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巴萨足球学校官方:巴菲特投资美国银行:浴缸里萌生的灵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11:59

作者: Shawn Tully    时间: 2011年08月31日    来源:财富中文网
首先是美国运通,然后是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现在又加上了美国银行。沃伦•巴菲特回顾了过往经济危机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创造的巨大机遇,如果他判断正确,伯克希尔在美国银行的50亿美元投资有可能成为这家财团历史上前景最光明的交易之
8月24日,也就是上周三早上,在他那红砖白柱的奥马哈宅邸里,沃伦•巴菲特躺在浴缸中揣度自己最成功的几次投资:基础雄厚的公司深陷风暴,舆论沸沸扬扬,投资者纷纷抛售,而他正确地预见到这些公司最终将能渡过危机。一旦它们恢复元气,巴菲特即将数十亿美元收入囊中。躺在浴缸里,巴菲特再次回忆起两笔这样的交易。
第一次是所谓的色拉油大丑闻(Great Salad-Oil Scandal)。上世纪60年代初,一位大宗商品大亨获取了大量贷款,担保品是大量色拉油,置于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位于新泽西州巴约纳的仓库中。事实证明,那些油箱中储存的并非他所说的色拉油,基本上都是水,只有最上面浮着些色拉油以作掩饰。受此拖累,美国运通股价暴跌了50%。巴菲特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五年内将对这家公司的投资增加了五倍。
第二次危机带来的机会出现在1976年,当时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的股价从此前的61美元高位崩盘,一路跌至2美元,原因是这家一度颇为保守的保险公司盲目追求高增长,将保单价格定得太低,而且资金储备不足,以至于迷失了方向。巴菲特再次发现良机,他认为只要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新管理层恢复低成本、低风险战略,它就能重现辉煌。其他股东纷纷逃离时,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大举增持,到1996年已经拥有51%股权。同年,伯克希尔又出资23亿美元收购了剩余股权,相当于每股71美元——35倍于危机期间增持的成本,但即使这一价格现在看来也极为划算。
35年后,巴菲特认为他在一家备受投资者指责的大公司身上再次发现了类似的机会,这就是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巴菲特当时甚至没有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的电话号码,因此叫行政助理去打听。当他在曼哈顿市中心以注重环保著称的美国银行大厦与莫伊尼汉会面时,巴菲特提出的交易在股息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强调的是获得认股权证,如果美国银行成功复苏,这些权证将带来巨大利润。凭借为富利波士顿金融公司(FleetBoston Financial)效力的经历,莫伊尼汉本人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交易撮合者,他希望完全保密,拒绝让投行介入,也没有征询副手们的意见,最初只和美国银行董事长、前杜邦(DuPont)首席执行官贺利得探讨过该交易。
董事会周四早上对该交易进行了电话投票。这笔交易的规模达50亿美元,决策过程却只花了24个小时,这种节奏恐怕只有巴菲特才能做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将获得每年6%的股息,还有权以7.14美元的价格买入7亿股美银股票,而后者的股价现在已经超过了这个水平。
基金经理和分析人士担心美国银行因为需要筹集大量额外资本,从而不得不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发行新股。他们认为,该行的财务实力不足,无法覆盖不良抵押贷款带来的巨大的风险敞口。电视节目主持人、失望的投资者,甚至是美国银行内部获得股票分红的投行家都认为该行前景黯淡,行将崩溃,对莫伊尼汉的领导能力也不抱信心。在最近的新闻中,美国银行整日遭受抨击,成了欧洲债务危机一样的靶子。
巴菲特的观点却截然不同:如果美国银行真需要他的钱,伯克希尔反倒不会投资了。这位伯克希尔董事长认为,美银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且事实将证明其基本的银行业务盈利能力很强。
有趣的是,使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走出困境的是一部“发电机”——爱尔兰裔美国经理人杰克•拜恩兼具出众的分析能力和极富感染力的推销技巧,每天早上,他都在公司总部的中庭里把帽子高高抛向空中,像克努特•罗克尼(传奇美式足球教练——译注)那样鼓舞士气。金融媒体和多数华尔街人士都认为拜恩会吃败仗,但他以业绩证明他们当初看走了眼。
伯克希尔对美银的投资显然是对莫伊尼汉的支持,正如当年给拜恩投下的信任票。莫伊尼汉曾说过美国银行几年内有可能赚得250亿美元,如果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伯克希尔的投资利润将超过100亿美元。
而所有这一切都发端于巴菲特的回忆:半个世纪前使投资者惊慌失措的那场色拉油丑闻。
译 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