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葵作品图片:道教——亲传弟子林至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8:17:31

亲传弟子林至敬

林至敬,道号坦乐,又号贞明子。后被门人称为三教“四配”之一。明嘉靖三十年(1551)四月初四日,生于莆田新安里鹘宿村(今忠门镇岳秀村)。父亲是三教门人。至敬幼年从私塾师训读《四书》,清明道义;少年时好为乡人排忧解难。平时下海抓小什海工且用竹篮,并说愿在内的就在内,不愿的就出去。 

    青年时代,他拜林龙江为师,谨守师训,倡行三纲五常为日用,入孝出悌为实履,士农工商为常业。戒暴饮之酒,戒斗气之勇,戒淫邪之行。日搜己过,痛自忏悔。每天素食一餐。在林龙江的指导下,修习“立本”,以明人伦;精研“入门”,以明心法;磨炼“极则”,以体太虚。

林至敬修习“九序心法”,颇有心得:“一序艮背,以念止念以求心;二序周天,效乾法坤以立极;三序通关,支窍光达以炼形;四序安土敦仁,以结阴丹;五序采取天地,以收药物;六序凝神气穴,以媾阳丹;七序脱离生死,以身天地;八序超出天地,以身太虚;九序虚空粉碎,以证极则。师成之后,回家乡开设学馆,收徒讲授。宣讲三教合一大旨和“九序心法”,从学者甚多。

林龙江称赞:“贞明子勤劳好学,倡道传教,以明心法。”但有些门人不服。有一天,林龙江与诸门人到岳秀访问,林至敬用果盘盛饼及茶,招待他们。门人问林先生:“这是什么礼教?”林先生说:“蜜饼比天之圆,果盘比地之方。以天地之礼为敬,复有何言?”门人们听了心自叹服。

嘉靖年间,倭寇入莆,大肆烧杀掠夺,民不聊生。后期林至敬跟随林龙江先生,在莆田,仙游一带,收埋被倭贼杀害的无辜百姓,(收骸歌:“与汝形骸一气分,数声木铎不堪闻。风幡挥泪缘何事?与汝形骸一气分!”若有臭气加念祝香咒:道繇心学,心假香传,香热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珮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并为遇难的父老兄弟姐妹治病。万历十八年(1590),他在岳秀建三教祠。后来,他与同门师兄弟卢文辉、张洪都、朱逢时在莆仙等地设祠堂馆传教(卢子开教名宗孔祠堂,贞明开教称为明夏祠堂),时间长达30多年。一生著有《丁戊本纪》、《卓午实义》上下集、《龙华别传会语》上下集、《明夏集》等。世称林至敬为林龙江亲传弟子。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他的许多传奇故事。

传说,在林至敬的家乡——忠门岳秀海滨,有一座“佛子公庙”,(又称“万象同归”)左右两边小耳房是专为收藏死人骨骸的。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林至敬把野外收拾的骨骸(无主家的),都放进小耳房里。乡亲们看每年小耳房都装满了,可是到了次年,他又把野外拣回来的骨骸再放进去,又装满了两边小耳房。奇怪的是,一年复一年,那两间小耳房,好象无底洞似的,装满了又再装,不知装进了多少担骨骸,还是保持原状——骨骸堆到了门口。人们对他既感到惊讶,又很钦佩,大家都叫他“神仙明”。如今“万象同归”,左右两边小耳房照样装骨骸,自明朝至现在骨骸装满了又装,只要说声:“挤挤”就行。而且海水每涨到门口石下,就退去。现还存有一只石猪头。(传说当时有人托林贞明去买猪头,林贞明将买回的猪头拿给其人时,林贞明说我看见每个猪头都是很熟悉的人头,而这个猪头却是比较陌生的人头,那人听了吓得浑身发抖,赶紧叫林贞明把猪头扔掉,林贞明把猪头扔进海池,如今该海池尤存,猪头化为石猪头,形态好像跟真的一样。)

再传说,那一年寒冬十二月,林龙江做寿和“谢恩”。亲戚朋友和门人纷纷到他家去贺喜。可是,到了黄昏时,林至敬还没有来。林龙江出门观望,还自言自语地说:“忠门贞明子为何未至?”话音未落,一个头戴斗笠,腰扎草绳,肚前插一双布鞋的赤脚大汉,突然出现在眼前——他就是忠门的林至敬。林龙江叫闲人倒水给他洗脚,他却说:“我自己来!”只见取一个縩筐(圆圆是炊柴做的,底是竹篾编的,象蒸笼模样),就顺手把屋檐下的雨水,舀起来洗脚,筐底却不会漏水。接着,他又舀了半縩筐清水,坐下来洗脚。等他洗完了,有几个好奇的小孩,争着要去挑水。但是,他们一提起来,筐底水都漏下去了。观者无不目瞪口呆,把他视为“奇人”。林至敬唱道:“竹篮挑青水,青泉甘露出。”

