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和米雪是亲姐妹吗:2011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24:34
2011高中思想政治会考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   货币的本质
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
3.货币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智能:只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2.价值尺度(1)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原因: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3.价格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4.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购买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交换方式)。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5.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6.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7.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8.纸币(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优点: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二.  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   信用工具
1.     信用卡
(1)含义:信用卡是具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带快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功能: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3)优点: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1)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种类: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3.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 供求影响价格
1.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2)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3.(1)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4.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
(二)价值决定价格
1.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值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注意:1.虽然价格变动受供求影响,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2.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     商品借个受供求影响,围绕价值赏析波动,但不会偏离这一主轴。
4.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2.互为替代品含义: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互补商品含义: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2.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降低,消费者将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二)   对生产经济的影响
1.     调节生产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一)   影响消费的因素
1.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2.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4. 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二)消费的类型
1.按产品类型不同: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反应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3.恩格尔系数变化含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它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4.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利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和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一)   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原因: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4.再生产含义: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5.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二)   大力发展生产力
1.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措施、途径)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2)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公有制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1)国有经济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2)集体经济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含义: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4.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5.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地位):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 个体经济(1)含义: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2)特点: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2.私营经济(1)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2)特点: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3.外资经营含义:依法在内地设立的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4.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5.生产力状况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适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一.  公司的经营
(一)   公司的类型
1.     企业
(1)含义: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特点: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3)类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
2.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1)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2)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3.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有限责任公司含义: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2)股份有限公司含义:将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5. 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含义: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1)企业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企业破产 ①含义: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
②意义: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三.  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   劳动和就业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技术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4.就业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3)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 严峻的就业形势(1)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和紧迫。
6.     树立正确择业观
⑴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⑵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
⑶树立平等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⑷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日、临时工等就业方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
(二)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     颁布法律意义: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     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劳动法。这部法律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3.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4.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5.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6.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一)   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     储蓄存款含义:指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     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3.     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
4.     利息(1)含义: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它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2)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息率水平。
(3)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5. 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
特点: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二)   我国的商业银行
1.     商业银行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 商业银行主要任务:主要有三类:
其一  存款业务。存款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地位)。
其二  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地位)。
其三  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其它业务)。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一)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 股票(1)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2)性质: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2. 股东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股票一般可以在股票市场上交易,这种流通性是股票生命力所在。
3.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的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以企业利润为前提。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意义(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稳健的投资——债券
1. 债券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 一张债券主要由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方式组成。
3. 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1)国债①含义: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②发放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
③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它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2)金融债券含义: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3)企业债券含义: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三)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
1.商业保险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 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1)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
(2)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
(3)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4)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的新险种。随着保险品种的日益多样化,保险的功能会越来越多。
3. 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各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
1.     按劳分配(1)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 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公有制——按劳分配
2.     我国还存在其它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4.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5.意义: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
1.效率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3.收入分配的公平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与公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⑴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它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⑵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⑶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一)   财政收入
1.             财政含义: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2.             国家预算含义: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3.             国家结算含义: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4.             财政收入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5.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它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6.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7.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8.            国家的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1)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 财政支出
1. 财政支出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3.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绝大部分,经济建设支出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经济建设的重点。
4.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
5.财政收支平衡含义: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6.财政赤字含义: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
1. 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2.调控经济平稳运行:积极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3.促进经济的合理和优化。
(二)人民生活有保障
1.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 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3. 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九课 征税和纳税
一.  税收及其种类
(一)   税后的基本特征
1.     税收本质、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3.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
(二)   我国的税收种类
1.     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2.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1) 增值税①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② 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③优点:可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偷漏税行为。
④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2)       个人所得税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
3.     超额累进税率含义: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二.依法纳税
(一)纳税人与负税人
1. 纳税人含义: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 联系(一致性):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3. 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增值税)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为社么依法纳税:⑴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 反税法的表现:
(1)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2)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4)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应怎样做(做法):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  市场配置资源
(一)   市场调节
