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吉米勒与科比打架:都是科学该信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54:42
刘大枫:都是科学该信谁 来源: 今晚报2009年8月6日21版  发稿时间: 2009-08-08 17:09

  刘大枫

  如今媒体上,有关养生保健的知识连篇累牍。看多了听多了,发现其中不少说法,原来竟是相互矛盾的——

  例一,关于菠菜豆腐能否同吃。一说不能,因菠菜含有大量草酸,而豆腐含有较多钙质,二者会结合生成难溶性的草酸钙,在人体内沉积为结石;一说菠菜豆腐不仅是极好的营养搭配,而且颇有利于健骨,因菠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可促使钙沉积到骨骼中。至于草酸,因其易溶于水,可于烹炒前先用沸水焯一下。

  例二,关于味精是否对人体有害。有的说味精与其它化学添加剂一样,有害人体,会引起紧张、麻木、充血、刺痛、敏感等各种不良反应,动物实验更可见破坏视网膜和遗传基因等严重后果;有的说味精以粮食为原料,经淀粉发酵法制成,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而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种,为人体所必需。作为权威性的结论,则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报告,指出适量食用味精(成人每人每日≤6克),对人体无害。

  例三,关于要不要喝牛奶。有文章说,牛奶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其中的蛋白质和钙极易被人体所吸收,喝牛奶的好处说不尽,故“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有文章则说,喝牛奶会提升患癌症的危险,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这是由于牛奶中含有多种雌性激素,会促进肿瘤生长。所以除儿童及营养不良的成年人,其他人都不需要喝牛奶,“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越喝牛奶钙流失得越多”。

  例四,关于要不要吃鸡蛋以及怎么吃。一种说法是,除蛋白质外鸡蛋还富含卵磷脂、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元素,经常食用可增强记忆力,保护心脏和动脉血管,延缓衰老,预防癌症;另一种说法是,蛋黄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常吃鸡蛋有损健康,甚至可能带来致命隐患,如女性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就比每周吃一两个鸡蛋寿命短。而对于男性,又有的说可任吃无事,原因尚不清楚,有的说危害同样不能幸免。据此,有人指出即使吃鸡蛋,也尽量不要吃蛋黄;有人则说蛋黄并不可怕,因人体也需要适量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既可提高脑功能,又有助于将脂肪、胆固醇乳化后排出血管,被机体吸收,从而使血液中的胆固醇有所减少,所以不应只吃蛋白,而应吃整个鸡蛋。至于鸡蛋的吃法,又有的说蒸煮最佳,因油煎时的高温,会使其边缘炸焦,形成有毒物质;有的说煎鸡蛋比煮鸡蛋效果好,因受热方式及达到的温度所致,其蛋白质作用更强。

  以上诸例都关乎“吃”。还有的关乎“睡”。如有文章强调,睡眠不足将带来多种疾病,增大死亡风险,因此即使老年人每天也必须睡到7.5小时;相反,有文章指出睡得多是身体有毛病,睡得愈多死亡率愈高,一般5至7小时足够,老年人4至5小时即可,更有人倡导通过练习“观想瑜伽”,一天只睡3小时。有的关乎“用”。如一说使用微波炉有害,会造成电磁辐射和微波泄漏,食物营养价值严重流失;一说“有害”论毫无根据,连世界卫生组织都已于1992年宣布,“没有任何科学根据显示微波炉烹饪的食物有害健康”,相反因比其它烹饪方法加热迅速,更能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例子似不必再举。反正诸如此类的信息,在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广播中绝不少见。普及科学知识本来是好事,但相互抵牾,言人人殊,却又都信而有征,言之凿凿,有些还载于主流媒体,源于权威机构,这就叫人犯难了:都是科学该信谁?

  我知道,人对事物的规律总有一个认识过程,由片面到全面,由表层到深层。按卡尔·波普的理论,科学更是可被证伪的,而且惟其可被“证伪”,亦即发现错误,科学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显示出不同于宗教的品格和力量。因此,养生保健理论中有不同看法,应当说并不奇怪。然而这只是一方面的道理。另一方面是,公众作为信息接受者,作为需要判断、取舍的思维主体,怎能在逻辑上违反不矛盾律,将相互矛盾、相互反对的两个命题视为“同真”、一并接受呢?

  面向公众而又是非难辨,这样的养生保健知识,我看利少弊多。其一,信,还是不信?信此说,还是信彼说?公众不是专家,必然会困惑迷惘,依违两难。其二,如果信对了某种说法,无疑十分幸运;但要信错了呢?谁负责?认倒霉?其三,最可怕的后果是,一来二去,人们对什么理论都不再相信了,科学也因之实际上被消解。

  我总觉得,因关系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所以尚有争论的养生保健知识,是不应在公众性的、普及性的媒体上随便发表的。至于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争鸣,则另当别论。然而,我又怀疑自己的想法是否太天真,媒体才不把这事当回事。果若如此,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那就是公众照样生活在半疑半信、无所适从的信息环境里,虽然爱科学,却又很无奈,还是不知到底该信谁,还得翻来覆去作斗争:究竟要不要吃鸡蛋,要不要喝牛奶,一天该睡几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