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语资料推荐:[转载]庞明老师给97级贯顶时的讲话(初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4:55:20
转载]庞明老师给97级贯顶时的讲话(初稿)(2011-07-07 06:50:13) 原文地址:庞明老师给97级贯顶时的讲话(初稿)作者:不知道

我们贯顶要干什么,就只是给脑子里灌点气?这个问题需要同学们首先要从思想当中来解决它。

传统气功在佛教的密宗经常讲贯顶,他们的贯顶要干什么?按照密宗讲,他们的贯顶要把他们的祖师代代相传的信息和他们证量的功夫也就是他们的真真正正的感受来传给弟子,佛教真正贯顶的意思应该是这么讲。什么叫做证量的感受?从练功来说,就是你练功练到的内在境界。因为按照密宗讲的所谓上师,如果他自己没有练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说按照密宗讲他每一个阶段,练功之后他要求是什么,因为佛家讲理、解、行、证,道理要体认,也就是说对理论的理解,然后他去修行,修行证得到的他这种果位,这叫“理解行证”,如果他没有证到一定的果位,或者哪一个功夫还没练到那个程度上去,或者说里边还没有体会,那是不能教功,不能当上师的。所谓的上师他教功,那其实不叫教功,是告诉你个方法,这个法一方面是从他的老师那里接过来,接过法来而且练的有所体会了,把这个内在的全部的感受和境界来通过贯顶的时候,来传给徒弟。这得创造一个条件,这就是说,贯顶的时候老师要进入一种境界,同学们现在知道场就都能懂了,老师要把这种境界,用意识通过手给徒弟贯进去,当然这个贯顶可以拿手摸一摸,也可以不摸。这里边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老师要进入状态,徒弟他自己也要进入状态,当然两者进入的状态不是一个层次,但是有接通的地方,这样把心接通。同是一个老师贯顶,有的人可能一下就把老师的境界接收到了,把里边气的变化、神的变化感受到了,有的人可能一下就感受不到,这就是说每个人做的准备不一样。做的准备是什么呢?就是在贯顶之前做的各种修练,练得不同,体会的不同,这样内在的变化达到的层次就不一样。


一般贯顶前老师都需要给大家讲一讲,要讲教给你方法,这个法是什么,这个法应该起什么作用,讲一讲这个道理。讲这个道理本身,那就是老师他自己内在的练功的体会,通过言词展现出来。所以说呢,一般老师在贯顶之前都讲法,讲完法之后再按照一定的仪式把讲的东西来归于你自己,这里面关键的关键在于老师能不能和他的学生过去叫徒弟,他们的心能不能通起来,所以以前要求学生对老师要无比的恭敬,无比的信仰,不允许对老师有任何的怀疑,基本上要具备这么几个条件。


因为你自己必须对老师很尊敬、很信仰,你才能够把老师讲的当成真实的东西把它接收过来,如果你对老师不够尊敬、不够信仰,那么信息就不好通了,这一点呢,传统佛家密宗在贯顶前要求是很严格的。说对老师不能够怀疑就是以前我们讲的对老师的臣服问题,老师说了,你内心就信,没有第二个念头,就这个样子,你就去做去,不怀疑,那就是这个样子。老师在贯顶时讲的道理(平时可以不算),如果老师说那个煤是白的,那就是白的,说是红的就是红的,说是绿的就是绿的,这样才行。不允许自己想:“不是这个样子吧?”不能这个样子。就是说对老师的行为绝不允许有任何的怀疑。


传统密宗书里面说过,有一个人带着他的仆人看一个密宗大师,密宗大师嘛,有的修密宗的是双修,是带家属的,当时有个空行女,也叫师母,他那个师母呢在吃一个虱子,身上找那个虱子,摸了个虱子把它吃了。拜老师人一看,唉呀,怎么把它吃了,这不是杀生了吗?他倒不是想这么脏啊,怎么把个虱子给吃了,他想这不是杀生了吗?这个人是修佛教的,他这么想倒是符合佛教的理论。他带的仆人呢,也跟他一起修,也学佛法、佛经这些密宗知识,他的仆人一看师母在吃虱子就想,我要是那虱子多好,这样一来师母就把我度脱了,就上西方极乐世界了,他是这么想。仆人的这种想法对老师的信赖就和那个人大不一样了。那个师傅是有他心通的,所以这么一来给这个仆人一加被,一下子升天飞走了。这是佛家的一个记载,密宗是当做真实事迹来宣传的,我们可以当做神话小说来看。像这种东西,在密宗里面非常强调,强调徒弟对师傅的信赖。


