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奥帆中心门票:一个百姓眼里的通胀治理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5:08

百姓眼里的经济学

猪肉又涨价了,如同过去蒜你狠、豆你玩一样,由此引发的话题同样是热热闹闹。专家的论点反复说,很多文章耐心读完发现除了指责加马后炮你不知道他到底提了什么建议。治理对策也五花八门,跟猪较劲补贴降价当然是头疼医头。但提高准备金、加息、甚至提出人民币升值等直指通胀的手段,又何尝不是脚疼医脚的行为。

对于引发通胀的理论依据是钱多物少造成的大原则没有错,这个理论不是今天才创造出来的,钱多的结果也不是今天忽然冒出来的。但既然被猪拱出来了,只能说明官员和专家没有能解决问题。事已至此,看来我等小民也要集思广益帮专家们一把,从小处说是为自己生计着想,往大了说,是共度难关,不要一错再错的把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给耽误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来轻巧,但本质往往是不容易被认识到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胀脓包肯定是疑难杂症范畴,非找出病根才能根治。对于目前主流的各种说法,我倒是有些疑问,钱多了吗?是的,但大多数老百姓的钱多了吗?没有。物不够买吗?商品琳琅满目够丰富,但大多数老百姓不敢买。既然钱多物少引起通胀的大原则没有错,但现象表现却不一致的问题出在哪?我想对当权者说,有问题不要慌,不要有病乱投医或者被舆论包括我的建议搞乱了方寸。

 

通胀是怎么形成的

央行为稳定汇率发行的人民币肯定是造成钱多的一个重要原因。“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人民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外汇储备占2010年GDP的47%,当年为平衡外汇增加的人民币约3万亿,占GDP的7.4%。毋庸置疑,这些钱会带来流动性过剩。但如果就此说中国汇率制度出现问题,或者就是人民币超发,我认为需要探讨。

按我的理解目前汇率制度实际上使我国形成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两个圈,也由此造就了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和世界加工厂的称号。问题是,依照我国目前现状,出口并不会导致国内供应减少,相反个人认为,出口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花色品种和改善产品品质都有帮助。如果一旦国内供应发生短缺,这些捶打过的企业马上就会热火朝天的给填补上。钱多了,货也多了,那岂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改变汇率机制,人民币升值,确实能起到直接减少人民币投放的效果。但其结果会因出口下降带来企业产能浪费、产品成本提高以及工人失业、消费能力下降等更多风险。有专家举例日本和韩国以前也采取固定汇率造成外汇占款巨大而不得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但国情不同,我国国内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恐怕是那些弹丸小国所不能比的,我们真的就像他们一样没有了回旋余地了吗?不要单纯看历年外汇累积的近3万亿美元,那是消化能力出现了问题。每年几个点的外汇占款我们就没有能力吃得下了吗?就因此因噎废食了吗?专家们告诉我,适当的通胀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既然这样,造成目前的不适当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

钱多了就一定是能带来强劲的购买力吗?那要看谁的钱多了,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没有所谓广义货币供给的速度增长的快,“广义货币供应量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如果同步提高,大家的年收入平均要几十万了,那样的话我们就提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什么高房价、高肉价也不会成问题。所以我认为钱投放多了不是当前高物价的主要原因,而是分配机制出现了偏差,贫富差距拉大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并没有拉动起来。问题是货币都集中到哪里了呢?

物价高就一定是物品供应相对短缺造成的吗?供大于求是现在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到超市转转,商品很丰富,现在只听说限购车、限购房,还没有见到哪种产品供不应求,如果有,勤劳的国人肯定就能给你生产出来。但物价确实高了,可整个市场供应链都在叫苦连天,比如菜价高,无论小商贩还是菜农都说谁也没有多挣钱,房租、摊位费、运费、化肥、农药都在涨,菜再不涨就赔了。看来我国物价高的原因是成本高企造成的,那么造成推高成本的元凶又在哪里呢?

还是参考2010年数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占GDP的70%,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156998亿元。很明显,投资拉动的GDP使资金集中到固定资产上。后果也很明显,固定资产意味着折旧维护带来的高成本和高物价,民众收入低意味着消费能力不足。两者相互作用,这种发展模式的道路最终会被堵死。

笔者有企业管理的经验,产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三项费用。如果不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修建过多的厂房、道路、配套设施,不仅要占用大量资金,而且由此发生的维修费用和折旧费用会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而失去竞争力的。三项费用尤其是管理费用,企业家们会绞尽脑汁刀砍斧劈的压缩,目的也是尽量降低最终成本以提高竞争能力。如果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整个国家,高铁、高速、高楼等等过多的固定资产已经形成高成本的事实,行政开支的费用又何尝不是构成成本上涨的因素。公款吃喝、公车泛滥、办公大楼一个比一个豪华。不用去查找数据证明开支大小,好日子过得让全国老百姓都挤破脑袋向公务员队伍里钻的现象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无论哪种收入来源,是正当的还是灰色的,最终都会反映到商品成本上的。我不知道土地收入应该归到以上哪类收入,但推高房价的高地价是实实在在的让政府参与享受了。高地价同样带来高的摊销成本和租赁费用,当然也会实实在在的最终加到商品物价上。

