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士利速溶豆奶粉广告:欣赏诗词九要(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10:21

欣赏诗词九要(续二)
(三)研究布局结构

诗词无论长短,分析前都要研究结构。尤其是较长的诗词,如果不能解剖,分成几块,那就很难入手分析了。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共120句,内容非常丰富,如果你逐句串下来,每句的意思大致能懂,但全诗的脉络却显得模糊。所以必须进行结构分析,把诗分成三大部分:一、"尽口君王看不足"。写出一个重色轻国的天子,一个娇媚恃宠的贵妃,为后面迷色误国必然演出的一幕血泪悲剧做好铺垫。二、"魂魄不曾来入梦"。写爱情破灭,贵妃赐死。尽力渲染凄凉萧索的环境以突出明皇的寂寞和悲伤。三、"此恨绵绵无绝期"。写贵妃已在仙境,但两人对爱情的向往已成泡影。最后点出"长恨"的题旨。这样对全诗的概貌有了基本理解。再对每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就较容易了。

短诗也一样要分析结构,如郑燮的题画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结构上讲,首句写根坚,不但为第二句写根基铺垫,且为后两句的万劫不毁张本。第二句写根基,第三句写磨难(结合他的经历分析)已经可以看到韧竹(实际就是作者)的坚韧性格。第四句写骨气,把韧竹形象推到最高潮。四句诗,句句推进,前后照应,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

词如果是双调,已分出上下片,大的结构已然分明,一般规律是上片重景下片重情。如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上片写江边所见雄伟景色。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束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片赞扬周瑜的英雄业绩,进而和自己对比,抒发出"人生如梦"的消极慨叹。

但词的结构并非全是上景下情。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上片)便已含很深的感情:江水中有多少逃难百姓的眼泪!西北望长安,可叹被群山所阻,哪里望得到!忧国忧民之情已跃然纸上。

对诗词结构的分析,有时可看出作者的匠心,好的诗词句段不可轻移,是非常严谨的。

(四)体会诗中意境

意,指作者的主观想像;境,指客观存在的环境。意境是客观景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经再创造的产物。意境本来就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有我之境"。读诗如果不能把作者创造的意境体会出来,当然就不会产生审美感受。因此读写景诗体会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现在我们该回答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了。

如何把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所写的意境体会出来呢?请看下面这段描写:
这是一个长镜头:在去往黄四娘家的小溪两旁,绿肥红艳,姹紫嫣红。诗人一路走,一路观赏,浮在花的海洋中,弥望的是奇花异卉,闻到的是浓郁花香。从色彩的艳丽,到沁人的花香,都使诗人沉浸在美的享受中。镜头集中在大小各异、色彩不同的花枝上。镜头推近,映出众多花朵。"千朵万朵"已使人有数不尽之感,但写其多还不能写出花的质感和重量。而"压技低"却形象而逼真地写出花的质和量。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读者仿佛看到数朵硕大的花团盛开在绿叶陪衬下的枝叶中。微风吹来,枝条在微微颤动,似有不胜花重之态,而艳丽的花朵却含靥放蕊。显出一种少女对青春的矜夸。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镜头啊!"压""低"两字不但写出花朵的大而多,同时从静态中写出微微的动态,更赋予花枝以感情,引发读者广泛的联想。

再看,戏蕊彩蝶在花丛中流连忘返,不时在花间翩翩起舞。如果说上两句还是描绘花朵静态的妩媚,那么第三句则写出戏蝶动态的舞姿。这里的"戏"和"舞"都用了拟人之法,写出了众多彩蝶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乍停乍飞,扇动翅膀的优美舞姿。此时作者已把艳丽的花丛作为背景,而把镜头集中在翩然起舞的彩蝶上,由静过渡到动,更加深化了"春意闹"的意境。但作者并未止笔,正当诗人也"流连"于花艳煤舞之时,耳边又传来黄莺娇嫩的啼声。至此,诗人便把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受写全。从多方面唤起读者的美感体验。"恰恰"两字也恰到好处地写出诗人对当时意境的潜在感受:当诗人从视觉、嗅觉感知外界自然的色艳、形美、花香、蝶舞等多种景色时--恰在此时从听觉又感知了娇莺自由自在的啼叫,这就形成了一曲多角度的优美的自然交响曲,今诗人也令读者陶醉在这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中。

仅仅四句诗,诗人不可能像小说家那样把自己创造的意境详细地给你描绘出来。只有通过你的想象,才能把诗合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并像电影一样衔接起来。这也是一种审美创造。每个人的审美联想可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得到审美愉悦。联想越丰富越细致,画面便越生动越动人。诗是形象的又是凝炼的,它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想象余地。阅读写景诗如果缺乏这种想象力,那就必然觉得枯燥无味了。

学习诗词鉴赏应该逐渐培养锻炼这种能力。比如给你一首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迹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能把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吗?不妨试一试。

对于写景诗意境的体会可参见本部分第一个问题中对姜夔《湘月》的描绘。

(五)考查有关背景(包括了解有关史实)

有些诗词在阅读时并不需要去考查背景,如某些写景诗,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等。但有些写景诗却较为复杂了。比如南朝诗人江淹的《望荆州》: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此诗结构可视为前八后六两部分。前八基本上是写景,后六则重在抒情。但写景中已带有浓烈的政治悲叹,和后面的抒情实为有机的整体。

