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英现在的照片:岳阳书院对联集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7:53:45
 

湖南·岳阳书院对联集锦 (2008-09-04 14:18:51)转载 标签:

教育

诗词

文化

分类: 名胜诗联

金鹗书院

  金鹗书院,位于湖南巴陵(今属岳阳)。书院所处金鹗山面洞庭湖而襟带邕湖、郭诸山,湖光山色互相掩映,诚为“灵秀之区”。清道光间邑人吴敏树谋建书院于此,未果。光绪十年(1884)知县刘邦华捐资倡建。有门坊、讲堂、藏书楼、稻香楼、奎星阁、先圣祠、报功祠、知味轩、文昌亭、斋舍等,置田租769.5石、屋租钱120串为经费。十二年士绅订立章程8条,规定设山长、监院、帐房各1人,管理田庄首事、斋夫各2人,监理4人共管书院事务。山长主教学,由邑绅“公举品学兼优,夙有名望者”充任,每年由知县关聘;监院管行政,“由士绅公举志洁行芳之士”担任,“定期三年更替”,“另举公正绅耆”为监理,“若监院不能胜任及有事故”,即会同大捐主“随时另举”。每年招生童正课20名、副课20名、附课50-60名肄业其中。每月官、师3课,名列前茅者有奖,光绪末年停办。今为金鹗山公园景点,供人游览。

 

读书面对圣贤,当知所学何事;
立志胸存社稷,但求无愧于心。

  • 佚名题大门

循礼明道;
养士尊师。

  • 当代邹先成题大门

道从格物伊始;
士当器识居先。

  • 佚名题二门
 

忆往昔踏雪来过,曾话春风一席;
愿诸生凌云直上,毋忘灯火三更。

  • 佚名题二门

业精于勤,问天下读书人,曾几个断齑画粥;
学成乎志,愿世间当道者,更多些爱国忧民。

  • 佚名题二门

乐道安贫,拜金徒损风云气;
传薪立雪,荐鄂长怀社稷忧。

  • 当代易仲威题二门

天岳书院

  天岳书院,位于湖南平江。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县杨世芳倡建于今三阳乡小天岳峰后。乾隆十一年(1746)起,先后迁建于县城东、西。嘉庆九年(1804)知县徐以垣再迁至城西五龙山,改名“昌江”。同治六年(1867)署知县麻维绪以昌江院舍颓废,率邑绅向国鸿等在城东黄土仑重建,复名“天岳”,亦称新建天岳书院。其规模仿长沙岳麓、城南二院之制,有大门、讲堂、藏书楼、东西斋等,并建屈子祠、九君子祠、罗孝子祠等,“尊崇忠孝理学,以为后进楷模”。光绪二十四年(1898),改变仅课八股时文作法,“兴实学而起真才”,订有课程表、章程,定经史、舆地、译学、算学等为诸生应习之业。二十九年,改为高等小学堂。其后相继改为中学堂、师范学校、县立中学、县中等。1928年彭德怀率部在此誓师起义。今辟为平江起义纪念馆。书院主体建筑保存完好,清人李元度所书“天岳书院”石额及石联“天经地纬,岳峙渊渟”仍嵌前门。

 

天经地纬;
岳峙渊渟

  • 清代李元度题天岳书院
 

 

仰高书院

  仰高书院,位于湖南湘阴。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知县张灯建于城西河滨。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徐梁栋重建。乾、嘉间其址数迁后定于仰高山。咸丰七年(1857)知县诸桓增加生额,定生员正课15名,附课10名;童生正课30名,附课20名。光绪四年(1878)左宗棠捐款扩建斋舍,并增正课生童30名。山长泰州李蓉镜、长沙俞东枝、安化黄崇光、宁多王忭、本县周锡薄、黄世铭、易堂俊等皆名进士。成就甚众,著名学生有郭嵩焘、易玉章、吴英樾、宋开甲、姚腾汉等。

