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小缝:[转贴]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多图) 【猫眼看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4:46
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厕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每个人每天基本都要去光顾一次到N次。可是现在这么发达所以有了洗手间、有了抽水马桶。而在以前科技没那么发达的时候,他们的厕所是什么呢?有人可能会说到马桶,对。这是古人后来发明的。而如今我们称去厕所为“洗手间”。而以前却叫便所、毛司、灰圈、茅厕、茅坑、粪坑、沃头、期)、西间、西阁(古人认为厕所应设於西方或南方)、舍后(民间厕所多设於屋后)、更衣室(唐代已有)、雪隐(宋)、溷厕、厕溷、厕屋、厕轩等等,厕所在一个朝代都有很多很多的名称。

    有些对厕所的称呼,在现在看来是有点难解释的。但是有一个我想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古代的厕所会叫“更衣室”?可能有些同学已经开始很牵强的跟现代“洗手间”拉上关系了。觉得一样的词不达意。其实不然,现代称呼厕所为“洗手间”是更婉转,含蓄。而以前的“更衣室”却名副其实。为什么说厕所是更衣室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上完厕所是要换衣服的。而一般进厕所也是要脱衣服的,厕所外面10多个侍女伺候着,等着里面的大人出来将新衣服给他穿上。可是这毕竟是富贵人家的专利,穷人是做不来的。
    而在最早的时期,那时候还没有马桶,大家是怎么解决的呢?这就要扯到一段古老的历史。在那时候,北京城都没有厕所,整个北京城公共厕所寥寥无几。而且要求收费。所以那个朝代,如果不是碍与面子或者什么是不会进去的。而他们选择的地方大家就知道了。就如同现在在一些大街上还可以看见一些孩子的粪便。而那时的北京城就是一个巨大的粪便池。很多百姓,甚至与官员都会“故人都当道中便溺”。意思就是在大街上解决。所以当时的北京城是臭气难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终于在清朝的末期解决了这个问题。北京各街道遍修厕所,不准随地便溺。而且,出现了大粪车,以摇铃为号。之后臭气就渐渐地少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而厕所的历史不光是像上诉所说那么难堪的。其实还有可惜的,因为公元前581年,有一名君主不幸掉进粪坑里摔死了。他就是晋景公姬獳。他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上厕所而摔死的皇帝。
    现在我们就要说说尿壶的由来了,其实它的创意是来自汉高祖刘邦。有一天他在跟大臣们开会,由于想节约上厕所的时间,竟然找一名文官要了他们头上的一顶帽子。然后背过身后,把帽子倒过来任其“方便”。而在后世开始发明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这种“虎子”,就是后人称作便器、便壶的专门卫生用具——可知至迟从那时起,皇帝就不一定非得同厕所打交道了。“虎子”后来变了称呼唤作“马桶”,据说与皇帝有关。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来。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龙庭时,只因他们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将这大不敬的名称改为“兽子”或“马子”,再往后俗称“马桶”和“尿盆”。
     关于皇家厕所的不同寻常之处,《世说新语》有所透露。西晋大将军王敦被晋武帝招为武阳公主的驸马,新婚之夕,头一回使用公主的厕所。初见时,觉得富丽堂皇,比之民间住宅都强得多,进去,才发现原来也是有臭气的,心下稍微平和了些。不多时,见厕所里有漆箱盛着干枣,只当是“登坑食品”,便全部吃光;俟完事后,侍婢端来一盘水,还有一个盛着“澡豆”的琉璃碗,王敦又把这些“澡豆”倒在水里,一饮而尽,惹得“群婢掩口而笑之”。原来干枣是登坑时用来塞鼻子防臭气的,而“澡豆”则相当于近世的肥皂。
     慈禧太后的“出恭”在一些史料中有零星记载。太后说要传官房,几个宫女就去分头准备,一个去叫管官房的太监,一个去拿铺垫,一个去拿手纸。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官房里放有干松香木细末。太监要把用绣云龙黄布套裹着的官房顶在头上送到太后的寝宫门外,请安以后,打开黄布套,取出官房,由宫女捧着送进净房(净房一般设在卧室床的右侧,明面上装一扇或两扇小门,里面是不足一米宽的死夹道,专门为便溺用)里,宫女把油布铺在净房地上,把官房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纸放进壁虎嘴里;太后完事后,由宫女捧出去,交给太监,太监仍然用布套包好,举到头上顶出去,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等下一次使用。
    看了这么多的历史后,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此时所用的厕所实在是太好了?想象那种所有人满街找厕所的情况,只能说一句。生活在现代是我们的幸运。对于中国古代的厕所没有搜索到。现在就来发一些古罗马的厕所。他们当时的情况也十分的有“看点”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中国元朝以前是不用纸擦屁股的, 而是用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据说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 毗尼母经卷第六卷就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和尚们如何用厕筹的故事:




