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黑暗世界手游图片:孔子也是大軍事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41:23

孔子也是大軍事家

[日期:2009-08-27] 來源:  作者: [字體:大 中 小]

     

      《孔子》作為傳記電影,有沒有武戲,引起廣泛關注。

   《說文解字》把儒字解釋為柔。儒者向來被人看作仁厚君子,能文不能武。那么史書上的孔子是否既有文韜又有武略呢?在《論語》中,孔子對窮兵黷武,動輒興兵討伐深惡痛絕,因此與諸侯絕口不談軍旅之事,這就給后人留下了能文不能武的形象。其實,孔子并非重文輕武。

    《史記》、《左傳》都記載了齊魯“夾谷之會”。魯定公十年,魯國和齊國講和,并確定在夏季會于夾谷,孔子將陪同君前往。齊大夫對景公說:“孔丘這個人雖然懂得禮法,但不夠勇武,如果讓我們萊地的士兵用武力劫持魯侯,就一定能夠控制魯國。”齊景公同意。而在魯國,孔子對魯定公建議:“有文事必有武備,有武事必有文備。”魯定公采納了孔子的建議,做好了以武力應對不測的準備。在夾谷之會上,果然不出所料。孔子一看事情不妙,便立即帶著定公退下,并對隨行的士兵下達命令:“士兵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操兵器,上!”在雙方劍拔弩張、武力對峙之時,孔子慷慨陳詞,申明大義:“兩君相會,本來是要建立友好關系,而今卻動用武力,背棄禮法,君王肯定不能這樣做。”齊景公聽了這番話,自知理虧,連忙下令來兵撤下。兩國準備盟誓,齊國霸氣十足,又在盟書上增加這樣的內容:“如果齊國軍隊出國征討而魯國不派出三百輛戰車隨同出征,必受懲罰。”孔子針鋒相對,提出“如果齊國不把汶陽的土地歸還魯國,也要受到懲罰。”最終齊國也沒有占到便宜。不久齊國歸還了所占土地。孔子以大智大勇和文事武備的策略,捍衛了魯國的尊嚴。

       這場驚心動魄的軍事沖突,如果入戲,將十分精彩。

  《左傳》哀公十一年,齊國攻打魯國。魯國當政者季孫問計于孔子的弟子冉有,最后決定將魯師分為左右兩軍迎戰,由冉有統率左軍。冉有令自己的師弟樊遲為車右。那時使用戰車,駕車人居中,主帥在左,武士在右。車右須英勇善戰者充任,保護主帥,以防不測。季孫嫌樊遲年輕,冉有說:“他雖然年輕,但英勇無比。”冉有確實沒有看錯這位小師弟。魯國的左軍和齊軍在魯都郊外作戰,齊軍發起進攻,魯軍士兵卻不肯越過城溝出戰。師弟對師兄說:“軍隊現在對主帥的號令還不信任。請您把號令申明三次,然后率先越過城溝。”于是,冉有嚴申號令,然后手執長矛,率軍奮勇殺入敵陣,齊師大敗。戰后孔子表揚冉有說:“這樣做是合乎道義的。”孔子在戰前是否和學生一起對戰爭進行過謀劃,史書沒有記載,但從對戰爭的評價來看,他對戰事了如指掌。

  孔子的學生能打仗,連當時的人都覺得奇怪。據《史記》記載,魯國獲勝之后,季康子問冉有:“子之于軍旅,學之乎?性之乎?”冉有回答:“學之于孔子。”這一回答,足以證明孔子是向學生教授過演兵布陣、行軍作戰之法的。我們所熟知的射、御,就是孔子教授的軍事體育項目。

   由此可見,要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孔子,不能沒有武戲。但“武戲”并非今天影視上武俠的“武功”。如果也讓孔子擺弄“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之類,那就不倫不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