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国国旅旅行社:让教育教学充满智慧的灵光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07:55

让教育教学充满智慧的灵光

 

摘要:关注课堂教学机智,锤炼教育教学艺术,提高教学应变能力,是提升课堂教学品位,落实新课程“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机智往往是“长期积累,偶而得之”,它不是教出来、学出来,而是品出来、悟出来的。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机智   技巧

      

      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对编写好了的教案情有独钟,表现为不论课堂怎样“开放”、和“民主”,也不管课堂情景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总是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像一道牢牢的紧箍咒制约着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他们对教学中即时出现的新情境、新问题、新矛盾,要么不置可否、顾左右而言它;要么视而不见、充而不闻;要么简单敷衍、勉强应付;要么不以为然,对学生一顿斥责。这与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要求相去甚远。新课程要求教师既要关注课堂预设,更要关注课堂生成,关注教师个人的经验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经验。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巧妙应对变化了的课堂场景或灵活机智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缺少或没有教学机智的教学,既无法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和教育智慧,更不能落实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品位。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个中小学教师应当也必须抓住一切可能的契机,利用一切可能的教育因素,在教学机智的锤炼和展示方面有所作为。

      

      在新课程实施中,人们发现,只要把教学真正建立在师生对话和交流探究的基础上,锤炼和展示教学机智的条件、诱因就无孔不入、无所不在。如何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的变化,抓住提升课堂教学品位的契机,及时找出巧妙应对的策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挑战。

      

      一、抓住不同个体的认识矛盾和思维碰撞,在师生的共同问题探讨中化解矛盾冲突,展示教学机智。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成互教互学的教学共同体,而互教互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交往和平等对话的过程。既然教学是交往和对话,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对某一问题所持的观点和即时表现,教师就很难预测并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此种情形,既是对教师的考验和挑战,也为教师发挥教育智慧、展示教学艺术提供了良机。某班主任与学生讨论问题,情境甚是热烈,双方争执不下,情急之中,一学生冷不防讥笑对方是个“矬子”。这突如其来的羞辱之词,班主任毫无戒备,闻听此言,尽管心中极为不快,但他还是稳住阵脚,平心静气,将错就错,引申开去,向全班同学说明矮人也有优势和长处,拿破伦、鲁迅、邓小平个头都不高,但他们以自己的丰功伟绩赢得了世人的尊敬,进而得出结论:人的学识、品格、成就不一定与其身高成正比,身高既不是一个人骄傲的资本,也不是人生的罪过。这入情入理的交流和对话,既避免了师生双方因误伤而带来的尴尬,又让学生领悟了人生哲理,可谓一箭双雕。可见,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之处在于:优秀教师能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次师生矛盾和思维碰撞,既让学生学会求知的本领,又让他们领悟人生的真谛。

      

      二、正视学生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流向,在学生出其不意的问题发难中稳住课堂阵脚,彰显教学魅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往往是互动参与,互为人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或命题,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于教师的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流向,如果教师及时抓住了这种独特,课堂教学往往充满了智慧的探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执教《朱德的扁担》一文,正在高潮时,一个学生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师,那时人们很穷,读不起书,是怎么认得‘朱德记’三个字的呢?”这一精细的问题,教材上没有提示,教参上没有涉及,备课时不曾预设。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难,这位教师急中生智,灵机一动,把球又巧妙地踢到了学生那里:“是呀!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呢?”一个“是呀!”,有肯定,有赞赏,有惊讶,更有对学生的期待和思维的激发。就这么一反问,全体同学精神为之一振,都陷入沉思之中,教师也因此赢得了宝贵的思考的时空。也许,这一问题最终也难寻标准答案,但它真正的意义在于,这一问题如同导火索,引燃了师生探究的火花,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了一个智慧探险的全新境界。此种天衣无缝的教学技巧,对于引导学生富于个性的学习,培养质疑、调查、探究的意识和品质,无疑是千斤难买的绝好教材。

      

      三、捕捉学生平凡中的发现,在对事物的比较探究中抓住问题实质,提升教学品位。生活中,成年人习以为常,见惯不怪的东西,学生却可以说出一些全新的道道来。这让家长和教师们常常不知所措。某小学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画鸡蛋》的插图,一番琢磨之后,一个学生问老师:“达.芬奇和他的老师留着长头发,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留?”这一关于长发的提问,还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不过这位老师倒也灵光,他避实就虚,坦然作答:“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的一些习惯就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呢?是他们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此答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把蕴涵在现象背后的真理一语道破,其画龙点睛之笔,既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又避免了因纠缠枝节而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由此可以看出,引发学生敬畏的教学机智,有赖于教师对事物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依靠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

