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考试a与a十g难度:于丹语录(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49:54
于丹语录(一)2011-05-17 16:13

      1、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2、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3、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4、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5、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6、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7、其实什么是老师呢,我有一个学生,她给我的一个小礼物让我明白什么是老师。

  一个小女孩,她在军训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面给我做了一幅礼物,因为她想赶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她是自己一针一针地绣了一幅小小的十字绣,然后放在一个有机玻璃的罩子里面给了我。我当时看的时候没有看明白,看到里面绣的是一个很优雅的女人,弯着腰拿着一根针,然后底下有一个鼻涕兮兮的小脏孩,然后举胳膊,她抓着那个小孩的胳膊。我还问这个女孩,我说哎呀,她干什么,是给他打预防针吗?然后那个小女孩就笑了,说你自己看吧,她就走了。

  后来我从那个玻璃罩子抠出来一封信,叠得小小的,那封信里她给我讲,她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那么在他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一直想要寻找为他缝补翅膀的人。

  这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人嘲笑这些孩子的青涩、莽撞、唐突,能够包容他们,能够爱他们,能够鼓励他们缝起翅膀,重新还记起天空,她说我遇到你其实就是遇到了一个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

  其实这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对老师这个角色最好的一种解释。

  8、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地浸润。

  9、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地参悟、历练,就是你心中有一种仪式。

  10、在我看来,庄子也罢,孔子也罢,所有作用于生命个体的古圣先贤学说,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内心觉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觉得这就是先贤的一种意义了。

  11、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比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简单与深刻有时并不矛盾。

  12、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你把它整的特别深邃的话,就传不出去了。再传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简单、傻瓜。

  13、我爸对我的教育,就是一切从源头开始。

  14、我喜欢把生活分成两个层面:生命层面,生存层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谓生命层面,就是自己的内心要有所执守的东西;而所谓生存层面,就是你在现实中建功立业的东西。

  15、一个人,在你年轻的时候,你有责任把你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你不能说在你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就逍遥去了。其实,这种不入世,会让人没有一种价值实现感,而且你也挺不负责任的。

  16、人生其实就是木桶效应,你永远不要追问你那块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优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该去考虑。

  17、《庄子》里面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外部有一千个声音也是一种,内心就一个声音,也是一种,就看你有没有定力,这就足够了。

  当谈到”我资历不够,就不能干什么什么“的说法时,提出的。

   于丹语录(二)
 1,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2,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

  3,花未全开月未圆。

  4,过犹不及。

  5,多思多想多看,少职责少抱怨少后悔。

  6,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7,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8,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9,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10,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于丹语录(三)2011-05-17 16:20

     1《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2 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

  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

  “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3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4 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5 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6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7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刻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8 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9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10 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的很大很大。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

  11 印度诗哲泰戈尔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12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生活质量。

  13 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

  14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15 真正的勇敢是有约制的,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义”。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的自信与镇定。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16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17 技巧不是最重要的,技巧之外的东西则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

  18 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19 以怨报怨不可取,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去。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浪费。

  20 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21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22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23 心理学上的“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24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就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

  25 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自己日后的悔恨。

  26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27 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28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做一个君子要达到以下标准:

  第一,“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个脚踏实地的人。第二,“君子”不仅是一个好人,必然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是胸怀天下,奋发有为的人。第三,“君子”应该“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第四,“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

  29 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30 就在此际,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

  31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32 真正崇尚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学习当作谋生的手段,当作炫耀的资本。

  33 做君子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完善的人。只有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34 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35 要成为君子,就要有“恒心”。当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就离君子不远了。

  36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37 三种人生态度:悲观主义、职业主义、理想主义。君子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38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9 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40 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是指:第一,友直,直即正直。第二,友谅,谅即诚实。第三,友多闻,即见多识广。

  41 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是指:第一,友便辟,即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第二,友善柔,即“两面派”。第三,友便佞,即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这样的朋友千万不能交,否则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42 我们要交上好朋友,第一要有仁爱之心,愿意与人亲近,有结交朋友的意愿;第二,要有辨别能力。

  43 交到一个好朋友就是开创了一段美好生活。我们的朋友正像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差距。

  44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

  45 要善于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46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的联系。

  47 你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48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摘编自《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语录(五)2011-05-17 16:23

   『论语』 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论语』 心得之一:心灵之道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论语』 心得之一:处世之道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心理学上有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是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是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这种所谓的非爱行为是以一种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这种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无论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论语』 心得之一:交友之道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哀,戒之在得。”

  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修养;看自己的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论语』 心得之一:理想之道

  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跟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理想和行为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的最好。

