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巷沿岸修缮:1五脏--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29:33
心的实体位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横膈之上,形如倒垂未开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灵枢·本藏》记述了心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难经·四十二难》记载了心的重量、孔道及容积。明代医家将心区分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明·李梴《医学入门·心》曰:“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万物由之盛长,不著色象,谓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此“血肉之心”即指解剖之心,“神明之心”则相当于脑。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血脉与主神明。《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内经》所论,已基本完成了对心之功能的认识。明代医家虽提出“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的区别,但对“神明之心”的实体并未说明。李时珍受道家思想影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在西医传入之后,中医对心主神明的认识进行了反思。经中医理论之消化、吸收、改造,脑不仅隶属于心,且与肾精髓海理论相结合。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其经脉为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一)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运行的功能。血,指血液。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运行于周身,从而发挥其濡养作用。故《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脉,即血脉,是血液运行之通道,与心脏相连,网络于周身。故心脏、脉和血液在体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系统,使血液在脉中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如环无端。

   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首先有赖于心之阳气的充沛。心之气、阳激发推动着心脏搏动,维持着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血脉中运行于周身,充分发挥其营养作用。故《灵枢·经脉》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死。”其次是血液充盈。全身有效循环血量的充足,也是心脏正常搏动,血液运行的前提之一。第三是脉道通利。脉管富有弹性并畅通无阻,是保障心主血脉功能正常的基本条件之一。当然,肺之助心行血、肝之主疏泄调畅气机,以及宗气的盛衰,均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

   由于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位于胸中,所以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反映于脉象、面色、舌色以及心胸部感觉等方面。若心之气、阳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可见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等。若心之气、阳不足,血液亏虚,或脉道不利而血流不畅,则脉象细软无力或结代,面色无华或晦滞,舌色淡白或紫暗,并见心悸、怔忡等;若心脉痹阻严重,则见面、舌青紫,心前区憋闷,甚则刺痛,脉细涩或结代等;心的阳、气亢盛或阴虚火旺,又可见脉数、舌红等症。

   2.主神明

   心主神明,又称心主神志或心藏神,是指心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人体心理活动的功能。神明,可简称“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泛指人的整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包括生理与心理活动两个方面,常通过人的意识、面色、眼神、言语、形体动态和对外界的反应等得以反映。《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指广义之神。狭义之神,指人的心理活动,中医传统上称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所主之神,是指广义之神,如明·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中所说:“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是一理以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

 

   (1)主宰人体生理活动: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均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而各种生理功能的协调,则有赖于心神的主宰,故《素问·灵兰秘典论》喻心之功能时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若心主神明功能正常,人体各部分的功能相互协调,彼此合作,则身体安泰。若心神不明,人体各部分功能失去心之主宰协调,即会产生紊乱,疾病由是而生,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又说:“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以形象的比喻,说明心神之明与不明,直接关系到全身脏腑生理功能及言、听、视、动等功能活动的正常与否,决定着生命的存亡。

   (2)主宰人体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生理过程而进行信息的收集、储存、编码和提取的过程。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三个方面。其中认知活动是基本的心理活动,情感与意志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联系及其对人的意义时,是认知活动;由认知而引起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是情感活动;由认知支持与情感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的障碍与外部的困难而坚持实现目的的过程,则是意志活动。情感与意志活动中都含有认知的成分,都是由认知活动派生的;反之,情感与意志又对认知过程发生影响。因此,认知、情感与意志是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方面。

   中医理论对心理活动的认识,主要反映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两方面,并认为五脏均参与人的心理活动。《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但心是心理活动的主宰,对各种心理活动起着整体调节作用。就人的认知活动而言,《灵枢·本神》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充分说明了心为心理活动的中枢,故《灵枢·邪客》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就人的情感活动而言,亦由心所主宰,喜、怒、忧、思、恐等都是发于心而应于其他脏。张介宾《类经·疾病类》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心主神明功能的正常与否,常可通过人的精神状态、意识、思维、睡眠及情感活动等得以反映。生理情况下,心主神明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识清晰,反应灵敏,思维敏捷,寤寐正常。反之,在病理情况下,心之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可致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健忘,思维迟钝;若心阳暴脱,则意识模糊,甚则昏迷;若心火亢盛,内扰心神,则见心烦失眠,甚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若痰浊蒙蔽心神,或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薄,神志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甚则意识模糊,昏不知人的癫病,或致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之痫病;若痰火扰乱心神,常致心烦失眠,神昏谵语,或出现狂越妄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之狂病。

   心主血脉与主神明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生命的存亡,故《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这两种功能之间又息息相关。一方面,心神主宰调节全身生理活动,包括心脏本身的搏动和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另一方面,心神有赖于心血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主宰作用。故《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在病理情况下,两者常相互影响。如紧张、愤怒、焦虑等心神变化,常可伴有面色和脉象的改变以及心胸部感觉的异常;反之,心血不足,或血行失常,则会出现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或烦躁、神昏狂乱等心神失常的表现。