这里面还讲过一个密宗的大师米勒日巴,他最早拜师的时候,他的那个师傅到处给出难题,让他盖房子,盖上之后拆,拆了之后再盖,反复这么弄,吃了很多苦,到最后米勒日巴修炼成了,成为密宗很有成就的法师。像这些东西,都是讲对老师的一种信赖,你要是没有对老师的这种真正的信赖,照过去讲的师傅以心传心,那是做不到的。过去讲,很多高层次的功夫需要老师去印证,要老师印证给你指明了是什么东西。尤其是在过去讲,人的本性是什么?佛家很重视这个问题,探讨人的本性、人的心性是什么?人的精神的这个神,人的这个心是什么,讲这个东西,会带着一种境界来讲,我们每个人能不能接收它?像禅宗讲明心见性,讲这个明心,要进到一种境界来讲,能不能接收,跟这个人的基础有关系。过去讲要是接收了,从老师那接收了,就叫做领恩,领了老师的恩德。这个领恩要从对老师的无比的信赖和臣服中,从这里一点一点去磨炼。

有很多的修,如果是没有很好地去领会它,对讲解的东西实质的东西没有领会它是很难修的,因为什么呢?你不知道你要找的东西是什么,怎么去找呢?你要找,一找就找错了,其实我们要找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意元体。我们人的生命活动中最根本最根本的活动是意元体,精神活动就是这个意元体。过去由于叫不出个名字来,就说无形无象,只能一般地讲一讲,而我们呢,把它讲述清楚了。你要是找意元体,只要是一找就错,因为一找是个意识活动,你就找去了,因为找的这个意识活动本身就是意元体的活动,所以就是骑驴找驴,再从外面找去,就找不到它了。如果我们能从理论上懂得,要想能够领会意元体,找意元体是不行的。不找不行,你不找向哪找去?不找不行,找也不行,这就麻烦了。什么叫不找不行,找不行?找,你要动机上要找——我要找到意元体,但是找到这个意元体不是只用精神去找的问题,因为一找意识就出来了。应该是什么呢,你要懂得意元体是个什么,你知道意元体是个什么了,在意识里边你要体会那个东西,这就是不找的找。讲意元体的这种景象这种特性,不是用个逻辑语言来想,而是什么呢,是直接去体察它去,这样的你体察到的东西离意元体就不是太远。

我们要想真正长功夫,尤其是练中脉混元以后高层次的功夫,对意元体要是只有个粗略的感受,练中脉混元是不可能的。有了方法练混元窍,光是后天意识,是练进不去的。

今天来贯贯顶,讲讲道理,让你对意元体的景象有个初步的认识,要认识意元体。这个意元体它本身我们在混元整体里讲过了,无形无象,非常均匀,有主动性,有选择性,有很多的特性,在你不活动的时候它是很均匀的,能够反映各种事物,它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这个东西我们就叫做意元体。它是一个不二的东西,你说它是明还是暗,是虚还是实?是方还是圆?是长还是短?都不是,能够说的各种形象都不是。它是一种特殊的东西,一种特殊的境况,你说它广大如虚空,可虚空里还有空气呢,它里面连空气也没有。我们要体会意元体的体性,非常均匀,非常细腻,非常清澈,非常明净那样一个东西,但是你要找明净,它又不对。要找清澈,你有清澈就有混浊相对待,有了对待它就错了,它是个统一的东西。它能够思考,能够产生各种意识活动,意识是意元体里产生的各种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它就不在那个体了,那怎么办?我们又不能不去找,又不能去找它,这就很难啊,怎么办?我们要懂得,我们的意元体很虚,但是它能够产生各种意识活动,各种意识活动都是意元体功能的体现,当你产生意识活动的时候,你应该知道它是意元体的活动,是那种无形无象特殊存在的那个实体里的它的活动,如果我们再想那个意元体虚净灵明之性,就是意元体体性了,就是要把我们这个意识活动的内容想得符合意元体的体性,反复念虚、静、灵、明,不是念这四个字,是体会这四个字的内容,是要你体会虚净灵明这种境界,这种境界它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状态。这么一来呢,你要想我要体会意元体的特性,一有这种意识,一想这个念头是意元体的活动,而你这个念头的内容本身又是意元体的体性,所以这样来想,用意识来体会它,直接把意元体当成一个考据的内容,这样就不是找了,意识活动它要直接回到意元体的活动上来,要在这种意识活动当中来考察它,找到意元体的机会就多了,就容易认识它了。这样的想法本身,过去叫做“圣见”,也就是圣人的见解,有这个正见,无比圣洁的这个思想念头,你的境界就不一样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同学们把智能功的书尤其是《混元整体理论》、《超常智能》的书反复看一看,它里边很多的道理,都不是一般的理论性的简单的文字的论述,它都包含着练功的境界在里边,有个实实在在的境界,有个实实在在的内容。我们这个书不是随随便便写的,它是在描述一种超常状态。我们写书写的是什么?就是那种内容的具体状态,所以你看这些书的时候,你必须从思想当中来体察,来琢磨这种超常状态。这就是说我们讲课、讲理论和一般的理论不一样,绝对不一样,它是符合那个具体事物的根本状态,看待我们的书你要这么去看待,我讲的道理你也要这样领会。


