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氪科技 怎么样:中国的高人是怎样练就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7:47

中国是个出高人的地方。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工农兵学商,中国的三百六十行不仅行行出状元,也行行出高人。所谓高人,用目下作论文的语言表述,就是能使得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人。而且,高人既精通中国传统文化,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化身,也能与时俱进把外来文化中国化,做到中西合璧。总之,高人是一和谐的人。

 

这种表述可能叫人摸不着头脑,觉得有些云山雾罩。其实,我们大家常常遇到高人,我们身边就有不少高人,只是一时间很难形象生动的把高人概括出来。当然,如果讲一个高人的故事,无疑会增强我们的理解。刘鹗《老残游记·续》就写了一高人的故事,绝对集中国文化之精髓。不过,唯一叫人感到有些扫兴的是,此人既不是盖世英雄,也不是平凡生活里的道德模范,甚至连一体面的工作都没有。这样说吧,她是一尼姑。

 

小说家喜欢写小人物,喜欢写英雄模范的是历史家。难道小人物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恐怕不能这么说。其实,被称为中华脊梁的那些名人大多半路夭折,中华民族正是靠小人物才撑过了几千年,成为老大帝国的。

 

刘鹗从尼姑里选高人,实在是高明。因为,尼姑兼顾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多种元素。您想,尼姑本身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而女性又非常能反映中国国民性。至于职业上的高低贵贱,刘鹗给出这样的解释:

“你不知道像我们这种出家人,要算下贱到极处的,可知那娼妓比我们还要下贱,可知那州县老爷们比娼妓还要下贱!遇见驯良百姓,他治死了还要抽筋剥皮,锉骨扬灰。遇见有权势的人,他装王八给人家踹在脚底下,还要昂起头来叫两声,说我唱个曲子您听听罢。”

 

看到这段文字,可能会让人觉得刘鹗是一怀才不遇的愤青。其实,他不仅精通经史子集、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疗养生这些传统文化人的绝活儿,他也做过大官、兴办过大企业,甚至当过江湖郎中。一句话,他肯定是一明白人。

 

这个尼姑的名字叫逸云,所在尼姑庵叫斗姥宫。宗教在中国一直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尼姑庵在中国的地位当然不能跟教堂在西方、清真寺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相比,它只是个依附于权贵的存在。但斗姥宫的状况更悲惨。为求生存,它不得不沦落为权贵行乐的“后宫”。其变迁,书中这样写道:

“‘我们这个庙是从前明就有的,历年以来都是这样。您看我们这样打扮,并不是像那倚门卖笑的娼妓,当初原为接待上山烧香的上客:或是官,或是绅,大概全是读书的人居多,所以我们从小全得读书,读到半通就念经典,做功课,有官绅来陪着讲讲话,不讨人嫌。又因为尼姑的装束颇犯人的忌讳,若是上任,或有甚喜事,大概俗说看见尼姑不吉祥,所以我们三十岁以前全是这个装束,一过三十就全剃了头了。虽说一样的陪客,饮酒行令;间或有喜欢风流的客,随便诙谐两句,也未尝不可对答。倘若停眠整宿的事情,却说是犯着祖上的清规,不敢妄为的。’德夫人道:‘然则你们这庙里人,个个都是处女身体到老的吗?’逸云道:‘也不尽然,老子说的好: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若是过路的客官,自然没有相干的了。若本地绅衿,常来起坐的,既能夹以诙谐,这其中就难说了!男女相爱,本是人情之正,被情丝系缚,也是有的。但其中十个人里,一定总有一两个守身如玉,始终不移的。’

“德夫人道:‘您说的也是,但是靓云究竟为什么下乡呢?’逸云又叹一口气道:‘近来风气可大不然了,到是做买卖的生意人还顾点体面;若官幕两途,牛鬼蛇神,无所不有,比那下等还要粗暴些!┅┅’”

 

当然,逸云属“其中十个人里,一定总有一两个守身如玉”者。不仅如此,逸云的特色还在于,她是一个能自在地料理好圣俗两界却没有心理障碍的高人。就她如何练就这身本事的经过,书里是这样写的:

“逸云道:‘只是一个变字。《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天下没有个不变会通的人。’”

