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购房:听不下去的《波茹莱》??蒙古民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22:05
听不下去的《波茹莱》  蒙古民歌
(2011-07-31 20:11:21)转载
标签:吉拉
波茹莱
摇篮曲
榆树
钱儿
蒙古
民歌
人类
善恶
好坏
顺逆
得失
文化
分类:音乐心情
',1)">
视频转自 伤心的泪 空间,感谢他。http://user.qzone.qq.com/1016948433
1943年,《波茹莱》由驻扎在郭尔罗斯草原的蒙古骑兵团带入内蒙古西辽河一带,并迅速的传遍了内蒙古,在民间得到广泛的传唱,成为许多著名歌手的保留曲目。
蒙古族《摇篮曲》有多种,有母亲唱给孩子听的,有少女唱给弟弟、妹妹听的,也有祖母唱给孙子、孙女听的。长辈人的《摇篮曲》,几乎没有固定的歌词,曲调也不固定,属于即兴演唱,心里想什么就唱什么。有的摇篮曲甚至没有歌词,理论学将之称为“哼哼调”。
《波茹莱》产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叶,是十五岁的姐姐玲姬哄着一岁的弟弟波茹入睡时,所唱的一首摇篮曲。这首歌,曲调舒缓,简洁的旋律像安魂曲,又像是女人在伤情时的轻轻吟唱,婉啭中透着淡淡的悲愁。
波茹莱,乳名巴根那(柱子之意)。其祖上世代居住在郭尔罗斯南部的哈拉毛都屯。波茹莱家境贫寒,不满一岁时,双亲就先后离开人世,只有一个十五岁的姐姐玲姬守护着年幼的波茹莱,日夜看护着襁褓中的弟弟。
困境,让十五岁的玲姬迅速长大成人,蒙古女子与生俱来的母性,唤起了她对弟弟的怜爱之心。从此,她担当起母亲的角色,每当睡在红柳木摇篮里的弟弟哭闹时,她就将弟弟抱起来,把弟弟放在自己的两腿上,不停地摇晃着弟弟,一遍一遍地为弟弟唱着这首摇篮曲,直到小小的波茹莱安然熟睡,进入甜美的梦乡。
四邻八舍的人们,
都已经进入梦乡,
波茹来弟弟你哭闹不停这是为着哪般,
为什么要把玲姬姐姐折腾得坐卧不安。
额吉达,
阿吉达,
弟弟哟,你别再哭泣啦,妈妈还在呀!
……
波茹莱入睡的时候,往往是玲姬掩面悄悄哭泣的时候。双亲离世了,玲姬无处诉说悲苦,没有人过问她的冷暖,悲伤的时候,只能以泪释怀。
就在这一年,玲姬该出嫁了。
玲姬出嫁的原因是,双亲在世时,就已经为她“指腹为婚”,把她许配给了吉拉吐屯的一户蒙古人家。婆家已经找上门来,催促玲姬好几次了。弟弟波茹莱还处在嗷嗷待哺之时,姐姐却要出嫁了。带着幼年的弟弟出嫁,无端地占用了婆家的一只饭碗、一对筷子,必定要受到婆家的轻视。百难之中,玲姬抱着弟弟痛苦了一场。
邻居们心疼玲姬,劝她把弟弟送给富裕的人家,轻手利脚的出嫁。但玲姬却不忍心抛弃弟弟,波茹莱是从阿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怎么舍得!
经过反复的商榷,婆家答应玲姬带着弟弟出嫁。于是,玲姬就背着弟弟波茹莱、带着弟弟的红柳木摇篮出嫁了。十五岁的新娘玲姬,为了不使波茹莱遭受婆家人的凌辱,尝尽了生活的苦水。玲姬很勤快,也懂得孝敬男方的双亲。在婆家,她始终过着低眉顺眼的生活。白天,玲姬背着弟弟放羊,即便是羊群吃草时,也不闲着。
夜里,玲姬在新婚丈夫不如意的埋怨声中,哄着弟弟入睡。
波茹莱不谙人事,夜里常常哭闹不停,为了不影响他人的睡眠,玲姬就把弟弟抱到门前的草滩子上。玲姬披着夜露坐在草地上,用两腿不停地悠晃着幼小的弟弟,心中悲苦时,便轻轻地唱起一支摇篮曲:
要说我们俩共同出生的地方,
是王公们居住的哈拉毛都屯,
要说你跟随姐姐出嫁的地方,
是座落在坡岗上的吉拉吐屯。
……
其实,玲姬的担心是多余的。婆婆是一个善良的蒙古女人,也理解玲姬的不易之处,理解玲姬的悲苦之心。见玲姬身后拖着一个弟弟,整日倍受劳苦,也会常常将波茹莱抱起来,把清晨挤出来的第一碗牛奶燃开,喂给波茹莱喝,像爱子一样疼爱着波茹莱。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泯去玲姬的忧伤。每当弟弟哭泣着不肯入睡,她便深深的思念起自己的双亲。父亲的恩宠,母亲的疼爱,又一慕一慕地在眼前闪现着:
工艺精美的红柳木摇篮,
是阿爸亲手为你制作的。
你在长夜五更里哭啼时,
是善良的阿妈起来喂你。
呼和湖畔的那一座白塔,
塔心空了一次又一次哟。
以乳汁养育我们的阿妈,
离开人世我们多么孤苦。
……
转眼之间,已是深天。
草木干枯,北风猎猎,冷霜闪着碎银一般的光亮,铺满了草滩,就连幼小无助的野兔,也到了惊慌失措的季节。
傍晚,玲姬背着弟弟去圈赶羊群的时候,波茹莱伏在姐姐的后背上,竟然睡着了。