 

   (二)心的生理特性

   心的生理特性,前人没有明确的论述,现代学者的认识也不一致,或概括为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即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或认为心喜动主明,喜动是对“血肉之心”而言,主明用以说明“神明之心”的特性。但从心的生理功能及前人的有关论述来看,心的生理特性首先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清静内守

   心主藏神,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而尤以神为要,“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类经·摄生类》)。《养生三要·存神》也指出:“若宝惜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忘其根矣。”而神贵在清静内守,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痹论》也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2.心恶热

   由于心为阳脏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通,同气相应,容易导致心火亢盛,出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舌质红赤,甚则狂躁谵语等症状。故《素问·宣明五气》说:“心恶热。”《素问·藏气法时论》则云:“病在心……禁温食热衣。”

   (三)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即血脉,又称脉管、“血府”,有运行血气、约束血行,并反映五脏功能状态之作用。在结构上,血脉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外行于肌肤皮毛之下,内走于脏腑器官之中,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结构。由于血脉结构上与心相连,功能上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故《素问·五脏生成》说:“心之合脉也。”脉的状态常反映着心主血脉的功能。

   华,有精华、光彩之义,属于外在的表现。心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状态可通过面部的色泽变化及表情显露出来。由于心主血脉,而人体面部的血脉特别丰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所以,面部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如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光泽;若心的气血不足,可见面色白光白或萎黄无华;若心血瘀滞,则可见面色晦暗、青紫;若心阳暴脱,则面色迅速变为苍白、晦暗。

   2.心在窍为舌

   舌是口腔中的一个肌性器官,附着于口腔底部下颌骨和舌骨,呈扁平条状。舌分上下两面,上面称为舌背,由人字形的界沟分成舌体和舌根两部分。舌背上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附着在舌表面的一层苔状物叫作舌苔。舌的下面又称舌腹,舌腹的正中线上有舌系带,舌系带的两侧分布着舌下络脉,舌系带根部两侧有一对圆形黏膜隆起,叫舌下肉阜,其顶部有舌下腺和颌下腺的共同开口,中医名为“金津”、“玉液”。舌的主要功能是搅拌食物,主司味觉,调节语音。

   舌为心之苗窍。首先,舌的感觉、味觉和调节语音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明的功能;其次,舌是一肌性器官,含有丰富的血管,又无表皮覆盖,故舌色最能灵敏地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再次,手少阴心经之别络系舌本,故心的功能状态可从舌上反映出来。若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柔软,运动灵活,语言流利,味觉灵敏。病理情况下,心之阳气不足,可见舌质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血不足,则舌色淡而不荣;心火上炎,可见舌质红赤,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可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主神的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等症状。舌虽为心所主,但与其他脏腑也有联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舌之病能》说:“心主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旁,肝脉循阴器络于舌本,肾之津液出于舌端,分布五脏,心实主之。”

   3.心在液为汗

   汗液是人体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作用,从汗孔排出体外的液体。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故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汗液的分泌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开阖作用的调节。汗液的分泌与排泄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液与阳气的平衡、排出废物与邪气以及润泽皮肤的作用。

   人体出汗,一般可分为散热性出汗与精神性出汗两种。散热性出汗的目的是为了发散体内的热气,如气候炎热,衣被太厚,或动而生热,此时体内之热随津液外泄而散发;身热用发汗药,热随汗解,亦属于此类。此类汗出一般与心关系不大,但也有人认为汗为津液所化,而血与津液同源互化,心主血脉,故称汗为心之液,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说:“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精神性出汗是指人在精神紧张、惊恐、愤怒或疼痛时出汗。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主,主宰人的精神活动,故精神性出汗与心有关,如《素问·经脉别论》说:“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由于汗与心的关系密切,故汗出过多,常会伤及心之气血阴阳,而见心悸怔忡等;反之,心的气血阴阳不足,也会引起病理性出汗,如心气虚则自汗,心阴虚而盗汗,心阳暴脱则见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

   4.心在志为喜

   喜,常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紧张解除时的情感体验,中医认为与心的关系密切。在生理情况下,心的功能正常,可使人处在愉悦的心境之中,即使有情绪应激,也易趋向良性、肯定性反应,常表现为愉快、喜悦等;而喜悦的心境,又有助于气血的和调与流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在病理情况下,心有病易致情志异常,表现为“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灵枢·本神》)。而喜乐无制,又可使心气涣散,耗伤心神。《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其临床表现,轻者精神涣散,思想不易集中;重者则精神错乱,甚或心气暴脱而亡。由于心主神明总赅五志,故不仅过喜伤心,五志的异常皆可伤及于心。如《灵枢·口问》说:“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