不只是行政开支,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企业也需要关注。相对于民营企业贷款难,国有企业是银行贷款的重点支持对象,是货币集中投入的部门。垄断了电力、矿产、石油、钢铁、通讯等基础性产业,这些单位也是日子过得一个比一个滋润。中国的民营部门可以把产品成本降低的让全世界瞠目结舌,而这些有大把钱花大把资源利用的国有企业的成本拿到国际上比比看。不只是他们的福利有多高,而是太舒服的日子会让人变懒,当然降低成本的事情更懒得去做。有钱了就投资,于是一个一个的复制扩大着低效的规模。

因此,钱不是多的受不了了,而是没有花对地方。资金没有流入到拉动内需的广大民众手里,而过多的流入到固定资产投资和垄断了基础产业的国有企业,于是乎,电、煤、油、过路费、农药、化肥、房租等统统涨价,而这些基础产品的成本推动了所有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菜农、商贩和消费者都怨气冲天的原因所在了。

固然,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会带来所谓输入型通胀,大家都在涨的东西不会单单只降低你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眼睛只盯在那,就未免太过推脱责任。竞争力是需要内部效率的提高和成本费用的降低来实现的。因此,看清本次通胀的本质才能找到治理之道,假如让我给起个名字的话,那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型通胀、基础产业效率低下型通胀和行政费用挥霍型通胀,都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胀。而造成这三种通胀的根本在于资金分配不均衡。

 

治理通胀的措施

各位专家给解决通胀来出了各种各样的药方,提高准备金、加息等手段我以为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暂时缓解症状的止疼片而已,稍加使用能短期有效也可用用。但笔者尤其反对看似治标的减少人民币发行量或者人民币升值等建议。只要政策对头,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两个圈是相辅相成的,都会越做越大。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普通民众收入没有同步增长,而使得国外市场这个圈没有拉动内需增长。这几天报道的浙江和广东出口企业频频倒闭的新闻应该引起警醒,自由浮动的汇率的确能大幅减少货币投放压力,但其结果恐怕会导致两个圈越来越小,加工外移、大量失业、内需更加不足、产能下降,由此恶性循环,形成内伤,再想恢复元气就很难了。

大家可以看出,我以上所谓的固定资产折旧型通胀、基础产业效率低下型通胀和行政费用挥霍型通胀,其实都和政府有关。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部位出了毛病,当然就要从这里入手,无论动刀也好,用药也好,要想治愈,疼是免不了的。

流动性是不能再注入了,拉动经济要提高流动性,降低物价又要减少流动性,看似两难。我建议采取松中小企业贷款,紧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企业资金,升民众收入和福利保障,降基础产品成本和行政开支,把握好一松一紧,一升一降的力度,是可以逐步好转的。

内需能否有效拉动是最核心的检验指标,经济运转健康了,敢买东西了,自然通胀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拉动内需需要老百姓敢出手花钱,有钱不敢花并不是什么好事情,靠储蓄雪藏部分流动性而啧啧称赞不过是短视而已。老百姓手里仅有的少量钱还要预备养老,预备得病,预备补贴孩子,不敢花了。因此提高老百姓收入的同时,还要逐步解决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身为百姓,我知道如果失去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即使现在手里握有一百万,那也是要攥出汗来节省的。收入稳定了,哪怕没有存款,也可以踏实的消费,预期很重要。只要国家有想法有做法,哪怕是慢慢解决,老百姓有信心了,就能帮你拉动内需。

民众收入的提高首先需要稳定的工作,这就要由大量中小企业来承担实现。普通人要求不高,在一个欣欣向荣发展的企业里面有份稳定的收入,那他的生活信心就会增强,日子过得踏实。资金都跑到基础投资和大型企业那,必然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不只是资金短缺,政策也有问题,奥运、高铁、地铁、四万亿等投资巨大的项目采购,对于大多数企业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好处没有得到,但政策倾向造成的后果和包袱确是不得不一同负担的。历史上看地位卑微、但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的私营工商业在哪个朝代不是创造了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到目前为止,欧美常喊的是中国夺去了他们的加工产业和就业机会,不就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努力的结果吗?要相信大多数勤劳智慧的人民是会给国家带来奇迹的。你只要给他们公平,调整目前资金和政策不公平的待遇,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就好了。

国家可以相对硬性的要求提高民众收入,但不免会再带来工资推动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因此,必须有升有降,而且降的幅度更大才行。给中小企业注入资金,增加百姓收入都要花钱的,钱在哪里来?自然是有钱的出钱。费用高、效率低造成的成本推高物价因素如何改善,那自然也是该砍就砍,疼也忍着。资金有限,因此也必须有松有紧,而且紧的力道更大才好。有病的人有各种各样得病的原因,但健康的人却都是一样的,如果知道怎么才能健康,那就是你努力的方向。一紧一降必然会触动某些利益,但早晚得做,出来混总要还的。

