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店电影的种子:藏宝楼期待重放异彩(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8:36:35

  □本报记者 高 琪

  老宅档案

  潘祖荫故居南石子街5、6、7、8、10号,2003年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曾是清光绪年间军机大臣潘祖荫和其弟潘祖年的住宅,此宅的主人是潘祖荫的伯父潘曾莹。道光十四年(1834),潘曾莹的父亲,也即潘祖荫的祖父——历任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高官的状元宰相潘世恩,得到御赐圆明园宅第的恩赏。后潘曾莹将南石子街旧居,特仿其父潘世恩京城御赐宅第格式,改建为坐北朝南的大宅。宅分三路五进,中路各进皆为楼屋,两侧厢房走廊,连通为走马楼式,其间庭院宽敞。第四进楼面阔三间带两隔厢,宽约16.2米,进深13.9米,高约10米,扁作梁,装修精致。

  潘祖荫(1830—1890),光绪年间官至太子太保、军机大臣。酷爱金石,宅内所藏国之珍宝西周盂鼎、克鼎,抗战时期日寇搜索未果,1951年由潘氏后裔捐赠国家。

  潘祖荫故居坐落在平江河西侧幽静的南石子街,包括几个大宅院和现已废弃的苏州床单厂招待所。

  谁能在这里找到昔日“攀古楼“和“滂喜斋”的影子呢?精通金石书画的潘祖荫以“滂喜斋”的古籍善本和“攀古楼”的铜器收藏闻名于世,他去世后这些宝贝都转移到了这里,包括“海内三宝”之二的大盂鼎和大克鼎在内,在潘氏后人的保护下避过一次次劫难。

  不久前,这里被列入苏州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程的首批12个试点之一,潘祖荫故居即将拂去尘埃,将其深邃的历史内涵展现在世人面前。“海内三宝,潘有其二”

  南石子街7号门旁,挂着“潘祖荫故居”的牌匾。就在这块匾的两侧,旧日石库门的两根柱子依稀可辨,这里,就是昔日显赫一时的潘宅正门。正门东面破墙开了一家小理发店。再向东,是苏州床单厂招待所的大门。

  潘祖荫的玄孙潘裕达就出生在这里,1952年,他四岁时搬离。由于老宅被隔断住进许多人家,虽然整体格局未变,但内部已面目全非,潘裕达已很难辨认出自己小时候住的地方。

  翻开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苏州旧住宅》,书中保存着潘祖荫故居的平面图,这是上世纪50年代陈从周先生测绘的。从图上可清晰看到,住宅分为三路五进,其中东路前部是花园。潘裕达指着中路的第三进房屋说,当年大盂鼎和大克鼎就藏在这里。

  大盂鼎和大克鼎,是两件被称为“重器鸿宝”的西周铜鼎,与毛公鼎一道,并誉为“海内三宝”。如今,这三只宝鼎分别成为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潘裕达说,关于这两个鼎的故事是祖母潘达于后来讲给他听的。祖母说,家里有过几百件铜器,“一间隔厢全是铜器,一间隔厢全是书”。

  潘祖荫在北京去世后,弟弟潘祖年将兄长的青铜器和书画典籍足足装了4船运回苏州,其中就有著名的国宝——大克鼎和大盂鼎。大盂鼎是目前出土的形制最大的西周青铜器。据传,左宗棠遭人弹劾,潘祖荫上疏营救,使左宗棠在官场上得以东山再起。左宗棠出于感激,将珍藏的大盂鼎赠送给了钟爱青铜器的潘祖荫。清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的克鼎几经转手后也被潘祖荫用重金购得。

  潘祖年去世后,孙媳潘达于挑起守护家藏的重任。上世纪20年代,有一个美国人专程来苏州,出价黄金600两或楼房一幢换两鼎,被潘家拒绝。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苏州沦陷,潘达于让家人将两鼎埋在家中一间堆放杂物的大屋里。她让家中的木匠做了一个大木箱,在鼎内塞入破絮,上面覆盖泥土,地面仍铺方砖,不露丝毫痕迹。潘氏全家避难离开苏州后,日军曾多次去潘宅搜查,都没搜到。

  1951年,潘达于将两件国宝捐赠给即将开馆的上海博物馆。 1959年国庆十周年,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年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重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成开馆,上海博物馆以大盂鼎等125件珍贵文物支援。自此,两鼎南北两馆各镇一方。

