讲知识相结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好的形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说,理论大众化也是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的大众化,是平台载体、传播途径的大众化。要善于运用群众喜爱的接受形式阐释理论观点,运用生动事实、典型案例讲清道理,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生动,把逻辑力量与事实力量结合起来,力戒从概念到概念、从结论到结论。文风反映作风,要把改进文风作为理论宣传普及的重要着力点,多讲短话、新话,多讲百姓话、平常话,多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力求简洁明快、清新朴实,让人感到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要多搭建理论大众化的平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文化阵地,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充分调动群众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注重发挥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多层次、多样化地进行理论宣传普及,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1年8月30日在《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编写出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