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c4l价格:崀山县传统喜庆节庆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19:10

崀山县传统喜庆节庆习俗

 

  崀山县内居民有五大传统喜庆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四大祭祀节日:清明节、中元节、腊八节、祭灶节。新中国成立后,较为盛行的有十大节日:元旦节、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除此之外,农村中还有传统的半年节,瑶族聚居之地还有“盘王节”、“乌饭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城镇年青人还时兴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

  春节  

  农历12月最末一天(29或30)过年,正月初一为春节。过年春节是县内历来最为隆重的节日,过年前的几天,就忙着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进行喜庆装饰,中堂(客厅)贴上新年画,大门、房门中间倒贴“福”字或“财神”、“门神”,预示“福到、财到、吉祥平安”,两侧贴上春联,添置新衣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许多富裕的百姓家都挂上大红灯笼,新潮青年家中挂上“中国结”。过年的团圆饭是全年中最隆重、最丰盛的一餐,在外工作的子女晚辈都是尽量赶回家陪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合家吃团圆饭,吃的时间一般是过年的当天中午或晚上,团年饭根据各家条件,挑最好的东西来做,但少不了象征“团团圆圆”的肉丸和“连年有余”的鱼。吃饭前,先给逝去的祖先“供饭”,祭祀祖先,以示追本溯源不忘前人,还要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合家团圆。县民年夜俗有“守岁”习惯,俗称“三十夜的火”,把火烧得旺旺的,坐到天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一般是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到零时,家家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县城禁炮后,很多改放焰火,农村鞭炮依旧。正月初一当家人早早地起床、放鞭炮,然后是到门前出行、供茶、烧纸、祈求神灵保佑新年里万事如意,财发人发。接着是办茶办饭,办好之后,叫起家人共餐,此餐必有肉丸和鱼外,还必有青菜,喻示全年清清泰泰,吉祥平安。早餐之后,邻里之间互相走动拜年,气氛祥和,热情倍增,每到一处都是请坐喝茶吃糖果。这种热烈气氛一般到正月初七八才平静下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盛行电话、短信拜年,寄发贺年卡、贺年片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老古流传下来的,长辈给小辈“压岁钱”的习惯则越来越浓,金额也越来越大,晚辈给长辈拜年送的礼品也越来越讲究。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十五夜的灯”突出一个“闹”字。县民历来有舞龙灯、吃“元宵”的习惯,舞龙灯从初十开始,为试灯,十五夜达到高潮,十六夜收灯。龙灯所到之处,鞭炮连放,声声震耳,主人备烟及红布条(彩条)相赠,大街上看龙灯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县城禁炮以后,舞龙灯者逐步减少,呈衰落之势。“元宵”粑为新宁人民喜爱之饮食,为“糖馅心”滚上糯米粉而成,现在县城各超市都制作“元宵”销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元宵节前后,一些单位还举办有奖猜灯谜活动,人们赏灯猜谜,其乐融融。

  端午节  

  县内居民把农历五月初五日称为“小端午”,十五日为“大端午”。县民端午节历来有呷粽子、挂艾叶菖莆、熏雄黄苍术、吃雄黄酒的习惯。居住江河沿岸的村民素有自发组织龙舟赛的习惯,赛事从小端午开始练习,大端午这天正式比赛。最为兴旺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县、乡政府组织龙舟赛,仅县城扶夷江参赛龙舟就达五、六十艘,还有白沙、黄龙、清江、回龙寺等地扶夷江面各有一、二十艘不等。龙舟赛时,沿江两岸人山人海,叫好声、加油声,会合着龙舟上的锣鼓声、号子声,声震天地,热闹非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因县乡政府没有统一组织,参赛龙舟有所减少。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欣赏明月和品尝月饼,是县民欢度中秋节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县人心目中,两者都是喜庆团圆的象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县人还有以香火月饼水果供奉祭月的习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祭月者逐渐减少,但晚辈送月饼烟糖酒给长辈的习惯却越来越盛行。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阳佳节正是秋高气爽时,县民俗有登高、赏菊花、酿重阳酒,蒸重阳粑的习俗。自1998年,把“重阳节”这天定为“老年节”以后,县人“敬老”好习惯又得到一次展示的机会,晚辈为老年人送温暖,单位慰问老年人,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进行文娱活动,下棋、玩牌、打门球等,“老有所乐”,使老年人享受到新社会的温暖。

  清明节  

  既是24节气之一,又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的前后几天,县人历有扫墓祭祖的习惯,俗称“挂亲”,就是远方的晚辈,也尽量争取回故乡,给先人“挂亲”。清明时节,风和日丽,山花浪漫,青年人正是踏青游春的好时光,同时县人也有在清明节植树的习俗。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县人俗称“七月半”,又叫“中元节”、“鬼节”。县民历来在七月十一日,供奉香火果酒饭菜茶迎接逝去的先人回来“看望”后人,叫“接老客”,十四日,供奉香火饭酒果菜茶,把“金山、银山、金包、纸包、冥钱、冥衣、冥裤、冥帽”火化,送给先人,谓之“送老客”。此习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经禁止,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又逐渐兴起,九十年代,已相当普遍。二十一世纪后还有火化纸扎的汽车、电视机、手机、冰箱、洗衣机等新潮用品的,个别还有火化纸扎的“小姐”给先人的,还有请师公和尚敲敲打打超度亡魂的。

  腊八节  

  农历12月初8日,部分县人有吃腊八粥、供奉天帝、祭祀神灵、祭奠祖先、祭鬼禳灾的习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腊八节的祭祀活动渐少,但吃腊八粥的习俗仍在部分县人中盛行。

  小年节  

  农历12月24日,县人主要活动是打扫厨房,供奉香火饭酒果菜茶祭祀灶神,又叫祭灶节(在县内部分地域是23日为祭灶节),传说送灶王神上天庭述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许多家庭改柴火灶为烧煤或液化气、沼气,无“灶”可祭,但打扫卫生的习俗却保留下来了。

  元旦节  

  公历1月1日,机关团体学校放假一天,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较为重视,主要活动是购置年画挂历,各单位、各乡镇组织歌舞、棋牌、书画、球赛等文体活动,亲朋好友之间互寄贺年卡(片)等。

  植树节  

  1980年起,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在植树节前后,县领导带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广大县民全民动员,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活动。

  教师节   

  公历9月10日,自1985年起,县内都要组织集会,表彰优秀教师。县乡领导到学校慰问教师,部分学生给老师送鲜花、心卡或礼品,尊师重教之风在新宁逐渐盛行。

  半年节  

  农历6月初6日,农户在这天煮新米饭“尝新”,宰鸡杀鸭,剖鱼买肉,以慰半年劳动之辛苦,如无当年新米,就采集半熟稻穗放在饭鼎罐里蒸一下,同时割一束禾喂牛,表示有福同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