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演员剧照:又是蝉儿鸣叫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11:59
离开家乡快有10年光景了,受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的我,常常感到身心疲惫。一天,当我路过一片浓密的绿荫时,突然听到阵阵悦耳的蝉鸣声。我立即驻足停步,侧耳谛听。是的,果真是蝉鸣声,心里一阵抑制不住的激动。循声找去,在树枝的深处,一只蝉正在使劲的叫着。
啊,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可爱的小精灵!我驻足良久,思绪顿时把我拉回了那久违的岁月。
20年前,生活在农村的小孩,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大人们忙着挣工分、干农活,根本没有心思看管家中那一个又一个孩子,只要小孩能知道吃饭,晚上再一个个地回家睡觉也就放心了。我们这群上下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如鱼得水,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了无穷的乐趣。捉蝉就是其中的一种。
蝉,我们老家称之为“知了归”,蝉蜕壳以后称之为“知了”。每当夕阳西下时,“知了归”便按耐不住长期在地下的寂寞,蠢蠢欲动,用它坚硬的前爪挖开厚厚的土层,慢慢向上攀爬,这时地面上会露出一个薄薄的小洞。我们这些没人管的孩子,三五成群,家前屋后,河堰田埂,都有我们的身影。每个人都低着头,仔细地在地面上寻找着,看到洞口,就会熟练地用手一抠。“知了归”就会顺着手指爬出来,落到我们的手中。有的“知了归”赖在洞中不出来,我们也有办法,顺手拿来一根柴棒,插入洞中,“知了归”就会顺着柴棒爬上来。实在不出来,方法也很简单,我们这些淘气的男孩子就会对准洞口撒尿,“知了归”忍受不了水淹,也只好乖乖地爬出来。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还会相约走出家门。那时候很少用手电筒,即使有,大人们也舍不得给我们干这“不务正业”之事。我们有的提着“气死风”的煤油灯,有的就干脆摸黑捉蝉去了。这时的“知了归”早已爬出了洞口,有的正在地上寻找攀爬的目标,有的上了树,正好被我们逮个正着。
如果兴致高的话,当睡醒一觉,半夜时分,我们还会爬起来,拿着竹竿,继续去捉“知了归”。这时候,“知了归”已经爬到树的高处,有的正在做蜕壳前的最后努力,全身使劲往上钻。有的已经蜕了皮,舒展着稚嫩的身体,扇动着薄如纸的蝉翼,宛如一位刚刚出浴的妙龄少女,煞是可爱!当时我们根本没有顾及欣赏这美丽的景致,只知道用竹竿轻轻地在它身上一碰,“知了归”便“叭”的一声落在地上,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
捉“知了归”,在当时不仅成了我们闲暇的乐趣,更是我们饱餐的难得野味。在那个一年只能吃几顿肉的年代,“知了归”无疑是我们最丰盛的美餐。每天晚上,我们满载而归,把数十上百的“知了归”用水清洗一下,放在盐水里浸泡一夜。这样“知了归”既不会蜕皮影响它的鲜嫩,也不会因为夏天的炎热而变坏。第二天,放在油锅里一煎,香气四溢,让人垂涎三尺。家中大人们也会挡不住诱惑,忍不住吃上几个,喝上两口老酒,所以他们对我们捉“知了归”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好任我们而去了。
炎炎夏日,当知了在树上齐声高歌的时候,我们这些“毛头小子”也会想些办法来搔扰它们。一个办法就是把老榆树身上流出来的粘液收集起来涂在竹竿的一头,然后悄悄地拿起竹竿,将竹竿上的粘液对准正在树枝上鸣叫的知了,轻轻地一碰,知了欲飞不能,只好乖乖就擒。另外一个办法是用铁丝做成一个圈,在圈上蒙上小塑料袋,再系在竹竿的一头。这样,捉知了的工具就基本做好了。我们昂着头,排成一队,循着知了的叫声,仔细寻找过去,发现目标,就蹑手蹑脚地靠近,用罩了塑料袋的铁圈轻轻地罩住知了。这时知了一旦发现动静,便振翅高飞,正好被我们罩住。当然,这时捉来的知了又老又硬,是不能吃的。
蝉蜕下来的壳是我们最后收拾的目标。这时,我们就会提着篮子,拿着竹竿,把知了蜕下来的壳一个一个地捣下来,收集起来。然后拿到小商店里还可以卖到五分钱一个,一个假期下来,也能换回三、四元钱。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秋后开学的费用就不用愁了。
往事如烟,世事变迁。在这喧嚣的城市,我又听到久违的蝉鸣声。我不禁想到,现在家乡是否还有那么多的知了,小朋友们是否还有如我一样的童年乐趣!
2000。08于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