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河二日游自助:做与不做,哪个更后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33:20

做与不做,哪个更后悔?

薛 峰

听一位专家的讲座,有一句话记忆特别深刻。他说,现在回想一下你年轻时的经历,能够使你后悔的,不是因为你做了某些事,恰恰相反,让你后悔的往往是因为当初你没做的某些事。比如,你喜欢一个女孩子,却一直不敢开口,你害怕说出来会遭到拒绝,于是一忍再忍,直到分离。而如今想起来,你会后悔当时为什么不说呢?

人都有年轻的时候,都经历过十八九岁二十多岁,那正是青春绽放的人生阶段。许多年轻人面对工作、生活、朋友、爱情,感到一片茫然,不知道前途在何方,不明白自己要什么,不清楚怎么样算是朋友,不晓得爱着谁,谁又值得爱,常常将自己置于一片混沌中而不知所措。

也许是我们听到太多“善意的告诫”,于是处处小心翼翼,这不敢做,那也不敢做,总担心说错话,做错事,即使有了创新的念头,也不去行动。以至于在机会面前也退却,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于是,人生像一杯平淡无味的白开水,在避免失败的同时,也与成功擦肩而过。

我从小体质一直较差,跑步常常是最后一名,没有一项擅长的体育运动。因此每次上体育课我都很害怕,害怕老师的责怪和同学的嘲笑,于是经常逃课。现在想来很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去积极锻炼呢?也许我不能从锻炼中获得突飞猛进的成绩,但敢于锻炼是一个训练自己的过程,培养勇气和坚韧。我永远无法成为下一个刘翔,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能让自己的体格健壮,不怕被别人嘲笑为不自量力,勇敢地做将使人生更加丰富。

确实,一个敢做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多姿多彩的。敢于去做的人天天都能接触新事物,天天都能发现新事物,他的人生阅历就随着他的见识而多起来,年老时回首当年尝试过的新鲜事仍然历历在目。尝试过人生中的每一道菜,真是不往此生了。

当然,每个人都希望所做的事情能够成功,可失败常常不可避免,于是我们便后悔去做了。换个角度想,即使失败,我们不也能从中学得经验吗?我们做一件事时,无法预知结果如何,但只要我们尽力而为,不论是输是赢,必定可以从这次经验中获得一些积极的启示。

做,就是一次转机;不做,永远不会改变。做,可能会遗憾;不做,会永远遗憾。做与不做呢?如果可以重来,有许多事情,我一定去做,不管结果成败与否,但只要去做,就不后悔。  

梦想能否填平沟壑

汤素兰

我的手中有一沓信,是我带领文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时,让湘西凤凰一个农村学区的初二学生写给父母的心里话。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父母的陪伴。但几乎千篇一律地,孩子们都在信中表达了对父母辛苦工作的理解与养育之恩的感激,都忏悔自己的不听话,不争气,最后决心要把学习搞上去,取得优秀的成绩,给父母以安慰。

实际情况是这些孩子的学习基础非常差,短短三四百字的信中随处可见错别字,书写也不规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学习并不感兴趣,放学之后最想去的地方是镇上的网吧。当问及他们将来的打算,两个班的孩子只有几个人明确表示想考上高中,一个女生说她的父母想让她去读卫校,将来当护士,其他的孩子只想快点毕业,到外面去打工。

单从物质条件看,这些孩子的情况并不太差。几乎家家都有新修的楼房,这样的房子搁在城里,就是独栋别墅了。他们身上的衣服式样跟城里孩子也没有太大差别,他们也有手机,耳朵里也塞着耳塞,身上挂着城里孩子随身听的小玩意儿。

在我看来,他们和城里孩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教育上。

城里孩子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普遍比农村好,师资力量也强,家长还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辅导孩子功课,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是每个父母每天例行的工作。有的家长还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不好,会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培优班开小灶,甚至把家庭教师请回家。

农村的孩子由于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加上大多数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父母辅导孩子、检查作业这一环就缺失了。请家教更是无从说起。就连在学校正常的学习,也会打上许多折扣。我所调查的这所学校的党委书记就告诉我,他们学校有三门课的老师是缺的——数学、生物和政治。我问为什么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这儿却缺这么多老师?他说留不住人。

正因为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差,但凡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县城甚至省城读书去了,而家庭条件一般但学习好的孩子被选拔到县城中学去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老师教起来更没有积极性。

四十多个孩子,几乎每个孩子都在信中对自己充满了自责,认为自己的学习不好,是因为自己贪玩,不努力的结果。而事实上,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并非只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还有学校和家庭提供的学习条件的原因。但纯朴天真的孩子不会这样去想,他们只会责怪自己。

在现今的教育中,孩子学习似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取得优秀的成绩。在农村,这一点就更加突出。孩子们基本上没有施展别的才艺的机会,学习成绩变成了唯一的目的与衡量标准。当通过努力,这个目的达不到的时候,孩子们一方面会由自责而陷于自卑,另一方面也对学习逐渐缺乏了兴趣。

北宋程颐说:“人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人最大的快乐是读书,而最紧要的责任是教育孩子。父母教育角色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重大。但即使父母在身边,如果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后果往往也是灾难性的。

有一个女孩在信中坦率地说出了对母亲的感受:她对母亲有过爱,更有过恨。因为有一次她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结果母亲骂她是一个废物,让她很伤心,怀疑自己根本不是母亲生的,不过是垃圾堆中捡回来的;还有一次,母亲让她去提水,她提不动,母亲就说别的像她一样大的孩子都提得动,唯独她提不动,真是个废物,她气得差点上吊自杀……

我曾参与过电视台的一档关于农村留守妇女的节目。丈夫出门打工去了,妻子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干所有的农活,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劳累寂寞、身体不适的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们心里的苦闷,她们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不能想象的,有的时候她们就会不自觉地把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造成伤害。

曾看过一本书,书名就叫《用梦想填平沟壑》,是北京百年职校的理事长姚莉述说她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办职业学校的初衷。我参观过那所学校,那儿的孩子能得到免费教育,掌握职业技能,然后立足社会。但那样的幸运儿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农民工子弟,他们童年时代是孤寂的留守儿童,长大后又不得不子承父业,再一次走上进城打工的路。

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社会仅为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够的,还应该提供公平的教育条件。如果没有公平的受教育条件,孩子和家长虽然有梦想,现实的鸿沟也太巨大,这巨大的沟壑仅靠梦想是无法填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