  『论语』 心得之一:人生之道

  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论。

  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刚读小学的时候,他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鲜艳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温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没有忧伤的。其实这就是正的结果。

  但是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是出现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岁的时候刚刚步入社会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觉得成人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中满是丑陋、猥琐、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

  那么走到三十岁,应该是人生 ”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

  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一种征服,而是山川对我自我的提升。

  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三十岁以后,就是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

  然后是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关键是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最后达到一种融会和提升。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就该进入孔子所说的“耳顺”的境界了。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

  你的年龄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还有社会年龄。如果我们在二十岁、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已经建立了明晰的内心价值系统,已经能够把社会给与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反张力,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那样的一种淡定从容。。。。。。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于丹语录(六)2011-05-17 16:24

 于丹《论语》心得之一

  ——天地人之道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3、孔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于丹《论语》心得之二

  ——心灵之道

  1、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2、一个人的自信来自哪里?它来自一个人内心的淡定和坦然,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3、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4、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话,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泰弋尔

  5、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也。”

  7、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8、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也就是《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于丹《论语》心得之三

  ——处世之道

  1、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他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不能以德报怨,也不以怨报怨,应以直报怨。你用太多的恩惠慈悲仁厚去面对已经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浪费。用你的公正,率直,磊落,用自已高尚的人格,坦然地面对这一切。

  2、 子游曰:“事群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4、 巧言令色,鲜矣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于丹《论语》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矝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乃君子的三标准。

  于丹《论语》心得之五

  ——交友之道

  1、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友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友:正直,诚实,广见博识的朋友。损友:谄媚拍马,两面派,夸夸其谈的朋友。

  2、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怨:言之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仪廉耻,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这个人要对社会有用,就是你要为社会做事。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修养以后,不能每天只陶醉在自我世界,一定要出去为这个社会做事,你要忠于自己的使命,这叫不辱使命。能从身边做起,把你那种人伦的光芒射出来,用这种爱的力量去得到周边人的认可,不辱祖先,这就是次一等的士。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不过也可以勉强算做再次一等的士了。


于丹语录(下) 2011-05-06 11:10转载自 分享最终编辑 happyrenhai鲁豫有约--于丹语录

人为什么要受大学的教育,是让你逐渐建立起来一种人格的觉悟,让你找到你的自信,然后在一个匆忙的旋转的世界里,找到一个恒定的点,让周围生动起来,让你的生命被激活

        小的时候的岁月是一张白纸.我们学着画格子,画七等分,圆圆的,涂上红色很灿烂,涂上绿色很灿烂,然后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涂完了.老师说好,中间用铅笔戳住,然后手哗一转这个画完了各种颜色的纸片.转起来,说你会看到什么颜色呢?最后其实你看到的是白色.就觉得你堆积了所有生命的色彩,但终于要有一个生动的圆心,让你圆融成为一种最透澈的色彩.这个时候它不是一种苍白,而是所有的生动,融入起来,这就变成你的生命状态.

        我带手电了,什么都不怕了 ;

        看着西北的天空,深深浅浅的,有很多很多种蓝色,那种浅蓝,水蓝,湛蓝,海蓝,深蓝,它交错在一起,不到西北,你不可以知道天空可以有多少蓝;然后天空上的阳光是金灿灿的,而且你能准确的感受它的质地,好像是一大把一大把的金属沫刷拉刷拉地砸到沙漠里,落地成金,然后你就穿行在蓝天和沙漠中,那种明艳的蓝和耀眼的黄交错在一起.风化出来沙丘的痕迹,都是那种一层不染的,干干净净地,只有几个棱子,然后一步一步踩上去,哗啦!一个脚印深深的,就一片流沙,你会觉得沙丘是如此古老,自己是如此年轻,然后觉得自己是去赴一个千年之约.然后自己就激情澎湃,基本上就是走一步退一步,砂子总是下滑,走下坡时,可以滚下去.就这样自己荡气回肠地走下去.....

        我生命中的手电不是在走进沙漠时给我光明,而是在我穿越成长时给我勇气.它是人在少年莽撞的时候,你对于自己梦想.那种一种勇敢的行动.你会觉得为了赴一个千年之约.在你 不知道沙漠有多危险的时候,在你不知道风险的情况下,有些奇迹就这么诞生了,后来我到柳村,我想:柳村有什么可怕的吗?无非就是这个社会冬天会降温,沙漠会有狼,我们会妥协于一些沙丘平移的危险,我们会胆怯,所以我们的心就畏缩下来了.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是要低头的.少年时候带一个手电筒, 就可以说我无所畏惧,这种年少时候囤积的勇敢,它会在岁月里面发酵,它最后会酝酿出来一种醇美的滋味,它能让你的生命绽放如花,它让你从心里面生出一种勇敢和信心.

