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政务服务中心:刘植荣:钱,是财富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12:01

钱,是财富吗?

作者:刘植荣

    “财富”这个词恐怕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词了,人们渴望财富,绞尽脑汁去获得财富,精心看管自己的财富,但要给财富下个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则很困难,有经济学上的定义,有伦理哲学上的定义,也有法学上的定义。我认为,作为普通百姓来理解的话,财富就是个人能够支配的钱和物以及自身具备的能力。

  你钱包里有钱,或在银行有随时可提取的存款,或有随时可变现的其他金融资产,这就是财富,因为你可以支配它,你可以用这些钱交换消费品或者享受服务。你有房子,有汽车,有家具,这些也是财富,因为它们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享受和快乐。还有一种财富很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个人能力,如果你有知识,而且具备把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就是你的财富,它不是以钱或物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储蓄在你体内的无形货币,只要有需要并且你能够施展这些能力,钞票就会现出原形向你飞来。

  我们说钱是财富,那也要有个前提,就是钱必须能够保值。如果发生恶性通货膨胀,那钱就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我小的时候,家里有两大箱子钞票,我和伙伴们经常一捆一捆地拿出来当积木摆。听家父讲,解放前我们家以织布为生,这些钱叫法币,是用很多匹布换来的,后来钱毛了,这些钱连一尺布都买不来了,就一直放在箱子里。那么,这些钱就不是财富了,只是一堆废纸而已。后来,这两箱子钞票就被当柴火烧掉了。

  不流通的法币会被当柴火烧掉,即使流通中的货币,照样可能有被当柴火烧掉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由于战时发行巨量国债筹集战争经费,加之战败后的战争赔款,政府无力偿还,只有靠印钞还债,结果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仅1923年一年,物价就上涨了4.5亿倍,高峰期物价每49个小时翻一番,人们生火取暖、煮饭不用劈柴,就用钞票,因为用钞票换来的劈柴还没有钞票本身经烧。

  同样是我小的时候,家中衣柜里有6块银元,我也经常拿出来玩弄,上面有袁世凯和孙中山的像,那是外公给家母陪嫁压箱底的,一直没舍得花。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家里需要钱,母亲就把银元卖给收古董的了,好像是每块银元卖了27元钱。根据历史资料,1936年一块银元可以买16斤大米或5斤猪肉,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卖这几块银元时,大米0.14元/斤,猪肉0.8元/斤,一块银元可换193斤大米或34斤猪肉,银元价值增值了近10倍。

  银元这种钱就绝对是财富了,因为不管你把它存放多久,都可以拿出来交换其他商品和服务,而且很少有贬值的情况。正如法国18世纪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所说:“金属货币也是一种财富,拥有货币可以使人快乐,拥有大量的货币就相当于拥有大量的财富。”

  所以说,只有纸币才会贬值,金银等贵金属货币不会贬值,至少不会严重贬值。而目前世界上流通中的货币几乎都是纸币(少量金属辅币不作考虑),所以,存钱就有贬值的可能,就可能让财富化为乌有。拿币值比较稳定的世界货币美元来说,2011年22美元的购买力仅相当于1914年的1美元,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3.23%。我们有时根本不能正确预测通货膨胀率,这就让存的钱有了更多的变数,此时的钱更不能代表财富的多少。例如,美国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08%,是1990年以来最高水平,而2008年的通货膨胀率迅速降为0.09%,是195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通货膨胀率跳跃如此之大,与经济学家的预测大相径庭,难怪有人说,经济学家对经济的预测并不比大猩猩高明多少。

  在目前失去“金本位”保护的“纸币本位”体系内,钱只是政府的信用凭证,它没有任何担保,一旦政府失去信用,即使亿万富翁,一夜之间也可能会变成穷光蛋。在1997-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很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例如泰国,1997年7月2日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金融危机期间,银行纷纷倒闭,股市狂泻,金融业瘫痪,百姓多年积累的财富很快蒸发,过去100美元的资产,金融危机期间仅值1美元,有的富豪为一夜之间破产而自杀。其实,蒸发掉的财富都飞到那些金融大鳄的腰包里去了。

    以上分析的是纸币贬值使财富蒸发,即使纸币不贬值,钱也不见得就是你的财富,只有你把钱花出去购买物品后才能称其为财富。假如你昨天炒股赚了1万元,而今天炒股赔进去2万元,那你昨天的1万元就不是你的财富,因为你没有用那些钱换取物品,而今天那些钱又已经不属于你支配了。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写道:“货无常主。”就是说,财富不是属于某个人的,只是被人临时保管而已,它今天在你这里,明天就不知道去谁那里了。佛祖释迦牟尼对钱的解释更是耐人寻味:钱只有五分之一归个人临时支配,有五分之四不属于自己,一份要向政府纳税,一份要给盗贼和骗子准备,一份要给疾病,一份要给亲友。(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irong 本文发《新金融观察》2011年9月5日第07版)

到非洲搞“希望工程”有必要吗?
货币的材质上通胀的内因
中国中了美国国债的圈套
通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
税收增长30%,说明了什么?
高铁,在傲慢中跌落(附2011年7月10日以来高铁故障和事故统计)
高铁,收回成本希望渺茫
发展高铁不可回避经济效益
高铁热下的冷思考:高铁能耗是飞机的1/12纯属胡扯
中国高铁故障/事故统计(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