次日上午,暴雨将至。林龙江命卢文辉、林至敬、朱逢时等诸门人上筵讲经作醮。林至敬看天要下雨,马上把四张黄符贴在东西南北四根棚柱上。众人各司其事,各负其责。“进表”未完,棚外四面暴雨倾盆而下,唯独埕内及周围不见雨点。林龙江与林贞明等刚离开埕场,才走到陇顶,大雨哗啦啦地降下来……

又传说,后来林至敬修成了正果……得道成仙。有一天,他在岳秀山东麓做“风水”()时,刚好林龙江先生来访。林至敬请林先生赐教,林龙江看了墓地的风水穴位后,笑着对林至敬说:“贞明子要做太老爷!”林至敬听出了先生的弦外之音,没有当场表态,只回答说:“后来自然明白,多谢先生赐教!”林龙江也点头示意。

时值中午,林至敬煮薯干请林龙江先生。母亲唠叨着:“先生来访要煮点心!”至敬回答说:“我煮薯干孝敬娘亲,为何不能请先生呢?”林龙江听见了,哈哈大笑说:“父母大如天,给慈母吃的食物,请先生有何不可?”此事在门人中传为佳话。

万历四十六年(1618),林至敬将要归寂时,吩咐亲戚说:“待我归真后,下葬时把棺材悬吊起来,不能着地!”亲戚问他:“为何要吊起来?”至敬感叹说:“嗨!吊起万人丁,放下绝户地。”林至敬逝世后,亲戚就按他的吩咐照办。

后来,有一位地理先生来察看坟墓,他对乡人说:“此墓背倚秀山,面朝琼山,乃仙壤吉地。棺材若坠地,会出贵人,可是琼山百姓会遭殃,甚至会绝户。贞明林夫子乃得道之人,不思伤人利己。”这个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还传说,林至敬逝世后,留下三件法宝——一把白扇,一面旌旗,一块线毯。谁家孕妇难产,只要拿出这把扇子,在产房门口扇几下,孕妇就会安全生产。后来,一家孕妇头胎难产,家人把这枝白扇,急急忙忙拿进产房打开,结果“触了乌气”——不灵了。那面旌旗,也另有用场。如果村里发生瘟疫,只要在村头竖起这面旌旗,瘟神就逃之夭夭了。

林贞明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六月十六日归天,终年67岁。当时香味传到十里,此地名香惠岭,如今香惠岭尤存,照样香。

民国16(1927)10月,莆田三教门人在岳秀山麓重修了“贞明林夫子之墓”。此墓用石块和石灰混凝土为材料,至今保存完好。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林至敬生日,城涵及仙游等地的三教门徒,会成群结队到忠门岳秀山,为林贞明先生扫墓和祭典,以纪念他生前为民济世的功绩。

附记:林龙江逝世后,林至敬继承他未尽的事业,在莆田、仙游等地继续传教,收授门徒。他的门徒中最负名望者有翁悟道,后被称为林龙江先生的“继传弟子”。

由于林至敬本姓“林”,与教主林龙江同姓,因师徒不能同姓,故另开派为翁教,除此之外无另分派别。翁教的来源就是由此起。

七传:

三教一传林氏贞明先生神位;

三教再传西温江东祠翁悟道翁氏夫子神位;

三教三传西温东东祠翁一阳翁氏神位;

三教四传清江林恒山林氏神位;

三教五传埭头杨文振杨氏神位;

三教六传双簉山陈茂山陈氏神位;

三教七传仙游榜头郑学规郑氏神位;

三教林贞明亲手开倡七传十八山道号尾字是山。

有时别人办事他要念四句口诀念三遍:洗手洗手摩,日月星三摩,身净行四海,释迦念弥陀。

林贞明度陈胜。陈胜于六月廿九日出生在黄石亭里,自幼父母早亡由嫂扶养长大,在黄涵度舟谋生,林贞明过舟身无分文钱,说:“我今早换衣服忘记带,我去了回来还给你钱。”陈信说:“你没钱就将铁干拿起来在头上连转三下,我就不要钱。”贞明对陈信说:“你可否把我扇子拿起?”陈信无法将扇子拿起,就知道贞明不是个凡人,就连忙问贞明师傅要往何方,贞明说:“你明天早晨五更之前来到林埔。”次日陈信来到林埔塔桥下,听到林墩宗孔祠开光,枪炮已响,知道已经来不及了,就在塔桥下投水,之后成为东山十二护法爷之一。

东镇祠

   “东镇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华江境华东村,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由三一教主嫡传弟子林贞明先生创建,清代和近代依旧制重修。1977年被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

   “东镇祠”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2304平方米。正殿为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面宽一厅二房,进深三柱,保持明、清建筑风格,祠内还保存明朝门旦和设用部份清代石构件,建筑由局保持不变。其中也配祀嘉靖年间为抗倭殉难的英雄(俗称锄头边)。本祠也成为当地群众纪念抗倭事件的载体。正殿后壁还保存创建时的石“佛子衣”、“佛子饭”等图样,颇为独特,是研究民间信仰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之一。 黄 石 华 江 东 镇 祠 印 公元二零零五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