我们讲的贯顶也是这样,一贯顶就是要把意元体的这种虚净灵明的状态,你要一下子体察到它。所以贯顶的时候不要想什么别的东西,不要想一贯顶天门开了吧,或是想有什么别的感觉吧,那就坏了,那都错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体察到意元体的虚净灵明的这种状态。

虚净灵明这个虚,这个虚它不是什么也没有,它不是个空,真空了不对,它是个虚,虚是个物态的表现,这个虚它能容纳东西,容纳什么呢,意元体要容纳各种思想。各种念头都可以在意元体里产生,但各种念头产生之后并没有影响意元体这种虚,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虚的,这就是六祖慧能所说的,“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你可以有思想,但是不要着于思想,不要着于那种具体事物,比如你想个什么东西,念头本身是空空荡荡的,脑子里还有个虚的背景,你要知道意元体是个虚灵明净的,你现在说着话,它还有个虚的背景,在那个虚的背景中动弹,慢慢你要知道,我们这个意识活动,是在这个意元体虚的背景整个虚空当中进行着,你可以有各种思想,但是意元体的这种虚静它并没有改变。但是你想什么东西,一旦你跟它认同了,给粘住了那就错了,意元体的灵明之性没有了,虚的背景没有了,成了一个,那就搞错了。你要知道这个意元体这个虚不是个静,说一练功要静,什么都不想,其实你只要是在练功,一练功真正什么也不想么,其实脑子里边还想着练功呢,一种练功的状态,不是什么也不想。你要什么也不想,一练功什么也不知道了,成了顽空了,那也错了,什么也不知道过去称作“顽空”,并不是个真正的好的练功状态,“顽空”属于“断灭见”,就错了。

你要经常体会这个虚,有个虚的背景,它里面可以容纳各种东西,但是不要着于它。这个净是干净的净,不是安静的静,那个净是没有染于,没有有形之物,是没有什么可以妨碍它的东西,这个净是对着浊来说的,这个浊就是有形质了,污浊、暗浊、混浊,净它没有这个东西,它没有区别,非常均匀,都一致了,都一样了,这是个净。这个明和光不一样,说脑子里出光了,光就和意元体不一样了,咱们说意识是个混和能,可以变成光能,但出来光变成光能不对,明指的是明澈。灵是什么呢,指的是有知觉,灵知灵觉,这个灵在活动,能够知道脑子里的运动。虚、灵、明、净,整个意元体是这么个东西,你经常从这么几个方面来体察它。