       因为你的周围是暗淡无光的,人需要一种鲜明的色彩和张扬的风格,那个时候是我绚烂之极的时候,寻找心灵的愿望》
在当今社会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或大或小的喜剧演员,每天用笑容、用蓬勃自信的表情,去装点出来一副面具……太多的表情为了他人,内心愿望却是我们深深的困惑。
生命的觉悟……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是竖心一个吾。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是不是有能力看见了我的心“?
我们面对自己,只有比过去更迷惑,因为生活更复杂;只有比过去更艰难,因为在复杂生活中,可抉择的欲望更繁复……

《走得太远 忘了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无事忙?为什么会有无名火?皆因一切无出处……盲目的日子过得太久太久了。之所以要叩问内心,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点发现,用清明的理性、智慧,让内心更透彻,有所洞悉。

《走得太远 忘了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无事忙?为什么会有无名火?皆因一切无出处……盲目的日子过得太久太久了。之所以要叩问内心,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点发现,用清明的理性、智慧,让内心更透彻,有所洞悉。

《君子不器 自信无限》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伸手去帮助他人,是因为自己的生命不够自信。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更多的可能。 君子不器,一个君子的生命是流动的、变化的、提升的,他可以应时运。

《仁者爱人:恭、宽、信、敏、惠》
“仁者爱人”说起来很简单,就在我们眼前:一个人生命中有自信、有从容,有宽和,体会他人不容易,你就可以做得到。
老百姓有句话,叫“不打笑脸人”:人就算一腔火气,你一笑,其实中国的太极是什么?把对方的力量给卸了,不一定要硬碰硬。
我们的一生,无非是从光阴中借来的这么一段几十年;所有的未来你都可以从容地憧憬。所有的过往你都可以从容地缅怀。但所有的当下,都充满了惶惑、迷失、遗憾,匆匆地就过去了……


《仁者不忧》
我觉得大家很幸运,在一个美好的城市,感受温润的气息,人心中的仁爱是会受到滋养的。我从北方春寒料峭中飞到新加坡,我觉得干燥的神经都被滋润地恢复了弹性……
一个人对你不够好,固然不要以怨抱怨,但也用不着去以德报怨哪。你要留着你的德,你的善良美好,给值得你对待的人。
我们的生命究竟是小溪、还是大河?真正决定水容量的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河堤两岸究竟有多宽。这种宽宏是什么?就是仁爱的情怀。

《智者不惑》
智者知人而已,无非就是真正地了解别人。这容易吗?我觉得都说得太远……我们人对自己的评价,是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人最难评价就是自己。
汉字迷惑的惑,上面是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什么叫做或者?数学里有或然率,就是可以这样、可以那样。这个或者,就是外在丰富的选择。你能选得好吗?取决于心的大与小。外在的一个或,和内在的一个心,两者之间在抗衡。惑与不惑,就是外在世界和内心的较量。
韩国人有个比喻:世界上有种怪物,前脸长满了头发,迎面走来时永远面目不清。但是从你身边走过去,你突然知道他是谁,伸手一抓……对不起,它后脑勺是个秃子,你什么都抓不住,眼睁睁看他走远。这东西,名字就叫“机遇”。机遇这东西,永远在它面目不清、迎面走来时,你劈头可以抓住;一旦到身边、你看清的时候,永远就错失了。

《爱人 知人》
这个世界上,懂得,比爱,要奢侈得多。爱有时候是随时随地、非理性就可以发生的。但是懂得、很难……只有懂得之后,爱才能够对人心有所体察。这样的关系,才会走得恒久。
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在跪着。你怎么样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来。
一群豪猪,在天寒地冻中觉得冷啊冷啊,要互相温暖,结果挤在一起,彼此身上的硬刺就杀伤了对方,大家夸地就跳开了。跳开了又觉得冷啊冷啊又往一起凑……豪猪们最后终于协调出一种距离:近到不彼此伤害,远到不失去温暖。这就是人际之间最好的分寸。

《勇者不惧》
在水中川行不避蛟龙者,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上不畏犀牛猛虎野兽的人,那是猎人的勇敢;白刃相交于前,视死若生大义凛然者,是烈士的勇敢;处变不惊,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不顺,以自己镇定的心灵看清世相渡过难关,这,是君子的勇敢。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纷争,就在于不要逞一时之勇。我们总归要看的清白。
真正的勇敢永远不来自技巧,而来自于一种心灵镇定的力量。

