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拍卖:“十二五”期间宝应县域发展的初步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01:12

站在新起点 谋划新蓝图 建设新宝应

   ——“十二五”期间宝应县域发展的初步思考

 

周文秀  季立中  苗虹  郭人洲

 

摘  要:“十二五”时期,是宝应赶超发展、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机遇条件:重点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交通改善、沿江沿海开发、生态市县创建四大机遇,应对化解争先进位、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三大压力。目标定位:把握“赶超发展、争先进位、统筹城乡、富民强县”主题,实施“工业化强县、城市化带动,产业化兴农、项目化推进”四大战略,构筑“一主两副一特色”四大经济板块,建设“四个宝应”。重点举措: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实现“赶超发展”;以外向经济为重点,加快建设“开放宝应”;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宝应”;以生态县创建为契机,加快建设“生态宝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建设“幸福宝应”。

主题词:县域发展  思考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妥善应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积极培育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有必要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基础上,预测分析未来几年宝应县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总体发展趋势,并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重点举措。

一、“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趋势

“十一五”时期,围绕“实现再翻番、加快建设小康县”总体目标,突出“致富百姓、做大财政”两大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等六大战略,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圆满完成主要目标任务。 “十一五”末,人均GDP达4500美元 (RMB/$按6.5:1估算,下同),预计“十二五”时期GDP人均水平将逐步进入8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当前,宝应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十二五”及其后一段时期,宝应还将逐步完成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高级阶段的转变。这一阶段,科技创新将成为主驱动,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和动力因素指数。根据国际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十二五”时期宝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结构变动对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由于产业结构变动,三次产业间资源再配置效应加快上升,工业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扩张,服务业继续加快发展,农业经济平稳增长,三次产业“二、三、一”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二、三产业比重将会持续提高,力争达到90-92%。同时,合理调整的城镇结构和城乡布局将明显加快流通速度,社会结构也面临着深层次调整和转型。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经济增长开始由要素投入驱动为主逐步向科技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由广义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提高,并逐渐达到或超过资本要素、劳动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开始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发展创新型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公共服务成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共服务的总体需求日益增长,而公共服务的供给依然不足,供需矛盾由相对集中转变为比较突出。由于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均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县镇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悬殊较大,影响发展的公平性,对发展的效率性产生制约作用。生态文明成为发展的重要目标诉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依然严峻,土地、水、能源等要素约束更加明显,环境容量日趋饱和,低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同时,全社会环境意识已经觉醒,环境政策和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公民责任已成为重要目标诉求。

综合考虑“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特征和不断变化国内外形势,对宝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初步判断是:“十二五”期间及今后一段时期,宝应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四个关键时期”,即新型工业化提速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城乡统筹协调加速期、生态环境优化提升期。一是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春季报告》称,2011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GDP增长速度可达9.6%左右。处于全国发达地区的江苏经济必将保持较高幅度增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苏南地区将率先实现经济社会转型,沿江地区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沿海开发持续推进,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将持续处于加速发展期。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宝应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必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强劲增长运势,并以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姿态步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在一个次高速度的区间运行。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加快。进入发展新阶段,国家及省市将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继续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同时,还要主动调整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强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突出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根本性作用。“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宝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三是城乡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十二五”期间,随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我县城市化水平还将继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深入推进,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地区辐射,区域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区域协作机制更趋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必然加快。四是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明显。“十二五”时期,全国各地必将积极抢抓科技创新机遇,积极发展创新型经济,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我县作为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其示范作用将会更加显现,随着生态意识的逐步增强,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加大,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将更加明显,生态县创建必将取得更大成效,为扬州创建全国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二、“十二五”发展的机遇条件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压力和动力共生。“十二五”时期是宝应赶超发展、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全新的发展形势,必须充分利用宝应现有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区域条件等,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重点抢抓四大机遇:一要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加速产业转移机遇。《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以及上海四大国际中心建设,正在使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在区域一体化的新背景下,城市体系格局和产业布局正发生重大变化,为宝应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我们必须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在更大范围内吸纳要素资源、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要紧抓区域交通不断改善驱动经济发展机遇。连淮扬镇铁路、京沪高速、盐金公路、金宝南线、新淮江公路、安大公路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和改造,以及邻近苏中机场、淮安机场的建设,使宝应交通通达性大幅提高,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逐步改善的交通条件,逐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有效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积聚集群。三要紧抓沿江、沿海开发促进赶超发展机遇。运河产业带已经列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支点,运河产业带打造将成为宝应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此,必须利用沿江、沿海开发,以及上海及苏南产业转型、苏中加快崛起、苏北经济振兴的机遇,东联沿海、南接沿江拓展发展空间,围绕“一主两副一特”生产力总体布局,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四要紧抓生态市、生态县创建推动特色发展机遇。我县生态资源富有优势,在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和转型新方向的时代背景下,应结合扬州全国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及宝应全国生态县创建,全力保护自然环境,逐步改善生态条件,减少资源环境成本,提高生态环境质态,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同时,还要积极应对和化解三大压力:一是正确对待“争先进位”压力我县作为承接苏南与苏北的节点,有其自身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宝应位于长三角核心区的北部边缘地带,加之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江苏沿江开发战略和东陇海产业带建设,宝应有进一步被空心化、边缘化的危机。但只要树立信心、下定决心,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日益改善的区域条件,主动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东联沿海、南接沿江,就能实现争先进位、赶超发展目标。二是积极应对转型升级压力。我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总量依然不大,在全省及其他兄弟县市中依然处于后位。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还占有较大比重(2010年一产增加值占GDP17.7%);产业布局依然分散,产业聚集度亟待提升。为此,应围绕传统制造业转移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效率三条主线和“一主两副一特”生产力总体布局,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就业机会多的成长型创业企业,特别是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奋力化解可持续发展压力。我县处于里下河地区,湖荡密布,生态环境优良。但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土地指标、能源供应等供求矛盾也十分突出。为此,强化资源协调,做好要素保障是化解可持续发展压力的重要途径。要全力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要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全力争取土地指标,缓解项目用地瓶颈;要科学谋划电力能源供求计划,确保生产生活和重大项目建设需求。同时,要积极化解融资难、用工难等矛盾问题。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定位

