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火车站列车时刻表:袁隆平:一粒种子的承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09:53

田间工作照。(资料照片)
“我们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2007年5月13日上午,在湘潭县泉塘子镇农民陈德云这样对记者说。
袁隆平这个名字,何以让中国一个普通的庄稼汉记住,又怎样和全世界的吃饭问题连在一起?追寻袁隆平的足迹,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
1953年8月,湘西雪峰山麓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新来了一位年轻教师,他就是刚从西南农学院毕业的袁隆平。安江农校,成为袁隆平人生舞台的第一站。
到了1960年,大饥荒犹如洪水猛兽席卷中国大地。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那一年,袁隆平亲眼看见过5个饿殍,悲惨的情形,一直刺痛着他的心。  “不解决吃饭问题不行。这个想法至今仍然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头脑中。这是驱使我孜孜不倦地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最大动因。”
多年来,人工杂交水稻研究一直是各国科学家难啃的“骨头”,许多水稻专家得出结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植物”,利用杂交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学校试验田偶尔发现一株穗大粒多的“天然杂交稻”,从它身上,袁隆平联想到: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只要能探索出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够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同样,也一定能够将这种杂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顺着这一思路,袁隆平用几年时间渐渐勾勒出解决这道世界难题的蓝图: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进而培育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再利用“三系”进行循环杂交,就能完成不育系繁殖、杂交稻制种和大田生产应用这样一整套“三系”杂交水稻生产的程序了。
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自然界找到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作为新的育种材料。然而,要在成千上万亩水稻田里找这么一株特殊的稻穗,无异于大海捞针。
从1964年6月20日开始,袁隆平挤出教学后的业余时间,每天头顶烈日,脚踩污泥,弯腰驼背地寻觅那神奇的“不育”稻株。
7月5日,是寻找“不育”稻株的第16天。在一块“洞庭早籼”田,袁隆平的目光在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停住了。“啊,这不是退化了的雄蕊吗?”10多天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雄蕊植株。袁隆平马上将这“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加以标记,两三天内反复观察,并采集花药进行镜检,进一步证实这是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栽培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少量的天然雄性不育株,完全可以培植出一个庞大的雄性不育系;再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人工杂交制种,预期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和效益。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
几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发出了“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引起世界性的恐慌。袁隆平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乐观而且自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依靠科技进步和国人的努力,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袁隆平
一位外国专家问:“中国杂交稻制种的异交率高,是通过什么措施提高异交率的?”
他准确地理解了对方的提问,并用英语清楚地回答:“第一,割叶,扫除传播花粉的障碍;第二,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外国专家对这套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很感兴趣。这次会议,各国专家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居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告诉记者,他现在还有两大心愿,第一个愿望是第三期超级稻研究成功,第二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现在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00万公顷,我们想在2010年推广到1500万公顷,这样至少可以增加300万吨粮食,够养活将近1亿人口呢!要是这两个‘既定目标’都按时实现了,我正好80岁,如果身体还硬朗,我可能还想攀登新高峰。我仍有老骥伏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