1.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1)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优点: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3.市场资源配置优点: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市场秩序
1. 市场规则含义: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2.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3.社会信用制度建立重要性: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办法)。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的弊端: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3.试产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4.仅有市场调节带来的负面影响:(1)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2)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3)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共性主要有:(1)经济关系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经济运行法制化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宏观调控
1. 加强宏观调控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宏观调控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1)经济手段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见的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3)行政手段含义: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5.三个手段之间的关系: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总体小康:(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     我国小康现状:我国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3.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   经济建设的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几项目标:(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途径(过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率先实现自现代化;相对落后地区要加快发展。
二.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1. 树立科学发展观含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地位、本质和核心)
3. 全面发展含义: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5. 可持续发展含义: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6.树立科学发展观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够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二)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原因:(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2)既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又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 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方法:(1)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3.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
一.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趋势
1.     经济全球化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     表现: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1) 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2) 贸易全球化:将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物质基础。
(3)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形成。
3.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4.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5.     跨国公司含义: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它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二)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3.     积极全球化是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4.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二.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2. WTO地位: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3.世贸组织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
4.我国于2001.12.11正式加入WTO。
5.加入WTO意义:(1)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3)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4)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6.加入WTO弊端: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着增加。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对外开放格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必要性: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4.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1)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
(2)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
6.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思想政治必修二——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     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1.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     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     哲学的意义(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知道人生活的更好的艺术):(1)真正的哲学是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认识的变化与发展,(2)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3)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4)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4.     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3.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4.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知识             物理、化学、生物等
1.具体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文艺、伦理、政治等
思维知识             心理学、逻辑学等
2.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3.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人混乱和失败。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
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
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3.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二)唯心主义
1.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   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的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二)   社会变革的先导
1.    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首先体现在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解放人的思想。
2.    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重要体现: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3.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
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无知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劳动力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力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3.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4.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5.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4.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得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意识的本质
(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反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3.       劳动作用:(1)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2)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得形成。(3)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人类意识的内容都来源于客观存在。正确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甚至荒诞无稽的思想,也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存主观映像。
3.物质决定意识。
二.意识的作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具体要求:(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韵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   实践及其特点
1.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     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表明真理具有绝对性)
真理的含义(为什么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二)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表明真理具有相对性)
1.     真理是有条件的。
2.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       联系的普遍性
1.     联系的属性: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多样的、客观的。
2.     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联系的客观性
1.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情,切忌主观随意性。
3.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2. 整体和部分的区别:(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一定意义上,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诸多要素构成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有序原则)
(3)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原则)
6.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7.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   发展的普遍性
1.     自然界是发展的
2.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二)   发展的实质
1.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行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
2.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景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者的,但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旧事物含义:与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2.新事物含义: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含义:只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着的变化。
2.质变含义: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有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着的变化。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4)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4.量变质变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3.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     矛盾的斗争性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5.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3)矛盾双方既对立有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     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2.     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2)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     矛盾的特殊性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4.     矛盾主要的情形:(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属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6.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1)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2)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办法。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意义:(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     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3.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
4.     做法: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二)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     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和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坚持创新,勇敢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四单元 人是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  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2.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上实践的。
(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极其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意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   价值与价值观
(一)   人的价值
1.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价值导的向导作用
1.价值观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4.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用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一)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二)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2.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3.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政治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   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二)   广泛、真实的民主
1.     国家(1)产生: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 本质(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 国家性质(国体)①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决定因素: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       国家类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我国的国家性质
(1) 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3) 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3.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
真实性
(2) 对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三)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必要性)
1.     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已被载入宪法。
2.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的准则
(一)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家赋予我们各项权利和义务。(宪法和法律)
①权利:法定的、神圣的、不可剥夺的(能放弃)
②义务:法定的、庄严的、不可推卸的(不能放弃)
(3)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形式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准的。
(4) 公民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5) 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四)   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四.   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一)   置身于政治生活