寒风吹袭着波茹莱的小脸蛋,丹彤色的晚霞,暖不了玲姬的五脏六腑,反而令她愈加惆怅。她摸着弟弟冰凉的小手,想起弟弟母乳尚未吃足、还没有认识父亲的脸膛便失怙的遭遇,心中十分伤感,于是,一首唱也唱不完的《波茹莱》,又有了新的唱词:
那青灰色可爱的小山兔,
离开绿草后是多么悲苦。
生来可爱的波茹莱弟弟,
离开阿妈之后多么孤苦。
那灰花色奔跑的小山兔,
离开山岗之后就会遭殃。
生得白净漂亮的波茹莱,
离开阿妈之后多么难过。
……
在玲姬的精心照料下,波茹莱一天一天的长大了。
转眼到了春天,吉拉吐北岗上的榆树林,结满了一串一串的榆树钱儿。因为一场淋漓的春雨,杏花也绽放了,萨日朗花也过早的开放了,红红的缀满了一面山坡。
趁着羊群在山坡上吃草的时候,玲姬就背着弟弟朝着榆树林的方向奔去。榆树钱儿放入口中,咀嚼时有一股甘甜清香的味道。玲姬给弟弟摘榆树钱儿吃,等弟弟吃够了,玲姬就用榆树钱儿逗弟弟开心。
波茹莱流淌的泪水,就是姐姐玲姬的泪水。
波茹莱享有的欢乐,就是姐姐玲姬的欢乐。
弟弟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在榆树林里轻快的回荡着。这声音,给了玲姬莫大的安慰。玲姬一高兴,歌子就飞出了口:
山岗上的榆树钱儿多好看,
姐姐给它摘下让你吃个够。
把绣着杏花的靴帮放下来,
抱着你东邻西舍地逛个够。
草原上的萨日朗花多鲜艳,
姐姐把它摘来让你玩个够。
把绣着的荷包放在柜子里,
背着你前屋后院地串个够。
……
就这样,玲姬像母亲一样含辛茹苦,提着弟弟的肩胛,使弟弟渐渐长大了。在姐姐玲姬良好的教养下,波茹莱成为草原上的男子汉,体魄健壮,品行俱佳,后来参加了工作,成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大修厂的一名技术员,是大名鼎鼎的八级钳工,省级劳动模范。
玲姬故去后,波茹莱每每思念起姐姐,都会忍不住潸然泪下。
落泪的,岂止是波茹莱!
说不清,曾经有多少人为着这首蒙古摇篮曲流泪。
说不清,谁在唏嘘中喉咙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说不清,在碧野苍穹下,漫漫长夜里,有多少个蒙古女人满怀慈爱与悲悯,哼唱着这首悠长的摇篮曲,把红脸膛的孩子们养大,从襁褓中托出来,又像雄鹰一样放飞蓝天。
以上蓝字转自百度贴吧--赤峰吧---板街土著 的帖子。
相信每一个人在襁褓中都听到过母亲唱的摇篮曲。在母亲甜美的歌声里、在母亲的温暖怀抱里,我们都会甜美地入睡。不论我们记不记得,我们的直觉都会感到这个温馨的场景很安全。长大后的我们也听到了许多中国民歌摇篮曲和世界各地的摇篮曲,这些也是母亲唱给宝贝的。今天介绍的却不是这样的,是姐姐唱给弟弟的一首蒙古族摇篮曲《波茹莱》。
我在网上寻找了许多版本的《波茹莱》,比如杭盖乐队版、额尔古纳乐队版、白红梅独唱、小合唱版及器乐曲版,唯独这一首视频最感人,人间最纯美的母爱却在未成年的姐姐上体现出来,悲凉的故事、哀伤的曲调,让人难以抑制地流泪。
我以前不知道这首《波茹莱》,是在读东北网友寄给我的一本书《让高贵与高贵相遇》时知道的。书作者是鲍尔吉-原野,其中一篇《波茹莱》,就是介绍这首摇篮曲的。
波茹莱,别哭啦,
山丁子树长在南山西边,
爸爸用它给你做了一个摇篮。
漆黑冰冷的夜里,
妈妈起来,抱着你喂奶驱寒。
爸爸呀,妈妈呀,
波茹莱,你不要哭个没完。
妈妈,你在哪里啊?
(这是原野先生的诗文)
其实,没有摇篮,只有姐姐的臂膀;其实,没有乳汁,只有姐姐的歌声;其实,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只有弟弟、姐姐;其实,这只是姐姐哄弟弟的,姐姐其实也需要关怀。妈妈,你在哪里啊?最后这句是姐姐忍受不住无助的境遇才忍不住呼喊出妈妈的。
我们一直在写诗,写对人生的感悟,写天地之间的万物,写自己的情感。我们往往忽略了诗外之情,写的太直白,平铺直叙,过于庸俗。这首歌词结句,是很好的教材。我们往往按常理思维,去体会诗歌的意境。而在我们反复咏读后,才明悟了歌词的愿意,设身处地地体会姐姐的苦衷,不禁伤心不止。孤独无助,难以生存的窘态,可怕的感觉撕裂了慈悲的心。不论哪个民族,人性都是共同的。母爱又是最伟大的,它将伴随人类走向永远。我们通过这首摇篮曲感受出人性的光辉,虽然它惹人悲伤,但我们为之流泪,值!
反观人类之间的伤害太多了,多的让人无法呼吸,人类何时停止相互残杀呢?不会的,永远不会停止。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善良与凶残永远相伴,但我要永远做善良的人,这就够了。我活了大半辈子,领悟的太多,无奈的太多。有人说:人间无善恶、好坏之分,只有顺逆、得失之分。我理解这句话。我仍坚信:善良的光芒虽很脆弱,但很温暖,它一直照亮我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