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





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笊鲜昧罹唬?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释迦牟尼真是伟大,对印度人民如何擦屁股都有了很详细的教诲.




厕筹传到中土后,一时在士大夫中传为时尚, 成为身份的象征. 但正如那位可怜的印度和尚, 中国领导人使用厕筹也经常会”刮破下道”,血染内衣,十分的痛苦,但中国人自古就是很将面子的:屁眼疼算什么,士大夫的面子更重要呵!照样用厕筹刮屁股眼! 时间长了,就在屁眼周围产生了象阿扁枪伤一样的伤口, 一用力气, 就会崩裂, 文官还无所谓, 武将就麻烦了: 两军阵前,敌人一招立劈华山, 你接是不接?不接就要落慌而逃,回去轻则被揍军棍, 重则砍头;接了却就屁眼崩裂!血透过征袍,就会染红座骑, 尤其对于骑白马的将军, 手下小兵马上就知道自己的主将被人家震破屁眼, 这可是巨丢面子的呀! 打也不是, 不打也不是, 骑白马的武将在战场上的表现就必然会打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认为“的卢”白马是不祥马匹的原因, 刘备因为不上两军阵, 自然骑白马就无所谓了. 吕布为什么那么厉害, 除了自己本身武艺高强外, 也沾了坐骑赤兔马的光,由于赤兔马是红马, 沾了血也看不见,所以吕布打架时就不怕屁眼崩裂,敢拼老命拍人! 没有赤兔马的关圣人被曹丞相逼到小土岗子上,被迫投降;有了赤兔马,却能把河北第一名将颜良一刀砍下. 其巨大变化,也是因为无”后顾之忧”啊!







传说慈禧太后上厕所是很讲究的,皇族大便不能叫拉屎,也不能叫出恭,有个专业词汇叫“传官房”,“官房”就是专指皇族的马桶. 一旦太后有了便意, 就会给小安子个眼色, 小安子再吩咐几个宫女去分头准备:一个宫女去叫太监把马桶请进来, 太监不能用手拎, 只能放在脑袋顶上顶进来,一个宫女去拿铺垫,一个去拿手纸。太后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大壁虎的形状,壁虎的四条腿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就是放太后大便的地方;在鼓肚的底部先铺了一层厚厚的炒焦了的枣,太后的屎厥厥砸下去后,由于枣轻,屎厥厥翻个个儿, 就沉到底下了.因为焦枣很香,所以什么味儿都能盖住。太后的威严不能因为拉屎而受损失呀! 太后拉屎完毕, 就会再给小安子一个眼色, 小安子就会接过宫女递过来的撒了香水的上等擦屁股纸, 嘴里低声说一句太后吉祥, 慈禧就微抬屁股,小安子抓住时机, 连擦3下除去污垢, 然后再沾着水做清洗3次,最后喷上香水.太后起立,宫女给其整装. 威严的太后就出去处理朝庭大事了!