它本身一心不乱,有事也不乱,没有事也不乱,有事你去处理这个事情,你这个事情怎么处理脑子里边清清楚楚,知道在干什么。咱们平时说要冷静,什么意思呢?是让你处理事情的那个背景很冷静,背景没有动去干这个事,处理事的意念都是在意元体里边活动,这样从这个高度看冷静,体会就深了,这个指的是脑子里处理的背景,意元体里边很安静,该处理什么就处理什么,那样就很灵明,心里很明了,跟明镜一样,那就对了。心里很安静,有什么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处理什么清清楚楚,处理时不乱,没事的时候也不乱,古语讲“有事莫让心乱,无事莫让心空”,讲的这种东西,其实都是一种境界,都不能把它当成一种文字这样简简单单放过去。如果同学们能够这样去看我们的书,我们书中引用的古人的书也好,我们自己语言阐述的也好,它都是对这样实际境界的阐述。有些语言是直接描述这种状态,有些语言是来讲述怎么样产生这种状态,讲出道理它们是怎么产生的。知道这些道理,同学们要这样认真去对待它,就能够真真正正地接收到我们书中很多的良好信息,有的人读我们的书把书读一遍马上就会豁然开朗,能认识到很多东西,而且内在的变化就不一样了。而有的人就不然,读书读得都能背过来了,但还是那样子,这是把我们的书中的知识当成常态智能那样的书一样对待了。我们这书是对超常智能状态的描述,要这样去认识它,时刻体会它,我们才能够提高起来。


以前讲这个问题讲的少一点。以前要这么讲,人家会说庞鹤鸣净搞个人迷信,说他这书中是自己体会过来的东西,到底是不是这样子啊?能不能是现实啊?这几年我们的很多实践已经可以证明我们的理论是能够符合实际的,我们的三层物质理论、超常智能理论都从不同的方面来印证我们的理论的正确性。


我们现在不搞个人迷信,把庞鹤鸣个人迷信一下,不能搞成这个样子,因为我们智能功还是要信理,由信理到信人,这个理对了,我就尊重它,当然你会重理,也就会尊重老师了,因为这个理是老师做的,但根本上要重视这个理,由重理、敬理而到重人、敬人,不是敬人而到敬理,要把这个理放到前面,尊重它敬重它而到敬重这个人来。

咱们三层物质的有些试验做过了,超常智能咱们练过,咱们最近搞的这个开智班…………,脑子里边写上了,把它记录上了,所以倒背也能成功。说我们脑子里边没有感觉到那个形象,说明我们的意识自觉还远远不够,尽管我们感觉不到脑子里映象,但它在起作用是在映象空间来发挥作用的。将来我们练练把意元体的灵明度提高了,就会明显感觉到脑子里那个映象。比如数的映象,脑子里一排数,很清楚,打上了,想擦也擦不掉了,就和刻上了一样,正背倒背都会成功。我们看我们的三层物质理论,练超常智能的理论,意识论里关于意识空间的理论,映象空间、逻辑空间、实象空间,我们讲的这些道理,大家如果在学习这些理论的时候认真的去想一想,自己认真地去做一做,这样去体会一番,就会不一样。因为我讲这些道理不是随随便便这么说的,是对这个内在真实状态的的描述,把这个理体会进去,给收进去,那就不一样了。还有咱们那个生命整体图,有不同的层次,实际我们练功就是要我们从意识的自觉到生命的自觉,能够真正感觉到察觉到我们的生命运动我们的意识运动,练功就是要慢慢能够感觉到察觉到我们的生命运动,练功关键就是练这个东西。你能够感觉到了、能够察觉到了慢慢就自觉了,有了自觉到之后什么叫做好,(对生命活动有利,就知道了,)就会按照好的方向去做,书上讲的这些个要求都是怎么来符合生命规律的状态的、景象的描述,符合这些规律的内容和变化过程,都是要你这么去做的。

不过如果你自己感觉到了,因为生命活动非常地复杂,同是一个道理,虽然我是这么说的,但是当你真正体察到你的生命活动的时候,可能和我说的就会大同小异,或者也有完全不同的时候,因为你走的路子是这么走过去的,因为生命活动非常复杂,太复杂了,我们只认识了很少很一部分,具体每人可能不一样。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才能自由,有自觉才能够有自由。我们的书是这样的书,我们要建立的文化是这样一种文化,我们同学们必须要对我们的书、对我们的知识要从这个高度认识它,来对待它。把这个问题能正确对待了,慢慢这书就会越看越有意思,越通过我们练功的实践体验,才觉得我们这个书的的确确符合人的生命运动规律,人的意识活动的规律,它是从很大程度上已经揭示了人的整体生命活动的奥秘,或者说是生命活动整体性的奥秘,当然还不是具体活动的、一些细节的生命活动奥秘。把这些道理明了之后,你对智能气功这门科学就会更加热爱,会更加投入,感情会更加浓厚。