已经形成事实占压大量资金的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会以过路费、租赁费等直观收费方式和看不见影子的产品成本方面体现。我想起一家企业,意外之财使得老板大兴土木即兴投资了一个豪华工厂,但不高的产品利润率不足以支撑过大的折旧摊销。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于是和员工探讨承包经营,老板想以折旧和摊销金额收取承包费达到仅仅收回投资的目的,即使这样承包人都觉得无能为力。问题就来了,老板可以抱着收回庞大的投入想法不放,但结果是无力继续经营,资产也只能越来越贬值。最后,他不得不认可资产中看不中用的结果,以合理的价格承包,得以使企业维持下去,只要努力,他还是会东山再起的。目前我国的很多固定资产又何尝不是如此,物是死的,经济是活的,背着不放,怕把经济也弄得半死不活。钱花了,东西已经建在那,就让银行挂账以后处理吧,我想这对降低物价会有很明显的作用。而且这些钱都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由政府主导花出去的,不像国外私营部门人家花钱的事你说了不算,中国特色发生的事情就能中国特色的解决好,体制优势体现出来了。具体那些固定资产等经济好转了该值多少还是会值多少的。

不要说我未经调查就武断的说基础产业效率低下,即使再能干的人躺在垄断被窝,捧着热乎乎的钱袋,实在不行一纸报告就可以涨价,谁还在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呢?我不反对某些行业的垄断是必要的,但共和国的长子是在倍加呵护的环境下长大的,自私、自大、娇弱、懒散必定是家长赋予他的性格。该管管了,该锤炼了,首先在管理费用上开刀,过高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也要遏制,折旧摊销等成本收回来也不过还是会花到再投资上,无妨在一定时间内采取零折旧方式。这样的话,各种基础材料的成本降低,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也就相应低了,物价自然就降了。流动资金同时要大力压缩,在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库存、流程上肯定有很大改善空间的,实在不行,请有过苦日子经验的民间管理高手支下招。接下来肯定是相对于既得利益者自己的苦日子,但政府尽管放心,有心袒护但不得不下手是会取得他们理解的,况且身后还有更多百姓的支持呢。

谈到压缩行政开支,说实话我是有些犹豫的。工资福利待遇虽然比大多数老百姓高,但比有些企业还是低的。只是灰色收入、吃喝花费整的大家很不开心,其中灰色收入所造成的隐形成本和不公正会乘数效应的创伤经济,您多拿了10万,背后百姓可能要替您背负100万的负担。前不久到震后北川参观,倒塌的稀巴烂的大多是政府、银行、税务、电信等办公楼,腐败可想而知,归根到底是权利过大惹的祸。收收权利吧,适当培育一些市场机制下的中间机构,政府变成一个政策制定者和监督者,省的总是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抱怨了。压缩开支我想更多是要表明治理的决心,给那些节省过日子的百姓和企业带个头,信心增强了,好日子还不在后头。

高房价是高物价的领头羊。白居易在唐朝就提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愿望,中国老百姓自古就在自家一亩三分地盖房子遮风避雨,在今天确实成了一个问题。高地价是高房价的基础,而地价高又离不开政府努力推动的背影。政府目前决心很大,加大经适房建设,限制购房等等,但我对于政府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不太清楚。如果坚决要把房价压下去,压到什么价位合适?地价不降,也只能靠压缩地产商的利润。其实只要银行停止支持,釜底抽薪,就如同90年代海南一样,地产商吃进去的是不得不吐出来的,流动性也会收回。但如果地价不降,恐怕地产商知道大不了少赚点而已。经适房建设会保障供应和扶持相关产业发展,但资源有限分配无法做到平均,低收入者不会永远是低收入者。政府控制房价,应该先要把目标明确了,行动上才能鲜明有力。不过房屋作为固定资产却是被民众花钱使用了,银行也参与贷款进来,政府出手降房价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房地产经济要区分开土地经济和房屋建筑两块,限制购房同时会抑制建筑相关行业,减少内需。又是一个要克服两难的问题,我提供一个简单思路供参考:稳定当前房价,明确告诉老百姓房价比如20年不变,并长期基本稳定;放开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市场,土地收入一大部分进入民众福利医疗等保障账户;严格有效审核和公开各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利润,购房者据此择优选择;扩大流动性好的廉租房建设,减少开着奔驰住经适房的现象,给确实目前困难者提供一个住处;银行贷款首付比例逐步提高,鼓励早买房,同时抑制过度泡沫。当然实现这一目的的基础是老百姓收入逐步提高,前提是政府不能再依赖土地财政。

好了,暂时写到这。我没有学过经济学,没有公务员经历,但我有一个百姓的热心。水平实在有限,但愿不要让专家们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