“十二五”期间,宝应县委、县政府将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扬州市委提出的建设“三个扬州”要求,围绕“两年翻番、三年跨越,五年变样”的目标,牢牢把握“赶超发展、争先进位、统筹城乡、富民强县”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化强县、城市化带动,产业化兴农、项目化推进”战略,努力建设经济转型加速、创新创业活跃、宜居生态文明、城乡统筹和谐的“开放宝应、创新宝应、生态宝应、幸福宝应”,极力打造苏中地区重要的生态工贸型中等节点城市和名副其实的“水乡明珠”,争做国内知名、省内有影响的输变电装备产业县、有机农业示范县、生态宜居园林县、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县。

未来的五年,是苦干实干、赶超创新、富民强县的五年。我县将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全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坚持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并行,全面促进产业集聚化、链式化、品牌化、高端化,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高效有机农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构筑“一主两副一特色”四大经济板块(即县城经济主板块、南部工业副板块、北部工业副板块、高效有机农业特色板块),继续加快生态旅游发展,不断强化中等城市建设。

一是着力打造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县城经济主板块。重点调整优化、逐步融合主城区各大园区,重点打造经济开发区、宝胜工业园、安宜工业园(南园、北园)。开发区重点发展“一主两特一新”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泵阀管件和压力容器特色产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宝胜工业园重点发展输变电(智能电网)产业;安宜南园区重点发展软件、电子信息产业,安宜北园区重点发展“一主两特”产业。引导全县“一主两特一新”产业及重大项目向主城区各大园区转移积聚,力争县城经济主板块工业占全县总量2/3以上。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加快“一主两副”商圈建设,继续改造完善亚细亚商圈,高起点规划建设白田路和生态新城商圈。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启动运河港口物流中心,规划建设望直港物流园区,拓展宝胜物流园第三方物流,打造苏中地区大型物流园区、全国粮食物流中心等综合性大型物流园区。

二是着力打造范水、曹甸等工业集中区为主体的南北工业副板块。范水、柳堡等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精密电子、电工电器、高档棉纺、汽车配件等产业,重点打造以骏升科技产业园为主体的全球最大智能遥控器生产基地。曹甸、安丰等工业集中区,以教玩具、玻璃水晶产业为主导,重点打全国知名的造教玩具、玻璃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时,调整优化夏集、射阳湖、广洋湖、小官庄、鲁垛等镇工业集中区产业结构,积聚发展有机食品、电线电缆、特种管件、玻璃水晶工艺、乱针绣等专业特色产品。

三是东部高效特色农业、运西有机农业为主体的高效有机农业特色板块。围绕粮油、畜牧、设施蔬菜、水生蔬菜、林果、水产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有机农业。重点建设东部高效特色农业区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射阳湖荷园、望直港荷藕示范园,以及柳堡、射阳湖、广洋湖等镇藕慈复种基地。以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为中心,重点推进生态观光区、有机产业区、滨湖生态区(城市后花园)三大功能区建设,力争将运西打造为集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复合型基地。