《80层楼人生 不归的遗憾》
境界浑然天成、技巧终被抛去。人如果能做到心灵往来悠游自如,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得意而忘言。”
最简单的境界,往往是生活里抛却技巧而终达的大境界,是一种通透而浑然天成。
悠悠逛逛走到80岁门口,回头一望……当你回顾所来尽苍苍横翠微的时候,才蓦然惊觉,你20岁的那个梦想,其实一天也没有真正伴随过你;你把它存在的那个门口,其实是一条不归路,你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的遗憾,就在于往往在太晚的时候,才觉察丢失了最早的钥匙。

《见心于每段生命旅程》
其实我们往往以过多有用的功利,剥夺了生命中无用的快乐,所以让你的生命不能轻盈,失去了很多梦想的可能。
人在30岁以前,可以用加法生活,你在社会上积累财富、积累情感、积累经验,把自己很充实了之后,到30岁之后,要学会用减法:怎么勇敢地抛弃和拒绝内心不想要的东西。
如果说生命如水,我们每天的日子都在湍急地奔涌不息,但是水,其实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照见影像,那就是静如止水的时候。


《生命就在你手中》
太多人一生可以做到不逾距;顺呼社会,但泯灭了心灵的愿望。还有少部分人狂放不羁,今天辞职明天离婚,想干吗就干吗,一生过得潇洒,但其实伤害规则伤及他人。既要听从内心,又要不逾距,须得耄耋之年穿越沧桑历练,才能找到内外的和谐平衡。
所谓“外化内不化”,就是一个人坚持与顺应之间的协调;让自己理想主义的天空上有翅膀,而现实主义的大地上有自己的行动。
我们每一个人,主真主善主美,在不同的境界上,人的心灵层次越丰富,我们拥有的世界层次就越宽广。
因为只有绚烂能够抵抗周围的那种无助.

『论语』 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论语』 心得之一:心灵之道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论语』 心得之一:处世之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心理学上有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是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是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这种所谓的非爱行为是以一种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种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无论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论语』 心得之一:交友之道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哀,戒之在得。”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修养;看自己的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论语』 心得之一:理想之道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跟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理想和行为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的最好。 『论语』 心得之一:人生之道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论。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刚读小学的时候,他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鲜艳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温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没有忧伤的。其实这就是正的结果。但是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是出现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岁的时候刚刚步入社会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觉得成人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中满是丑陋、猥琐、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那么走到三十岁,应该是人生 ”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一种征服,而是山川对我自我的提升。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十岁以后,就是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然后是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关键是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最后达到一种融会和提升。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就该进入孔子所说的“耳顺”的境界了。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你的年龄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还有社会年龄。如果我们在二十岁、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已经建立了明晰的内心价值系统,已经能够把社会给与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反张力,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那样的一种淡定从容。。。。。。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也就是 绚烂之极.然后走出校门,你真正去穿越世界的时候,可能会逐渐地归于平淡,到那时候你那种仓皇和忐忑就会隐去,然后内心的圆熟与自信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来. ▃亼嗨ぺ2007年4月28日编辑
鲁豫有约--于丹语录

人为什么要受大学的教育,是让你逐渐建立起来一种人格的觉悟,让你找到你的自信,然后在一个匆忙的旋转的世界里,找到一个恒定的点,让周围生动起来,让你的生命被激活

        小的时候的岁月是一张白纸.我们学着画格子,画七等分,圆圆的,涂上红色很灿烂,涂上绿色很灿烂,然后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涂完了.老师说好,中间用铅笔戳住,然后手哗一转这个画完了各种颜色的纸片.转起来,说你会看到什么颜色呢?最后其实你看到的是白色.就觉得你堆积了所有生命的色彩,但终于要有一个生动的圆心,让你圆融成为一种最透澈的色彩.这个时候它不是一种苍白,而是所有的生动,融入起来,这就变成你的生命状态.

        我带手电了,什么都不怕了 ;

        看着西北的天空,深深浅浅的,有很多很多种蓝色,那种浅蓝,水蓝,湛蓝,海蓝,深蓝,它交错在一起,不到西北,你不可以知道天空可以有多少蓝;然后天空上的阳光是金灿灿的,而且你能准确的感受它的质地,好像是一大把一大把的金属沫刷拉刷拉地砸到沙漠里,落地成金,然后你就穿行在蓝天和沙漠中,那种明艳的蓝和耀眼的黄交错在一起.风化出来沙丘的痕迹,都是那种一层不染的,干干净净地,只有几个棱子,然后一步一步踩上去,哗啦!一个脚印深深的,就一片流沙,你会觉得沙丘是如此古老,自己是如此年轻,然后觉得自己是去赴一个千年之约.然后自己就激情澎湃,基本上就是走一步退一步,砂子总是下滑,走下坡时,可以滚下去.就这样自己荡气回肠地走下去.....