      

      四、发掘与课堂关联的教育因素,在猝不及防的教育情境中巧于化害为利,发挥教育智慧。在开放的教学形态中,课堂上会发生什么,教师难以预料。对于猝然而至的教育情境,怎么等待和处理,折射出教师的教育教学功底。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于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牌名,同学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呀!”在同学们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这一问一笑,使学生获得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体现的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神奇。由此我们看到,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往往缘于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一份份意料之外的大礼,缘于教师一次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教育智慧。

      

      五、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一反常态的问题处置中吸引学生视线,凸显教学风采。谁都知道,从来如此的观点,喋喋不休的说教,学生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无动于衷,久之厌烦,乃至产生逆反心理。此时,来个逆向思维,往往出奇制胜。曾有学生在粉笔盒里放了一条冬眠的蛇,希望给新接班的女教师一个下马威。但那位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成了积极因素。她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收到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水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勇敢,至少有一定的捕蛇经验……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尅,却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那可是非常难得的,可不知为什么他们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有关蛇的知识……第二天早晨,这位教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惊喜地看到,讲台上的粉笔盒里插着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一席话,寓庄于锴,似乎是一本正经地说笑话,却设置了一种心理相容的教育情境,对捣蛋学生进行了耐人寻味的教育,其教育效果是直面斥责和经济惩罚等教育形式难以企及的。我们由此知道,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一定需要教师苦口婆心,而是要求教师讲究教学的策略,磨砺教学的艺术,这策略和艺术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积累,偶而得之”。

      

      六、以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吸收学生独具智慧的建议中把握认识标高,提高教学境界。某位教师主讲《范进中举》,自己原先的构思是让学生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及人们对他态度不同的对比,来认识文章的主题,而在具体实施中,一名学生提出:范进、孔已己都是身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分子,他们在本质上是不是相同的呢?“这既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更是一个绝妙的建议,教师立即改变先前的教学构想,转而分析两篇文章主人公的异同。课后,学生们普遍感到受益匪浅。这一事例提醒我们,在很多时候,学生比老师聪明,只要给学生机会,提高教学境界的主角往往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学生成就了老师。每个老师理应从学生那里汲取丰富的营养,在互教互学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七、关注学生举手投足,于细微处解读学生,感同身受,展现人格魅力。课堂上的某些事情,看起来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教育无小事,如果处置不当,也会闹出误会。一次,于漪老师上公开课,发现一个学生坐立不安,知道学生可能要大小便,当这个学生过了一会还没回来时,又估计是学生忘了带大便纸,于是悄悄嘱咐另一个学生送去。果然,两个学生即刻回到了课堂。也许,在有人看来,这与教学内容没有多大关系,但谁能否认,教师对学生深情的人文关怀的教育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学内容本身的意义。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来自教师的学识、智慧、经验和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学生因为教师的身教而净化心灵,向往崇高,追求卓越。

      

      八、确立正确的教材、教参观,在对教材的质疑、批判中注重创造发现,强化教学艺术。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教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占绝对统治地位,教材如金科玉律般神圣不可侵犯,极大地束缚了师生的手脚。新课程主张“用教材教”,这为课堂拓展和教材超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某老师上《最后一课》,他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在学生细致的比照中,教材神话被打破了,原来图文不符。最后,教师总结道:“刚才大家的争论,使我们懂得了不能盲从的道理,凡事要多观察、分析、放出眼光、运用脑髓,才能发现问题,我们才能进步。”他的教学处理,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质疑、批判的意识,还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品格。这就是新课程千呼万唤的课堂教学。

      

      “文无定法”,课堂教学机智的锤炼和养成,谁也无法找到速成的灵丹妙药。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机智不是可以教出来或学出来的,而是在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苦涩中品出来、悟出来的,依赖于教师艰辛的积累和创造。一个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海纳百川,勤于思考,敢于超越,追求更高更强,才有可能在于学生一次次的心灵对话中理解“教师”的含义,领悟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