(二)   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的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加社会主与政治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我们总要参与 我们总会参与
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       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       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第二课 我国的政治参与
一.  民主选举:投出理想的一票
(一)   民主选举面面观
(二)   选举方式的选择
1.     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3)等额选举(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2.     各自优点:(1)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2)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3)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等额选举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4) 差额选举优点: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要高低的体现。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
(二)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4. 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三)同理决策过程 共享决策成果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一)基层民主自治进程回眸
(二)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民主选举、民主决策,都是实现民主管理的要求。
2.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3.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形式:①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干部  ②参加村民会议 ③ 制定和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④ 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4.居委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三)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五.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一)谁监督 监督谁
(二)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1.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形式自己的监督权
2.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
3.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4.监督听证明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三)负责的行使监督权力
1.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有肋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1)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用于适用宪法和法律服与自己的监督权。
(2)要负责的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也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一)危难之中见公仆本色
(二)政府的主要职能
1.         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         政府的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合法权益)。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科学理论,弘扬民族精神;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三)   便民利民的政府
1.       政府的作用:(1)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       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二.政府的责任
(一)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
(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 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2. 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三)求助有门 投诉有道
求助或投诉途径:(1)开设热线电话(2)设立信访部门(3)发展电子政务(4)依法建立行政仲裁。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二)政府依法行政
1.       依法行政含义: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利有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       依法行政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3.       依法行政重要性(根本、实质):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以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       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确实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三)审慎行使权利 科学民主决策
1.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廉明、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
2.政府实行民主决策的原则:(1)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则(2)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3)尊重少数的原则。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一)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为什么要监督政府权力(必要性):政府权力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可能滋生腹板,遗害无穷。
2. 如何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3.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4.监督有什么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3)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4)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三)为“阳光工程”喝彩
1.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2.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阳光工程):(1)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2)保障人民的权益。
3.开放红头文件一类措施: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权威从何而来)
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一)   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二)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像是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任何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过它。
5.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三)   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1.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3.       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之中,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按人民利益和意志办事。
4.       各级人大代表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可以依法随时选举自己的代表。
5.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疑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的含义: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及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在人民代表大会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有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   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执政地位的确立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原因):(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   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     科学执政含义: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     民主执政含义: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     依法执政含义: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5.     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二.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三个代表”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成就: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 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据: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 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1)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2)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们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4.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一)共商国是 同舟共济
(二)执政参政 特色鲜明
1.民主党派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4.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6.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7.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最高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8.人民政协是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三)适合国情 优势显著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2.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   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域
(二)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3.     民族团结:(1)民族平等的含义:指各民族具有平等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坚持民族平等。
(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一律平等。(民族平等依据)
4.     民族团结:(1)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团结大局面。
(2)民族团结重要性: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②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3)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5.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6.     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三)   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1.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处理民族关系我们的做法:(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2)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得法制化进程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
5. 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是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二)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公民有信不信、有信哪种、信哪派、什么时候信的自由。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容: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4.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5.我国政府做法:(1)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参展对外交往。(2)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3)坚持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6.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1)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2)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要服从和服务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的阐述。(3)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7.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   国际社会的构成
(二)   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1.     国际社会的基本构成: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2.     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可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照发展程度划分可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     主权国家的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5.     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他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6.     国际组织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三)   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
1.     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     联合国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一)国家交往剪影
(二)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 国际关系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 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等。
3. 表现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基本形式。
4.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5. 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的等各个方面。
6.(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2)维护国家利益事主权国家对外活动得动因和归宿。(3)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4)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7.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8.国家力量又称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三)坚定的维护我国的利益
1.我国是人民当家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2.我国的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一)       历史的沉思 时代的启示
(二)       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1.     当今时代的主题(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平与发展。
2.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3.     二战后,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4.     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
5.     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6.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
8.     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者发展中国家的利益。(3)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4)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5)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三)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3)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二.世界多极化
(一)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 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 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 中国为什么要增强综合国力: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3.如何增强综合国力: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外交政策的含义: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及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5. 独立自主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6.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三)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1. 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 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的和平发展)
1.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2.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