        我生命中的手电不是在走进沙漠时给我光明,而是在我穿越成长时给我勇气.它是人在少年莽撞的时候,你对于自己梦想.那种一种勇敢的行动.你会觉得为了赴一个千年之约.在你 不知道沙漠有多危险的时候,在你不知道风险的情况下,有些奇迹就这么诞生了,后来我到柳村,我想:柳村有什么可怕的吗?无非就是这个社会冬天会降温,沙漠会有狼,我们会妥协于一些沙丘平移的危险,我们会胆怯,所以我们的心就畏缩下来了.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是要低头的.少年时候带一个手电筒, 就可以说我无所畏惧,这种年少时候囤积的勇敢,它会在岁月里面发酵,它最后会酝酿出来一种醇美的滋味,它能让你的生命绽放如花,它让你从心里面生出一种勇敢和信心.

       因为你的周围是暗淡无光的,人需要一种鲜明的色彩和张扬的风格,那个时候是我绚烂之极的时候,寻找心灵的愿望》
在当今社会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或大或小的喜剧演员,每天用笑容、用蓬勃自信的表情,去装点出来一副面具……太多的表情为了他人,内心愿望却是我们深深的困惑。
生命的觉悟……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是竖心一个吾。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是不是有能力看见了我的心“?
我们面对自己,只有比过去更迷惑,因为生活更复杂;只有比过去更艰难,因为在复杂生活中,可抉择的欲望更繁复……

《走得太远 忘了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无事忙?为什么会有无名火?皆因一切无出处……盲目的日子过得太久太久了。之所以要叩问内心,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点发现,用清明的理性、智慧,让内心更透彻,有所洞悉。

《走得太远 忘了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无事忙?为什么会有无名火?皆因一切无出处……盲目的日子过得太久太久了。之所以要叩问内心,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点发现,用清明的理性、智慧,让内心更透彻,有所洞悉。

《君子不器 自信无限》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伸手去帮助他人,是因为自己的生命不够自信。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更多的可能。 君子不器,一个君子的生命是流动的、变化的、提升的,他可以应时运。

《仁者爱人:恭、宽、信、敏、惠》
“仁者爱人”说起来很简单,就在我们眼前:一个人生命中有自信、有从容,有宽和,体会他人不容易,你就可以做得到。
老百姓有句话,叫“不打笑脸人”:人就算一腔火气,你一笑,其实中国的太极是什么?把对方的力量给卸了,不一定要硬碰硬。
我们的一生,无非是从光阴中借来的这么一段几十年;所有的未来你都可以从容地憧憬。所有的过往你都可以从容地缅怀。但所有的当下,都充满了惶惑、迷失、遗憾,匆匆地就过去了……


《仁者不忧》
我觉得大家很幸运,在一个美好的城市,感受温润的气息,人心中的仁爱是会受到滋养的。我从北方春寒料峭中飞到新加坡,我觉得干燥的神经都被滋润地恢复了弹性……
一个人对你不够好,固然不要以怨抱怨,但也用不着去以德报怨哪。你要留着你的德,你的善良美好,给值得你对待的人。
我们的生命究竟是小溪、还是大河?真正决定水容量的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河堤两岸究竟有多宽。这种宽宏是什么?就是仁爱的情怀。

《智者不惑》
智者知人而已,无非就是真正地了解别人。这容易吗?我觉得都说得太远……我们人对自己的评价,是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人最难评价就是自己。
汉字迷惑的惑,上面是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什么叫做或者?数学里有或然率,就是可以这样、可以那样。这个或者,就是外在丰富的选择。你能选得好吗?取决于心的大与小。外在的一个或,和内在的一个心,两者之间在抗衡。惑与不惑,就是外在世界和内心的较量。
韩国人有个比喻:世界上有种怪物,前脸长满了头发,迎面走来时永远面目不清。但是从你身边走过去,你突然知道他是谁,伸手一抓……对不起,它后脑勺是个秃子,你什么都抓不住,眼睁睁看他走远。这东西,名字就叫“机遇”。机遇这东西,永远在它面目不清、迎面走来时,你劈头可以抓住;一旦到身边、你看清的时候,永远就错失了。

《爱人 知人》
这个世界上,懂得,比爱,要奢侈得多。爱有时候是随时随地、非理性就可以发生的。但是懂得、很难……只有懂得之后,爱才能够对人心有所体察。这样的关系,才会走得恒久。
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在跪着。你怎么样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来。
一群豪猪,在天寒地冻中觉得冷啊冷啊,要互相温暖,结果挤在一起,彼此身上的硬刺就杀伤了对方,大家夸地就跳开了。跳开了又觉得冷啊冷啊又往一起凑……豪猪们最后终于协调出一种距离:近到不彼此伤害,远到不失去温暖。这就是人际之间最好的分寸。