“我十二三岁时什么都不懂,却也没有男女相。到了十四五岁,初开知识,就知道喜欢男人了;却是喜欢的美男子。怎样叫美男子呢?像那天津捏的泥人子,或者戏子唱小旦的,觉得他实在是好。到了十六七岁,就觉得这一种人真是泥捏的绢糊的,外面好看,内里一点儿没有;必须有点斯文气,或者有点英武气,才算个人,这就是同任三爷要好的时候了。再到十六八岁,就变做专爱才子英雄,看那报馆里做论的人,下笔千言,天下事没有一件不知道的,真是才子!又看那出洋学生,或者看人两国打仗要去观战,或者自己请赴前敌,或者借个题目自己投海而死,或者一洋枪把人打死,再一洋枪把自己打死,真是英雄!后来细细察看,知道那发议论的,大都知一不知二,为私不为公,不能算个才子。那些借题目自尽的,一半是发了疯痰病,一半是受人家愚弄,更不能算个英雄。只有像曾文正,用人也用得好,用兵也用得好,料事也料得好,做文章也做得好,方能算得才子;像曾忠襄自练一军,救兄于祁门,后来所向无敌,困守雨花台,毕竟克复南京而后已,是个真英雄!再到十八九岁又变了,觉得曾氏弟兄的才子英雄,还有不足处,必须像诸葛武侯才算才子,关公、赵云才算得英雄;再后觉得管仲、乐毅方是英雄,庄周、列御寇方是才子;再推到极处,除非孔圣人、李老君、释迦牟尼才算得大才子、大英雄呢!推到这里,世间就没有我中意的人了。既没有我中意的,反过来又变做没有我不中意的人,这就是屡变的情形。近来我的主意把我自己分做两个人:一个叫做住世的逸云,既做了斗姥宫的姑子,凡我应做的事都做。不管什么人,要我说话就说话,要我陪酒就陪酒,要搂就搂,要抱就抱,都无不可,只是陪他睡觉做不到;又一个我呢,叫做出世的逸云,终日里但凡闲暇的时候,就去同那儒释道三教的圣人顽耍,或者看看天地日月变的把戏,很够开心的了。”

 

好家伙!这真是写实了中国高人的心路历程,甚至写出了中华文明的长寿秘诀。这一路的“变则通”,简直就是耶稣说的“神的事情,归神;凯撒的事情,归凯撒”的境界。不过,细细想来,中国人的尺度远比耶稣大,尤其在底线上。

 

常听人讲,现在是混不得好的抱怨,混得好的也抱怨。这说明,大家还纠结于“住世的逸云”这个境界。尤其是成功人士,权力得到了,钱也捞足了,甚至也出名了,但还是有牢骚。其中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要我说话就说话,要我陪酒就陪酒,要搂就搂,要抱就抱,都无不可”的成功路上,突破了逸云一直坚守的底线:“陪他睡觉做不到”。

 

老实说,中华民族要是一个有底线的民族,也不会达成四大古文明唯独中华文明独享天年这样高的境界。几千年来的民族大融和,其实就是不断突破底线、不断变通的历史。一个不断被异族征服、统治,且活得十分滋润的民族,谈底线,未免奢侈。中华民族是一个能变通底线的民族!

 

逸云的高明不仅在她比现在的成功人士有底线,还在于她有高雅的一面调剂心态,即“叫做出世的逸云,终日里但凡闲暇的时候,就去同那儒释道三教的圣人顽耍,或者看看天地日月变的把戏”。但正是这“顽耍”和“把戏”的心态,也使中国人在对待神圣的事情上,本质上就是一笔糊涂账。

 

仍然从吃食方面的禁忌来看。刘鹗写道:“当时五人同坐吃饭,德慧生问逸云道:‘您何以不吃素?’逸云说:‘我是吃素,佛教同你们儒教不同,例得吃素。’慧生说:‘我看你同我们一样吃的是荤哩。’逸云说:‘六祖隐于四会猎人中,常吃肉边菜。请问肉锅里煮的菜算荤算素?’慧生说:‘那自然算荤。’逸云说:‘六祖他却算吃素,我们在斗姥宫终日陪客,那能吃素呢?可是有客时吃荤,无客时吃素,您没留心我在荤碗里仍是夹素菜吃?’环翠说道:‘当真我倒留心的,从没见我师父吃过一块肉同鱼虾之类。’逸云道:‘这也是世出世间法里的一端。’老残问道:‘倘若竟吃肉,行不行呢?’逸云道:‘有何不可,倘若有客逼我吃肉,我便吃肉,只是我不自己找肉吃便了。若说吃肉,当年济颠祖师还吃狗肉呢!也挡不住成佛。地狱里的人吃长斋的,不计其数,总之,吃荤是小过犯,不甚要紧。譬如女子失节,是个大过犯,比吃荤重万倍。试问你们姨太太失了多少节了?这罪还数得清吗?其实,若认真从此修行,同那不破身的处子毫无分别。因为失节不是自己要失的,为势所迫,出于不得已,所以无罪。’大家点头称善。”

 

好一个“为势所迫,出于不得已,所以无罪”!老实说,有了这一条,中国人不仅能中国化佛教,也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甚至能通吃世界上所有“先进文化”;但就是在依法治国、团队精神和把好产品质量关┅┅这些需要在原则上较劲儿的方面,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无所适从。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的那些高人、能人、成功者,乃至千古风流人物,就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