  2004年,上海博物馆为潘达于老人举办百岁寿诞,同时举行“百岁寿星潘达于捐赠大盂鼎大克鼎回顾特展”,分离近半个世纪的大盂鼎、大克鼎在上海博物馆重新聚首。

  一家招待所和48户人家

  走进潘祖荫故居,庭院深深,狭长的备弄连接着一户又一户人家。三路五进的格局仍在。昔日的跑马楼下、走廊里盖起了房子,与旧宅连通,陆续住进居民,据统计目前已有48户。

  老宅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它住过显赫的大户人家,藏过国宝,经历过兵燹,又曾经成为工厂,成为宿舍,成为旅馆;老宅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在城市居民大量增加的时候,它一次又一次成为安置居民的场所。

  潘宅东路,苏州床单厂招待所已经搬离。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满地瓦砾。昔日的花园建满了房屋,依稀可以辨认出废弃的厂房、食堂……招待所的主楼上红漆斑驳,落满尘埃,还能看出老宅骑楼的模样。而中路和西路,由于被几十户人家分割,旧貌已经很难辨识。

  潘裕达说,他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大天井,有两棵桂花树,家人叫做桂花天井,走廊很宽,夏天常常在走廊里放个八仙桌吃饭。现在走廊变窄了,桂花树也找不到了。

  住在第三进的一位阿姨说,她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搬进潘宅的,是潘家搬走之后的第一批居民,当时这里属于地区机关宿舍,是房管所分给她父亲的。那时候她还是个孩子,一直住到现在。当时偌大的潘宅也没住几家人,花园、池塘、假山都还在。“文革”之后,大量下放居民回城,进入工厂,陆续有不少居民搬进这座大院。

  丝织厂的退休工人张瑞芝夫妇住进这座老宅已经35年。上世纪80年代,他们搬进来的时候,这里居民也还不多。至今老夫妻俩还住着20多平方米的小屋。

  老居民席先生指着墙上的砖雕和院子里的圆形石桌告诉记者,这两件东西是这里最老的了。门楼已经看不出原样,成了一堵墙,砖雕还完整地保存着,上书“媚玉辉珠”四个大字,题款为嘉庆年间。席先生说,石桌应该是放荷花缸的。他所居住的大约是老宅的第四或第五进,目前保存完整。

  这里流传着潘家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居民们说,这里特别容易遭雷击,家电常被雷电击中,地下是不是还埋着宝贝?

  “攀古楼”“滂喜斋”将复活

  常有人寻访到潘祖荫故居,试图从残存的旧宅中寻觅历史的踪影。有潘家故人,也有热爱历史文化的游客。有拿着资料捧着地图寻访来的,也有从平江路跨过小石桥偶然发现而至的。居民张瑞芝老人说,常有游客到他家里小坐,和他们老夫妻合影。

  潘裕达说,从老祖宗潘世恩一辈算起,潘祖荫这一支是潘家老三房,原本住在今天的潘世恩故居,后来搬迁借住到老二房(即潘曾莹及潘祖同一支)的住宅中,因这里藏过潘祖荫留下的国宝,后代又在这里居住多年,因此被认定为潘祖荫故居;又是仿照京城御赐宅第格式所建,历史价值毋庸置疑。北京潘祖荫祠已经不存,要寻觅“攀古楼”、“滂喜斋”的影子,只有到苏州来了。而老二房潘祖同的竹山堂,后世改称“宝山楼”,也是苏州历史上著名的藏书楼,其所在也应该就在这座宅院中。

  潘祖荫故居所在的平江历史街区,经过近十年的修复保护,已经成为名闻遐迩的古城“活化石”,在古宅的保护利用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平江历史街区风貌保护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次列入苏州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程的12处古建筑,有6处位于平江历史街区。选择这里,将使整个历史街区的保护更上一个台阶。市委、市政府对古宅保护的大力推进,会把更多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展现在大家眼前。

  文旅集团投资发展部的姜林强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调研,在明确产权之后,将着手落实修复保护。潘祖荫故居在文物界影响很大,保护名人故居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他们将会按现有的资料把历史遗存恢复原样,尊重原有的格局,让古宅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