《勇者不惧》
在水中川行不避蛟龙者,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上不畏犀牛猛虎野兽的人,那是猎人的勇敢;白刃相交于前,视死若生大义凛然者,是烈士的勇敢;处变不惊,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不顺,以自己镇定的心灵看清世相渡过难关,这,是君子的勇敢。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纷争,就在于不要逞一时之勇。我们总归要看的清白。
真正的勇敢永远不来自技巧,而来自于一种心灵镇定的力量。

《80层楼人生 不归的遗憾》
境界浑然天成、技巧终被抛去。人如果能做到心灵往来悠游自如,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得意而忘言。”
最简单的境界,往往是生活里抛却技巧而终达的大境界,是一种通透而浑然天成。
悠悠逛逛走到80岁门口,回头一望……当你回顾所来尽苍苍横翠微的时候,才蓦然惊觉,你20岁的那个梦想,其实一天也没有真正伴随过你;你把它存在的那个门口,其实是一条不归路,你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的遗憾,就在于往往在太晚的时候,才觉察丢失了最早的钥匙。

《见心于每段生命旅程》
其实我们往往以过多有用的功利,剥夺了生命中无用的快乐,所以让你的生命不能轻盈,失去了很多梦想的可能。
人在30岁以前,可以用加法生活,你在社会上积累财富、积累情感、积累经验,把自己很充实了之后,到30岁之后,要学会用减法:怎么勇敢地抛弃和拒绝内心不想要的东西。
如果说生命如水,我们每天的日子都在湍急地奔涌不息,但是水,其实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照见影像,那就是静如止水的时候。


《生命就在你手中》
太多人一生可以做到不逾距;顺呼社会,但泯灭了心灵的愿望。还有少部分人狂放不羁,今天辞职明天离婚,想干吗就干吗,一生过得潇洒,但其实伤害规则伤及他人。既要听从内心,又要不逾距,须得耄耋之年穿越沧桑历练,才能找到内外的和谐平衡。
所谓“外化内不化”,就是一个人坚持与顺应之间的协调;让自己理想主义的天空上有翅膀,而现实主义的大地上有自己的行动。
我们每一个人,主真主善主美,在不同的境界上,人的心灵层次越丰富,我们拥有的世界层次就越宽广。
因为只有绚烂能够抵抗周围的那种无助.

『论语』 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论语』 心得之一:心灵之道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论语』 心得之一:处世之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心理学上有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是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是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这种所谓的非爱行为是以一种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种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无论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论语』 心得之一:交友之道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哀,戒之在得。”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修养;看自己的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论语』 心得之一:理想之道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跟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理想和行为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的最好。 『论语』 心得之一:人生之道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论。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刚读小学的时候,他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鲜艳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温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没有忧伤的。其实这就是正的结果。但是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是出现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岁的时候刚刚步入社会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觉得成人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中满是丑陋、猥琐、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那么走到三十岁,应该是人生 ”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一种征服,而是山川对我自我的提升。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十岁以后,就是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然后是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关键是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最后达到一种融会和提升。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就该进入孔子所说的“耳顺”的境界了。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你的年龄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还有社会年龄。如果我们在二十岁、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已经建立了明晰的内心价值系统,已经能够把社会给与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反张力,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那样的一种淡定从容。。。。。。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也就是 绚烂之极.然后走出校门,你真正去穿越世界的时候,可能会逐渐地归于平淡,到那时候你那种仓皇和忐忑就会隐去,然后内心的圆熟与自信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来. ▃亼嗨ぺ2007年4月28日编辑
鲁豫有约--于丹语录

人为什么要受大学的教育,是让你逐渐建立起来一种人格的觉悟,让你找到你的自信,然后在一个匆忙的旋转的世界里,找到一个恒定的点,让周围生动起来,让你的生命被激活

        小的时候的岁月是一张白纸.我们学着画格子,画七等分,圆圆的,涂上红色很灿烂,涂上绿色很灿烂,然后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涂完了.老师说好,中间用铅笔戳住,然后手哗一转这个画完了各种颜色的纸片.转起来,说你会看到什么颜色呢?最后其实你看到的是白色.就觉得你堆积了所有生命的色彩,但终于要有一个生动的圆心,让你圆融成为一种最透澈的色彩.这个时候它不是一种苍白,而是所有的生动,融入起来,这就变成你的生命状态.