 

仰之钻之,看颜子如何学圣;
高矣美矣,宜公孙望着登天。

  • 易海青题仰高书院
 

 

其它主要书院简介

  汨罗书院 位于湖南湘阴(今属汨罗)。书院地处玉笥山麓,前临汨水屈潭。以屈原曾栖息业余于此,汉代有祠祀之。宋大中祥符间,乡人又建为书院。元延祐五年(1318),追封屈原为忠洁清烈公,祠称“忠洁清烈”,院亦更名“清烈”。后至元间,茶陵人张希辙曾任山长。明嘉靖间,知县戴嘉猷“叹正学之不明,而异端之足以惑世”,重建。清乾隆间,书院废,其地为汨罗庙。今为屈原纪念馆,有屈子祠、濯缨桥、独醒亭、屈原故宅、骚坛、招屈亭、藏骚阁等。

  笙竹书院 位于湖南湘阴。宋天禧间邑人邓咸为“训族子弟及四方游学士”而建于笙竹驿。时湘阴县学未建,“肄业之士,惟归书院”,江夏(今湖北武昌)冯京、安州(今湖北安陆)郑獬胥亦不远千里负笈从游其中。元祐六年(1091)知县王定民重建,“堂庑斋舍创作有次”,并新辟孔子庙,“又后其庙立学,于以育士其中焉”。自撰《笙竹书院记》以记其事。自后,县学兴而院渐废,惟驿前江至今犹名书院潭。

  岳阳书院 位于湖南岳州(今属岳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府许玠就文昌祠改建。乾隆元年(1736)通判李寿瀚、十年知府黄凝道、道光六年(1826)、十五年邑人李锡纯父子先后多次修葺,有讲堂、东西厅、东西斋等,置田租40石为山长束修、生童膏火奖赏之资,集所属巴陵、平江、临湘、华容4县生童肄业其中。咸丰十年(1860)山长阮义锦劝修藏书楼,邑人安徽侯补道孙振铨捐赠经史书籍103函1276册。历任山长有新化吴思树、湘乡成毅、平江彭昌凤、善化彭家真、本县方钰等,然教学“为帖括而已,于经术阒然无闻”。中日甲午战争后,受新学思潮影响,士绅郭鹏、姜炳坤等仿照湘水校经书院章程,改课程为经学、史学、时务、舆地、算学、词章5门,风气丕变。光绪三十年(1904)与慎修书院合并改作岳州府中学堂。

  莼湖书院 位于湖南临湘。清道光四年(1824)知县徐凤喈创建于学宫岭。有大门、大堂、讲堂、斋舍等建筑,占地3500平方米。招生定额40名,分别设生员正课4名、附课6名,童生正课10名、附课20名。每年二月开馆,十二月散馆。生徒必经县令统一考试录取。每年官课4次,于二、四、七、十月举行,每月十三馆课。课业以经学为主,旁及子史百家,间涉时政。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小学堂,旋又为初等实业学堂,三十一年改为师范速成班、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又改为高小、公学、中学等。1927年4月曾在此开办临湘党务农运讲习所。1938年冬,校舍为日寇焚毁。有《莼湖书院志》。

  慎修书院 位于湖南岳州(今属岳阳)。府城原有岳阳书院,集所属各县生童肄业,“然学为帖括而已,于经术阒然无闻”,知府文鐍忧之,光绪十一年(1895)即借文昌宫地,“添设经古一课”,“以翼学有实济”。因“虑无定所”,十三年,捐资倡建新院,名“慎修”。有讲堂名端本,设辨志、求己、诂经、复性4斋。“其意以经术为端,而维理学之本”,“聘定实学夙著之人主讲”,课士之沄,一本周程诸子,“日有程,月有试”。文氏亦不时“面加训迪”,学风为之一新。二十八年改为岳州府中学堂。有《岳阳慎修书院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