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兼职:共建共创60年符阳河山展新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21:20
共建共创60年符阳河山展新颜作者:孔繁福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智慧的四川省合江人民和广大林业工作者,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现代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始终把国土绿化、改善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摆上重要位置,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形成共建共创的强大合力,培育了森林资源,绘出了锦绣河山,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壮大了强县惠民经济。

       一、林业旧貌

       合江建县于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古称符阳,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丘陵区。据史料记载,早在2300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巴人除种植五谷外,就开始种植经济林木兼以经营畜牧业,可见林业在这里的重要地位了。至清朝,这里已是“森林畅茂、亘数十里或十余里……”。然而自清朝道光、咸丰以来,“生齿日滋,斩木伐薪,国无禁例,山林之产有限,斧斤之入无穷,昔日森林无复蓊郁,穷山深谷,次弟垦除,天然之利亦渐减矣”。1953年,政府号召垦荒种植粮食作物,坝区、浅丘区农民开柴山种植,山区进行“刀耕火种”或“轮歇耕作”乃至毁林开荒,造成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急剧下降;1958年大跃进运动大办食堂和大炼钢铁时期,或伐树为炊柴,或砍林烧炭炼铁,前后持续3年之久,又使森林面积和蓄积大为减少。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由于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成群结队上山砍树,森林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林地和林木不断锐减。1976年全县进行森林资源清查,仅存疏林地64.5万亩。

       二、造林绿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合江县委、县政府坚持走改革开放的林业发展路子,认真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四川省绿化条例》,积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国土绿化、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发展规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现代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层层落实领导目标责任制,一抓宣传,二抓压力驱动,三抓示范带动,身先士卒,雷厉风行,指挥若定,措施过硬,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经过不懈的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引进国内外配套资金造林项目实施第一、二期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非公有制造林等工程,不断拓展了林业发展新领域和创造了林业发展新优势。

       一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基地化。合江县从1994年起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共建卡2100个,建卡率100%;每年城乡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50.04万人,除老弱病残者外,尽责率95%以上。全县自1982年成立县绿化委员会抓造林绿化至2009年春,累计义务植树134,624,564株,其中成片造林9.44万亩,建立义务植树绿化示范基地325处,其中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和县级机关绿化示范点30多处,成片面积1.5万亩。领导抓绿化示范点、示范片,既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体现,又是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形式,进而将全县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引上了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推进了国土绿化进程。

       二是大力实施项目工程造林。1991年~1995年,全县采取以集体为主,集体、国营一齐上的造林建设项目政策,以信贷和各级配套资金形式总投入1426.86万元,5年内采种0.5万公斤,育苗651亩,营造项目林80,431.5亩;1996年至1999年,实行“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多方投入、国家扶持的办法,以发展竹类为主进行速丰林基地建设,4年累计投资4,475,361元,在福宝林场、榕山林场、福宝镇、天堂坝乡、自怀镇、先滩镇、榕山镇、凤鸣镇、尧坝镇、五通镇等16个基地承包单位造林28,793亩。通过这两期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推进了合江林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全县29个乡镇和2个国有林场已绿化面积2,061,558亩,绿化覆盖面积2,361,508.5亩,农村绿化覆盖率65%;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8.99%;公路(当时因改道或加宽仅以泸合、合习两道路计)已绿化面积142.65亩,绿化覆盖面积320.85亩,公路绿化率93.69%;主要河渠国营库堰宜绿化折合面积 3159.9亩,已绿化面积3017.7亩,绿化覆盖面积3017.7亩,绿化率95.5%,根据《四川省“全省绿化阶段”普查办法》和《四川省绿化标准》,合江县于1994年完成了绿化栽植任务;1996年实现了基本绿化,同年获得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绿化百佳县”殊荣;2001年实现了全面绿化。

       1999年,根据国家提出退耕还林项目建设工程计划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搞好退耕还林试点工作的通知》,合江编制了《四川合江县2000~2009年“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草)生态治理工程》和《合江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工作方案》。2001年合江列入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下达工程试点计划任务10,000亩。至本年底在锁口、二里、甘雨、福宝、石龙、凤鸣6乡镇30个村106个社308个小班涉及农户4556户完成,其中竹类面积4882.2亩,生态林面积9126.2亩,经济林面积873.8亩。自2001年至2008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104,500亩,完成荒山造林93,000亩,总投入上亿元。

       三是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1998年10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合江纳入全省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县。自2000年天保工程正式启动至2007年底,工程总投资6181万元,依法对136万多亩森林实施常年性管护。10年来,新增公益林造林面积54,876.15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36,233亩,人工促进更新面积12,840亩,使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和发展,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同时增强了林政资源管理,探索出了一条森林防火新机制,即抓长效机制建设,健全护林组织机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落实防火责任,加大考核力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制定执行值班、用火审批、火灾报告、火灾处置、专职护林员、村民轮流挂牌值班等制度;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宣传防火,抓扑火队伍建设和扑火物资准备,在重点林区、国有林场设置防火物资储备库,扑火队伍下移到村,组建林区村20~30人的扑火队,严格火源管理,林区设防火宣传岗、检查哨、火种寄存处,发布戒严令,高火险时段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深入乡镇督导防火;建立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将森林防火纳入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将全县1,643,118.45亩林业用地划为重点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商品林三个经营类型,实行森林分类区划经营管理。

       三、河山新颜

       通过实施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和天保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极大地保护和发展了森林生态资源。全县已绿化面积236.15万亩,绿化覆盖率68%,森林覆盖率 52.8%,全县有生物种群2500多个,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5种,竹类30多种,杜鹃30多种,蕨类40多种,野生中药材857种,专家们确认这里是“地球同纬度罕见的树种保存完好、物种十分丰富的常绿阔叶林带”,“是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是真正意义上的森林风景名胜区”,广东中山大学地貌专家黄进考察合江后赞叹说“这里是我在中国考察过的400多处丹霞地貌区中森林覆盖最完好的一处丹霞地貌区”;生态产业经济强县惠民。全县在已有近百家竹木加工企业基础上,为适应合江县委提出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战略,县林业局科学制订产业规划,做强做大竹产业经济,先后引进20万平方米楠竹地板的百林竹业生产线、8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的丽川木业生产线、3000吨笋制品的泰峰笋业生产线、90万平方米木模板的辉鑫木业生产线,成立了300万排年产量的凤鸣竹筷生产合作社,开发了以福宝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的生态旅游景区上百处,将生态经济产业由散乱引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轨道,生态产业生产领域涉及运输、建筑、纺织、造纸、编织、食品、家具、包装、轻工、化工、医疗、保健和旅游等,形成了资源优势突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优势初显,经济效益提高的综合经济效应,全县生态产业经济年产值10多亿元,其中生态旅游产值6.5亿元。与此同时,随着带给农民自有竹木材资源市场以及农民工的就业和对农民培育原料基地所提供资金的扶持,全县80%以上农民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