        我带手电了,什么都不怕了 ;

        看着西北的天空,深深浅浅的,有很多很多种蓝色,那种浅蓝,水蓝,湛蓝,海蓝,深蓝,它交错在一起,不到西北,你不可以知道天空可以有多少蓝;然后天空上的阳光是金灿灿的,而且你能准确的感受它的质地,好像是一大把一大把的金属沫刷拉刷拉地砸到沙漠里,落地成金,然后你就穿行在蓝天和沙漠中,那种明艳的蓝和耀眼的黄交错在一起.风化出来沙丘的痕迹,都是那种一层不染的,干干净净地,只有几个棱子,然后一步一步踩上去,哗啦!一个脚印深深的,就一片流沙,你会觉得沙丘是如此古老,自己是如此年轻,然后觉得自己是去赴一个千年之约.然后自己就激情澎湃,基本上就是走一步退一步,砂子总是下滑,走下坡时,可以滚下去.就这样自己荡气回肠地走下去.....

        我生命中的手电不是在走进沙漠时给我光明,而是在我穿越成长时给我勇气.它是人在少年莽撞的时候,你对于自己梦想.那种一种勇敢的行动.你会觉得为了赴一个千年之约.在你 不知道沙漠有多危险的时候,在你不知道风险的情况下,有些奇迹就这么诞生了,后来我到柳村,我想:柳村有什么可怕的吗?无非就是这个社会冬天会降温,沙漠会有狼,我们会妥协于一些沙丘平移的危险,我们会胆怯,所以我们的心就畏缩下来了.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是要低头的.少年时候带一个手电筒, 就可以说我无所畏惧,这种年少时候囤积的勇敢,它会在岁月里面发酵,它最后会酝酿出来一种醇美的滋味,它能让你的生命绽放如花,它让你从心里面生出一种勇敢和信心.

       因为你的周围是暗淡无光的,人需要一种鲜明的色彩和张扬的风格,那个时候是我绚烂之极的时候,寻找心灵的愿望》
在当今社会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或大或小的喜剧演员,每天用笑容、用蓬勃自信的表情,去装点出来一副面具……太多的表情为了他人,内心愿望却是我们深深的困惑。
生命的觉悟……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是竖心一个吾。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是不是有能力看见了我的心“?
我们面对自己,只有比过去更迷惑,因为生活更复杂;只有比过去更艰难,因为在复杂生活中,可抉择的欲望更繁复……

《走得太远 忘了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无事忙?为什么会有无名火?皆因一切无出处……盲目的日子过得太久太久了。之所以要叩问内心,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点发现,用清明的理性、智慧,让内心更透彻,有所洞悉。

《走得太远 忘了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无事忙?为什么会有无名火?皆因一切无出处……盲目的日子过得太久太久了。之所以要叩问内心,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点发现,用清明的理性、智慧,让内心更透彻,有所洞悉。

《君子不器 自信无限》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伸手去帮助他人,是因为自己的生命不够自信。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更多的可能。 君子不器,一个君子的生命是流动的、变化的、提升的,他可以应时运。

《仁者爱人:恭、宽、信、敏、惠》
“仁者爱人”说起来很简单,就在我们眼前:一个人生命中有自信、有从容,有宽和,体会他人不容易,你就可以做得到。
老百姓有句话,叫“不打笑脸人”:人就算一腔火气,你一笑,其实中国的太极是什么?把对方的力量给卸了,不一定要硬碰硬。
我们的一生,无非是从光阴中借来的这么一段几十年;所有的未来你都可以从容地憧憬。所有的过往你都可以从容地缅怀。但所有的当下,都充满了惶惑、迷失、遗憾,匆匆地就过去了……


《仁者不忧》
我觉得大家很幸运,在一个美好的城市,感受温润的气息,人心中的仁爱是会受到滋养的。我从北方春寒料峭中飞到新加坡,我觉得干燥的神经都被滋润地恢复了弹性……
一个人对你不够好,固然不要以怨抱怨,但也用不着去以德报怨哪。你要留着你的德,你的善良美好,给值得你对待的人。
我们的生命究竟是小溪、还是大河?真正决定水容量的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河堤两岸究竟有多宽。这种宽宏是什么?就是仁爱的情怀。

