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的所有演员演员:“神秘”的成品油调价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54:34

“神秘”的成品油调价机制

2011年08月23日 17:00:40分类:未分类

  
   7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一度惨跌20%以上,但中石油中石化的油价却始终保持坚挺。面对公众对国内油价“涨快跌慢”的质疑,中石化8月15日表示,这主要是定价机制方面的问题。
   所谓定价机制,就是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单从字面看,这个机制很好理解,就是中国市场的成品油价随着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之涨跌而涨跌,但如果真正运作起来,却足以令老百姓如坠云雾中。因为在国内,一提到国际油价,人们首先听到的和想到的是纽约油价,但现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参考的却不是纽约油价,而是布伦特、辛塔以及迪拜三地原油均价,但这三地市场的“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却并不透明,一般老百姓甚至专家都很难搞清楚,也难怪有专家认为定价机制执行的是“别人永远不知道的神秘算法”。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很少有人去追究原油定价机制之是否合理,他们能表现出的只有“民意”,从现在的普遍民意看,人们就是感觉到现在的油价是“涨快跌慢”、“涨易降难”,有关部门则应对这种民意拿出实际措施来,而不是以“定价机制”为由进行推脱。
   事实上,根据现有定价机制,在特定条件下,有关部门“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一个“可”字既说明有关部门在油价调整方面拥有相当的能动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他们可涨价,也可降价,关键就看他们站在哪一方,是站在石化双雄等成品油垄断企业一方,还是站在公众民意一方。
   从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的通胀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抑制物价上涨过快,发改委马不停蹄的约谈了不少有可能涨价的企业,比如康师傅、茅台、五粮液、联合利华等,要求这些企业加强社会责任,保证市场供应,共同维护良好的价格秩序,不得随意搭车涨价......甚至开出了罚单。众所周知,对于遏制通胀来说,降低成品油价格其效果将远远大于降低洗发水的价格,更何况油价本来就是政府而非市场说了算,现在国际油价又在下跌,发改委何不灵活运用降价权,变“涨快跌慢”为“跌快涨慢”?此举既合民生,又利国计,何乐而不为之?
   成品油降价当然会损害中石化、中石油等垄断国企的利益,但石化双雄既然为国企,其根本利益在理论上应该与全体人民是一致的,纵观历史,这几年因为种种原因中石化、中石油亏损了也不止一两次,政府也一直向它们提供补贴,比如2008年,中石化就获得了500多亿元人民币补贴。而且,尽管中国目前有55%的石油依赖进口,但还有45%是在国内开采,垄断巨头们开采这些国有资源的成本当然远远低于120美元每桶的国际油价,这使它们还有相当大的余地承受国际油价变动,在通胀压力巨大的艰难时期,石化双雄与群众共赴时艰,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多亏损几次又有何妨?
   事实上,作为国企,石化双雄在市场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完全应该主动降价,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只是限制其涨价,而没有限制其降价。但这种情况却基本上从未发生,最近国际油价连续大幅下跌,中石化香港油站公在8月10日就下调了当地汽油、柴油价格,但在内地却坚决不降价,其理由就是有成品油定价机制在。
   归根结底,所谓成品油定价机制应以国计民生利益为导向,油价之"可"涨“可”落应以利国利民为原则。老百姓也并非蛮不讲理之辈,以往国际市场油价高涨,国内成品油价随之调整,人们也往往能够默然接受。但现在情况却是,“定价机制”不但未成为维护老百姓合理利益的工具,反而成为石化巨头维持高油价的挡箭牌,这样的定价机制,是不是应该进行一番深刻检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