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分类:吕伯奢的故事-善良人该怎样保护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11:23

 世代传承的精彩故事都是以英雄为主题,仿佛是英雄的历史。然而在这些英雄故事的背景下,更多是百姓的血泪。我们看一下人口数据:

公元156年全国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人口损失率98.3%。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此数据在不同资料有不同的说法,详细资料可以查询各家资料分析,。但是三国鏖战导致中国人口大量损失是不争的事实。)


以《三国演义》为版本,故事刚开始,有个善良的人叫做吕伯奢。那时曹操行刺董卓失败而逃亡,被陈宫抓捕。陈宫发现曹操是有志向的人,立即决定放了曹操,而且自己弃官跟随曹操。当曹操和陈宫经过吕伯奢家的时候,吕伯奢准备热情招待,结果曹操和陈宫误杀了吕伯奢家八口人,随后他们知道杀错了。等到吕伯奢买酒回来,曹操知错再错,杀掉吕伯奢。曹操留下了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使仁义的完美主义者陈宫发现跟错了人。


《三国演义》里的吕伯奢,是数千万无辜受害者的典型代表,他甚至还来不及知道乱世已经到来,没有为灾难做任何准备,就如此死得清白,死得无辜。而如曹孟德这些所谓的英雄或者奸雄的故事被传扬,被历代专家学者分析。类似吕伯奢这样在故事中有描述,算是数千万百姓中幸运的了。


本人为善良人谋的主张,我们更关注这些善良的人。和英雄相比,他们拥有更少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对于乱世的左右和把握能力更差。但无论对故事里处于什么状态的人,我们用同样的策划规则,首先区分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客观条件是当事人无法左右的条件,但是可以认识。而主观因素则是当事人可以把握的。从故事来看,吕伯奢的结局前因都已经定,当然我们无法改变结果。只是作为广大的善良人们,能把握的资源很少,所以更需要珍惜。思考问题的定位是,如果我们处在这样的状态,如何做最好,吕伯奢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教训。


有朋友提出一些关于在该时代的平民的打算,追随英雄创业。这些方面的例子在《三国演义》是有的,如本故事里的陈宫就是,当然陈宫的资源高于普通百姓,而仍然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追随,结果弄得自己也不清白。也有跟很好选择的故事,如关定的儿子关平,被关羽收为义子,至于以后光荣牺牲是事后发展,并不意味这追随这件事的错误。但大多平民没有关平的幸运。如江南大户人家鲁肃,用家产资助孙策,为孙策开辟江东政权提供财力保障。对于广大平民来说,很难遇到,也很难判断这样的机会。我们要着想的是,善良而并没有准备的百姓。这些人无法拥有改变纷乱的能力,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有朋友提出,吕伯奢错在善良。那么这个反正的例子不用我来举,另一版本的说法不同:“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这是《魏书》里的描述,吕伯奢五个儿子不够厚道,牵连了吕伯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平民不够厚道,那更不是这些人的对手。作为善良的人,如果不是由于巧合或者恰遇某些人利益的需要,受害还不是必然的。这样相比,抛弃善良则更危险,受害则是必然的了。


让我们回到《三国演义》,吕伯奢明知两个人是通缉犯,当然这两个通缉犯并没有侵害吕伯奢的意图,但是,吕伯奢并没有考虑到通缉犯的心态,以及为了保护自己所可能做出的举动。虽然没有主观受害的可能,但是客观受害的可能是很多的。除了故事实际发展的情况外,还有如董卓的兵追赶等等都会有灾难性结果。而吕伯奢没有任何警醒,且因为善良家人做出让人误解的举动。这个结果无法改变了,我不是说吕伯奢做错什么,而是现实中善良的人,例如你,怎样防止各种各样的侵害。


现实中善良的人,大多数人,没有害人之心。可是常常成为受害者。如果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不是说你做得对与不对,而是如何保护自己,不受那些物欲横流的人们的侵害。如果我们很难做到不受侵害,那么如何尽量少受到侵害呢。


例如你每天买菜,你给路上乞讨的人施舍,你给貌似困难的人帮助......,是不是也会上演一场农夫和蛇的经典故事?设身处地的想想,问题都会出在哪里,如果是你,该如何保护自己。


最近太忙,打开博客发文章按钮,提笔就有事落下,所以相关很多话题都没法写完。学习内容以及关于现代管理案例的内容,也不可能一一写成博文。


今晚策划师学堂主题:策划师解读《三国演义》六。预习《三国演义》第六回。题外:上海某电子企业老板十年经营之命理解读(待定)。时间地点不变,召集人:朱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