首句便言自己是"奉义"到荆州的。江淹曾作为属僚随宋建平王刘景素往镇荆州,而刘景素早有谋反之心。江淹已有察觉,曾规诫苦谏,但刘因受左右怂恿已难易辙,故此江淹时时有危惧之感。下两句描写"楚塞"之长,实为夸张之笔,恐怕有侧写镇守荆楚责任重大之意。而再下的写景也正是他危惧之感的外现。深秋,凄冷的荒郊,万木萧条,一阵悲风吹过,发出阵阵哀鸣;天上的云霞照在暴涨的沮漳二水之上,更显得周围一片寒瑟。这寒秋之景正象征着政治前景的险恶。"岁晏君如何"这里的"君"当指刘景素。"岁晏"似有双关,一指时令已至深秋,另似暗指刘已到岁暮途穷之日,预示其险恶前景,故有"君如何"之问。从"玉柱"、"金樽"来看,似乎这是一次露大宴饮,但既无热烈场面,又无欢愉情绪,有的却是一片冷寂。琴瑟不奏,徒然蒙上一层露水;金樽未饮,白白凝上一层冷霜。突然,不知那里奏起《苦寒行》来。这支描述行军艰难苦寒的乐曲,更增加了诗人的悲戚。

刘景素不久移镇京口,"与腹心日夜谋议",江淹知祸机将发,又赠诗隐谏,终触怒刘而被斥为吴兴令。不久,刘举兵失败,招致杀身之祸,而江淹幸免株连。联系他写《望荆州》前后背景,便知此诗绝非一般游山玩水之作。

全诗这种冷寂悲惧的基调,如果你不知道当时的背景和诗人的处境,你就会感到莫名其妙。或者只视为一般纪游之作,那就谈不上对诗的深刻理解了。

我们在前面还曾提过范仲淹的一首词《剔银灯》(第二部分抒情诗中的"读后有感"例证)读这首词也须对范仲淹的经历、思想以及背景有所了解,否则,对词的理解不是失之浅薄,就是矛盾百出。大家知道,范仲淹以他的一曲苍凉悲壮的《渔家傲》而名垂千古,而他《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千古名句。他确实不愧为一位忧国爱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然而《剔银灯》一词看去却颇为消极,似乎诗人已看破红尘,视宦海为畏途,大有"生年不满百,一醉解干愁"之叹。你怎么解释这个矛盾?如果你不了解某些史实,你就会陷入迷惆之中。

《中吴纪闻》载:"范文正与欧阳文忠席上分题《剔银灯》,皆离劝世之意。"可见这是即席应答之作,且有"劝世"之意。象是一位老人回顾一生后对青年语重心长的教诲。全词主旨,上片象是站在字宙来看人间的争战,觉得真是"用尽机关,徒劳心力",政治斗争,军事谋划,无非是"徒劳心力",争来争去又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大家都象刘伶一样,"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呢!作为一个政治家,竟产生以醉酒来逃避现实的思想,不是很难理解吗?

然而纵观范仲淹的历史,对他的消极情绪并非不能找到一些原因。仁宗时,他迁吏部员外郎,因忤吕夷简而罢知饶州。庆历三年(1043)他已64岁,任参知政事,同富弼、欧阳修等向仁宗建设十事,主张改革官制,重视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又因被谗,出为河东陕西四路宣抚使,徙青州,在赴颖州途中病死。这是他一生中两大挫折。尤其是改良运动的受挫,他和欧阳修一样,在政敌的打击和排挤下,不可能不产生消极思想。因此当他雪染双鬓、回首一生时,感到了政治斗争的险恶和无聊,进而产生"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的想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看下片,是对少年学子提出的由衷告诫:"人世都无百岁,少痴老 成 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这里作者给人们算了一笔帐:一般人都活不了一百岁,而年幼时尚未涉世,幼稚不免愚顿;到年老时,脑筋迟钝,四体不灵,弯腰驼背,也不免笨拙;只有中间一段,年富力强,思敏体健,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只可惜一些少年总是把心计牵挂在功名之上,或追利禄而蝇营狗苟,或逐功名于宦诲沉浮。到头来怎么样呢?还不是"用尽机关,徒劳心力"!最后作者提出忠告:"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当你们面对一品那样的高官,千金那样的厚禄时,请先问一问白发人,问问他们怎样才能避免陷在那争名逐利的可怕漩涡中。统观下片内容,虽从结构上象是上片思想的推进,但因为强调了看破名利,强调了看重韶华,强调了去"问白发",遇到名利的诱惑又如何回避,这就可以使我们把作者的思想引到更积极方面去理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由此可以看出,范仲淹一生就没有牵系浮名、看重名利。他的忧乐全系于国家和人民之上。如果我们把"刘伶一醉"的消极成分削减,而把作者看作一位指导少年如何步入人生的"白发",那么他所指出的道路应当是一条正直而积极的道路吧!

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你不了解作者的有关经历,你就无法解释他的消极思想;但如果你不能全面了解作者思想的单调,你就很难看出词中的积极万分,也分辨不出贯穿全词的主线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了。
人的感情毕竟是复杂的,在人生旅途中必定会反映出多层面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当然在弯路的行进中总有一个大趋势,在思想的大动荡中也有一条主流。我们读《剔银灯》也会感到在消极的心绪中却不觉得颓唐,在人生经验的大总结中仍含着几分耿介。

可见,分析诗词还需要一点辩证思想。