《智者不惑》
智者知人而已,无非就是真正地了解别人。这容易吗?我觉得都说得太远……我们人对自己的评价,是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人最难评价就是自己。
汉字迷惑的惑,上面是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什么叫做或者?数学里有或然率,就是可以这样、可以那样。这个或者,就是外在丰富的选择。你能选得好吗?取决于心的大与小。外在的一个或,和内在的一个心,两者之间在抗衡。惑与不惑,就是外在世界和内心的较量。
韩国人有个比喻:世界上有种怪物,前脸长满了头发,迎面走来时永远面目不清。但是从你身边走过去,你突然知道他是谁,伸手一抓……对不起,它后脑勺是个秃子,你什么都抓不住,眼睁睁看他走远。这东西,名字就叫“机遇”。机遇这东西,永远在它面目不清、迎面走来时,你劈头可以抓住;一旦到身边、你看清的时候,永远就错失了。

《爱人 知人》
这个世界上,懂得,比爱,要奢侈得多。爱有时候是随时随地、非理性就可以发生的。但是懂得、很难……只有懂得之后,爱才能够对人心有所体察。这样的关系,才会走得恒久。
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在跪着。你怎么样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来。
一群豪猪,在天寒地冻中觉得冷啊冷啊,要互相温暖,结果挤在一起,彼此身上的硬刺就杀伤了对方,大家夸地就跳开了。跳开了又觉得冷啊冷啊又往一起凑……豪猪们最后终于协调出一种距离:近到不彼此伤害,远到不失去温暖。这就是人际之间最好的分寸。

《勇者不惧》
在水中川行不避蛟龙者,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上不畏犀牛猛虎野兽的人,那是猎人的勇敢;白刃相交于前,视死若生大义凛然者,是烈士的勇敢;处变不惊,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不顺,以自己镇定的心灵看清世相渡过难关,这,是君子的勇敢。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纷争,就在于不要逞一时之勇。我们总归要看的清白。
真正的勇敢永远不来自技巧,而来自于一种心灵镇定的力量。

《80层楼人生 不归的遗憾》
境界浑然天成、技巧终被抛去。人如果能做到心灵往来悠游自如,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得意而忘言。”
最简单的境界,往往是生活里抛却技巧而终达的大境界,是一种通透而浑然天成。
悠悠逛逛走到80岁门口,回头一望……当你回顾所来尽苍苍横翠微的时候,才蓦然惊觉,你20岁的那个梦想,其实一天也没有真正伴随过你;你把它存在的那个门口,其实是一条不归路,你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的遗憾,就在于往往在太晚的时候,才觉察丢失了最早的钥匙。

《见心于每段生命旅程》
其实我们往往以过多有用的功利,剥夺了生命中无用的快乐,所以让你的生命不能轻盈,失去了很多梦想的可能。
人在30岁以前,可以用加法生活,你在社会上积累财富、积累情感、积累经验,把自己很充实了之后,到30岁之后,要学会用减法:怎么勇敢地抛弃和拒绝内心不想要的东西。
如果说生命如水,我们每天的日子都在湍急地奔涌不息,但是水,其实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照见影像,那就是静如止水的时候。


《生命就在你手中》
太多人一生可以做到不逾距;顺呼社会,但泯灭了心灵的愿望。还有少部分人狂放不羁,今天辞职明天离婚,想干吗就干吗,一生过得潇洒,但其实伤害规则伤及他人。既要听从内心,又要不逾距,须得耄耋之年穿越沧桑历练,才能找到内外的和谐平衡。
所谓“外化内不化”,就是一个人坚持与顺应之间的协调;让自己理想主义的天空上有翅膀,而现实主义的大地上有自己的行动。
我们每一个人,主真主善主美,在不同的境界上,人的心灵层次越丰富,我们拥有的世界层次就越宽广。
因为只有绚烂能够抵抗周围的那种无助.

『论语』 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论语』 心得之一:心灵之道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论语』 心得之一:处世之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心理学上有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是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是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这种所谓的非爱行为是以一种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种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无论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论语』 心得之一:交友之道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哀,戒之在得。”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修养;看自己的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论语』 心得之一:理想之道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跟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理想和行为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的最好。 『论语』 心得之一:人生之道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论。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刚读小学的时候,他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鲜艳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温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没有忧伤的。其实这就是正的结果。但是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是出现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岁的时候刚刚步入社会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觉得成人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中满是丑陋、猥琐、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那么走到三十岁,应该是人生 ”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一种征服,而是山川对我自我的提升。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十岁以后,就是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然后是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关键是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最后达到一种融会和提升。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就该进入孔子所说的“耳顺”的境界了。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你的年龄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还有社会年龄。如果我们在二十岁、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已经建立了明晰的内心价值系统,已经能够把社会给与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反张力,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那样的一种淡定从容。。。。。。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也就是 绚烂之极.然后走出校门,你真正去穿越世界的时候,可能会逐渐地归于平淡,到那时候你那种仓皇和忐忑就会隐去,然后内心的圆熟与自信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来. ▃亼嗨ぺ2007年4月28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