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羊绒衫官方网:浅读诸葛亮《诫子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29:24
浅读诸葛亮《诫子书》

月未圆书斋《诫子书》书法(原创)/文引用悠悠梦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庐,将复何及? 

     儿时奶奶常常哼哼呀呀的哼唱着《诫子书》,不知哼哼的是什么,以为奶奶是在哼哼歌,只是听着可以睡觉。大了一点也并不理会,待上中学时方略知其意。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他告诫儿子,不看淡眼前的名利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安静地、全神贯注地读书,没有足够的知识,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一句极具哲理且广为流传的名言。“淡泊”、“宁静”求清静,这并不是不想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方可以“致远”,从而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传统的道家思想。老子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陶渊明有诗云:“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恬淡空灵的境界。
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写到,“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心无杂念,凝神安适。这是不拘泥于眼前得失的那种远大的境界。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只有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己过。不能够静下来,就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未来,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且学习、专研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

   “俭以养德”, 要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俭朴生活,不可骄奢淫逸,修养良好的德行。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面对未来 。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人生要有所建树,先要立志,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淫慢则不能励精”,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先人一步,不但容易达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

   “险躁则不能冶性” ,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认为,“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冶性”。

   “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卢 ,将复何及” ,当自己变得和社会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宠辱不惊。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

   葛亮将道家的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和接世济国相结合,这也体现了他的适度原则。也就是说,不可淫慢,不可急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个人能力是有限的,要谦逊、融合,不可脱离群体而都独行其是,而是应该适度自己的行为。这也许就是诸葛亮身居高位多年的哲学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