四是全力培育以优质生态资源、高效有机农业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以生态县创建为契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建设“苏中绿洲”。以优质生态资源、高效有机农业为依托,重点打造以人文景观及古商业街等为重点、彰显人文魅力的古城旅游区,以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具有生态观光特色的宝应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白鹿岛生态旅游区),以射阳湖荷园景区及温泉开发为基础、体现水乡风貌的休闲度假区,力争建成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五是加快建设以生态新城开发为重点、承接盐淮扬泰四市节点的中等城市。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以现有主城区框架为基础,坚持新城开发、旧城改造、古城保护并举,按照50平方公里、40万人规模,加快中心城区各类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打造生态新城,三年完成3平方公里新城核心区开发,五年内拉开新城框架,十年建成18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完善、建筑特色突出、人口相对聚集、彰显生态品牌的生态新城。同时,明确重点中心镇空间分布、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逐步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重镇和生态农业名镇。

四、“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举措

围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进一步弘扬新时期宝应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化强县、城市化带动,产业化兴农、项目化推进”四大战略,加快投入促进增长,转型升级增强素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强化服务惠及民生,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开放宝应、创新宝应、生态宝应、幸福宝应。

一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实现“赶超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空间整合和重点区域集中发展,引导产业向重点园区集中,加快县域范围工业园区调整优化、融合重组,凸显板块特色。“十二五”末,全力构筑“一主两副一特色”四大经济板块,即县城经济主板块、南部工业副板块、北部工业副板块、高效有机农业特色板块,形成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空间布局合理、功能板块清晰的开发格局。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以产业招商为龙头,主攻重大项目招引,组织推动或直接配置资源实施重大项目,力争在5亿元、10亿元乃至更大体量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产业优势等,编排申报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省市规划笼子。“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重点项目760个,计划投资1000亿元以上。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一主两特”产业发展基础,加快输变电装备、有机食品及泵阀管件和压力容器等主导特色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纺织服装、玻璃水晶、文教玩具、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层次。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型装备制造、环保节能设备、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发展研发创意产业。积极发展高效有机农业,加快推进高效有机农业规模化发展。着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十二五”时期,主体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力争GDP总量净增3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民生投入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超1000亿元。到2015年,打造300亿元、200亿元企业各1个,100亿元企业3-5个,50亿元企业10个,亿元以上企业400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力争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0%以上,全省综合排名提升2个位次以上。

二是以外向经济为重点,加快建设“开放宝应”。依托重点园区,引领外向发展。以开发区、安宜镇、生态新城、宝胜集团四大区域板块等为载体,加快重大项目集聚,全力打造“双百亿工业新区、十万人宝应新城”。发挥重点园区和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积极引进大型跨国公司,实现园区建设上水平、重点企业上规模,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依托特色产业,提升引资水平。以“一主两副一特色”四大经济板块为基础,大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招商,突出招引重大外资项目。利用森萨塔、骏升科技等外资企业,以外引外、增资扩股。同时,加大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力度,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转变方式,提高贸易质态。加快荷藕、玻璃水晶两个省级产业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区域品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的转变。到“十二五”末,全县年自营出口达到7亿美元以上。全面拓宽视野,推进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海外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打造工业经济新旗舰。开放服务业市场,鼓励海外资本参与商贸、房地产及生产性服务业。探索海外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主动顺应趋势,推进区域合作。围绕自身优势产业,主动接受上海都市圈和宁镇扬经济板块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辐射,积极创建国家级外派劳务基地县,拓展成建制劳务输出。利用天宇公司、宝胜集团对外劳务经营权,积极承包海外工程。引导鼓励企业出国投资兴业。

三是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宝应”。引导产业转型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走宝应特色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引领发展。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围绕“一主两特一新”,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调优调高调轻产业结构。实现创新引领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快工业设计中心、科技孵化园等创新载体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支柱产业提升,注重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培育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加快形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自主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六大新兴产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创新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推进行政管理体系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公共事业领域改革,探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

四是以生态县创建为契机,加快建设“生态宝应”。完善生态功能区建设。积极探索富有地方特色、适合县情的环保模式,全面建成全国生态县。重点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建立完善环境污染防范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测体系,逐步修复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创建生态县为契机,巩固国家园林县城成果,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交通等创建,全力建设“苏中绿洲”。力争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3%。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更加注重低碳发展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有机结合,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和低碳示范园区,加快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太阳能、地源热泵、生物质能应用水平,鼓励使用清洁绿色能源。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加强水环境治理,改善区域水环境。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积极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强化节能减排,推进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限制高耗能、低效益、重污染项目发展。力争万元GDP能耗下降18%以上。

五是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建设“幸福宝应”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着力提升人口素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县域内实现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促进文体事业发展,推进文体惠民工程建设,丰富城乡百姓生活。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公立医院改造步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卫生资源均等化。协调发展其他各项事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围绕50平方公里、40万人口中等城市目标,加强公交、供水等公共设施保障能力,每年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围绕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目标定位,着力打造生态新城。着力规划建设重点中心镇,积极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促进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就业保障、就业培训和就业扶持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促进形成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统一城乡社保标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推进平安宝应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创建幸福生活环境,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提高执法公信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