给太后擦屁股需要很高的技巧.擦的时间长了,手劲用重了,都是要掉脑袋的, 更不要说擦不干净了, 那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但能给太后擦屁股,却也是无上的荣耀. 你想呀, 太后当然把自己的屁股眼交给最信得过的人手里了!民间传说小安子为了得到给太后擦屁股的工作, 也是冬练三九, 下练三伏, 把皇宫里宫女的屁股都擦了3遍才练到太后舒心, 放心的.







和中国相比, 外国皇族的屁股虽然擦的没有那么雍容华贵, 却也很有特点:





15世纪以前,英国王室的屁股是用新鲜的鲑鱼肉片擦的, 但是不用佣人帮忙,是自己来擦的.据说鲑鱼有除臭和消痔的作用, 有痔疮的朋友不妨从超市买上2磅鲑鱼一试.




[源氏物语]中记载,日本皇族是用蝉的翅膀来擦屁股. 由于蝉翅很硬, 一般先把它们放到温水泡上三天, 然后在使用. 因为蝉翅是透明的, 所以肛门有什么病变就会一目了然.这是这种擦屁股方法的好处.




最有意思的是中世纪末的法国,皇宫里擦屁股是用粗麻绳, 这绳子从豪华的厕所屋顶吊下来,正好垂在蹲位的旁边.拉完屎后,就把绳子从两腿中间穿过,前面一手拉, 后面一手拽, 象拉大锯一样, 搓屁股眼! 更妙的是,这根绳子是公用的, 皇上用完了皇后用,皇后用完了宠臣用,都使那一根,常年不换。以体现君臣万众一心.这种讲团结的方法,我们在学习光辉的“三讲”理论时, 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呢?

早几年看书的时候,读到印度人上厕所完毕后是用手来揩干净的,当时难以置信。在国外转了几次后,终于有人证实,印度人确实是这样清理干净自己的屁股的。印度厕所都没有卫生纸,人们也不习惯自带卫生纸,全部是在马桶旁备有一个水槽,是伸手可及的。大便过后,便用左手手指去擦肛门,然后马桶边水槽里的水冲洗左手。所以,在印度,千万不要用左手和人握手或者打招呼,否则,对方便会认为你这是对他极大的侮辱。     
有位常去印度的网友就说过,印度人看咱们还觉得可笑呢。为什么呢?有个印度人就说过‘想到他们用纸擦,我都不愿意和他们(不光是中国人,还包括所有用纸清洁的人)握手’。     
    为什么印度人会这么想呢?后来清楚了。原来印度人认为,所有用纸清洁大便的人,都是不洗手的?!误会就是这么简单。跟印度人解释清楚了。他们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些人用纸擦完以后,还要洗手的。但是问题马上来了,他们又开始不解了:你们用纸擦一遍,然后用水洗手,我们直接用手,然后用水洗手。你们的方法还是费事啊。而且浪费资源,还要花钱买卫生纸。


    印度一个比较干净的厕所里用来冲手指的水桶;看见这里有个小杯子吗?知道干什么了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古人苦.妇女来月经,据说是用布包稻草灰垫在下面


拉野屎要选大片、干净、光滑的树叶,芭蕉树叶最好
===================
有这样一个笑话,某男拉野矢,用豆叶擦屁股,不料被毛剌丁(蝴蝶幼虫)刺中手,痛得用嘴吮吸,手上的脏物也吸进嘴里。该男一慌,踉跄几步又踩在粪便上,气得大骂:“哪个舅子屙的?”
咱们一般上厕所叫解手,这解手是怎么来的呢?明朝的时候,朝庭把人口众多的山西人迁徙到全国各地。山西人故土难离不愿意迁徙,于是朝庭官兵就把山西人绑着,但是人有内急啊,你不帮人把手解开,人怎么方便啊?刚开始被绑着的山西人要方便时还对官兵说要上厕所,把手解开的话。后来时间长了就对官兵省略的只说“解手”两字,官兵就明白要干什么了。于是,解手就成为了要上厕所的意思,一直流行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