原来有些人讲,前些年我们老的辅导员们对智能气功感情很深,为什么深呢?因为他们有病,练智能功练好了,病好了,他们感激。他那个感情是因为病好了,得了益了,对智能功的感情才深了。练智能功救了我的命,自己和智能功联系到一起了,因为没有智能功可能就死了,我的病好不了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他这种感情很朴素,但它也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智能气功是生命科学,能够解决问题,解决自身的痛苦,而它高层次的内容没有接收到,智能功它更高层次的理论它的真实性,它对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对人的一生怎么去发挥作用,对自己的身心怎样进行全面的、完美的塑造,并不能完全领会和理解。当然有些老师们也钻研智能气功理论,有些老辅导员就讲,不能老说我们只有感情啊,我们也在不断学习理论,也有理性在里边。能从道理上认识到的,应当说有,但老辅导员里面钻研理论的毕竟不多。


我们这些同学们是健康人,没有真真正正体会到智能功对自己带来的恩德。你没有病,没练功前没有病,练功也没有病,对智能气功科学的感情就没那么深。为什么没有那么深呢?就是没有真正把智能气功科学它里面的内容和自己的生命运动紧密联系一下,老辅导员一练功把病练好了,把智能气功和自己的生命活动联系到一起了,就有了感情,但他那种感情仅仅局限于治病这个阶段上,如果我们现在能够把智能气功理论的真正的认识、真正的体会和我们的生命活动在健康层次、在超常层次结合一下,它就会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当你真正体会到它在你身上发挥作用了,你就会把智能功和自己联系到一起了,这样学到的东西就不只是一般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了,就会从感情上结合到一起了,对智能功的热爱和投入就不一样了。


我们要做到这一点,那就首先对我们智能功的理论要看做它是对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人和大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这种作用的一种真实的描述,要从这个意义上去体会它,去认识它,这就是不要把我们的理论当成空洞的理论这样去看,如果能这样去做,我们再贯顶,一贯顶的时候你心中一坦然,一放松,精神一放松,你自己要体会意元体的这个虚净灵明的状态,这个意元体的特殊性,你就会有个轮廓,对意元体有个轮廓的认识了,有模糊的不是真正非常精细的认识,脑子里有个虚灵明净的状态,一呆就是虚灵明净,闭上眼睛,虚灵明净,睁开眼睛也是虚灵明净,里边有这么个东西,不是文字上说的虚灵明净,它里边确实有那么个东西了,要感觉到那个东西,要感觉到那个东西,这样贯顶就有了真实的、或者说法性的意义,就会起作用。如果你不是这样去想,一贯顶,找别的感觉,那就错了。不要体会别的东西,就想意元体的虚净灵明,体会那种虚净灵明,脑子要保持这种状态,这样去体会,这样去体察,当然有的人就会进的去,也有的人进不去,进不去的就慢慢来找找感觉,一点一点来,我想我今天给大家讲了之后再贯顶就和以前贯顶不完全一样了。

一贯顶,老师把意元体的特殊性给展现出来了,脑子里能展现虚灵明净的这种状态了,要有这个信念,老师一贯顶就会在脑子里会给我展现这种景象,别的东西就不多讲了。就是意元体的那种状态,体会着体会不着都没有关系,脑子里就那么安安静静呆着,就念虚——净——灵——明——,虚——净——灵——明——。不是光念这几个字,是要体会这个内容,希望同学们在一会儿贯顶的时候用这种心态来对待贯顶,通过贯顶真正来解决我们意元体的问题,慢慢来认识到我们意识活动的过程,这个思想是怎么产生的,里边是怎么动的,意识活动里还有很多层次,有不同的层次,慢慢这样就会达到意识自觉,自觉才能自由,我们要变成自觉自由的人。意识自觉,生命自由,意识自觉一步,生命自觉一步,生命自觉一步,意识又自觉一步,生命和意识是互相促进的,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所以我们要首先能够体会到意元体的这种虚静灵明的体性,然后进一步脑子里边有精神活动的时候同样是一种虚净灵明的状态在经常保持着,我们以后再讲别的问题,今天就讲贯顶相关的这些内容,大家对灌顶要这样来认识、来接收它。意识里边安安静静来等着,我们过去讲“傻坐静等”,等什么?就是等那种虚净灵明的状态的出现,应该是这样子,下来给大家贯顶,大家安安静静坐着就可以了。

