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电影:三角梅引种及其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40:59
           
                        三角梅引种及其他

    萧春雷

   叫惯了三角梅,以为天下都这么叫。有一天,编辑从北京打来电话,说审稿专家建议我把文章里的三角梅改为叶子花,才知道北方另有一种称呼。我不同意,说我写厦门的花,还是按厦门的名字吧。我去翻资料,原来,三角梅是国外引进的热带植物,属于紫茉莉科Bougainvillea属,音译应该是“布甘维尔”花,中文世界异名甚多,如香港人称宝巾花,广东人称簕杜鹃,台湾人称九重葛。要说哪个名字比较权威,还数九重葛,因为台湾最先引种这种花卉。

    三角梅原产南美洲巴西等地。1766年12月,法国航海家路易·安托尼·布甘维尔(1729—1811)率领两只帆船进行环球航行,身后留下了一堆以“布甘维尔”命名的岛屿、海湾、海峡和岩礁。1768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同行的博物学家肯默生发现了一种奇异的攀援植物,也命名为布甘维尔(Bougainvillea),并带回欧洲。经过欧洲园艺界的培育,布甘维尔花成为一种广受家庭欢迎的观赏花卉。

    三角梅最初是由马偕博士1872年从英国引种台湾的。马偕(1844-1901)是加拿大传教士,1871年经由厦门赴台湾。他发现岛上居民深受蛀牙所苦,于是一手拿钳子,一边传教。我看过一幅老照片,野地里,一脸大胡子的马偕手持钳子正在给人拔牙,两个留辫子的中国助手也在进行拔牙手术,牙医和病人都站着——真佩服他们从容。马偕的儿子曾透露,父亲的拔牙技术出神入化,曾一口气拔掉100颗。在马偕辉煌的传教生涯中,据说共拔掉21000颗台湾人的蛀牙。马偕还经常从香港向英国订购各种植物种子,免费分发,曾引进萝卜、高丽菜、花椰菜、敏豆、甜菜、番茄、红萝卜等蔬菜,以及水蜡树、夹竹桃、变叶木、三角梅等观赏植物。

    日本占领台湾期间,1901年,日本热带植物学家田代安定(1856—1928)再次从日本引种三角梅到台湾。九重葛这个名字,也来自日本。由于种种原因,田代安定已成为一个逐渐被人遗忘的名字,尽管他曾经为台湾引进了许多重要热带植物,例如金鸡纳、可可、椰子、咖啡,并创立了恒春热带殖育场(今恒春热带植物园前身)。台湾是我国最早栽培三角梅的地区。

 

   至于厦门的三角梅,据厦门植物园原园长陈榕生先生介绍,约上世纪30年代从台湾引种,起先种在厦门港或者厦大一带,大约有几十株。三角梅扦插很容易成活,长年开花,颜色有紫、红、橙、黄、白等多种,适宜修剪,深受人们喜爱,因此迅速普及。半个多世纪后,华南的许多城市如厦门、深圳、珠海、三亚、北海都将三角梅选为市花。在花卉的美丽面前,国人的心胸更为开阔,不大介意她们的籍贯、身份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没人坚持市花一定要根正苗红的乡土植物。

 

    三角梅有很多优点,例如容易栽培,品种丰富,花色艳丽,四季见花,但毕竟属于热带植物,不耐寒冷。陈香波等人对我国21个品种的三角梅进行研究,确定零下3度为低温致死温度,推断三角梅露地种植的北界为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南部以及湖北的恩施、宜昌,浙江的温州等地,认为除极端寒冷年份外,一般可以安全越冬。在纬度更高的北方,三角梅变成了客人,只能盆栽。

 

   在厦门随处可以见到三角梅。昨天出门去超市,短短一段路,就在小区围栏边遇到了两三处,有的紫红,有的火红。我们常说三角梅的花朵如何如何,事实上,三角梅的花朵很不起眼,细细小小的三朵簇生顶端,花梗连生于排列成三角形的三片苞叶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三片椭圆形苞片,像花瓣一样艳丽,像绢纸一样轻薄——有些地方因此称之为纸花。苞片由叶子转变而来,叶脉犹存,肌理优美。植物学家说,三角梅的花朵退化了,平淡无奇,所以苞片代替花瓣实施色诱,浓妆艳抹,招蜂惹蝶前来传粉。但她的花管退化得太小了,自然结实率很低,繁殖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扦插。三角梅的植株可以嫁接多个品种的接穗,每个接穗能保持母株的开花特征,所以精心培育的单丛三角梅,不少妻妾成群,赤橙黄白青紫,五光十色,千娇百媚。

 

   我看三角梅,感触最深的在鼓浪屿。小巷清幽,别墅斑驳荒芜,围墙上猛然泻下一大片姹紫嫣红的花朵,没心没肺地盛开,让人喘不过气来。我觉得,三角梅的灿烂特别适合装点古老家族的没落。她们天真烂漫,全无心机,不低回,不怀旧,仿佛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激情开放在废墟上,给寻常的人事变迁添上一种历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