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的防晒霜怎么样:南京给干部“洗脑”凸显治政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14:44:10

南京给干部“洗脑”凸显治政思路 [复制链接]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飘浮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
2011-8-24 
在线时间
27 小时 
威望
939 点 
注册时间
2009-4-8 
阅读权限
250 
帖子
231 
精华
56 
积分
1009 
UID
550160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10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1 积分
金钱
1009 RMB 
威望
939 点 
积分
1009 
精华
56 
帖子
231 
1# 飘浮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pcb{margin-right:0} 西风

  5天,150人,马不停蹄奔赴4个城市考察学习,南京干部考察团完成了一次超越前人的“拉练式学习”。

  有人将此称之为继整治化工企业之后,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烧的第二把“火”。

  中国确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治政传统。如果说前不久威震天下的南京“污染治理风暴”还算得上有火的烈性的话,那么,这次率领属下100多大大小小的干部走出南京城,向兄弟城市取经,倒是有和风细雨的风格。这种在观念上给大家“洗脑”,比其他地方为吏治而起的“治庸手术”、“问责风暴”,实在温柔了许多。说这也是一把火,大概只是视觉上的新奇和刺激罢了。

  然而这正是南京半年来发展变化中值得称道的地方之一。

  地方治理,特别是换届环境下的地方治理,摆脱不了一个运动式的治吏周期。产生的原因既有干部任职期限的固化特点,也有干部任职状态从充满新鲜到动力不足的一个客观循环。每当这个时候,来一场急风暴雨式的整饬运动,消除干部队伍中某些积弊、顽习和潜规则,换掉一些跟不上趟的“掉队”干部,对转化干部作风,提升行政效力,显得很有必要。于是,见效快、震动大、处罚重的考核、任免新政不期而至。

  媒体报道,今年1月底从武汉市长任上转任市委书记的阮成发落座不久,就将干部评价与目标绩效管理结合起来,过去那种“半数优秀、全部合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落后单位就亮黄牌,连续两年亮黄牌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免职!”这场被世人誉为“治庸风暴”的吏政整治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市上上下下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声势响彻全国。截至目前,武汉有300多名公务员遭遇问责,或撤职、调离,或辞退、解聘,其中不乏局级、处级干部。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治理关键在吏治。这是因为,官吏作为政治精英群体和公共管理主体,以国家意志和国民利益的名义行使国家公权力,他们的价值观、行为心态、素质修养、专业能力等,历来是关乎国家兴衰、城市发展、民众幸福、社会治乱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官吏就有什么样的行政方策,所谓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夫政理,得人则兴,失人则毁。用什么样的官,怎样发现好官,如何剔除不能用的庸官,罢掉坑公害民的坏官,是多少年来为政者首要考虑的地方。

  武汉用大刀阔斧的做法,进行着这样的尝试。这是一种模式。

  但是今天,杨卫泽放弃了先“动刀”,而是给各个关键部位的一把手们把脉问诊,调理心气,疏通脑筋。一句话,用现代公共治理的理念,灌输你,清洗你,转换你。

  我们认为,这种走出去、见世面、洗脑子、上台阶的干部培养教育方式,不失为积极的创新。

  其实,现代意义上的官员,缺的不是知识,不是水平,甚至不是能力。导致政务荒怠、业绩平庸、贪图享乐、得过且过的原因,是他们在松弛的制度和乏力的监督下产生的懒政思想,他们动力不足、激情不再、创新不够,关键还在于责任感的丢失、为政理想的模糊、理念的落后、官德的失修。不从根子上解决他们的精神状态,纵然刮一次次风暴,过后还是重蹈覆辙。哪怕换了一批人,对“官场病毒”还是存在同样的免疫缺陷。

  杨卫泽为我们的公共管理人员送上的三味药,或许是治愈精神状态亚健康的良方———“为官避事平生耻”、“功成不必在我任期”、“不仅要看‘摊子’更要看‘果子’”。

  第一味药治庸、治懒,从政治道德和吏政传统激发干部责任意识和干事激情;第二味药治政绩驱动症和急功近利病,克服干部普遍存在的理想跟着任期走现象;第三味药力刹当前广受诟病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扭转部分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观。这些都是政风清明的关键。

  任何一项公共治理的成功既需要领导者治政思路的突破,也需要制度的跟进。正如武汉将从9月1日延伸至年底的治庸计划第四阶段是“建立机制”一样,南京的治吏,也需要完成思想到机制的转换。唯如此,南京的长远发展才能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