…… ……

刚才给大家贯了贯顶,从今天的感觉来看,这次是这几年贯顶中感觉最好的一次,整体的精神状态都非常的宁静,再一个就是同学们脑子中的放松度和通透度要好一些,应该说大部分同学在贯顶的时候把那个意识一放进去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感觉到了,是另外一个问题。能够放进去,把意元体的清明、这种虚灵明净的境界放到你脑子里面去,有些人是放不进去的,当你一放,它脑子里有很乱的东西,不好打破它,把它干扰了,但今天大部分同学都是很明显地进去了,你能不能感觉到,我想呢,部分同学是明显地感觉到了,一部分同学没有感觉到,你没有感觉到也没有关系,以后自己可以经常安安静静呆一呆,闭上眼睛,来体察脑子里那种虚灵明净的状态。如果一开始对那种虚灵明净的状态感觉不清楚怎么办呢,那就在非常晴朗的天气,象今天这个天气,找个空旷的地方,躺着也行,仰着也行,就看那个虚空,去看看那个天上那个一望无际蔚蓝的虚空,什么都没有的,在天色非常晴朗的时候,象到咱们这个山上一仰看看这个天,一望无际,空空荡荡,它即是具备了这个虚,也是具备了这个灵,也是具备了这个净,但它那么明是不够的,但我们这个意元体这个虚灵明净是在那个虚空的感觉上意识再虚一下,你会感觉到象虚空背景一样的虚,虚,看到的那个虚空,意元体的虚比它再虚而且没有颜色,没有那个蓝,那个蓝本来没有颜色的,因为太远了,太深远了,有个蓝光的折射,蓝光的散射,才出了个蓝,虚空本来是没有颜色的,有个蓝就把它染了,这个虚其实不是那个样子的,当你没事的时候就看这个虚空,当然天有时不蓝有混浊你就不要看了,看看它,安安静静体会它,这样做就能把我们的意识更纯正地不是静下来,而是让你通过这种意识活动进到意元体里面去,其实意元体其实非常大,我们意识一动其实都在里边,你只要一动都在里边,脑子里边是意元体,周围还是意元体,我们就是因为感觉不到它,感觉不到意识其实是意元体里边的运动内容和运动过程,但一旦你感觉到了,比如引天河水,从老远一引,开始在外面,后来到里面去了,再从里面泛出来,又感受到很大,感到没有范围了,我们开始是从外面到往里引,最后引引感觉到就在脑子这儿吸,虚灵虚灵又充斥开了,那才是感觉到意元体,一开始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觉到一个轮廓,以后慢慢会感到很明显,说是这么说,但做起来不是这么简单,你感觉到意元体的轮廓了,那就是个明心,你对它非常非常清楚了,那就是个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这个东西,我们现在是按照高层次的功夫来做的,如果你能够对这个理明了了,再以理作意,这样做的意念活动那就不属于妄念,属于真念,念头一动是意元体的动,动的内容是意元体的体性,这样的话就能很快地返还到意元体自身,这就是种非常捷径的练法,过去讲“不要以心求道,而要以道求心”,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要知道这个道是什么,是个恍恍惚惚,恍兮惚兮,惚兮恍兮,而我们不叫道,叫做意元体,意元体这个东西还有个灵,有知有觉,有知觉,而且对外面起反应,还是个化,大自然虚空的气能够化,但是没有知和觉,意元体和大自然的原始混元气是有区别的,是不一样的,我们要从这个道理上慢慢地一步一步去体察,去认识它,一想虚灵明净,脑子里放松了,一放就是虚灵明净就是它,脑子一放不是那个静,而是感觉到那个静的功能才是意元体,感觉是意元体的那个功能,不要体察那个静,你如果能体会到这个静,这个静还有一片光,那个光还不是它,感觉到那个光,是谁感觉到那个光呢?感觉到那个光本身就是意元体的机能,它的机能和那个体是一致的,而且在它里面,要从这个意义上一步一步来强化、来认识,咱们今天贯顶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